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通过培育新业态、丰富交流合作、加强工作指导等多项措施,努力摆脱“缺芯少魂”和人才建设“瓶颈”,不断攻关核心技术、营造发展环境、加快载体建设。
2019年以来,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和技术封锁加剧的情况,浙江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431.5亿元,稳居全国第四位,同比增长16.6%,增速高于东部大部分省市,率先完成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到2022年,产业规模居全国前4的目标。
在维护浙江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稳定高速增长方面,浙江针对软件产业自身现有情况,不断推出与之相适应的政策,通过培育新业态、丰富交流合作、加强工作指导等多项措施,努力摆脱“缺芯少魂”和人才建设“瓶颈”,不断攻关核心技术、营造发展环境、加快载体建设。
不断推进的特色工作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的产业亮点,浙江省也在不断推进软件产业的特色工作。
加快培育软件新业态。2018年11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印发《浙江省信息化领导工作小组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的指导意见》,鼓励区块链关键技术研发与重点领域应用,指导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合法合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为加强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的支持,浙江将区块链列入2019年软件产业资金重点支持提升发展方向之一,指导申报地区积极发展区块链产业园,培育区块链企业。此外,浙江省在2018年首开全国之先河,开展工业技术软件化水平评估,面向全省规上制造企业完成4200余份问卷,涵盖24个细分行业,摸清了浙江省制造业软件化能力底数,并构建指数模型。浙江的5个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入围了工信部全国推广名单。《浙江省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于2018年正式印发,阿里、华为等软件巨头积极参与浙江省开发云平台建设和服务,为广大软件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参加了软件敏捷开发培训,企业风险防范和创新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浙江省加快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于2019年正式印发,将数字创意产业作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来培育。
不断丰富产业交流合作。2018年,浙江省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窗口,积极举办“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直通乌镇”总决赛等19场次产业合作系列活动,累计对接数字经济相关项目1196个,汇聚200多个创投机构和50家园区,大会签约24个项目,资金超400亿元。全省各市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平台,聚焦招商引资,积极承办各场产业对接活动,加强产业精准合作,组织招商团队和企业参会、对接并观展,努力引入优势企业、项目、资本和人才在浙江落地,促进大会红利在浙江释放。2019年,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签约项目实现新突破,项目总签约额超750亿元,大幅超过上一年。
有效加强产业工作指导。2018年,浙江省经信厅贯彻落实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开展全省软件产业政策巡讲工作,会同行业专家、省软件协会、省电子产品检验所及当地经信、发改、税务、统计等各相关部门,解读《实施意见》、部署产业重点工作、加强产业统计、详解软件产业优惠政策和退税申报网上实操。全年共计开展11场政策巡讲会,全省约1900人次参与培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2019年,为结合“三服务”工作,经信厅赴杭州滨江区、桐乡、德清、湖州、宁波、金华等地开展工作指导,切实为基层和企业解决了发展困惑和难题。
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仍面临核心技术不足、高端人才紧缺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核心基础软件亟待突破。“缺芯少魂”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高端软件等领域缺乏行业话语权,比较依赖国外,自主可控的压力仍然巨大。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发展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技术,还需要加强对产业生态的构建。
人才建设亟待加强。软件的应用不断拓宽,对软件人才的要求日益偏向于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业APP培育等重点工作都需要掌握智能制造和先进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存在断层。人才服务体系、适应产业发展的软件人才评价规范和培养指南不够健全。同时,缺乏针对软件人才的公共服务平台。
迎难而上实现新突破
面对上述问题,浙江迎难而上,希望通过新的工作思路与措施,实现软件产业的新突破。
实施核心技术攻关。一是支持新兴领域操作系统研发,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专项。支持云计算操作系统和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攻关,研发云端一体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二是突破前沿领域技术,重点发展云计算服务器的芯片设计技术,提高应用软件的稳定性和性能,解决核心数据库的高可靠性问题。推进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支持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领域自主研发应用算法。三是开展金融业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可靠试点,加快重点领域的高端软件攻坚,逐步提高国产软件在应用生态的占比。
营造产业发展环境。一是积极探索面向高级技术人才的差异化人才政策,加强对高端人才的扶持。二是高起点谋划、打造“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等系列活动,推动更多国内外数字经济优势企业、人才、项目落户浙江。三是加大力度开展数字经济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推进企业培育与扶持,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行动”和“雏鹰行动”。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独角兽企业。
加快发展载体建设。加快杭州国际级软件名城建设步伐,加速软件与硬件、内容与终端、应用与服务的一体化整合,形成具有杭州特色、国际领先的软件产业体系。推进宁波市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围绕宁波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基地发展能级,加快重点企业、项目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产业集聚效应。
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推进软件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健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应用牵引、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软件企业向云服务转型。加快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行动。面向汽车、机械、轻工、纺织、服装、石化、医药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优秀工业APP和工业软件化应用解决方案,并在行业、集群内推广应用,力争全年培育万款工业互联网APP。推动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发展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发展数字化服务型制造。
培育产业新动能。顺应软件产品“服务化”发展趋势,鼓励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型产业和分享经济的发展,加快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形成信息消费新热点。发展5G、大数据、智能应用、虚拟现实、移动APP等新型在线运营服务。加快區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开展优秀案例征集,推广一批典型应用。出台加快数字创意产业的政策,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培育和发展,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
链接
浙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2022年发展目标
实现“14321”目标,即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前4,综合发展指数居全国前3,创新指数居全国前2,效益居全国第1。
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到8300亿元;规模以上软件企业超过3000家,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软件企业8家、1000亿元以上企业1家;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超过55家,上市企业超过7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软件著作权累计20万件以上,重点企业研发投入持续提高,研发费用占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8%;建成国际级软件名城1个,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1个,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示范基地(特色小镇)12个、特色基地16个、创业基地20个。
