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项目已成为培养国际化紧缺人才的有效途径。统计显示,随着合作规模的扩大及办学模式的多元化,高层次合作教育领域失衡特征也随之发生一定改变。积极寻求合作政策、合作机制以及培养方式的创新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高层次合作办学领域存在的问题,中外合作高等学历教育必将得到不断的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等学历教育;合作项目;成因分析
  作者简介:赵峻波(1971-),男,河北保定人,大连交通大学爱恩国际学院国际交流部部长,副教授;
  程良龙(1969-),男,安徽合肥人,大连交通大学爱恩学院常务副院长,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联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3lslktjyx-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08-02
  自1986年南京大学与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开设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开始,中外合作高等教育经过25年的发展,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机制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也趋于多元化。其中,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高等学历教育项目作为中外合作高等学历教育的主要存在形式及载体为我国培养出大批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维护我国学术资质的严肃性与公信力,同时达到切实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教育主管部门对这种合作形式实施严格的审核与管理。[1,2]
  本文在分析归纳他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高等学历教育项目的统计分析,力图揭示我国高层次中外合作教育领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平台,[3]数据截止日期为2011年6月30日;本文中提到的“项目”或“合作项目”为“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高等学历教育项目”的简称)。
  一、 合作办学研究现状综述
  随着我国合作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及影响力的稳步提升,愈来愈多的高教研究人员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呈快速增长趋势。对上述文献归纳整理得出,普遍认为我国合作项目总体现状具有如下特征:合作办学伙伴多来自教育发达国家,且以英语国家为主;合作专业过于集中在经济、管理等学科门类;合作项目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合作项目总体层次偏低,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偏少。
  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得出,随着合作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合作模式日趋多元化,合作项目的现状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二、 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截止到2011年6月30日,共有22个国家(地区)与我国合作举办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项目535项。参与合作办学的国内普通高校191所,国外高校或教育机构245所(个);合作项目遍及我国黑龙江、北京等24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而西藏、青海等7个较为偏远的省(自治区)目前没有合作项目。根据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得出合作项目总体现状的一些新特征:
  1.参与合作项目的国外一流高校数量较少,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数量有待提高
  在参与合作项目的245所国外高校或教育机构中,仅有20所大学位居世界TOP200高校行列(高校国际排名数据来源于QS 2011年世界大学排行榜)。[4]这些一流水平的大学仅占合作外方大学总数的8.2%,分别来自香港、澳门等六个教育发达地区。这些高水平大学在华合作项目共计72项,仅占我国合作项目总数的13.5%。核准计划内招生2667人,仅占全部项目计划内招生总数的9.27%。两项数据表明,参与合作项目的国外一流高校数量较少,与“切实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初衷尚有一定距离。
  2.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高于预计
  国内相关文献中普遍认为合作项目总体层次偏低,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较少,而实际数据统计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教育部核准的535个项目中,博士、硕士、学士层次项目数量分别为3、139、393项,占比分别为5.6%、26%、73.4%。博士、硕士、学士层次项目核准招生数量分别为60、9052、29662人,占比分别为0.15%、23.3%、76.5%。根据全国2008~2010年普通本科院校年度招生数量统计分析,得出普通本科院校博士、硕士、学士层次年招生数量占比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7%、11.6%、86.7%。[5]两相比较得出,合作项目博硕士招生数量的占比几乎为全国普通高校博硕士招生数量占比的2倍。数据统计表明,高层次项目数量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均多于预计。
  3.合作项目呈现明显波段性发展特征
  数据统计得出,中外合作项目数量在特定时期“跳跃式”发展,呈现明显波段性发展特征。1995~2000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教育部每年核准数量不多,6年累计核准项目46项,年均核准项目不足8项。其中,1997年审核通过项目最少,仅1项;2001~2004年,项目核准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年均增幅超过50%,至2004年达到了顶峰,当年审核批准新增项目116项。短短四年间新增项目334项,占我国现有全部合作项目的62.4%。核准招生22814人,占全部项目核准招生总量的58.8%;2004~2009年,教育部对新合作项目的审批持审慎态度,5年累计核准项目26项,年均审批数量仅5.2项。其中,2008年没有核准任何新项目,2004年新批项目也仅1项,与上一年度的核准数量(116项)形成鲜明对照。2010~2011年,项目核准数量再次“爆发”,2010年核准数量激增至72项。
  4.合作项目地域分布较前略有变化
