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这一轮改革被很多媒体称为恢复高考后力度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实施意见》一颁布,各种解读纷至沓来,多从宏观角度,也就是国家层面为什么要改革来入手。对于广大中学特别是家长和高中生来说,看完了容易疑惑,近期有很多高中校长、家长、高中毕业生纷纷来信询问改革对他们的影响。在此,我想以自己工作的经验从微观角度谈谈《实施意见》对家长和考生以及中学的一些影响,以及自己的一些猜想。
《实施意见》强调“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
在此,我仅想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2014年的录取过程中,有两名分数不高的考生,总分大致在350分左右,数学单科成绩分别37和39,满分是150分。这样两个学生,按照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也按照考生志愿,被投档到陕西一所三本院校,最终被调剂录取到该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对于这两个孩子而言,我个人认为大学的学习将是极为困难的。因为他们其实在高考中,至少表现出了数学学习能力上的不足,但却被录取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我想我有理由为他们的未来担忧。
第二个也是今年的录取过程中,发生这样一件事。同一个班的两名同学,一名同学630多分,一名380多分。630多分的同学被录取到某著名大学医学部的护理专业,而380多分的同学被录取到某医科大学三本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后630多分的同学决定复读,他跟我交流的过程中表示,无法接受自己很可能将来在为病人手术时为考取三本的这位同学拿用具。不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这可能就是我们目前现有录取体制造成的问题,看似以分取材,表面上的公平也未必能达到“分尽其才”的作用。教育的本职是育人,从实事求是角度看,人的天性本身就有差别,一个理想的状态是“人尽其才”。从以分为本到以人为本,是这次选拔改革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一个目的。
未来理想的高校选拔状态很可能将不以高校和专业排名为“好坏”依据,而是以“适合不适合”为判定“好坏”的标准,也就是更加凸显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当然,这不仅仅是选拔制度改革能够实现的,也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未来就业市场上对“好坏”的标准加以重新引导。实际上,据我了解,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获奖者,从初次就业情况来看,无论从工作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亚于任何重点大学毕业学子,这也不能不说是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来考虑,也应该顺应形势,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不能再以“分数高低”为判断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优点,也必然有缺点,要以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至少从形势上判断,未来的“高分低能”型孩子将在竞争中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从中学的长远发展来看,也必然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承认孩子天性上的差异,以素质教育为己任,站在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高度来做教育,而不是为以培养几个孩子进入重点大学,多少升学率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和孩子的认可,才能可持续发展,否则中学教育必然要走下坡路。
《实施意见》的实施时间和适用范围
从中学、家长、孩子的角度来看实施意见的具体实施时间,我总结如下:
自主招生最先起步。招生改革从2015年开始对所有省份高中生适用,也就是对2015年参加高考的高考生开始适用。最重要的改革变化是2015年起开始推行考后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到2014年实施意见发布,比较重要的几个时间点是:2012年年底,自主招生十年时,教育部曾经发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自主招生对象以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为主,并进一步明确自主招生高校要减少笔试科目到一门,最多不超过两门,以面试为主,要求自主招生高校向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倾斜;2013年12月继续颁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确自主招生对象以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为主,重点要求各试点高校要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再次明确要以面试为主,并首次提出自主招生应与专业更加紧密结合;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再次强调自主招生的对象是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学生需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判定2015年开始,自主招生在考后进行。