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带来了利益,农村带来了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政策带来的问题也尤为突出,如土地大多数呈条块分布,土地规模过小等。给农村土地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局限性。
关键词:土地使用权流转 ;重要性 ;问题 ;对策
土地流转就是指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流动转让。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涵义,有人认为土地流转就是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合理的优化配置的过程。有许多专家认为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土地流转实质上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1.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使一部分农民土地通过流转向另一部分农民集中,农业才会形成集约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现代农业。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具有重大意义。
1.1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防止土地抛荒
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其他方向转移,加上种田效益低下,很多土地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耕地抛荒现象,土地抛荒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损的情况也大有存在。通过土地流转,将连片抛荒地,集中由少数人通过投入资金、技术来开发经营,既可以防止土地抛荒,又可以达到合理的土地利用,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1.2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产品都形不成规模,市场竞争往往处于劣势,一些有一技之长的种田能手要求扩大规模经营,却缺乏土地,而另一部分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户却不愿意耕种。只有通过流转才能有利于解决和实现土地、劳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因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才有利于发展规模农业,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强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和相关配套措施跟不上,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水平低,土地利用效率低。对制约土地流转的制度性因素进行改革,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使土地资源得以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我们显得格外重要。
2.1土地流转的法律和制度不健全
失去完善的政策制度支持,导致违规流转的行为得不到法律的制约, 合理的流转行为受不到应有的保护。在我国法律中, 虽然明确了土地产权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是,对于“集体”的概念或具体指代法律规定却不明确。权属概念不清晰就导致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虚化和模糊, 在促进土地流转过程中起着消极的作用 。
2.2农民自身因素
从农民自身来研究,也存在着制约土地流转进程的因素,这种情况在我国北部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王崇志通过调研发现农户恋土情节严重,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土地对于农户来说是基本的生活保障、就业保障以及养老保障,因而, 大多数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这最后一道基本保障。
2.3社会保障不完善
正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不健全、覆盖面小等原因才导致农民存在上述观念,阻碍土地流转。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滞后,农民在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存在后顾之忧。农民的养老、医疗、就业以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导致大多数农民不愿意放弃承包的土地参与流转。
3.土地流转需要的方法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改变现有农村土地现状,发展大规模现代农业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加强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方法 。
3.1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监督管理,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农村土地不仅是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政府工作各部门必须对农村土地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把党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落实到位,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一要宣传相关法律,提高法律意识。二要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三要完善土地承包流转程序,维护农户的利益。
3.2多种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种养大户,鼓励相关或个人通过接包、租赁、入股、委托经营等形式连片经营农户流转的土地,开展土地规模经营。
3.3通过规范管理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原则,要完善流转手续,规范流转合同。农经部门要指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并进行鉴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登记簿,及时准确地记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
4.改革方案
4.1国有化方案
对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而言,集体土地国有化能够得到中国政治体制的支持,有利于国土综合整治,有利于土地管理和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节,且符合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但是农民的心里能否接受的问题。在过去实施合作化的时候,就曾提出过国有化方案,之所以没有采纳,主要怕引起农民的误解。在今天我们受到腐败现象和其他种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严重困扰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应该加以慎重的对待。
4.2私有化方案
这种方案首先不为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所接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实行土地私有化的改革必然遭到基础政治制度的强烈反对。其次,私有化后的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是中国历史上困扰中国土地制度并影响中国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一大问题"。在当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其结果不仅仅是扩大农村贫富差距,而且可能导致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这给城市的就业、居住、治安等问题增加压力。
参考文献:
[1]蒋满元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障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探讨》
[2]赵忠璇.《从农民增收的角度谈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对策》
[3]李晓,赵颖文.《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于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实证分析》
关键词:土地使用权流转 ;重要性 ;问题 ;对策
土地流转就是指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流动转让。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涵义,有人认为土地流转就是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合理的优化配置的过程。有许多专家认为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土地流转实质上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1.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使一部分农民土地通过流转向另一部分农民集中,农业才会形成集约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现代农业。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具有重大意义。
1.1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防止土地抛荒
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其他方向转移,加上种田效益低下,很多土地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耕地抛荒现象,土地抛荒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损的情况也大有存在。通过土地流转,将连片抛荒地,集中由少数人通过投入资金、技术来开发经营,既可以防止土地抛荒,又可以达到合理的土地利用,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1.2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产品都形不成规模,市场竞争往往处于劣势,一些有一技之长的种田能手要求扩大规模经营,却缺乏土地,而另一部分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户却不愿意耕种。只有通过流转才能有利于解决和实现土地、劳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因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才有利于发展规模农业,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强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和相关配套措施跟不上,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水平低,土地利用效率低。对制约土地流转的制度性因素进行改革,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使土地资源得以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我们显得格外重要。
2.1土地流转的法律和制度不健全
失去完善的政策制度支持,导致违规流转的行为得不到法律的制约, 合理的流转行为受不到应有的保护。在我国法律中, 虽然明确了土地产权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是,对于“集体”的概念或具体指代法律规定却不明确。权属概念不清晰就导致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虚化和模糊, 在促进土地流转过程中起着消极的作用 。
2.2农民自身因素
从农民自身来研究,也存在着制约土地流转进程的因素,这种情况在我国北部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王崇志通过调研发现农户恋土情节严重,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土地对于农户来说是基本的生活保障、就业保障以及养老保障,因而, 大多数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这最后一道基本保障。
2.3社会保障不完善
正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不健全、覆盖面小等原因才导致农民存在上述观念,阻碍土地流转。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滞后,农民在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存在后顾之忧。农民的养老、医疗、就业以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导致大多数农民不愿意放弃承包的土地参与流转。
3.土地流转需要的方法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改变现有农村土地现状,发展大规模现代农业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加强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方法 。
3.1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监督管理,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农村土地不仅是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政府工作各部门必须对农村土地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把党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落实到位,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一要宣传相关法律,提高法律意识。二要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三要完善土地承包流转程序,维护农户的利益。
3.2多种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种养大户,鼓励相关或个人通过接包、租赁、入股、委托经营等形式连片经营农户流转的土地,开展土地规模经营。
3.3通过规范管理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原则,要完善流转手续,规范流转合同。农经部门要指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并进行鉴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登记簿,及时准确地记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
4.改革方案
4.1国有化方案
对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而言,集体土地国有化能够得到中国政治体制的支持,有利于国土综合整治,有利于土地管理和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节,且符合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但是农民的心里能否接受的问题。在过去实施合作化的时候,就曾提出过国有化方案,之所以没有采纳,主要怕引起农民的误解。在今天我们受到腐败现象和其他种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严重困扰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应该加以慎重的对待。
4.2私有化方案
这种方案首先不为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所接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实行土地私有化的改革必然遭到基础政治制度的强烈反对。其次,私有化后的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是中国历史上困扰中国土地制度并影响中国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一大问题"。在当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其结果不仅仅是扩大农村贫富差距,而且可能导致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这给城市的就业、居住、治安等问题增加压力。
参考文献:
[1]蒋满元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障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探讨》
[2]赵忠璇.《从农民增收的角度谈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对策》
[3]李晓,赵颖文.《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于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