2019年以来,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和技术封锁加剧的情况,浙江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431.5亿元,稳居全国第四位,同比增长16.6%,增速高于东部大部分省市,率先完成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到2022年,产业规模居全国前4的目标。
在维护浙江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稳定高速增长方面,浙江针对软件产业自身现有情况,不断推出与之相适应的政策,通过培育新业态、丰富交流合作、加强工作指导等多项措施,努力摆脱“缺芯少魂”和人才建设“瓶颈”,不断攻关核心技术、营造发展环境、加快载体建设。
不断推进的特色工作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的产业亮点,浙江省也在不断推进软件产业的特色工作。
加快培育软件新业态。2018年11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印发《浙江省信息化领导工作小组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的指导意见》,鼓励区块链关键技术研发与重点领域应用,指导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合法合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为加强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的支持,浙江将区块链列入2019年软件产业资金重点支持提升发展方向之一,指导申报地区积极发展区块链产业园,培育区块链企业。此外,浙江省在2018年首开全国之先河,开展工业技术软件化水平评估,面向全省规上制造企业完成4200余份问卷,涵盖24个细分行业,摸清了浙江省制造业软件化能力底数,并构建指数模型。浙江的5个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入围了工信部全国推广名单。《浙江省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于2018年正式印发,阿里、华为等软件巨头积极参与浙江省开发云平台建设和服务,为广大软件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参加了软件敏捷开发培训,企业风险防范和创新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浙江省加快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于2019年正式印发,将数字创意产业作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来培育。
不断丰富产业交流合作。2018年,浙江省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窗口,积极举办“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直通乌镇”总决赛等19场次产业合作系列活动,累计对接数字经济相关项目1196个,汇聚200多个创投机构和50家园区,大会签约24个项目,资金超400亿元。全省各市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平台,聚焦招商引资,积极承办各场产业对接活动,加强产业精准合作,组织招商团队和企业参会、对接并观展,努力引入优势企业、项目、资本和人才在浙江落地,促进大会红利在浙江释放。2019年,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签约项目实现新突破,项目总签约额超750亿元,大幅超过上一年。
有效加强产业工作指导。2018年,浙江省经信厅贯彻落实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开展全省软件产业政策巡讲工作,会同行业专家、省软件协会、省电子产品检验所及当地经信、发改、税务、统计等各相关部门,解读《实施意见》、部署产业重点工作、加强产业统计、详解软件产业优惠政策和退税申报网上实操。全年共计开展11场政策巡讲会,全省约1900人次参与培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2019年,为结合“三服务”工作,经信厅赴杭州滨江区、桐乡、德清、湖州、宁波、金华等地开展工作指导,切实为基层和企业解决了发展困惑和难题。
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仍面临核心技术不足、高端人才紧缺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核心基础软件亟待突破。“缺芯少魂”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高端软件等领域缺乏行业话语权,比较依赖国外,自主可控的压力仍然巨大。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发展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技术,还需要加强对产业生态的构建。
人才建设亟待加强。软件的应用不断拓宽,对软件人才的要求日益偏向于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业APP培育等重点工作都需要掌握智能制造和先进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存在断层。人才服务体系、适应产业发展的软件人才评价规范和培养指南不够健全。同时,缺乏针对软件人才的公共服务平台。
迎难而上实现新突破
面对上述问题,浙江迎难而上,希望通过新的工作思路与措施,实现软件产业的新突破。
实施核心技术攻关。一是支持新兴领域操作系统研发,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专项。支持云计算操作系统和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攻关,研发云端一体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二是突破前沿领域技术,重点发展云计算服务器的芯片设计技术,提高应用软件的稳定性和性能,解决核心数据库的高可靠性问题。推进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支持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领域自主研发应用算法。三是开展金融业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可靠试点,加快重点领域的高端软件攻坚,逐步提高国产软件在应用生态的占比。
营造产业发展环境。一是积极探索面向高级技术人才的差异化人才政策,加强对高端人才的扶持。二是高起点谋划、打造“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等系列活动,推动更多国内外数字经济优势企业、人才、项目落户浙江。三是加大力度开展数字经济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推进企业培育与扶持,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行动”和“雏鹰行动”。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独角兽企业。
加快发展载体建设。加快杭州国际级软件名城建设步伐,加速软件与硬件、内容与终端、应用与服务的一体化整合,形成具有杭州特色、国际领先的软件产业体系。推进宁波市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围绕宁波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基地发展能级,加快重点企业、项目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产业集聚效应。
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推进软件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健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应用牵引、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软件企业向云服务转型。加快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行动。面向汽车、机械、轻工、纺织、服装、石化、医药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优秀工业APP和工业软件化应用解决方案,并在行业、集群内推广应用,力争全年培育万款工业互联网APP。推动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发展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发展数字化服务型制造。
培育产业新动能。顺应软件产品“服务化”发展趋势,鼓励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型产业和分享经济的发展,加快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形成信息消费新热点。发展5G、大数据、智能应用、虚拟现实、移动APP等新型在线运营服务。加快區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开展优秀案例征集,推广一批典型应用。出台加快数字创意产业的政策,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培育和发展,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
链接
浙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2022年发展目标
实现“14321”目标,即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前4,综合发展指数居全国前3,创新指数居全国前2,效益居全国第1。
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到8300亿元;规模以上软件企业超过3000家,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软件企业8家、1000亿元以上企业1家;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超过55家,上市企业超过7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软件著作权累计20万件以上,重点企业研发投入持续提高,研发费用占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8%;建成国际级软件名城1个,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1个,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示范基地(特色小镇)12个、特色基地16个、创业基地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