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工程,其途径和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就中学音乐而言,音乐欣赏教育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因此,应当把音乐欣赏作为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给学生欣赏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也曾了解到,许多音乐教师教授欣赏课,从来不提及主题、动机、发展、曲式结构等问题,而是一味地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音乐在干什么,有的老师甚至对每一句音乐的内容都事先给予了说明。这样,老师虽然能说会道,但学生的思维就被界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味地接受老师给予的观点,全然被剥夺了思考的机会。我们应该给学生主动欣赏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对几部作品的欣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会分析作品,理解作品,从而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情境主要是运用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艺术的直观感知与教师生动的语言描绘,创设一种为教学需求服务、为学生审美服务的生动情境。例如在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是充分运用配器手法描绘地中海岸清晨太阳升起的自然风光的。在欣赏之前我做了个尝试,选择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小号演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听辨乐器色彩及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最后小组讨论汇报:小号——金黄色——嘹亮又有贵族气质或英雄形象;双簧管——幽雅甜美的淑女形象;大提琴——深沉醇厚的绅士形象……从而知道不同乐器的音色所塑造出的不同音乐形象。
三、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欣赏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所播放乐曲强、弱、快、慢以及音乐的喜、怒、哀、乐,并能够想象出音乐表现的情景。若再经过教师的讲解,就更能够正确的体会与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意境。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首先向学生讲述了这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中的凄美爱情故事,并充分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情节充满好奇,之后欣赏了大型交响乐现场演奏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教学中又加入了动画《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情节的影片片段。学生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所感染,有的随着音乐小声哼起了化蝶的主旋律,有的轻声吹着口哨随着音乐走,有的同学做拉提琴状……充分了解了作品表达的内容后,通过对直观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再引导到对乐曲的感受上,能带给学生各种不同的感受,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想象,同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结合艺术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声乐作品的欣赏教学中,应重视对作品的演唱实践。声乐作品的表现是通过词曲作者谱曲,再由歌唱者投入情感演唱再创造的过程,对作品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歌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因为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都是独特的,尤其是在合唱作品的练习中,要达到声部的和谐、统一是不容易的。学生往往为不受对方的干扰要大声演唱自己的旋律部分,造成声音不统一,声部不和谐,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给他们创设思维的空间,让他们真正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声音的和谐之美。例如在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的欣赏中,选取学生最熟悉的《保卫黄河》等乐章实践演唱,并根据学生情况分声部练习,待两个声部基本唱会后,选个别音乐基础好的学生担任领唱或学唱第三个声部,使学生陶醉在自己营造的艺术氛围里,他们的心在他们自己创造的美中滋养、散步、飞扬。
五、通过即兴创编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音乐欣赏中,可以让学生采用节奏、律动、线条、色彩、绘画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自填歌词、创编故事、自勾画面、自编律动等丰富多彩的创造实践,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造性尝试。即兴创作和表演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缺一不可,不能偏废,所以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即兴创作与表演能力是创造性教学的新举措。例如在歌剧《卡门》的欣赏中,我给学生准备了几部影视中的场景,如激烈的战斗场面、和谐温馨的生活场面、幽默滑稽的逗笑场面、热烈欢腾的节日场面等,让学生从提供的音乐片段中为他们选择合适的音乐。
六、运用学科整合的优势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与科学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个是浪漫的形象思维,一个是严谨的逻辑思维,但它们的思维过程是相通的,全都离不开想象。音乐的想象能使科学的幻想插上翅膀,使科学家得以发挥聪明才智,把幻想变成现实。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音乐与美术也是相关学科,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看到“画外之景”,同样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也能听到“弦外之音”。如歌曲《弯弯的月亮》就刻画了一个美丽夜景的画面。这种视觉与感觉的联想,能够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领悟音乐作品。
总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一不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它既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技工学校)
一、给学生欣赏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也曾了解到,许多音乐教师教授欣赏课,从来不提及主题、动机、发展、曲式结构等问题,而是一味地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音乐在干什么,有的老师甚至对每一句音乐的内容都事先给予了说明。这样,老师虽然能说会道,但学生的思维就被界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味地接受老师给予的观点,全然被剥夺了思考的机会。我们应该给学生主动欣赏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对几部作品的欣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会分析作品,理解作品,从而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情境主要是运用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艺术的直观感知与教师生动的语言描绘,创设一种为教学需求服务、为学生审美服务的生动情境。例如在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是充分运用配器手法描绘地中海岸清晨太阳升起的自然风光的。在欣赏之前我做了个尝试,选择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小号演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听辨乐器色彩及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最后小组讨论汇报:小号——金黄色——嘹亮又有贵族气质或英雄形象;双簧管——幽雅甜美的淑女形象;大提琴——深沉醇厚的绅士形象……从而知道不同乐器的音色所塑造出的不同音乐形象。
三、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欣赏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所播放乐曲强、弱、快、慢以及音乐的喜、怒、哀、乐,并能够想象出音乐表现的情景。若再经过教师的讲解,就更能够正确的体会与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意境。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首先向学生讲述了这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中的凄美爱情故事,并充分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情节充满好奇,之后欣赏了大型交响乐现场演奏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教学中又加入了动画《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情节的影片片段。学生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所感染,有的随着音乐小声哼起了化蝶的主旋律,有的轻声吹着口哨随着音乐走,有的同学做拉提琴状……充分了解了作品表达的内容后,通过对直观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再引导到对乐曲的感受上,能带给学生各种不同的感受,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想象,同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结合艺术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声乐作品的欣赏教学中,应重视对作品的演唱实践。声乐作品的表现是通过词曲作者谱曲,再由歌唱者投入情感演唱再创造的过程,对作品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歌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因为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都是独特的,尤其是在合唱作品的练习中,要达到声部的和谐、统一是不容易的。学生往往为不受对方的干扰要大声演唱自己的旋律部分,造成声音不统一,声部不和谐,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给他们创设思维的空间,让他们真正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声音的和谐之美。例如在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的欣赏中,选取学生最熟悉的《保卫黄河》等乐章实践演唱,并根据学生情况分声部练习,待两个声部基本唱会后,选个别音乐基础好的学生担任领唱或学唱第三个声部,使学生陶醉在自己营造的艺术氛围里,他们的心在他们自己创造的美中滋养、散步、飞扬。
五、通过即兴创编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音乐欣赏中,可以让学生采用节奏、律动、线条、色彩、绘画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自填歌词、创编故事、自勾画面、自编律动等丰富多彩的创造实践,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造性尝试。即兴创作和表演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缺一不可,不能偏废,所以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即兴创作与表演能力是创造性教学的新举措。例如在歌剧《卡门》的欣赏中,我给学生准备了几部影视中的场景,如激烈的战斗场面、和谐温馨的生活场面、幽默滑稽的逗笑场面、热烈欢腾的节日场面等,让学生从提供的音乐片段中为他们选择合适的音乐。
六、运用学科整合的优势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与科学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个是浪漫的形象思维,一个是严谨的逻辑思维,但它们的思维过程是相通的,全都离不开想象。音乐的想象能使科学的幻想插上翅膀,使科学家得以发挥聪明才智,把幻想变成现实。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音乐与美术也是相关学科,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看到“画外之景”,同样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也能听到“弦外之音”。如歌曲《弯弯的月亮》就刻画了一个美丽夜景的画面。这种视觉与感觉的联想,能够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领悟音乐作品。
总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一不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它既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