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管理的核心指向是人以及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管理的根本。道家对人、人性的认识,以及由这些认识形成的不同的教育管理思想,为当代“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思想史料。
关键词:教育管理;道家;人性观
“人”是研究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和核心元素,人类在认知和实践活动中,自觉或无意识地阐释着自身。人既是教育管理的主体,又是教育管理的客体,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其他一切元素都需要通过人来发挥作用,因而教育管理离不开对人性、心理、需求和行为的认知和理解。
人的问题,永远是你刚揭开一个谜题,又发现有更多的谜题等待着你去破解,所以它是一个需要永久探索的问题。回顾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人们始终在通过对人的本质、人性等问题的探索,试图构建出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认知和实践。“人的问题”是支撑教育理论的阿基米德点。教育管理是人对人的活动,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教育管理理论都是在这一活动实践中进行探索与思考的结果。“人”毋庸置疑的是教育管理的核心指向。有关人的思考,尤其是关于人性的思索,是构建教育管理学科理论必须要越过的山峰。
道家的许多思想是建立在自然哲学的基础上的,两种思想既对立又统一,构成我国传统思想的逻辑主线。道家思想中也有许多关于人以及教育观念的理论。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他经常谈论的“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是“众妙之门”。那么,“道”究竟是什么?《老子》对“道”有解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按照老子的理解,“道”是“博之不得”、“听之不闻”、“视而不见”的“不可名状”、“惚兮恍兮”、“寂兮寥兮”、“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道”创生了万物,“万物”创生以后,要守住“道”的精神,依“道”而行,应该顺其自然。
老子虽然几乎没有对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过直接论述,但从老子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仍可以比较清晰地认识到,老子老子的教育理念与其对人性、人的天赋素质和对“道”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由此可见,老子承认求学问,日日积累知识,越积累,知识越丰富。
庄子及其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庚桑楚》中的论述:“蹍市入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大亲则已矣。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可见,庄子的人性观是在其道德论的语境下提出来的。
首先,文中给出了人类至高的道德行为,“至礼”、“至义”、“至知”、“至仁”、“至信”,这些都是道在人性上的自然体现,是人的人的真性之流露。其次,文中指出人们要摆脱过度物化、心性攪扰不安、意志、悖乱、心灵束缚等一系列牵累与阻塞,就要在心性修养上下工夫,因而提出静、正、虚、明等修养工夫。最后,文中指出人性论是由道德观引申出来的,善恶的道德观念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而不是人性自然的本质。
由道家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笔者认为不能把“人”当成一个既定的概念,而应该将人的生存和存在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衡量教育理论与教育活动的根本尺度是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管理是人对人的活动,应该要正视人的生命,着眼于个体的生活世界、关怀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生成、转向“我”与“你”之间的对话交往的管理实践。因而,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教育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现实的、实践的、实实在在生活在世界上的人,所以,教育管理不能以科学规范和技术理性来剪裁人,而必须正视个体的生活世界,把对数理逻辑的人、理性的人的认识转为谋求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人。
回归个体自主的生活世界就是要尊重生活世界中的个体生命。“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哲学家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主题。然而,我国当代教育管理中还存在着追求知识化、标准化、可控性和程序化的工具理性,个体生命的感情、经验、兴趣、价值、交往等方面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教育管理不应以理性的科学世界中抽象的人为对象,而应该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个体为对象,教育管理实践应该建立在学习者真实生活经验基础上,并能让其积极、自主、活跃地成长。
人的存在首先是个人的存在,人的生命生存应该是创造性的、自主性的。无论过去和未来,都与当下息息相关,忽略个体的当下生命状态,何谈过去与未来。恰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过去和未来都在现在之中,我们要达到现在的深度就必须装备历史的传承和学会如何记忆。我向往真实美好的生活,从现在那里我寻找过去未来的交往,向往团体的意志、帮助的知识,这种帮助是我所体验过的和自愿做的,这种意志和知识促使我全身心地投入现在之中,而不是脱离现在,在时间的断层中龋龋走向过去和未来。”在教育管理中,学校不是纯粹传授知识的场所,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努力,教育也不是单纯为了实现未来某个目的的工具。回归个体真实、当下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才是教育管理真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教育管理;道家;人性观
