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更加频繁,因此,我国目前各行业对英语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国与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精神是人才的最基本素质,是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英语教师,其任务应该是适时营造创新氛围,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交流和实践,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笔者根据初中英语的学科特点和本人的教学心得,谈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6
  作者简介:庄蕊贞(1983—),女,福建南靖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育。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倡导以学生为主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改变“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如果能把兴趣培养与创新作为一种学习英语的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
  1.创设情景,激发创新意识
  要让学生有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学生在创新气氛中学习英语,长此以往,创新教育的实施就会变得卓有成效。“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能引思,思则生趣”,思维都从疑问开始,疑问是学生创新的起航点。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问题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要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实现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勇于发问,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问难,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有关母亲节、父亲节的文本内容时,我向学生提问,“We have parents and we love them, do you know which days are special for our parents, have you ever spent those days with your parents?”学生通过这样的问题就会对关于父母的节日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带着问题进行创新思考,或通过探讨争议,勇于对问题提出新的看法,然后进行探究,化解疑问,顺利达到了掌握本课知识的目的,从而确保了创新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实施。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会表现出活泼、好动的特点,有时难于接受教学中存在的难点,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英文歌曲、英文课本剧、英文小游戏、英文演讲等活动与文本教学相结合,这些游戏不仅形式多样,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单词学习开展了“避雷”游戏:我预先告诉学生哪个单词是“地雷”,在读到这个单词时应跳过不读;若学生不小心读了这个单词,其他学生会高喊:“One、Two、Three,Bomb!”并将手中的“沙袋”丢向该学生。学生通过参与游戏,不仅体会到英语单词拼读的乐趣,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
  3.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先进行知识点、例题、习题讲解,再向学生提问。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但是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其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更无法实现创新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预先设置一些與文本有关的趣味性问题,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到阅读教学中,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急切地想获取阅读文本中生词的词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活动,有利于学生顺利开展猜词活动。
  4.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尽力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强烈创新的欲望。如在学习有关“Learn to say”的内容,我先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模仿说话人的语气和语调,学生的不同模仿表情既引发了大家的笑声,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给教学的创新带来一定的阻力。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社会的变革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在教学中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振华.关于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语创新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5(3):96.
  [2]唐 蕊.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8):94.
其他文献
摘 要:生命教育与德育相辅相成,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开展生命教育是德育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含义的理解以及对德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的主要表现的分析,提出对策,以期帮助青少年学会尊重、珍惜生命。  关键词:生命教育;德育;青少年;对策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观点,主要是针对吸毒、艾滋病、
摘 要:笔者认为农村学校的校长也有“中国梦”——教育梦,可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从办学理念、教师成长、德育活动、教学工作四个方面展开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农村初中;特色;内涵发展  1. 办学理念——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  学校凝聚力能否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是从校长到教职工的一个共同理念,即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
新课改早已成为如今教育界最为关注的课题,因此,高中政治教育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更是要把握好这个时代发展的机遇,确保本学科能跟上新课改的步伐.所以,发挥探究式教学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