再进一步大胆猜测,我个人认为很有可能在出分后进行。其实这种模式教育部早在2012年已经开始通过东北大学在辽宁进行试点,感兴趣的老师、家长、同学,可以到东北大学招生网看一看。出分后,高考成绩明确,高校无需进行笔试,用高考成绩即可代替笔试,反观前面的两个文件,也与教育部一直倡导的降低笔试比例,以面试为主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高考成绩以后很可能成为自主招生的“敲门砖”。单科成绩是“学科特长”的最好体现之一,“创新潜质”的培养非一日之寒能够达到。因此我们不难判断,未来的自主招生很可能将与专业紧密结合,总分也许只是门票,进门后就要看你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了,也就是说初审和笔试关将被弱化,更加强调以高考成绩为基础的面试录取。未来的自主招生,将真正的实现选拔具备一定特长的“偏才怪才”为目的。但根本上来看,都是要让人的特性与高校、专业结合,以人为本,人尽其才。
浙江、上海作为试点地区,从2014年入学的高中生开始试点,到2017年高考时实施,在总结这两个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其他省份从2017年入学的高中生开始推行新政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高考时实现新政下的选拔制度。 也就是2015年和2016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仍然按照原来的政策进行高考选拔。从2017年开始到2019年结束,浙江和上海的考生将按照新政进行选拔,其他省份的考生仍然按照原有制度进行高考录取,从2020年开始,全国将全面实行新政策下的高考选拔制度。
从中学、考生和家长的微观角度来谈,从2015年开始,就要关注新政下的自主招生改革,特别是2015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是第一年,没有以前的政策可以参考,更要关注。但可以肯定的是,从2015年开始,以面试为主,以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为关键词的自主招生将是必然。对于除浙江、上海的中学、考生、家长,还有3年时间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战略,适应新高考。只有顺势而为才能适应变化,才能让效果更显著。
《实施意见》的高校招生改革
不分文理,外语一年多考,将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分。
是否分文理录取,早就是高考选拔制度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过早的分科培养,不利于孩子们整体知识结构的构成,也扼杀了孩子在某一些学科方面的创造力。比如有的孩子对化学和历史都很感兴趣,但因现有分文理体制录取的机制,不得不过早的忍痛割爱,选择一科。南开辽宁招生组就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理科生,全省排名前20位,想报考南开,但只想上南开的世界历史专业,而世界历史当时是不招理科生的,一个高中生对专业如此热爱,但又苦于必须过早选择科目而放弃,很可能就扼杀了一个在世界历史方面能够创造出一定成果的优秀人才。
未来的高考基本实现的是数学、语文统一考试,满分150分,英语一年多考,以多次参加考试的最高成绩为准纳入高考成绩,其他六科: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按照等级统一计分,比如参加物理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所有考生中列前5%,记A等,在高考时A等的计70分纳入高考成绩。这样除数学、语文、外语的成绩外,其他三门的成绩都是等级换算过来的分数,总分的可比性也因为选考的三门不同而变得力量削弱,这也就要求高校的录取上要更加细化,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就成为高考录取的一大重点,专业要与选考科目相匹配,这也要求高校未来在招生上要有改革和突破。
农村、中西部地区和生源大省考生将迎来“高考春天”。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显而易见,从招生计划的制定,自主招生的投放指标等方面,将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人口大省倾斜,这对地处这些地区的中学、家长和考生是很大的利好消息。高考一直是分省进行,分省下达招生计划,分省进行录取,这也造成了各省的录取率,一本录取率,本科录取率每年都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一度还出现过“高考移民”等社会问题。农村、中西部地区和生源大省“上学难”的问题还曾出现过“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网上大讨论。《实施意见》的这一做法,更加凸显国家强调“教育公平”从“受教育公平”着手的做法,对国家整体人才布局,提升人的发展空间是非常有利的。这一政策的落实,已经从2014年各试点高校的自主招生工作中的“自强计划”“筑梦计划”等针对农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政策已经体现。不出意外,这一政策将在2015年继续扩大规模,符合这一政策条件的中学、家长和考生应该关注。
高等教育分类培养,分类考试,分类选拔,为每一层次学生提供继续学习机会,逐步实现终身学习。
