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英国电视剧《伦敦生活》拿下第71届美国电视艾美奖喜剧类最佳剧集、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主四个奖项,而34岁的演员菲比·沃勒-布里奇(以下简称菲比)作为该剧的主演、编剧、制作人,一人拿走3个大奖,可谓全场最大赢家!
不过,菲比的个人魅力可不仅限于此!在欧美影视圈里,她几乎要成为影视行业里的“全能玩家”:演戏,找菲比;写剧本,找菲比;拉投资,找菲比;创意设计,找菲比……
英国版《都挺好》
有人说,《伦敦生活》看起来像是英国版的《都挺好》。
该剧的女主角没有真实名字,只有一个绰号“Fleabag”,它也是这部剧的剧名。Fleabag翻译成中文,有“邋遢的人”的意思,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烂人”。这正是女主角人生的写照。
在剧中,Fleabag的私生活那叫一个“丰富多彩”:有一个胆小怕事的亲爹、一个浑身是戏的后妈、一个神经兮兮的姐姐。最初,Fleabag和闺蜜在伦敦经营一间生意惨淡的咖啡馆,可她不好好珍惜,各种花样作法把闺蜜气到自杀离开人世。
合伙人死了,咖啡馆急需资金,可Fleabag没有钱,不过她的爸爸和姐姐有。然而,作为世上仅有的和Fleabag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他们要么对她缺少关心,要么对她有很深的误解。
面对那个永远一身精致套装的中产精英姐姐,Fleabag始终不敢提“借钱”两个字;遇到性骚扰自己的姐夫,却被姐姐误解成勾引姐夫……
她老爸更是气人,可谓英版“苏大强”,自私到让人隔着屏幕想打人:错过Fleabag的生日,却在之后给了她一张免费的心理咨询优惠券;Fleabag想借钱,他说没有,转头就在法国买了块地盖庄园;娶势利眼女友进门给Fleabag做后妈,甚至看见女友殴打女儿都不敢吭声……如此沮丧的剧情,简直让人怀疑人生,却意外俘虏了大批剧迷。
不过,《伦敦生活》吸引影迷的可不仅于此,它的叙述手法更是一绝。明明Fleabag有亲人、有恋人、有男性友人,但她似乎和他们生活在两个次元,只能和荧幕外的我们翻白眼。
在剧中,Fleabag不停地用“打破第四堵墙”的演技手法,将内心的吐槽说给你听。而每当观众看见这些吐槽,都会直呼大快人心!就这样,软弱多情、为情煎熬的Fleabag却比剧里的其他人更清醒,有时会用口无遮拦的真实欲望,刺破每个人精心营造的“正常”与“体面”,活得像个异类……
“公主”长大,“野蛮”觉醒
和《伦敦生活》里的女主角Fleabag不同,菲比本人是在一个非常有爱的家庭里长大的。
她的外公是白金汉郡的男爵;父亲是英国苏塞克斯郡的贵族后代,经营着一家电商企业;母亲则在一家大型金融证券公司从事管理工作。
家庭条件优越,父母也非常开明,总是全力支持菲比“做自己想做的事”。
菲比在六七岁时就是个假小子,喜欢剃光头、穿男孩子的衣服,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四年。父母始终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让她自由长大。
之后,菲比又有了新爱好:和姐姐一起玩音乐,姐姐作词她作曲。姐妹俩还时不时一起制作广播剧、编排舞蹈。父母也总会耐心地坐下来看她们表演,充当热心观众。
现如今,姐姐是一名作曲家,也是《伦敦生活》的配乐人。而家中最小的弟弟受姐姐们的影响,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音乐经理。
尽管后来父母离异,但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菲比从来不觉得自己缺爱,三姐弟的感情也一直非常好。
痛苦是在2002年开始的。那一年,17岁的菲比带着旺盛的表演欲考进了英国最顶尖的戏剧学院——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很多知名演员,比如抖森、《哈利波特》中伏地魔的扮演者拉尔夫·费因斯、《水形物语》女主莎莉·霍金斯都毕业于此。
入学后,菲比在表演课上总被安排出演一些“哭泣的、垂死挣扎”的“小公主式”角色,但她无法做到“说哭就哭”,因此一度被怀疑有某种“情感障碍”。
“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自己不会表演。我很差劲,我也没有自信。”原本神采飞扬又活泼有趣的菲比,开始变得焦虑。
始终压抑自己的菲比,在大三的一次排练中爆发了,因为她再次被安排了一个非常“小公主”的角色。
她愤怒地冲导演大吼:“我不想演公主,我凭什么不能扮演自己残酷命运的主宰者,那些部分的戏都去哪儿了!”
