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71655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情绪状态和护理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进护患关系。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和抢救的场所。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差,围手术期常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在不良情绪的影响下处于易激惹状态,可能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还易导致护患纠纷。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常规护理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融心理、精神、文化为一体,将人性化服务融入到护理实践中,将爱心、耐心、责任心、同情心传递给患者,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决策性和科学性,因而受到患者的广泛欢迎[1]。本文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均排除合并精神疾病、智力低下、严重视力、听力和语言障碍、未成年人、文盲、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本研究者。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共计80例,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20岁~78岁,平均年龄(47.63±10.25)岁;体重45kg~84kg,平均体重(62.15±12.58)kg;其中普外科24例、泌尿外科15例、骨科19例、妇科22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5例、大专16例、高中28例、初中25例、小学6例。
  实验组患者共计80例,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18岁~75岁,平均年龄(46.35±10.63)岁;体重46kg~82kg,平均体重(62.24±12.40)kg;其中普外科21例、泌尿外科16例、骨科20例、妇科23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6例、大专15例、高中26例、初中26例、小学7例。
  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来源科室、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术前1d访视,交代术前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术中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术后护送患者返回病区,并与病区护士详细交接[2]。
  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术前一日与病区护理人员进行沟通,约定术前访视时间。注意与患者进食、休息、治疗的时间错开,以免影响患者正常的进食和休息。访视时注意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前注意事项和配合事宜时应注意言语亲切、耐心细致。告知患者术前应除去义齿和首饰、手表等贵重物品,并妥善保管。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语言通俗易懂,多使用“请”、“对不起”、“很抱歉”等文明用语,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尽量疏解其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其在最佳的身心状态下接受手术[3]。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会有护理人员陪伴,鼓励患者勇敢地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开始前再次核对患者姓名、来源科室、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给患者留下认真负责、严谨的好印象。术中注意保护隐私,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暴露。协助麻醉师和医生摆放体位时注意动作轻柔,需要使用约束带前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误会。各项护理操作应轻、稳、准,待麻醉起效后再安插胃管、导尿管等,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痛苦。术中冲洗液适当加温,以40℃左右为宜,对于手术时间长者使用加温毯保持体温。
  调节手术室适宜的温湿度,使患者处于舒适的环境。术中及时询问患者感受,有无不适感、牵拉痛,对局部麻醉患者轻握双手以给予安慰,指导其做深呼吸、数数字等缓解紧张情绪、分散注意力[4]。术中避免谈论患者病情,或与手术无关的事宜。全身麻醉患者采用金霉素眼膏涂抹眼部,以防发生结膜干燥。手术完成后及时擦净伤口周围血迹、污渍,以免患者清醒后受到不良的视觉刺激。帮助患者穿好衣物,并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手术获得成功,以减轻其焦虑情绪。
  手术结束后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指导患者家属关于术后体位、饮食、大小便、引流管、镇痛泵等自我护理的注意事项。术后第3d进行术后访视,询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等,对患者现有的疼痛、不适感进行解释、说明,使患者放宽心。评估患者情緒状态,询问其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5]。
  1.3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情绪状态。SAS评分、SDS评分越高,表示情绪状态越差。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情绪状态比较
  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x±s)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对照组(n=80) 55.28±6.72 56.42±7.24   实验组(n=80) 48.35±5.20* 49.10±5.65*
  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2.2护理满意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例数(%)]
  组别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率
  对照组(n=80) 32(40.00) 36(45.00) 12(15.00) 68(85.00)
  實验组(n=80) 38(47.50) 42(52.50) 0(0.00) 80(1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3.讨论
  近年来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产物。手术患者病情较严重,加之对手术的恐惧和对预后的担忧,多承受着身心双重痛苦。不良情绪不仅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也会引起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产生纠纷。
  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手术配合,更要将人性化护理理念运用到护理工作实践中去。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认识到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了解并掌握正确的知识,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选择合适的访视时间,避免影响患者术前饮食、休息和治疗。术中及时与患者交流以缓解其紧张情绪,有利于保证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平稳。术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术后指导患者自我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助于其康复进程。术后再次进行访视,使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爱护,从而增进护患之间的理解与体谅,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进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燕,张凯.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414~415.
  [2]杜淑媛.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46~47.
  [3]尹华商.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8):133~134.
  [4]马莉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4):262~263.
  [5]朱加美.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265~266.
  [6]彭红,邓玉兰,雷丽敏.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7):288~289.
其他文献
摘要:医院供应室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受关注。而供应室工作的特殊性相应产生了一定的职业风险。因此必须认识供应室护士所面临的职业风险,并寻找科学有效的对策予以降低,这对于确保供应室护士身心健康及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保障意义。  关键词:医院;供应室;风险;降低;对策  前言  医院供应室护士因为长时间在各种危害性因素共存的环境中工作,因此身心健康及安全均面临很大的风险。所以,对于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给予吞咽训练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饮水试验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工作开展后,护理组的正常饮水结果发生率为88.00%,对照组的正常饮水结果发生率为60.0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团队协作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为外科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小儿外科2012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实施团队协作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并对团队协作模式进行量表评定;对比分析团队协作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实施团队协作护理模式,NTS中各量表评分对比实施前改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实施前改
期刊
摘要:目的:对经皮肾镜在肾积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护理办法。方法:抽选我院于2007年5月~2014年 11月收治的30例肾积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其经皮肾造瘘术,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PCN造瘘引流与二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中无大量出血情况,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整体效果良好。结论:结合临床肾积脓患者的情况,给予其相应手术治疗与护理干预,可大大提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行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其安全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医療纠纷及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分析给予术前访视以及关爱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手术患者16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手术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 81例):临床选择手术室常规护理;B1组(观察组 81例):常规护理+术前访视以及关爱护理;对比两组手术患者在麻醉前心率、不良反应心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在麻醉前心率方面,B1组
期刊
关键词:腹泻;神经外科手术;护理  顽固性腹泻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发生于长期应用抗生素及重症卧床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严重时可以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以及其他并发症,导致原发病加重甚至死亡。2007年11月~2008年12月,我科发生顽固性腹泻62例,本文对其进行综合观察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病人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33~92岁,平均59岁。重型颅脑损伤19例
期刊
摘要:面对21世纪我国老龄化的现状,本文通过分析老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必要性及应用模式。人性化护理作为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老年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提高了生活质量,还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老年患者  【Abstract】 Facing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 in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院COPD合并呼吸衰竭18例病例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通过护理1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无护理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 在临床无创呼吸机应用中,上机前准备、心理护理、体位、病人指导、病情观察等对病人舒适度及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意义。  无创呼吸机即无创机械通气,是指呼吸机与鼻面罩或口鼻面罩连接提供有效机械通气的方法。它能十分有效地纠正病人
期刊
癫痫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反复发作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我国人群的癫痫患病率为0.33%-0.58%。半数以上在lO岁以内起病[1]。脑电图检查是临床癫痫最重要的诊断手段。视频脑电图是脑电图监测的一种形式,可以确定发作性事件是否癫痫事件,确定发作性和发作类型,确定癫痫发作起源部位并评判癫痫治疗效果,同时可准确掌握患儿在各个时间段的活动状态及相应的脑电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