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教法新探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教学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从引导法、练习法、电教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应用写作》课程的教法。“引导法”要求教师注重引导,授人以渔,通过引导学习,让学生掌握方法,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练习法”要求教师当好“导演”,认真督导,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电教法”要求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教法,以活泼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通过直观便捷的服务,让学生学得方便、学得充实、学得有趣。
  关键词:应用写作;教法;引导法;练习法;电教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4-0106-02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教学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用写作能力是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应用写作以其内容的实用性、文种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其格式的程式性和语言的简明性又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也感到单调、呆板。那么,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开展行之有效的双边活动?怎样让学生扮演主角,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笔者经过教学实践探索出以下三点教法,现就教于同仁。
  引导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是一门艺术,《应用写作》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只有认真研究这门艺术,采取灵活多样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否则,教师纵然费尽气力,学生还是难得受益。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搞“一言堂”、“满堂灌”,因为简单的灌输往往让人生厌。教师要注重引导,循循善诱,在“引导”上做文章,努力做到“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引导法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孤立地介绍基本知识很难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而引导学生比较,不仅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而且能够扩大学生视野,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应用写作的个性特征和文种之间的差异。
  总体上看,应用写作可与文学创作进行比较。如在介绍“真实性”这一特点时,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很快就弄清了两者的同中之异:文学创作的真实表现为一种艺术的真实,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应用写作的真实表现为一种生活的真实,它既不能夸大,又不能缩小,更不能虚构。否则,就不是应用写作。
  具体来说,单元教学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如行政文书与事务文书,广告文案与新闻文稿等。具体文种教学之间也可以比较。如“请示”与“报告”,“计划”与“总结”,“求职信”与“私人信件”,“通知”与“通报”,“公告”与“通告”等等。这些文种之间均有很多可比之处。教师深入挖掘,巧妙引导,学生就能迅速鉴别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准确掌握其写作格式和要求,为正确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辩论
  善教者不在于自己能说会道,而在于启发学生讨论。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口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朗读、问答、讨论、辩论等。其中尤以辩论为佳。引导学生辩论,从学习时间上看,它是一种延伸式学习,延伸到课堂45分钟以外;从学习方式上看,它是一种自主式学习,打破了教师主宰课堂带来的沉闷,学生在尽情发挥中自然扮演了主角;从学习效果上看,它是一种互动式学习,学生的思想和智慧经过碰撞和较量之后进行充分交流。同时,引导学生辩论,还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引导学生辩论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要选好辩论的话题教师要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社会现实,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辩题。如“网络学习利大于弊”、“格式是公文写作的关键”、“应用文是一种美文”等,既能开阔视野,又能深化应用写作知识。
  要选准辩论的时机辩论活动一般安排在“演讲”教学一周之后。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有时间准备,另一方面,因为经过了个人演讲锻炼之后,学生熟悉了演讲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相关技巧,为开展辩论活动打下了基础。
  要明确辩论的要求辩论前要认真准备,选好搭档组队,围绕话题搜集资料,深入思考并撰写辩论稿;辩论中要有理、有据、有序,个人充分发挥,小组配合默契;辩论后要总结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引导学生鉴赏
  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应用写作》之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要善于发现蕴藏其中的美如同其他文章一样,《应用写作》也有其自身客观存在的特定之美。如行政文书的庄重美、求职信的谦诚美、演讲稿的情理美、学术论文的逻辑美、调查报告的理性美、广告文案的新奇美、旅游散文的清新美等等。
  要结合范文认真体会美如《实用写作》教材中《××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湖北省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增设新专业的请示》等例文,通过阅读分析,引导学生体会其别具一格的美:格式的规范美、内容的真实美、语言的简明美、语气的庄重美、行文的流畅美等。
  要注意区别个别文种的美如广告,其创意的新颖美、语言的新奇美、整体布局的和谐美、图文并茂的艺术美等,与其他文种的美是截然不同的。
  练习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练习作为《应用写作》教学的一个核心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练习,一方面,教师可以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索、辨析、熟悉和巩固所学知识,并成功地实现由写作知识到写作能力的转化。因此,练习法是《应用写作》教学必须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方法。练习法的实施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练习内容
  对教学对象来说,既要练写作,又要练口才。《应用写作》固然要写,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因“写”废“说”。相反,说功训练得法,不仅可以锻炼口才,而且可以促进写作。说得好,出口成章;说得不好,写不流畅。“说”可以促进“写”,“写”可以提高“说”。两者密不可分,是辩证的统一。
  对教学内容来说,既要练格式,又要练语言,还要练思想。如求职信的练习,其关键就在于练思想。因为那种照搬固定格式、简单套用习惯用语的求职信将来是派不上用场的。求职信的分量不在于格式正确规范、语言诚恳有礼,而在于内容实实在在。换句话说,对那种内容空洞的求职信,用人单位是不会产生兴趣的。而要达到这种“实在”,学生就必须深入一步练思想,努力做到平时勤奋学习,掌握过硬本领。
  (二)选用多种方式
  总体上说,练习要坚持“听、说、读、写相结合,课内课外相衔接”的原则。提倡精练,反对泛泛而练。具体来说,练习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单独练习教师限定时间,规定内容,让学生独立作业,以便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集体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竞赛,比速度,比正确度。具体做法是教师出习题,小组讨论,然后由各小组选派代表演说,加以比较,选出合理的答案。