  国内相关文献大多认为,中外合作项目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数据统计结果与这一观点也有一定出入。目前,我国开展合作项目最多的省份为经济、文化水平位居全国中游的黑龙江省。27所普通高校开展合作项目共计160项,其中156项属于本科层次,占全国本科项目总数的39.7%;上海、北京紧随其后,本科及以上合作项目分别是87项、58项。其中,硕士及以上合作项目合计68项,达到了京、沪两市合作项目总量的46.9%,同时也占全国硕士以上合作项目总量近半数,高层次项目比例明显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充分体现出京、沪两地作为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河南、浙江分列第四、五位。   三、 中外合作办学特征解析及成因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上述特征的形成受国家政策、地缘文化、经济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中外双方在合作办学根本目标上的差异是上述特征的主要成因。
  1.合作各方办学根本目标上的差异是上述特征的根本成因
  中外合作高等学历教育合作各方的办学根本目标间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开展合作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大批国家建设急需的高素质人才;而一些教育发达国家把解决自身教育资源过剩、依靠教育输出弥补教育支出不足作为合作办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既具有较高投资回报且为当时经济发展急需的财经、IT等相关专业自然受到合作双方的共同青睐,成为目前合作办学项目学科分布不合理、学科大类及专业扎堆现象严重的根本成因。与之相反,国外的许多高水平大学将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追逐一流人才作为教育国际化的根本目标。为维护学术资质的严肃性,这些高校更倾向于选择学生交流等其他合作形式。因而逐步形成了国外一流高校参与合作项目偏少的现状。
  2.历史、文化以及教育政策的地区性差异成为上述特征的辅助成因
  由于历史渊源、文化教育传统以及不同地区教育政策的较大差异导致中外合作项目呈现区域性失衡特征,且与各地区整体教育水准存在一定落差。
  受历史渊源及地缘文化上的影响,黑龙江省现拥有77个与俄罗斯高校的合作项目,占据黑龙江省合作项目总量的48%,且占俄罗斯全部在华项目的97%以上。得益于此,尽管整体教育水准位居全国中游,黑龙江省却成为了合作项目数量第一大省。
  2011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新一轮合作项目申报审核结果,共有45个合作项目通过审核。其中,山东省各高校在省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申报项目36项,获得批准11项,申报与核准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山东省项目数量的排名也由第8位上升到第6位。由此可见,教育政策的地区性差异对合作项目地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四、 解决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坚持我方主体地位,把握机遇切实引进一流教育资源
  在合作办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中方的主体地位,把维护学生的教育利益作为合作办学的根本原则。在保证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寻找中外教育交流政策契合点,抓住机遇引进一流教育资源。以英国为例,政府宣布将2011~2014年度的高等教育拨款减少40%。在这一背景下,英国各高校包括很多一流大学采取了更为务实的态度,主动寻求与国内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如果能够把握这一机会,一定可以促成与英国更多高水平大学间的合作,达到切实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
  2.提高合作办学层次,强化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强强联合”
  教育部一直鼓励和支持国内外高水平大学间的教育合作,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间的“强强联合”。目前我国的合作项目中,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间的合作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是综合实力的“强强联合”,二是专业领域的“强强合作”。
  由于国外高水平大学更倾向于在我国寻找综合实力突出的高校(如211、985高校)进行合作。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促成国内外一流大学间的“强强联合”更具可行性;同时,部分直属或部属高校(如交通、邮电类高校)基于在各自专业领域很强的科研实力积极寻求与国外具有高水准的同类院校进行合作,同样可以实现专业领域的“强强联合”。
  3.合理规划合作项目地域分布结构,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
  合理规划合作项目的地域分布结构,在项目建设、审核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向经济实力强、教育资源或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度倾斜。推动合作项目在上述地区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使合作办学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4.积极寻求合作政策、合作机制以及培养方式的创新
  合理政策引导,从根源上提高合作教育质量。适度扩大高水准大学合作办学自主权,逐步建立和完善第三方机构评估制度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有助于真正实现提高合作办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同时,借鉴国内外较为成功的案例,研究和探索多样化合作办学模式,积极寻求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国务院令第372号)[EB/OL].http://www.gov.cn/zwgk/2005-06/22/content_8568.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教育部令第20号)[EB/OL].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news/index/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平台[EB/OL].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
