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统计教学 问题 数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25-01
问题一:把“预测的结果”当成“绝对正确的结论”
案例:四年级的“折线统计图”,例题提供了我国近几届奥运金牌数的具体情境:从洛杉矶奥运会(1984)到雅典奥运会(2004),中国队的金牌数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题目要求根据前面的数据预测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数是多少枚。学生判断:北京奥运会(2008)的金牌数一定比以往更多。
思考:北京奥运会确实如预测一样,中国队所得的金牌数比以往更多。但这只能说明我们预测正确,却不能说明这种增长趋势就一定保持不变。比如,在伦敦奥运会(2012)我们的金牌数不一定会再增加,在后面的各届奥运会我们的金牌数也不可能永远保持增加的趋势。我们应当认识到,数理统计学“由部分推断整体”,这是一种“合情推理”。统计规律未必蕴涵因果关系,这是统计方法的本性而非缺陷。所以,我们的教学要避免让学生把统计得到的结论绝对化,要让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统计结果。
问题二:脱离统计数据,随意解读图表
案例:某教师在教学“折线统计图”后,设计一道练习:某玩具厂最近几年的产值一直在上升(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请问:2012年这个玩具厂的产值大约是多少万元?学生的猜测五花八门:有的说,它会有一个跳跃性的发展,因为工厂规模越大发展越快;有的说,今年的产值会翻番,因为今年是奥运年,可以承接奥运玩具订单;而有的说,不一定,2012年再次爆发了金融危机,肯定会对玩具厂的生产经营情况产生影响……
思考:《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在第二学段内容标准中指出:“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但学生的各种预测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必须理清的是,他们的预测是否脱离了统计的结果或是另外寻找猜测的依据?为了让学生基于统计结果进行预测,可以设计序列问题加以引导。比如上例,教师可以问:1.2011年比2010年产值增长了多少万元?2010年比2009年呢?2.它们的发展趋势如何?3.照这样预测,2012年的产值是多少万元?这样才能有效地根据统计结果获得统计预测。
问题三:图表解读肤浅,缺乏深度思考
案例:教学统计图表后,某习题中提供了某商场一年衬衫和羽绒服销售情况的统计图。教师会习惯性地问:你从图中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学生的回答千篇一律:某月份销售衬衫件数最多;某月份销售衬衫件数最少;某月份比另一月份销售衬衫件数多多少件等。很少有学生根据数据,分析衬衫和羽绒服随着季节的变化导致销售情况变化的原因,去合理确定各季度进货数量。
思考:学生习惯于陈述那些一眼就能看见的表面信息,而缺少对数据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思考。一方面是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较低,另一方面,也反映教师统计教学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有的老师为了保证得到高分,只让学生说简单的问题信息以避免出错。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及时表达自己的统计直觉,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问题四:缺乏质疑精神,过分依赖统计图表
案例:当前很多统计教学只是引导学生画图表、读图表,而很少让学生去选择图表。例如某报及某刊上报道了某球星平均每场得分增长趋势(如图)。很多人以为右图一定比左图得分增长的幅度要大。其实“单位刻度不同也会影响数据的判断”,两报刊报道的实际上是同一个情况。
思考:在“读图时代”,各种统计图表不断增加,而当我们面对这些数据时,一方面要学会从中获得可能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要保持理智,透过数据的呈现形式对某些结论提出合理的质疑。上述案例中其实是同一个人,只不过因为图的比例不同(左图得分刻度偏短、年度刻度偏长。右图则相反),这就带来了认识上的差异,甚至导致判断错误。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合理质疑,要让他们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统计图表。
总之,教师要围绕数据分析,设置科学、合理、有效的统计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素养。(责编 罗永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25-01
问题一:把“预测的结果”当成“绝对正确的结论”
案例:四年级的“折线统计图”,例题提供了我国近几届奥运金牌数的具体情境:从洛杉矶奥运会(1984)到雅典奥运会(2004),中国队的金牌数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题目要求根据前面的数据预测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数是多少枚。学生判断:北京奥运会(2008)的金牌数一定比以往更多。
思考:北京奥运会确实如预测一样,中国队所得的金牌数比以往更多。但这只能说明我们预测正确,却不能说明这种增长趋势就一定保持不变。比如,在伦敦奥运会(2012)我们的金牌数不一定会再增加,在后面的各届奥运会我们的金牌数也不可能永远保持增加的趋势。我们应当认识到,数理统计学“由部分推断整体”,这是一种“合情推理”。统计规律未必蕴涵因果关系,这是统计方法的本性而非缺陷。所以,我们的教学要避免让学生把统计得到的结论绝对化,要让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统计结果。
问题二:脱离统计数据,随意解读图表
案例:某教师在教学“折线统计图”后,设计一道练习:某玩具厂最近几年的产值一直在上升(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请问:2012年这个玩具厂的产值大约是多少万元?学生的猜测五花八门:有的说,它会有一个跳跃性的发展,因为工厂规模越大发展越快;有的说,今年的产值会翻番,因为今年是奥运年,可以承接奥运玩具订单;而有的说,不一定,2012年再次爆发了金融危机,肯定会对玩具厂的生产经营情况产生影响……
思考:《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在第二学段内容标准中指出:“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但学生的各种预测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必须理清的是,他们的预测是否脱离了统计的结果或是另外寻找猜测的依据?为了让学生基于统计结果进行预测,可以设计序列问题加以引导。比如上例,教师可以问:1.2011年比2010年产值增长了多少万元?2010年比2009年呢?2.它们的发展趋势如何?3.照这样预测,2012年的产值是多少万元?这样才能有效地根据统计结果获得统计预测。
问题三:图表解读肤浅,缺乏深度思考
案例:教学统计图表后,某习题中提供了某商场一年衬衫和羽绒服销售情况的统计图。教师会习惯性地问:你从图中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学生的回答千篇一律:某月份销售衬衫件数最多;某月份销售衬衫件数最少;某月份比另一月份销售衬衫件数多多少件等。很少有学生根据数据,分析衬衫和羽绒服随着季节的变化导致销售情况变化的原因,去合理确定各季度进货数量。
思考:学生习惯于陈述那些一眼就能看见的表面信息,而缺少对数据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思考。一方面是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较低,另一方面,也反映教师统计教学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有的老师为了保证得到高分,只让学生说简单的问题信息以避免出错。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及时表达自己的统计直觉,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问题四:缺乏质疑精神,过分依赖统计图表
案例:当前很多统计教学只是引导学生画图表、读图表,而很少让学生去选择图表。例如某报及某刊上报道了某球星平均每场得分增长趋势(如图)。很多人以为右图一定比左图得分增长的幅度要大。其实“单位刻度不同也会影响数据的判断”,两报刊报道的实际上是同一个情况。
思考:在“读图时代”,各种统计图表不断增加,而当我们面对这些数据时,一方面要学会从中获得可能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要保持理智,透过数据的呈现形式对某些结论提出合理的质疑。上述案例中其实是同一个人,只不过因为图的比例不同(左图得分刻度偏短、年度刻度偏长。右图则相反),这就带来了认识上的差异,甚至导致判断错误。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合理质疑,要让他们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统计图表。
总之,教师要围绕数据分析,设置科学、合理、有效的统计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素养。(责编 罗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