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述角度也称视角,是指叙述者与叙事文本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通俗地说,就是叙述者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并传递有关事件的信息。叙述角度是小说叙述的一个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从19世纪以来,叙述角度一直成为西方文艺理论关注的艺术技巧之一。一般认为,叙述角度可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通常采用“上帝俯瞰”的方式叙述故事。叙述者通晓所有需要被认知的人物和事件,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超越时空,从一个人物转到另一个人物,按照他的选择,传达(或掩饰)人物的言语行动。他不仅熟知人物的公开言行,而且对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机也了如指掌。
有限视角一般采用“凡人目光”来叙述故事。叙述者所表现的仅仅是某个人物所看到的,他好像站在这个人物的身边,通过这个人物的眼睛来看待故事里的其他人物和事件。
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叙述者对故事内容知晓的程度不同
传统小说比较喜欢使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在这样的叙述方式中,叙述者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事件的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如《桥边的老人》第1段: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在这段文字中,叙述者以“上帝俯瞰”的方式,对河边的人和物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在叙述者看来,他仿佛了解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物。
而现代小说,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在叙述上逐渐采用有限视角。叙述者往往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在《桥边的老人》中,叙述者和人物是重叠的,“我”既是故事的讲述人,也是故事中的人物,“我”完全以自己的世界观和立场出发叙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所知道的,和人物所知道的,是一样的多。如《桥边的老人》第2~4段: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在这段文字中,叙述者的眼睛又变成了“凡人目光”。在他的观察中,“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老人还在原处”,似乎与上面“上帝俯瞰”的内容差不多,但一句“你从哪儿来?”充分说明了他视野的局限性。如换成“上帝俯瞰”,“我”一定不会问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全知全能的,知道“他”从哪里来。
有限视角的另一种情况是,叙述者知道的甚至比人物知道的还要少。即叙述者完全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人物的外部对话和行动来展开故事,他显然是要等人物行动之后,才能和读者一起判断出事情的发展。这类情况,在悬疑推理小说中比较常见。当然,视角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二、叙述人称有所不同
全知视角一般选用第三人称。因为选用第三人称,不但有利于叙事者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而且更有利于他从全局来合理安排故事中的人或事,介绍一般情况下人类可能并不知道的其他事情。如教材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中的第4段:
在阿隆给山羊套上绳索时,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可兹拉特还是像往常一样显得那么温驯那么可亲。它舔着阿隆的手,摇晃着它下巴上那小撮白胡子。兹拦特对主人充满信任。它知道,主人每天喂它,从不伤害它。
在这段文字中,由于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者不但知道阿隆和山羊“兹拉特”告别时的情形,而且还知道兹拉特的内心活动。
而有限视角一般选用第一人称(有时也采用第三人称)。当使用第一人称时,由于叙事者是故事中的人物,他是以站在故事内部参与者的角度来讲述故事的,因而他就不可能知道除他能观察到之外的人和事。如《桥边的老人》第11段: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这里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者“我”的视角受到限制,“我”只能“寻思”,无法对“敌人”的动静全然知晓。
三、叙述者对故事中人物的态度不同
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叙述者走到前台,对人物进行评头论足,进行道德批判和情感判断。而有限视角则受到叙述者身份的限制,更多的是客观描写。如《桥边的老人》中的“我”,只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对故事中的人和事发表议论或者流露情感。小说第1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动了”,只是“我”的观察而已,并非如全知叙述者一样,能表达出客观和肯定的评论。
此外,从艺术效果方面来看,有限视角的叙事方式,更有利于调动读者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因为“有限”,才有“未知”;有“未知”,才有各种“可能”,进而增强小说作品的艺术魅力。如《桥边的老人》的结尾部分: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在这里,有限视角让故事呈现出各种可能。老人为什么不走了?敌人什么时候会来?老人的结局会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读者凭借小说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进行推导,从而让小说更具想象意味。
全知视角通常采用“上帝俯瞰”的方式叙述故事。叙述者通晓所有需要被认知的人物和事件,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超越时空,从一个人物转到另一个人物,按照他的选择,传达(或掩饰)人物的言语行动。他不仅熟知人物的公开言行,而且对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机也了如指掌。
有限视角一般采用“凡人目光”来叙述故事。叙述者所表现的仅仅是某个人物所看到的,他好像站在这个人物的身边,通过这个人物的眼睛来看待故事里的其他人物和事件。
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叙述者对故事内容知晓的程度不同
传统小说比较喜欢使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在这样的叙述方式中,叙述者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事件的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如《桥边的老人》第1段: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在这段文字中,叙述者以“上帝俯瞰”的方式,对河边的人和物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在叙述者看来,他仿佛了解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物。
而现代小说,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在叙述上逐渐采用有限视角。叙述者往往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在《桥边的老人》中,叙述者和人物是重叠的,“我”既是故事的讲述人,也是故事中的人物,“我”完全以自己的世界观和立场出发叙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所知道的,和人物所知道的,是一样的多。如《桥边的老人》第2~4段: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在这段文字中,叙述者的眼睛又变成了“凡人目光”。在他的观察中,“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老人还在原处”,似乎与上面“上帝俯瞰”的内容差不多,但一句“你从哪儿来?”充分说明了他视野的局限性。如换成“上帝俯瞰”,“我”一定不会问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全知全能的,知道“他”从哪里来。
有限视角的另一种情况是,叙述者知道的甚至比人物知道的还要少。即叙述者完全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人物的外部对话和行动来展开故事,他显然是要等人物行动之后,才能和读者一起判断出事情的发展。这类情况,在悬疑推理小说中比较常见。当然,视角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二、叙述人称有所不同
全知视角一般选用第三人称。因为选用第三人称,不但有利于叙事者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而且更有利于他从全局来合理安排故事中的人或事,介绍一般情况下人类可能并不知道的其他事情。如教材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中的第4段:
在阿隆给山羊套上绳索时,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可兹拉特还是像往常一样显得那么温驯那么可亲。它舔着阿隆的手,摇晃着它下巴上那小撮白胡子。兹拦特对主人充满信任。它知道,主人每天喂它,从不伤害它。
在这段文字中,由于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者不但知道阿隆和山羊“兹拉特”告别时的情形,而且还知道兹拉特的内心活动。
而有限视角一般选用第一人称(有时也采用第三人称)。当使用第一人称时,由于叙事者是故事中的人物,他是以站在故事内部参与者的角度来讲述故事的,因而他就不可能知道除他能观察到之外的人和事。如《桥边的老人》第11段: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这里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者“我”的视角受到限制,“我”只能“寻思”,无法对“敌人”的动静全然知晓。
三、叙述者对故事中人物的态度不同
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叙述者走到前台,对人物进行评头论足,进行道德批判和情感判断。而有限视角则受到叙述者身份的限制,更多的是客观描写。如《桥边的老人》中的“我”,只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对故事中的人和事发表议论或者流露情感。小说第1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动了”,只是“我”的观察而已,并非如全知叙述者一样,能表达出客观和肯定的评论。
此外,从艺术效果方面来看,有限视角的叙事方式,更有利于调动读者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因为“有限”,才有“未知”;有“未知”,才有各种“可能”,进而增强小说作品的艺术魅力。如《桥边的老人》的结尾部分: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在这里,有限视角让故事呈现出各种可能。老人为什么不走了?敌人什么时候会来?老人的结局会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读者凭借小说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进行推导,从而让小说更具想象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