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影像学评估在内窥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术前影像学评估在制定内窥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案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191例采用内窥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术前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椎间盘突出节段、突出位置、髂嵴高度、髂嵴最高点和S1椎弓根内侧缘所连直线与S1椎体上缘水平线的夹角(α)、L5椎弓根下缘5mm(即L5椎弓根下缘距穿刺针的距离)与髂嵴最高点之间的连线(d)、椎间隙后缘高度(H1)、椎间孔的垂直高度(H2)。将d与S1椎体上缘相交的位置分为3个区域,1区:L5/S1椎间隙中点以及对侧区域;2区:L5/S1椎间隙中点(不含此点)到S1椎弓根内侧缘;3区:S1椎弓根内侧缘以外的区域。所有患者均观察椎间盘突出节段、突出位置并测量H1、H2,其中L5/S1椎间盘突出者加测髂嵴高度、α、d、d所落手术区域。H1≤4mm及H2≤15mm为椎间孔狭窄。记录术中18G穿刺针穿刺达到靶向手术区域的次数。结果:L5/S1椎间盘突出85例(44.50%),L4/5及以上突出106例(55.50%)。突出位置在中央区17例(8.90%),在侧隐窝区146例(76.44%),在椎间孔区24例(12.57%),在椎间孔外侧区(极外侧区)4例(2.09%);椎间孔狭窄9例(4.71%)。85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髂嵴高度平对L4椎体中、上1/3者3例(3.53%),平对L4椎体下1/3及以下者82例(96.47%);α≤30°者69例(81.18%),30°<α≤40°者16例(18.82%);d落在1区68例(80.00%),2区14例(16.47%),3区3例(3.53%)。当髂嵴高度平对L5椎体及以下者时,穿刺次数平均为16次(12~41次);平对L4椎体下1/3~L4/5椎间隙时,穿刺次数平均为29次(16~46次);平对L4椎体中、上1/3时,穿刺次数平均为39次(36~44次)。结论:髂嵴高度、α、d及d所落手术区域主要影响L5/S1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操作,对于突出节段在L4/5及以上者,穿刺针可水平进入而基本上不受上述影像学因素的影响。椎间盘突出节段、突出位置、H1、H2则对所有节段操作均有影响。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继电保护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切断故障,保证无故障设备与线
目的:制备肿瘤穿透肽iRGD修饰的载姜黄素PLGA纳米粒,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内外肿瘤靶向性能等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硫醇化法合成iRGD-PEG-PLGA,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姜黄素靶向纳米
以我国著名的五金产业集群区域——浙江永康市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五金产业集群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企业信息化和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石油测井技术包括:发现石油储备层和汽油层,动态检测油气藏等。本文将针对国内外石油测井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道路,从技术到装备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对国内外石油测井技
随着配电网中光伏渗透率不断升高,分布式光伏对配电网电压质量和稳定性影响日益增大。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并网引起并网点电压变化的机理,在配备储能装置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典
1914年6月28日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欧洲的“七月外交危机”。由于德国更需要战争来实现争霸全球的“世界政策”,便极力煽动、唆使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使“七月危机”逐日
额济纳绿洲在维持我国西北广大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以及人为干扰,该绿洲中胡杨林退化严重,更新主要依赖林隙中的根蘖
为了对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剂进行监测与控制,研制了一种基于荧光示踪技术的水质稳定剂在线自动监测仪。通过动态模拟实验,初步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仪器运行稳
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人为中断等供应链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讨论了供应链弹性运作问题及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供应链弹性的概念,从时间、空间两个
为平抑风功率的波动,提高电池储能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本文根据电池的技术特性,从控制电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三电池组拓扑结构的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