  [4]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QS_World_University_Rankings.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三峡大学位于世界水电之都、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这里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电工程、有宏伟壮丽的葛洲坝水电枢纽工程以及湖北省最大的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地方水电、旅游建设如火如荼,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中医药资源和特有的生态环境资源丰富,为开展教学、科研,发展特色学科专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学校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水电特色鲜明、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十五”
期刊
对他和他的分布式能源事业早有耳闻。  他是令人多有猜测的高干子弟,未曾得到过父辈的荫蔽,却血脉传承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理想情怀;  在中国,他最早提出“智慧能源”理念,这在业界学者看来具有高屋建瓴的前瞻性与先驱性,但也有更多人将之视为不可实现的“乌邦托”……  而他始终不计代价的苦苦坚守,以开创者的胸襟与胆识多方奔走呼吁;  哪怕在现实诸多体制困局牵绊下走的头破血流,也要以“星星之火”的决心与行动,建
期刊
孙才新,当年重庆市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中国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  对于电,他有着比别人更为深刻的认识;  他热爱科学,治学严谨,将一生献给了高电压事业,并在该领域做出了卓越成就;  他推进了外绝缘放电理论的发展,曾被国际大电网会议专家工作组作为制定标准的技术支持和国内标准引用,并为西电东送和电力重大装备研制、电网建设及安全运行做出过重大贡献;  他还是个言传身教的严师慈父和充
期刊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山东电力公司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把人才资源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资源。  该公司深入研究分析人才成长规律,形成明晰的四级四类人才职业发展通道。2012年4月,以检修公司一线员工高森的名字命名的“高森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成为全省第一批成立的4个创新工作室之一。6月12日,国网公司公布了“十大”专业领军人才评选结果,公司参加面试的40名员工中有36名
期刊
员工具有强大力量并不断获得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处在一个友好团结、目标一致的团队。本书从为何要做团队人、团队生存的误区、如何融入团队、如何作好团队执行、与团队共同成长等方面入手,意在培育团队精神,促进员工和团队一起发展壮大。本书通过测试、漫画、观点、故事、职场指路、语录、方案、游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读者进行互动性的交流,使读者学会如何推动团队的进步,实现个人的成长。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阅读
期刊
关键词: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 大学的老师和完全的科研机构是不一样的,大学的科研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任务这样一个功能,不只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而且有利于营造一个创新的学术氛围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对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思维都是非常好的。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鼓励老师们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教学方面,即使做科学研究,也希望在科学研究中不仅仅是关注学术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受到的教育和培养。  华
期刊
关键词:转变发展方式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 雾霾,既伤害经济社会发展,也危害民众健康。雾霾的爆发,实际已经构成了严重的社会公共事件。我国能源发展应坚持以电力为中心的大能源观,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并通过“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举措来应对雾霾。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云公民 电力工业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低碳高效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同时坚持三条腿走路
期刊
摘要:在我国对核电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急剧膨胀的大形势下,核电人才不仅在研究、设计等方面相当缺乏,而且在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分析与借鉴了国外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在高校层次培养核电工程物流管理人才,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践培训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核电工程物流管理人才。  关键词:核电工程;物流管理;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吕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就业难”问题和本校通信工程专业面临的挑战、机遇,遵循“需求驱动”原则,以社会需求和就业需求为导向,努力落实“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指导思想,构建了面向市场的素质、知识、能力有机结合的通信工程专业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人才培养新思路的确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本培养体系实施三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期刊
胡翔勇  三峡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30余名;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863计划子课题一项,主持多项国电公司重点实验室项目、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先后主持承担并完成科研项目经费近600万元。曾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