有趣的是,导演并没有怪罪这个不太礼貌的年轻女子,反而在几个星期后专门为她写了一段独白。在那个作品中,菲比扮演了一个留着长发和胡子的异装者,她爱极了这个充满愤怒的角色。
导演对她说:“你有愤怒的天赋,我一直在寻找有这种天赋的人。我想愤怒不都是消极的,愤怒有时也是一种激励,具有改变事物的力量。”
菲比突然领悟到,原来除了“小公主”,女性在戏剧中还可以有这样的表达方式。这段学习经历被她称作是一场“野蛮”的觉醒。
“硬写”出奇迹
2006年毕业之后,菲比的演艺事业进展得并不顺利。
因此在获得去《唐顿庄园》剧组试镜的机会后,她非常珍惜,想着一定要给对方来一个“最好的、真诚的、令人心碎的表演”,然而对方却觉得她的表演“太有喜感”了。
每次回忆起这段经历,菲比都觉得无比扎心。
不顺的日子终于在2007年开始有了转机,她遇到了好友维姬·琼斯,两人一起创办了一家喜剧公司,还很有自嘲精神地给公司取名为“Dry Write(硬写)”。
虽然公司名叫“硬写”,但其实菲比早就在不顺利的日子中找到了创作灵感。她自编自导了处女作《情迷意乱》,在豆瓣上斩获8.5的高分。
而《伦敦生活》的原型是菲比给朋友说的一段10分钟脱口秀,讲述了一个单身女人在伦敦的丧气生活。脱口秀效果不错,于是,她和维姬把这段脱口秀扩充为1个小时的舞台剧,并在爱丁堡国际戏剧节获奖。此后,她很快就接到了改编同名电视剧的邀请。
菲比很擅长将女性群体的情绪与自己联系起来,加工并释放出去。在她看来,自己的写作和表演都是在争取女性表达愤怒的权利,女性从来不只是娇滴滴的“小公主”。
因此当她可以独立掌控剧情之后,她竭尽所能地挖掘女性丰富的心理领域,为她们赋予不同的力量和倔强。“我做得越多,我的力量就越强大,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痛苦,我也就越有直言不讳表达的机会。”
不仅如此,为了让更多女性演员能有表达愤怒的机会,菲比还做了不少让人惊讶的决定——
此前,“007”系列新电影的选角引发全球大讨论。剧中代号“007”的角色将首次由黑人女性出演,而这样的变化正是因为菲比担任了该电影的编剧。
再往前数,神剧《杀死伊芙》原本是十足的男人戏,作为编剧的菲比执意将主角们改成女性,还把主角伊芙从白人改成了亚裔。伊芙的扮演者吴珊卓,也凭借此剧获得了金球奖视后,成为金球奖第一位亚裔视后。
可惜“人红是非多”,菲比的这些“大动作”也招来了一些不怀好意的评论,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她个人家庭生活的猜测。她的父亲再婚,且继母同《伦敦生活》主角的继母一样也是一名艺术家。尽管她曾多次表示自己是在一个和谐有爱的大家庭长大,亲友关系和睦,一些人依然按捺不住种种联想。
在菲比看来,这就是对女性创作者的歧视,“一位女性编剧能塑造出如此逼真的形象,一定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而非创作才华吗?”