从目前来看,中学生升学的两个主要途径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两类高校目前均主要通过高考选拔。虽然高职院校也在前几年开展了自主招生,并逐年扩大,但通过高考依据分数录取的途径仍然是主要录取途径,高职院校预期在2015年有50%左右学生通过“文化素质+技能测试”综合评价录取,到2017年成为主要渠道。早在《实施意见》没有发布之前,教育部相关领导就透露未来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甚至有媒体解读为50%的普通高校都将转向职业教育。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误区在于近年来有一股思潮,认为职业教育是“不好”的教育,生源“不好”、师资“不好”等,而这一好坏之分往往是通过分数来判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技工荒、蓝领工人大量职位无人胜任等也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一矛盾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从中学、家长和孩子的视角来看,也应该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在承认人天性具有差异的基础上,来正确看待各类教育、各类学校和各类职业,只要做到人尽其才,就是成功。很多人认为,上了高职院校,就没有进一步提升学历进而提升人力价值的机会,但国家目前正在大力发展专业硕士。我们大胆地想象,未来很可能专业硕士的主要生源是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就是他们通过职业教育,经过实践的检验洗礼,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仍然可以通过专业硕士渠道发展自己,未来的路依然很宽阔。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加分进一步减少,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高考命题从统一到分散再到统一,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国家要进一步加强高考的导向性作用,正确引导高考对基础教育的指导作用。高考命题必然向更基础、更综合的角度发展,难题怪题将越来越少的出现,难度相比从前可能会有所降低。
加分乱象近年来也是高考的热门话题之一,逐步规范减少加分项目也是为了保障更多考生的公平利益。确实拥有特长的考生,则可以通过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特殊类招生考入相关理想大学。
取消录取批次对于中学、家长和考生而言,意味着未来将不存在一本线、二本线等各类分数线的限制,大学也不按照一本、二本、三本、高职来进行划分,只要学生愿意去,高校愿意录,双向选择。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未来很可能会出现很高分数的孩子到高职院校就读,也可能出现在某一方面特别有天赋和成绩的孩子,虽然高考总分不高,但却进入顶尖院校就读的情况。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好坏、等级”将不复存在,这也需要家长和考生对自我认识更加清楚,规划更加明确,对高校和专业特点更加了解,对职业更加清楚,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
总之,顺势者昌、逆势者亡。这次高考改革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新的选拔制度格局。大学、中学,新政策下的家长和考生都需要有所调整适应新的政策,迎接新的挑战。
《实施意见》强调“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
在此,我仅想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2014年的录取过程中,有两名分数不高的考生,总分大致在350分左右,数学单科成绩分别37和39,满分是150分。这样两个学生,按照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也按照考生志愿,被投档到陕西一所三本院校,最终被调剂录取到该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对于这两个孩子而言,我个人认为大学的学习将是极为困难的。因为他们其实在高考中,至少表现出了数学学习能力上的不足,但却被录取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我想我有理由为他们的未来担忧。
第二个也是今年的录取过程中,发生这样一件事。同一个班的两名同学,一名同学630多分,一名380多分。630多分的同学被录取到某著名大学医学部的护理专业,而380多分的同学被录取到某医科大学三本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后630多分的同学决定复读,他跟我交流的过程中表示,无法接受自己很可能将来在为病人手术时为考取三本的这位同学拿用具。不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这可能就是我们目前现有录取体制造成的问题,看似以分取材,表面上的公平也未必能达到“分尽其才”的作用。教育的本职是育人,从实事求是角度看,人的天性本身就有差别,一个理想的状态是“人尽其才”。从以分为本到以人为本,是这次选拔改革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一个目的。
未来理想的高校选拔状态很可能将不以高校和专业排名为“好坏”依据,而是以“适合不适合”为判定“好坏”的标准,也就是更加凸显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当然,这不仅仅是选拔制度改革能够实现的,也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未来就业市场上对“好坏”的标准加以重新引导。