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病人女,49岁,2003年6月13日因"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住我院.术前无黄疸,经术前准备后在气管插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使用一枚钛夹夹闭胆囊动脉,2枚钛夹夹闭胆囊管,右肝下置管引流,观察2 d无胆汁血液等排出而拔除.术后1个半月未出现腹痛及黄疸.7月31日开始,出现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向右肩放射,伴畏寒、发热、黄疸,而来我院复诊,给予消炎退黄治疗无效,CT检查发现肝内胆管及胆总管上段扩张
【机 构】
:
421001,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421001,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421001,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人女,49岁,2003年6月13日因"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住我院.术前无黄疸,经术前准备后在气管插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使用一枚钛夹夹闭胆囊动脉,2枚钛夹夹闭胆囊管,右肝下置管引流,观察2 d无胆汁血液等排出而拔除.术后1个半月未出现腹痛及黄疸.7月31日开始,出现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向右肩放射,伴畏寒、发热、黄疸,而来我院复诊,给予消炎退黄治疗无效,CT检查发现肝内胆管及胆总管上段扩张,下段可见致密金属影,原手术部位仅1枚钛夹.诊断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钛夹胆总管内游走,遂行剖腹胆道探查术,术中见右肝下间隙严重粘连,组织充血水肿,胆总管中段内一枚钛夹,下段Oddis括约肌处两枚钛夹,无结石,胆总管连续,无狭窄,取出钛夹后胆总管通畅,置T管引流半个月拔除,痊愈出院。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外科收治的1990-2005年43例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多见于老年病人,具有病因复杂,发病急骤,病情重,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此病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本组43例病人中,34例行胆囊切除术,5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4例行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术,T形管引流术.术后1例死
1982年Watari等给予小鼠负载维生素A,第一次用免疫荧光和电子显微镜描述小鼠胰腺的维生素A储存细胞,在328nm紫外光下,胞浆内的维生素A发出特征的迅速减弱的蓝绿色荧光.1990年Ikejiri用电子显微镜在正常人和大鼠胰腺识别这种细胞.1998年Apte和Bachem等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从大鼠和人类胰腺组织中分离、培养出星状细胞[1,2]。
随着胆囊切除术的普遍开展,术后残余小胆囊并发症时有发生.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共收治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病人12例,现就其发生原因、诊治及预防做如下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移植术后的胆结石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反复胆系感染、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纤维胆道镜观察,同时采取等离子碎石技术、网篮取石、异物钳取石.结果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胆管的愈合及胆管血运情况,同时可以成功取石.结论肝移植术后T管的留置和纤胆镜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胆道手术后发生假性小肠梗阻,临床上较少见且难以治疗.我院1999-2003年用纳络酮治愈假性小肠梗阻20例,现报告如下。
胃十二指肠,胆道手术有时可发生肝门部肝动脉、门静脉、胆总管损伤;肝动脉可行结扎止血,胆管再建引流也不是困难的方法,惟有门静脉损伤严重时处理较困难.笔者曾应用大隐静脉行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旁路吻合取得成功,介绍如下。
两年来,我科应用软管注吸法随机对20例胆管结石病人术中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必须重视胆囊切除术所致的胆道损伤 在医源性胆道损伤时,90%以上是胆囊切除术所致.胆囊切除术已超过阑尾切除术或疝修补术成为普外科最常实施的手术.美国每年约施行 750 000例择期胆囊切除术,其中绝大多数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国内虽无统计数字,但由于影像诊断的进步及LC的逐渐推广,胆囊疾病的诊断率及手术适应证均较前拓宽,加以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施行的胆囊切除术必然超过此数.上海瑞金
OPSI(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在1985年武汉召开的第一届全国脾外科和脾功能研讨会(以下简称脾会)上统一译为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在以后的历届脾会上是讨论热烈的话题,也是从事这方面专业医务工作者重视和研究的课题,因而至今仍有必要回顾有关OPSI的报道和研究,以引起更多学者的广泛注意.从1911年Kocher首先明确提出脾切除对机体没有危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