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在2011年的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基础教育五大转型:转向更加追求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转向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促进教育公平,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由此可见,尽最大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也正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形式“相同”的教学看起来平等但未必公平,适合每个学生个性的教学才是最公平的教学。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提到:“最终的教育公平,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育而激发潜力、得以发展。”
那么,如何在个性化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
多元智力理论表明,要真正实现教学公平、促进每位学生潜能与个性的发展,必须树立多元的智力观、积极的学生观和科学的评价观,承认个体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合理、个性化的教育形式与教育资源。
一、教育信息技术助力驱动个性化发展,促教育公平
1.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大大地拓宽了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教育机会上的公平
慕课等基于互联网教学的出现,颠覆了统一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各地学生上到名校优秀教师的课,使教育不再受地域和师资条件的限制。除了线上可以与全国各地的学员进行交流之外,线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使课堂变得更立体,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补充。另外,在慕课环境下,同一知识点,有多种讲解和演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与兴趣来选择适合他的讲解,以自己的节奏来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公平地挖掘自己学习的最大潜能,从而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此外,学生还可以加入实践社群,把自己的触角伸到外面的世界去,把自己置身到高手中去,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技能。
2.教育大数据时代为个性化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推进教育过程的公平
大数据的最大优势便是让学生认识真实的“自我”,同时通过学习行为、教学行为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为其推送最合适的学习资源。以试卷分析为例,网上阅卷收集了全面而连续的“大”数据,能做到最大限度的个性化评价。各类信息化教育云平台对推动外语教学,尤其是外语听说教学的个性化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虚拟智能教练能实现一对一的辅导学生听说训练,以及数据分析和反馈。大数据把“开放”“互动”“参与”的互联网精神注入对人的教育中,为个性化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体现其公平性。
二、注重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把握好差异性评价的教育导向,实现课堂教学公平
1.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差异性的教学设计
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教育要适应学生,那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差异上。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依据,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其次,应该体现在学习内容的差异上。每个学生的学习期待或学习需求不一致,只有那些触及自己生活体验、符合兴趣、需求的内容才是学生乐学的。因此教师要把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权留给学生,使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朝不同的期望值去发展。再次,应该在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形式以及测验、考试难度等方面体现设计的差异性,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适应不同智力类型学生的需要。
2.根据不同的课堂性质进行任务的个性化设计以及差异性评价
“教育评价的功能是认识、是反馈、更是导向”。以合作学习为例,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要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同时,根据课堂性质是个人性质的课堂、合作性课堂还是竞争性课堂的特点,进行任务的个性化设计,并在此过程中体现科学的评价观。
个人性质的课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比如,小组讨论之前,先分头酝酿个人的意见,要求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看法写在便利贴上,然后通过收集所写的便利贴,以小组为单位粘贴在一起,便有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公平地参与讨论活动,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合作性课堂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完成。对于小组协作完成的任务,组内中上层学生完成起来得心应手,但下层生就望尘莫及,只能远观。为了避免产生“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具有同等挑战性的学习机会。因此在评价模式上应向下层生倾斜,比如帮助下层生顺利完成任务的小组,得到的分数将会比直接由中上层学生来完成的小组要高。以此来推动小组内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协作和提高,有效避免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中下层学生的现象。
而竞争性的课堂要求学生个人之间或学习小组之间竞争地完成学习任务。我们都明白,竞争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并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公平。记得某一次公开课,一位老师巧用竞争性思维的教学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设置课堂最后的交际任务时,给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而学生能获得帮助的程度取决于该节课学生在之前的活动环节参与课堂的表现。换言之,参与课堂越积极、效果最好的小组能获得的帮助信息越多。该老师的这种融过程性评价及差异性评价于竞争性课堂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视。
西方有个谚语“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w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learn”(即“告诉我,我会忘记。展示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学习”)道出了学生个体参与的重要性。个性化教学在保证每一个学生公平参与的基础上,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学习方式以及创新精神,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以及教育质量的公平。
那么,如何在个性化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
多元智力理论表明,要真正实现教学公平、促进每位学生潜能与个性的发展,必须树立多元的智力观、积极的学生观和科学的评价观,承认个体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合理、个性化的教育形式与教育资源。
一、教育信息技术助力驱动个性化发展,促教育公平
1.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大大地拓宽了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教育机会上的公平
慕课等基于互联网教学的出现,颠覆了统一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各地学生上到名校优秀教师的课,使教育不再受地域和师资条件的限制。除了线上可以与全国各地的学员进行交流之外,线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使课堂变得更立体,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补充。另外,在慕课环境下,同一知识点,有多种讲解和演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与兴趣来选择适合他的讲解,以自己的节奏来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公平地挖掘自己学习的最大潜能,从而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此外,学生还可以加入实践社群,把自己的触角伸到外面的世界去,把自己置身到高手中去,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技能。
2.教育大数据时代为个性化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推进教育过程的公平
大数据的最大优势便是让学生认识真实的“自我”,同时通过学习行为、教学行为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为其推送最合适的学习资源。以试卷分析为例,网上阅卷收集了全面而连续的“大”数据,能做到最大限度的个性化评价。各类信息化教育云平台对推动外语教学,尤其是外语听说教学的个性化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虚拟智能教练能实现一对一的辅导学生听说训练,以及数据分析和反馈。大数据把“开放”“互动”“参与”的互联网精神注入对人的教育中,为个性化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体现其公平性。
二、注重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把握好差异性评价的教育导向,实现课堂教学公平
1.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差异性的教学设计
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教育要适应学生,那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差异上。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依据,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其次,应该体现在学习内容的差异上。每个学生的学习期待或学习需求不一致,只有那些触及自己生活体验、符合兴趣、需求的内容才是学生乐学的。因此教师要把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权留给学生,使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朝不同的期望值去发展。再次,应该在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形式以及测验、考试难度等方面体现设计的差异性,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适应不同智力类型学生的需要。
2.根据不同的课堂性质进行任务的个性化设计以及差异性评价
“教育评价的功能是认识、是反馈、更是导向”。以合作学习为例,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要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同时,根据课堂性质是个人性质的课堂、合作性课堂还是竞争性课堂的特点,进行任务的个性化设计,并在此过程中体现科学的评价观。
个人性质的课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比如,小组讨论之前,先分头酝酿个人的意见,要求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看法写在便利贴上,然后通过收集所写的便利贴,以小组为单位粘贴在一起,便有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公平地参与讨论活动,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合作性课堂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完成。对于小组协作完成的任务,组内中上层学生完成起来得心应手,但下层生就望尘莫及,只能远观。为了避免产生“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具有同等挑战性的学习机会。因此在评价模式上应向下层生倾斜,比如帮助下层生顺利完成任务的小组,得到的分数将会比直接由中上层学生来完成的小组要高。以此来推动小组内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协作和提高,有效避免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中下层学生的现象。
而竞争性的课堂要求学生个人之间或学习小组之间竞争地完成学习任务。我们都明白,竞争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并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公平。记得某一次公开课,一位老师巧用竞争性思维的教学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设置课堂最后的交际任务时,给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而学生能获得帮助的程度取决于该节课学生在之前的活动环节参与课堂的表现。换言之,参与课堂越积极、效果最好的小组能获得的帮助信息越多。该老师的这种融过程性评价及差异性评价于竞争性课堂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视。
西方有个谚语“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w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learn”(即“告诉我,我会忘记。展示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学习”)道出了学生个体参与的重要性。个性化教学在保证每一个学生公平参与的基础上,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学习方式以及创新精神,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以及教育质量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