实际上,据我了解,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获奖者,从初次就业情况来看,无论从工作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亚于任何重点大学毕业学子,这也不能不说是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来考虑,也应该顺应形势,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不能再以“分数高低”为判断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优点,也必然有缺点,要以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至少从形势上判断,未来的“高分低能”型孩子将在竞争中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从中学的长远发展来看,也必然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承认孩子天性上的差异,以素质教育为己任,站在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高度来做教育,而不是为以培养几个孩子进入重点大学,多少升学率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和孩子的认可,才能可持续发展,否则中学教育必然要走下坡路。
《实施意见》的实施时间和适用范围
从中学、家长、孩子的角度来看实施意见的具体实施时间,我总结如下:
自主招生最先起步。招生改革从2015年开始对所有省份高中生适用,也就是对2015年参加高考的高考生开始适用。最重要的改革变化是2015年起开始推行考后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到2014年实施意见发布,比较重要的几个时间点是:2012年年底,自主招生十年时,教育部曾经发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自主招生对象以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为主,并进一步明确自主招生高校要减少笔试科目到一门,最多不超过两门,以面试为主,要求自主招生高校向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倾斜;2013年12月继续颁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确自主招生对象以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为主,重点要求各试点高校要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再次明确要以面试为主,并首次提出自主招生应与专业更加紧密结合;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再次强调自主招生的对象是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学生需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判定2015年开始,自主招生在考后进行。再进一步大胆猜测,我个人认为很有可能在出分后进行。其实这种模式教育部早在2012年已经开始通过东北大学在辽宁进行试点,感兴趣的老师、家长、同学,可以到东北大学招生网看一看。出分后,高考成绩明确,高校无需进行笔试,用高考成绩即可代替笔试,反观前面的两个文件,也与教育部一直倡导的降低笔试比例,以面试为主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高考成绩以后很可能成为自主招生的“敲门砖”。单科成绩是“学科特长”的最好体现之一,“创新潜质”的培养非一日之寒能够达到。因此我们不难判断,未来的自主招生很可能将与专业紧密结合,总分也许只是门票,进门后就要看你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了,也就是说初审和笔试关将被弱化,更加强调以高考成绩为基础的面试录取。未来的自主招生,将真正的实现选拔具备一定特长的“偏才怪才”为目的。但根本上来看,都是要让人的特性与高校、专业结合,以人为本,人尽其才。
浙江、上海作为试点地区,从2014年入学的高中生开始试点,到2017年高考时实施,在总结这两个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其他省份从2017年入学的高中生开始推行新政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高考时实现新政下的选拔制度。 也就是2015年和2016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仍然按照原来的政策进行高考选拔。从2017年开始到2019年结束,浙江和上海的考生将按照新政进行选拔,其他省份的考生仍然按照原有制度进行高考录取,从2020年开始,全国将全面实行新政策下的高考选拔制度。
从中学、考生和家长的微观角度来谈,从2015年开始,就要关注新政下的自主招生改革,特别是2015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是第一年,没有以前的政策可以参考,更要关注。但可以肯定的是,从2015年开始,以面试为主,以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为关键词的自主招生将是必然。对于除浙江、上海的中学、考生、家长,还有3年时间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战略,适应新高考。只有顺势而为才能适应变化,才能让效果更显著。
《实施意见》的高校招生改革
不分文理,外语一年多考,将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分。
是否分文理录取,早就是高考选拔制度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过早的分科培养,不利于孩子们整体知识结构的构成,也扼杀了孩子在某一些学科方面的创造力。比如有的孩子对化学和历史都很感兴趣,但因现有分文理体制录取的机制,不得不过早的忍痛割爱,选择一科。南开辽宁招生组就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理科生,全省排名前20位,想报考南开,但只想上南开的世界历史专业,而世界历史当时是不招理科生的,一个高中生对专业如此热爱,但又苦于必须过早选择科目而放弃,很可能就扼杀了一个在世界历史方面能够创造出一定成果的优秀人才。
