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多元史观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上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的赛课活动,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我深知,教师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情况,甚至所使用的素材都差不多,要想教出新意只能从立意上人手。因此,我临时改动了教学设计,引入汤因比文明史观的挑战与应战理论,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描述】
  1.导入阶段,
  简单介绍挑战与应战理论,并导入新课: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一定限度之内的困难的挑战。然后应战解决困难,再遇新困难,再解决,如此循环才推进了文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正是因为它能够在不断的挑战中应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有两种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挑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而面对这种挑战,儒学将如何应战?在这种应战中,儒学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呢?
  2.课堂教学阶段(以问题串联)。
  (1)理学产生的背景。
  教师:“儒学面临什么挑战?”
  学生阅读材料:“隋唐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挑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理学的含义。
  教师:“儒学如何应战?”
  学生阅读材料:“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教师:“儒学在应战中怎样发展自身,从而推动新儒学出现?”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新儒学——理学和心学的相关史实。
  3.课堂总结阶段(对全课内容进行总结)。
  教师:“请同学们运用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说说自己对理学产生和发展的理解。”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①挑战:佛教、道教的广泛传播。②应战产生:融合佛道思想,形成宋明理学。③推动发展:把“三纲五常”上升至0天理的高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体现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保持儒学的正统地位;吸收佛道思想,更加思辨化和哲学化,使儒学在巩固封建统治的同时,在文化中也保持主流地位。
  【案例评价与反思】
  评课教师对这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尤其是在立意的把握和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方面。针对这节课的实践,我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对把多元史观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不要低估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
  在课前改动教学设计时,我曾担心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汤因比的文明史观。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不但对这种新的史学观点感兴趣,而且在课堂学习中对其理解得也相当到位。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优势来组织、设计教学模式和内容。
  2.适当引入多元史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终身发展。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不意味我们不能借鉴其他优秀史观进行教学。这种兼容并包的思维不但能增强学生对历史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握,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面对新世纪、新课改,我们要有新思维,否则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与提高,反而会扼杀他们的个性与能力。
  3.要处理好唯物史观与其他史观的关系。
  史观是多元的,但是我们的历史教育仍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科学理论为指导,这既便于学生宏观掌握历史知识,又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唯物史观为主导,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对一些微观历史问题的分析上辅以其他史观,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切忌只图标新立异,忽视教学主体与目标。
  任何一种历史观实质上都是对历史的个性解读,所以多元史观的引入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高中历史教育的主体是普通高中学生而不是评课教师。因此,将多元史观引入课堂教学必须以适应高中学生的认识能力与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为原则。
  总之,引人多元史观的历史教学日渐成为当代历史课堂教学的新趋势。因此,恰当地把多元史观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
其他文献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等院校外语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和文献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难点,并尝试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新时期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英语教学;难点及对策  【作者简介】张欢(198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  随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应是“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近年来高考命题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探索、解决问题。新课程目标强调: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教师切实加强历史学习方式与方法的传授,把方式方法指导贯穿于历史教学全过程;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设出“动”起来、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区别在于,英语教学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语言知识讲解和听说能力训练,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此开展英语诵读成为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元素。优化英语诵读教学策略是当前新课标时代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进行诵读教学,不仅可以把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加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人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化、人性化,更应该要可持续化、终身化。因此,呼唤原生态的教育、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原生态课堂、让生命得以充分舒展势在必行。一、原生态教育要求真  1.教学设计要求真。评价一节课质量的好坏,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师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思考和创设。我曾经在市高中优质课展示会上聆听了两位教师的公
高中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等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地理学习。因此,在教学后,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反思。  高中地理是一门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课程,它涵盖了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旨在从科学的角度审视、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借鉴以往的经验,又要对教学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行为
进入九年级,中考的压力让教师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大了教学的容量,而此时的学生对此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因此觉得思品课变得枯燥了,厌课情绪逐渐加重。“小先生制”以生教生的方式,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小先生”的培养  1.“小先生”的内涵与解读。  “小先生制”最先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儿童可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他认为,小孩身上蕴涵着无限的创造
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次次地推动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于这样一个在世界史上纵横开阖的重点内容,怎样才能在教学中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有效把握,是世界史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问题。表格法是历史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在对三次科技革命的综合分析上有极好的效果。  不但全面清楚地分析了三次科技革命,而且也进一步展示了表格法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效果。第一,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是教师和学生积极沟通、合作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所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建立良好的师生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知识传播的载体,它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教师说出的话要符合道德规范。对于教师来说,良好的口德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的灵魂。古人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师的口德在教学中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教师不修口德的危害  1 不利于学生成长。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暴力现象已明显减少,但教师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诋毁、蔑视
【摘要】任务型活动设计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将英语语法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的课堂教学,同时让学生自主进行英语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英语知识,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记忆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准,有效地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任务型活动设计教学中,學生的英语体验感得到增强,同时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英语内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