但是,不管“柠檬精”再怎么酸,也改变不了菲比编一部剧火一部剧的事实。
现在,菲比用一座又一座奖杯证明了自己,“女性可以做出優秀的作品,而那并不是我们的日记。”
不过,菲比的个人魅力可不仅限于此!在欧美影视圈里,她几乎要成为影视行业里的“全能玩家”:演戏,找菲比;写剧本,找菲比;拉投资,找菲比;创意设计,找菲比……
英国版《都挺好》
有人说,《伦敦生活》看起来像是英国版的《都挺好》。
该剧的女主角没有真实名字,只有一个绰号“Fleabag”,它也是这部剧的剧名。Fleabag翻译成中文,有“邋遢的人”的意思,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烂人”。这正是女主角人生的写照。
在剧中,Fleabag的私生活那叫一个“丰富多彩”:有一个胆小怕事的亲爹、一个浑身是戏的后妈、一个神经兮兮的姐姐。最初,Fleabag和闺蜜在伦敦经营一间生意惨淡的咖啡馆,可她不好好珍惜,各种花样作法把闺蜜气到自杀离开人世。
合伙人死了,咖啡馆急需资金,可Fleabag没有钱,不过她的爸爸和姐姐有。然而,作为世上仅有的和Fleabag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他们要么对她缺少关心,要么对她有很深的误解。
面对那个永远一身精致套装的中产精英姐姐,Fleabag始终不敢提“借钱”两个字;遇到性骚扰自己的姐夫,却被姐姐误解成勾引姐夫……
她老爸更是气人,可谓英版“苏大强”,自私到让人隔着屏幕想打人:错过Fleabag的生日,却在之后给了她一张免费的心理咨询优惠券;Fleabag想借钱,他说没有,转头就在法国买了块地盖庄园;娶势利眼女友进门给Fleabag做后妈,甚至看见女友殴打女儿都不敢吭声……如此沮丧的剧情,简直让人怀疑人生,却意外俘虏了大批剧迷。
不过,《伦敦生活》吸引影迷的可不仅于此,它的叙述手法更是一绝。明明Fleabag有亲人、有恋人、有男性友人,但她似乎和他们生活在两个次元,只能和荧幕外的我们翻白眼。
在剧中,Fleabag不停地用“打破第四堵墙”的演技手法,将内心的吐槽说给你听。而每当观众看见这些吐槽,都会直呼大快人心!就这样,软弱多情、为情煎熬的Fleabag却比剧里的其他人更清醒,有时会用口无遮拦的真实欲望,刺破每个人精心营造的“正常”与“体面”,活得像个异类……
“公主”长大,“野蛮”觉醒
和《伦敦生活》里的女主角Fleabag不同,菲比本人是在一个非常有爱的家庭里长大的。
她的外公是白金汉郡的男爵;父亲是英国苏塞克斯郡的贵族后代,经营着一家电商企业;母亲则在一家大型金融证券公司从事管理工作。
家庭条件优越,父母也非常开明,总是全力支持菲比“做自己想做的事”。
菲比在六七岁时就是个假小子,喜欢剃光头、穿男孩子的衣服,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四年。父母始终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让她自由长大。
之后,菲比又有了新爱好:和姐姐一起玩音乐,姐姐作词她作曲。姐妹俩还时不时一起制作广播剧、编排舞蹈。父母也总会耐心地坐下来看她们表演,充当热心观众。
现如今,姐姐是一名作曲家,也是《伦敦生活》的配乐人。而家中最小的弟弟受姐姐们的影响,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音乐经理。
尽管后来父母离异,但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菲比从来不觉得自己缺爱,三姐弟的感情也一直非常好。
痛苦是在2002年开始的。那一年,17岁的菲比带着旺盛的表演欲考进了英国最顶尖的戏剧学院——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很多知名演员,比如抖森、《哈利波特》中伏地魔的扮演者拉尔夫·费因斯、《水形物语》女主莎莉·霍金斯都毕业于此。
入学后,菲比在表演课上总被安排出演一些“哭泣的、垂死挣扎”的“小公主式”角色,但她无法做到“说哭就哭”,因此一度被怀疑有某种“情感障碍”。
“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自己不会表演。我很差劲,我也没有自信。”原本神采飞扬又活泼有趣的菲比,开始变得焦虑。
始终压抑自己的菲比,在大三的一次排练中爆发了,因为她再次被安排了一个非常“小公主”的角色。
她愤怒地冲导演大吼:“我不想演公主,我凭什么不能扮演自己残酷命运的主宰者,那些部分的戏都去哪儿了!”