未来的高考基本实现的是数学、语文统一考试,满分150分,英语一年多考,以多次参加考试的最高成绩为准纳入高考成绩,其他六科: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按照等级统一计分,比如参加物理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所有考生中列前5%,记A等,在高考时A等的计70分纳入高考成绩。这样除数学、语文、外语的成绩外,其他三门的成绩都是等级换算过来的分数,总分的可比性也因为选考的三门不同而变得力量削弱,这也就要求高校的录取上要更加细化,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就成为高考录取的一大重点,专业要与选考科目相匹配,这也要求高校未来在招生上要有改革和突破。
农村、中西部地区和生源大省考生将迎来“高考春天”。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显而易见,从招生计划的制定,自主招生的投放指标等方面,将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人口大省倾斜,这对地处这些地区的中学、家长和考生是很大的利好消息。高考一直是分省进行,分省下达招生计划,分省进行录取,这也造成了各省的录取率,一本录取率,本科录取率每年都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一度还出现过“高考移民”等社会问题。农村、中西部地区和生源大省“上学难”的问题还曾出现过“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网上大讨论。《实施意见》的这一做法,更加凸显国家强调“教育公平”从“受教育公平”着手的做法,对国家整体人才布局,提升人的发展空间是非常有利的。这一政策的落实,已经从2014年各试点高校的自主招生工作中的“自强计划”“筑梦计划”等针对农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政策已经体现。不出意外,这一政策将在2015年继续扩大规模,符合这一政策条件的中学、家长和考生应该关注。
高等教育分类培养,分类考试,分类选拔,为每一层次学生提供继续学习机会,逐步实现终身学习。
从目前来看,中学生升学的两个主要途径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两类高校目前均主要通过高考选拔。虽然高职院校也在前几年开展了自主招生,并逐年扩大,但通过高考依据分数录取的途径仍然是主要录取途径,高职院校预期在2015年有50%左右学生通过“文化素质+技能测试”综合评价录取,到2017年成为主要渠道。早在《实施意见》没有发布之前,教育部相关领导就透露未来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甚至有媒体解读为50%的普通高校都将转向职业教育。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误区在于近年来有一股思潮,认为职业教育是“不好”的教育,生源“不好”、师资“不好”等,而这一好坏之分往往是通过分数来判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技工荒、蓝领工人大量职位无人胜任等也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一矛盾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从中学、家长和孩子的视角来看,也应该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在承认人天性具有差异的基础上,来正确看待各类教育、各类学校和各类职业,只要做到人尽其才,就是成功。很多人认为,上了高职院校,就没有进一步提升学历进而提升人力价值的机会,但国家目前正在大力发展专业硕士。我们大胆地想象,未来很可能专业硕士的主要生源是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就是他们通过职业教育,经过实践的检验洗礼,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仍然可以通过专业硕士渠道发展自己,未来的路依然很宽阔。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加分进一步减少,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高考命题从统一到分散再到统一,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国家要进一步加强高考的导向性作用,正确引导高考对基础教育的指导作用。高考命题必然向更基础、更综合的角度发展,难题怪题将越来越少的出现,难度相比从前可能会有所降低。
加分乱象近年来也是高考的热门话题之一,逐步规范减少加分项目也是为了保障更多考生的公平利益。确实拥有特长的考生,则可以通过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特殊类招生考入相关理想大学。
取消录取批次对于中学、家长和考生而言,意味着未来将不存在一本线、二本线等各类分数线的限制,大学也不按照一本、二本、三本、高职来进行划分,只要学生愿意去,高校愿意录,双向选择。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未来很可能会出现很高分数的孩子到高职院校就读,也可能出现在某一方面特别有天赋和成绩的孩子,虽然高考总分不高,但却进入顶尖院校就读的情况。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好坏、等级”将不复存在,这也需要家长和考生对自我认识更加清楚,规划更加明确,对高校和专业特点更加了解,对职业更加清楚,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
总之,顺势者昌、逆势者亡。这次高考改革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新的选拔制度格局。大学、中学,新政策下的家长和考生都需要有所调整适应新的政策,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