  师生练习将教师的答案与学生的答案加以对照,若相符,予以鼓励;若不相符,则分析产生差别的原因,进而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答案。
  重复练习所谓重复练习,含义有二:一是指练习内容的重复。对某种文体,通过练习没有达到预期目的,那么不妨选用材料再练一次、二次、三次。二是指练习方式的重复,这一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三)明确“导演”职责
  在练习中,学生扮演主角,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袖手旁观。实际上,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承担的责任远非单纯完成教学计划的讲授可比。
  首先,教师要努力当好“导演”:设计内容,选定方法,集体指导,个别指导,随时指导,不厌其烦。
  其次,教师事先要充分准备:布置学生练习的,自己先练;慎思明辨,做出答案,要有主见。如此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
  再次,教师要虚心讲评:肯定学生之长,吸取学生之长。不能自以为是,主观武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可以说,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既是设计者,又是引导者;既是先行者,又是督导者;既是评判者,又是激励者。只有“导演”得法,学生才会“演”得精彩。
  电教法
  互联网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达,为高职教育面向现代化提供了广阔天地,为《应用写作》课程实行电化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革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实施电教法的条件
  首先,要具备比较齐全的硬件设施。如电教室、电子阅览室、联通教研室、教室、学生寝室局域网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实施电化教学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要具备一支学识渊博、素质过硬、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新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而应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教师要学而不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教师要诲人不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面对学生,面对未来,教师要具有熟练运用新技术设计高质量学习内容的能力,要具有熟练运用新的教学手法为学生提供直观便捷服务的能力。教师既是新技术的推广者,又是新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既要有严谨治学的态度,又要有快速答疑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电化教学气氛活跃、交流充分,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施电教法的优势
  与传统教法相比,电化教学法的优势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打破了时空限制电教法以其新颖的方式和直观形象的效果,不仅使45分钟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实在、更生动、更有趣,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因为电教法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学工具和阵地,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个人的需求自主学习,其学习容量远远超过教材本身,其学习时间自然延伸到45分钟以外。
  便于合作学习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在电教法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受教,而是主动探索。他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如广告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生活小组——负责搜集现实生活中的优秀广告语,提供广告创作素材;创意小组——负责搜集创意并就广告素材进行研究;文案小组——负责搜集经典文案并创作文案。通过分工合作,就能写出反映集体智慧的广告文案来。
  便于学习交流在电教法的教学环境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广泛开展学习交流,以便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如教师的课件展示、个性化的网页登陆、网上询问答疑、典型例文观摩、优秀习作共赏、教学意见反馈、教学改革探讨等等。通过交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使教学质量登上一个新台阶。
  (三)实施电教法的途径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教法的实施途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编辑多媒体教学课件编辑图文并茂、视听兼备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对扩大教学容量、提高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方式有三:一是运用百度、搜弧、新浪、Google等搜索引擎搜索优秀课件,实行“拿来主义”;二是校内或校外教师之间密切合作,共同开发适用性强的高质量课件;三是教师独立研究,制作助教助学的实用课件。开展课件教学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内容上要将演示、讲解、练习、测验融为一体;二是使用时要结合课堂实际有所选择;三是全部课件均纳入网络教学平台,以便点播。
  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网页针对《应用写作》教学中的难点和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制作网页,以便教学时灵活调用和学生课后浏览。如“应用写作文种学习方法”、“求职信和私人信件的比较”、“请示和报告的异同”、“模仿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习作问题综述”、“系列练习题解”等等。
  搭建网络交流平台为了便于交流、促进教学,教师应充分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搭建交流平台。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创建课件园地,以便师生点播;(2)设计教学网页,以便师生浏览;(3)开辟咨询园地,以便释疑解惑;(4)开辟范文园地,以便师生观摩;(5)开辟习作园地,以便展示成果;(6)开辟讨论社区,以便探讨教改。
  综上所述,引导法重在“引”字上面做文章。引导得法,才能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练习法重在“练”字上面下工夫,练习到位,才能使学生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电教法重在“新”字上面找亮点,教法创新,才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吴绪久.实用写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张书礼.应用写作教程[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高尚卿.加强高职应用写作课的实践教学[J].语文学刊,2004,(7).
  
  作者简介:
  罗国仕(1964—),男,湖北宜昌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
  (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食品的要求由原来"量"的满足转为现在"质"的需求,更加关注食品质量和安全。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已引起广泛关注[1]。食品要经过原
原因期望过高爱自责有人形象地用湖水来描述强迫症:正常人也会有心理波动,就像往湖中丢了一块石头,但一段时间后就能恢复平静。强迫症患者的心态却会不停动荡下去,比如觉得手
摘要:《中药鉴定学》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寻找和扩大药源的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在实践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文章针对应用中的一些局限性问题,提出在今后工作中仍需不断探索。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3-0150-02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中药的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