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是生活上的一大转折。本来由父母甚至更多的人照顾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被大人哄着,现在却要开始学习自己照顾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洗涮、入厕、进餐、午睡、是孩子一入园就首先碰到的难题。生活行为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幼儿园的整个阶段,而抓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幼儿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五方面做法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的行为习惯。通过提高孩子的兴趣来培养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通过充分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通过树立榜样,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来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通过重视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
【关键词】良好行为;兴趣;游戏;榜样;生活能力
根据多年的观察我总结幼儿存在以下几点行为不良状况:(一)害怕承担责任;(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通过率低;(三)幼儿的生活活动大多依赖于成人的帮助;(四)不爱参加劳动;(五)不吃亏,自我防御性太强容易伤害别人。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提高孩子的兴趣是好习惯养成的开始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行动的动力,更是幼儿行动的原则。它能使幼儿主动的从事某种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只要感兴趣,就能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只要有了兴趣,再困难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乐此不疲。对较小的幼儿来说,趣味性将使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开学之初,为帮助幼儿尽快认识自己的水杯和毛巾,我班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准备二张自己的照片,在分组活动时,请幼儿尽快找到自己的照片,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很快认识了自己的水杯和毛巾,保证了水杯、毛巾的专人专用,也杜绝了细菌的传播,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健康。我还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在自然角给幼儿设计了观察记录表,让幼儿用追踪观察的方法间断性地观察和记录,了解种子从播种——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兴趣爱好。在这个活动中,我改变了以往把擦手毛巾直接挂上和水杯乱使用的状况,而是以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认识活动的形式出现,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找寻活动,达到毛巾和水杯专人专用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幼儿有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以后的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直接吸收别人的经验,为己所用。如在体育活动后到午饭前的短短十分钟里,我设计了一个“悄悄话”的小游戏。它不仅可以调节好他们活动后兴奋的情绪,让他们能安静用餐,也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每天我请五个孩子分别和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然后由老师或者幼儿自己来表演说话的内容,用动作和口型来让大家猜他说的什么内容。在别人表演和轻声说的时候,教室里安静得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听得特别认真,看得特别仔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眼。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小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分享和倾听的乐趣。每天十分钟,不仅锻炼了孩子们倾听的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说一句完整、连贯的话。
三、树立榜样,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来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
当某些幼儿做出良好的行为时,如专心认真听讲、动手能力强、积极动脑、遵守规则的小朋友,我都会适时给予表扬,使孩子们产生一种光荣感和满足感,从而产生一种动力,促使幼儿的良好学习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对幼儿所表现出的错误行为,通过严厉的批评让幼儿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以筑起防止违规行为的心理防线。批评时需要注意:批评要适时、适度、适量。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平时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
四、重视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
有许多良好的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因此,教师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如:刚开始时多数幼儿拿椅子时只用一只手拖着椅子走,不懂得轻拿轻放,而且时常翘起椅子互相碰撞,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亲自示范、讲解怎样正确搬小椅子,然后幼儿动手练习,孩子们模仿着我的样子双手轻轻拿起椅子,小心翼翼地放回座位,从此拖椅子的小朋友不见了,撞椅子的声音没有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违反了要求,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立即改正。
五、家园共教,合理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对幼儿来说,家庭仍是他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家庭教育仍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要求甚严,另一方面又不顾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讲教育教学方法。因此,我班通过召开家长会、建立家园联系册、举办家长学校讲座、请家长进课堂、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进行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开展主题亲子教育活动、家园同乐会、利用“宣传栏”、“家长园地”栏目将幼儿在园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及教师在活动中对孩子的引导和要求,更多地体会到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上述方法是有效的。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活动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要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变成孩子自身需要的行为方式,幼儿园和家庭还必须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作者单位:山东省兖矿集团东滩煤矿南宫房爱心幼儿园)
【关键词】良好行为;兴趣;游戏;榜样;生活能力
根据多年的观察我总结幼儿存在以下几点行为不良状况:(一)害怕承担责任;(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通过率低;(三)幼儿的生活活动大多依赖于成人的帮助;(四)不爱参加劳动;(五)不吃亏,自我防御性太强容易伤害别人。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提高孩子的兴趣是好习惯养成的开始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行动的动力,更是幼儿行动的原则。它能使幼儿主动的从事某种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只要感兴趣,就能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只要有了兴趣,再困难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乐此不疲。对较小的幼儿来说,趣味性将使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开学之初,为帮助幼儿尽快认识自己的水杯和毛巾,我班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准备二张自己的照片,在分组活动时,请幼儿尽快找到自己的照片,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很快认识了自己的水杯和毛巾,保证了水杯、毛巾的专人专用,也杜绝了细菌的传播,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健康。我还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在自然角给幼儿设计了观察记录表,让幼儿用追踪观察的方法间断性地观察和记录,了解种子从播种——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兴趣爱好。在这个活动中,我改变了以往把擦手毛巾直接挂上和水杯乱使用的状况,而是以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认识活动的形式出现,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找寻活动,达到毛巾和水杯专人专用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幼儿有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以后的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直接吸收别人的经验,为己所用。如在体育活动后到午饭前的短短十分钟里,我设计了一个“悄悄话”的小游戏。它不仅可以调节好他们活动后兴奋的情绪,让他们能安静用餐,也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每天我请五个孩子分别和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然后由老师或者幼儿自己来表演说话的内容,用动作和口型来让大家猜他说的什么内容。在别人表演和轻声说的时候,教室里安静得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听得特别认真,看得特别仔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眼。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小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分享和倾听的乐趣。每天十分钟,不仅锻炼了孩子们倾听的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说一句完整、连贯的话。
三、树立榜样,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来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
当某些幼儿做出良好的行为时,如专心认真听讲、动手能力强、积极动脑、遵守规则的小朋友,我都会适时给予表扬,使孩子们产生一种光荣感和满足感,从而产生一种动力,促使幼儿的良好学习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对幼儿所表现出的错误行为,通过严厉的批评让幼儿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以筑起防止违规行为的心理防线。批评时需要注意:批评要适时、适度、适量。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平时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
四、重视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
有许多良好的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因此,教师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如:刚开始时多数幼儿拿椅子时只用一只手拖着椅子走,不懂得轻拿轻放,而且时常翘起椅子互相碰撞,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亲自示范、讲解怎样正确搬小椅子,然后幼儿动手练习,孩子们模仿着我的样子双手轻轻拿起椅子,小心翼翼地放回座位,从此拖椅子的小朋友不见了,撞椅子的声音没有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违反了要求,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立即改正。
五、家园共教,合理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对幼儿来说,家庭仍是他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家庭教育仍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要求甚严,另一方面又不顾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讲教育教学方法。因此,我班通过召开家长会、建立家园联系册、举办家长学校讲座、请家长进课堂、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进行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开展主题亲子教育活动、家园同乐会、利用“宣传栏”、“家长园地”栏目将幼儿在园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及教师在活动中对孩子的引导和要求,更多地体会到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上述方法是有效的。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活动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要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变成孩子自身需要的行为方式,幼儿园和家庭还必须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作者单位:山东省兖矿集团东滩煤矿南宫房爱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