有趣的是,导演并没有怪罪这个不太礼貌的年轻女子,反而在几个星期后专门为她写了一段独白。在那个作品中,菲比扮演了一个留着长发和胡子的异装者,她爱极了这个充满愤怒的角色。
导演对她说:“你有愤怒的天赋,我一直在寻找有这种天赋的人。我想愤怒不都是消极的,愤怒有时也是一种激励,具有改变事物的力量。”
菲比突然领悟到,原来除了“小公主”,女性在戏剧中还可以有这样的表达方式。这段学习经历被她称作是一场“野蛮”的觉醒。
“硬写”出奇迹
2006年毕业之后,菲比的演艺事业进展得并不顺利。
因此在获得去《唐顿庄园》剧组试镜的机会后,她非常珍惜,想着一定要给对方来一个“最好的、真诚的、令人心碎的表演”,然而对方却觉得她的表演“太有喜感”了。
每次回忆起这段经历,菲比都觉得无比扎心。
不顺的日子终于在2007年开始有了转机,她遇到了好友维姬·琼斯,两人一起创办了一家喜剧公司,还很有自嘲精神地给公司取名为“Dry Write(硬写)”。
虽然公司名叫“硬写”,但其实菲比早就在不顺利的日子中找到了创作灵感。她自编自导了处女作《情迷意乱》,在豆瓣上斩获8.5的高分。
而《伦敦生活》的原型是菲比给朋友说的一段10分钟脱口秀,讲述了一个单身女人在伦敦的丧气生活。脱口秀效果不错,于是,她和维姬把这段脱口秀扩充为1个小时的舞台剧,并在爱丁堡国际戏剧节获奖。此后,她很快就接到了改编同名电视剧的邀请。
菲比很擅长将女性群体的情绪与自己联系起来,加工并释放出去。在她看来,自己的写作和表演都是在争取女性表达愤怒的权利,女性从来不只是娇滴滴的“小公主”。
因此当她可以独立掌控剧情之后,她竭尽所能地挖掘女性丰富的心理领域,为她们赋予不同的力量和倔强。“我做得越多,我的力量就越强大,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痛苦,我也就越有直言不讳表达的机会。”
不仅如此,为了让更多女性演员能有表达愤怒的机会,菲比还做了不少让人惊讶的决定——
此前,“007”系列新电影的选角引发全球大讨论。剧中代号“007”的角色将首次由黑人女性出演,而这样的变化正是因为菲比担任了该电影的编剧。
再往前数,神剧《杀死伊芙》原本是十足的男人戏,作为编剧的菲比执意将主角们改成女性,还把主角伊芙从白人改成了亚裔。伊芙的扮演者吴珊卓,也凭借此剧获得了金球奖视后,成为金球奖第一位亚裔视后。
可惜“人红是非多”,菲比的这些“大动作”也招来了一些不怀好意的评论,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她个人家庭生活的猜测。她的父亲再婚,且继母同《伦敦生活》主角的继母一样也是一名艺术家。尽管她曾多次表示自己是在一个和谐有爱的大家庭长大,亲友关系和睦,一些人依然按捺不住种种联想。
在菲比看来,这就是对女性创作者的歧视,“一位女性编剧能塑造出如此逼真的形象,一定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而非创作才华吗?”
但是,不管“柠檬精”再怎么酸,也改变不了菲比编一部剧火一部剧的事实。
现在,菲比用一座又一座奖杯证明了自己,“女性可以做出優秀的作品,而那并不是我们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