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如何根据学习目标、内容和学习者等方面的差异,有效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或方法,以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每位中小学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不是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计算机或网络就标志着已经掌握了教育技术呢?否。只有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力求发挥教学系统的功能,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获得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运用 数学教学
一、活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应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以期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興趣。从心理特点看,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觉与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极其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从年龄特点看,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反之则心不在焉。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多媒体课堂教学,既能耳闻,又能目睹,这样的教学效果别具特色。
二、活用信息技术,轻松突破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轻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数学源于生活实践,是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具有实践性、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只有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生活实际,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小学生还没形成抽象思维,还必须借助具体的实物去感知、分析。很多数学知识不能深刻理解,往往一知半解,从而学习效率低下,甚至讨厌数学。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能让孩子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把知识内化吸收。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假如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学生只会套用公式,往往受习惯思维的影响,常常忘记除以2。如果利用电脑呈现一个底边水平的三角形,并显示了底边的高,然后在电脑中呈现一个小动画:从底边的两个顶点处同时形成了两条垂直于底边的线段,在另一个顶点处形成了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线段,它们相交成了一个封闭图形。细心的学生很快发现,这是一个长方形。这时,老师让学生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并推算三角形的面积。接下来,电脑又呈现两个不同的三角形,并重复上述步骤。在让学生列出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后,老师要求学生比较面积的关系,并请他们回答。学生发现,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底和高组成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老师又进一步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面积都是由底和高组成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呢?”这时老师同时利用电脑呈现一组动画,三角形的底和高保持不变,改变另一个顶点的位置,要求学生增加辅助线将其补充为长方形,并计算其面积,学生通过练习验证了这一结论。这一过程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再通过变式练习,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理解更深刻。又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概念时,利用电脑出示生活中平行线的实例,形象直观。在学生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利用一系列的演示文稿展示许多线与线的位置关系,通过变式,让学生领会平行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在同一平面内是前提,不相交的实质是延长后也不相交。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就能准确的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再通过各种变式练习,学生记忆犹新,理解深刻。这样很好地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
三、活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实施分层教学
只有遵循人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张扬个性,让每个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统一的模式化教学,常常会遏制孩子的思维发展,会让学生“吃不饱”和“消化不了”两种极端。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适合学生实际的导学案,精心设计学生形成理性认识的第二实践活动──课堂练习,内容更丰富,呈现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更大,通过“开放性”练习,更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促进学生多层次的发展。在教学中,活用信息技术,能能使解题方法多样化,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解题时,一些题目往往不止一种解题方法,即一题多解。
四、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发展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抽象、推理、应用的往复循环中逐步发展数学能力,让他们明白数学不是公式符号,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问题的解决从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如在教学了可能性后,让学生对街场市口的摸奖活动进行探究,通过对一系列的探究后,原来从中知道是商家设计的一种陷阱。学生学会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会用数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又如,同学们组织春游,同学们各抒己见,不同的景点,不同的租车方案,教师 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寻求一种最佳的旅游方案。学生们都想展示自我,跃跃欲试,在小组中兴高采烈地开始寻求解决方案,他们上网查旅游线路、各种车票价格等所需资料,并结合本班人数,本班同学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都制定了不同的方案。然后,通过媒体展示平台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进一步体验成果,并从中比较方案的优劣,进一步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总结,学习效果可见一斑。
五、运用信息技术,可增加课堂容量,节省教学时间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操作方便快捷,还可以避免教师在某些环节上浪费时间,为学生练习、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育学认为,适度的练习是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思维的必要手段,也是检测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练习巩固,增加训练密度,也省去了板书和擦黑板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样学生巩固练习的机会增多了,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关键词】信息技术运用 数学教学
一、活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应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以期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興趣。从心理特点看,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觉与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极其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从年龄特点看,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反之则心不在焉。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多媒体课堂教学,既能耳闻,又能目睹,这样的教学效果别具特色。
二、活用信息技术,轻松突破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轻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数学源于生活实践,是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具有实践性、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只有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生活实际,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小学生还没形成抽象思维,还必须借助具体的实物去感知、分析。很多数学知识不能深刻理解,往往一知半解,从而学习效率低下,甚至讨厌数学。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能让孩子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把知识内化吸收。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假如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学生只会套用公式,往往受习惯思维的影响,常常忘记除以2。如果利用电脑呈现一个底边水平的三角形,并显示了底边的高,然后在电脑中呈现一个小动画:从底边的两个顶点处同时形成了两条垂直于底边的线段,在另一个顶点处形成了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线段,它们相交成了一个封闭图形。细心的学生很快发现,这是一个长方形。这时,老师让学生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并推算三角形的面积。接下来,电脑又呈现两个不同的三角形,并重复上述步骤。在让学生列出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后,老师要求学生比较面积的关系,并请他们回答。学生发现,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底和高组成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老师又进一步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面积都是由底和高组成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呢?”这时老师同时利用电脑呈现一组动画,三角形的底和高保持不变,改变另一个顶点的位置,要求学生增加辅助线将其补充为长方形,并计算其面积,学生通过练习验证了这一结论。这一过程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再通过变式练习,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理解更深刻。又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概念时,利用电脑出示生活中平行线的实例,形象直观。在学生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利用一系列的演示文稿展示许多线与线的位置关系,通过变式,让学生领会平行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在同一平面内是前提,不相交的实质是延长后也不相交。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就能准确的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再通过各种变式练习,学生记忆犹新,理解深刻。这样很好地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
三、活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实施分层教学
只有遵循人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张扬个性,让每个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统一的模式化教学,常常会遏制孩子的思维发展,会让学生“吃不饱”和“消化不了”两种极端。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适合学生实际的导学案,精心设计学生形成理性认识的第二实践活动──课堂练习,内容更丰富,呈现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更大,通过“开放性”练习,更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促进学生多层次的发展。在教学中,活用信息技术,能能使解题方法多样化,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解题时,一些题目往往不止一种解题方法,即一题多解。
四、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发展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抽象、推理、应用的往复循环中逐步发展数学能力,让他们明白数学不是公式符号,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问题的解决从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如在教学了可能性后,让学生对街场市口的摸奖活动进行探究,通过对一系列的探究后,原来从中知道是商家设计的一种陷阱。学生学会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会用数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又如,同学们组织春游,同学们各抒己见,不同的景点,不同的租车方案,教师 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寻求一种最佳的旅游方案。学生们都想展示自我,跃跃欲试,在小组中兴高采烈地开始寻求解决方案,他们上网查旅游线路、各种车票价格等所需资料,并结合本班人数,本班同学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都制定了不同的方案。然后,通过媒体展示平台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进一步体验成果,并从中比较方案的优劣,进一步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总结,学习效果可见一斑。
五、运用信息技术,可增加课堂容量,节省教学时间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操作方便快捷,还可以避免教师在某些环节上浪费时间,为学生练习、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育学认为,适度的练习是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思维的必要手段,也是检测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练习巩固,增加训练密度,也省去了板书和擦黑板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样学生巩固练习的机会增多了,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