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一方能擅自更改孩子的姓氏吗

来源 :家庭之友·爱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情----
  朱某与李某(女)因夫妻感情不和而打起了离婚官司,法院在调解和好无望的情况下,依法判决准予双方离婚;婚生女朱丹丹随李某生活,朱某每月负担小孩抚育费200元。2003年8月,李某经人介绍与本镇男青年赵某结婚。李某便单方面擅自将孩子的姓氏更改为其再婚丈夫赵某的姓氏,即将“小朱”变更为“小赵”。2004年4月,朱某获悉这一情况后,对其女儿的改姓十分不满,认为李某未经自己同意,擅自更改女儿的姓氏,侵犯了自己的监护权,要求李某将孩子的姓氏恢复为原姓氏,但遭到李某的拒绝。朱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孩子的姓氏。问:李某有权不经朱某的同意擅自更改孩子的姓氏吗?
  分析----
  李某不能擅自更改孩子的姓氏。《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这是我国法律对子女姓氏问题做出的专门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婚姻法男女平等、夫妻平等的原则。《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可以看出,决定姓名的权利最终属于自然人本身,前提条件是其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在变更姓名时,必须得到监护人的同意。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在子女姓名的问题上享有平等的权利,所以,任何一方变更子女姓名时,都要征得对方的同意。
其他文献
有效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养成学生良好个性的催化剂。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人格品格尚未定型,个性的可塑性很大。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运用适当的课堂评价语言有效调控学生课堂行为,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个性培养成为可能。    一.评价语言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心理气氛又称心理气候,心理氛围。《中国教育大辞典》中的观
摘 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性,激发和调动他们自主合作阅读学习的开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体验的阅读,形成个性的阅读体验与思考,获得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生为本;个性阅读;个性张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85-1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