“人”是研究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和核心元素,人类在认知和实践活动中,自觉或无意识地阐释着自身。人既是教育管理的主体,又是教育管理的客体,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其他一切元素都需要通过人来发挥作用,因而教育管理离不开对人性、心理、需求和行为的认知和理解。
人的问题,永远是你刚揭开一个谜题,又发现有更多的谜题等待着你去破解,所以它是一个需要永久探索的问题。回顾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人们始终在通过对人的本质、人性等问题的探索,试图构建出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认知和实践。“人的问题”是支撑教育理论的阿基米德点。教育管理是人对人的活动,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教育管理理论都是在这一活动实践中进行探索与思考的结果。“人”毋庸置疑的是教育管理的核心指向。有关人的思考,尤其是关于人性的思索,是构建教育管理学科理论必须要越过的山峰。
道家的许多思想是建立在自然哲学的基础上的,两种思想既对立又统一,构成我国传统思想的逻辑主线。道家思想中也有许多关于人以及教育观念的理论。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他经常谈论的“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是“众妙之门”。那么,“道”究竟是什么?《老子》对“道”有解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按照老子的理解,“道”是“博之不得”、“听之不闻”、“视而不见”的“不可名状”、“惚兮恍兮”、“寂兮寥兮”、“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道”创生了万物,“万物”创生以后,要守住“道”的精神,依“道”而行,应该顺其自然。
老子虽然几乎没有对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过直接论述,但从老子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仍可以比较清晰地认识到,老子老子的教育理念与其对人性、人的天赋素质和对“道”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由此可见,老子承认求学问,日日积累知识,越积累,知识越丰富。
庄子及其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庚桑楚》中的论述:“蹍市入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大亲则已矣。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可见,庄子的人性观是在其道德论的语境下提出来的。
首先,文中给出了人类至高的道德行为,“至礼”、“至义”、“至知”、“至仁”、“至信”,这些都是道在人性上的自然体现,是人的人的真性之流露。其次,文中指出人们要摆脱过度物化、心性攪扰不安、意志、悖乱、心灵束缚等一系列牵累与阻塞,就要在心性修养上下工夫,因而提出静、正、虚、明等修养工夫。最后,文中指出人性论是由道德观引申出来的,善恶的道德观念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而不是人性自然的本质。
由道家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笔者认为不能把“人”当成一个既定的概念,而应该将人的生存和存在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衡量教育理论与教育活动的根本尺度是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管理是人对人的活动,应该要正视人的生命,着眼于个体的生活世界、关怀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生成、转向“我”与“你”之间的对话交往的管理实践。因而,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教育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现实的、实践的、实实在在生活在世界上的人,所以,教育管理不能以科学规范和技术理性来剪裁人,而必须正视个体的生活世界,把对数理逻辑的人、理性的人的认识转为谋求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人。
回归个体自主的生活世界就是要尊重生活世界中的个体生命。“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哲学家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主题。然而,我国当代教育管理中还存在着追求知识化、标准化、可控性和程序化的工具理性,个体生命的感情、经验、兴趣、价值、交往等方面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教育管理不应以理性的科学世界中抽象的人为对象,而应该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个体为对象,教育管理实践应该建立在学习者真实生活经验基础上,并能让其积极、自主、活跃地成长。
人的存在首先是个人的存在,人的生命生存应该是创造性的、自主性的。无论过去和未来,都与当下息息相关,忽略个体的当下生命状态,何谈过去与未来。恰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过去和未来都在现在之中,我们要达到现在的深度就必须装备历史的传承和学会如何记忆。我向往真实美好的生活,从现在那里我寻找过去未来的交往,向往团体的意志、帮助的知识,这种帮助是我所体验过的和自愿做的,这种意志和知识促使我全身心地投入现在之中,而不是脱离现在,在时间的断层中龋龋走向过去和未来。”在教育管理中,学校不是纯粹传授知识的场所,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努力,教育也不是单纯为了实现未来某个目的的工具。回归个体真实、当下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才是教育管理真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