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械化流程逐步取代了人工操作,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就对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于是,不断出现新的机械工艺技术,并不断加以完善实现智能化。现在社会是智能化的社会,机械制造智能化将不断缩小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准确度,这无疑都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机械制造 智能 改革
1.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的意义
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工作效率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机械制造智能化应运而生。传统的人工方式已经能够被快速并且精准的机械化流程所代替,在高效率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解放了劳动力。快速运作的机械流水式流程将日常操作繁杂的工作变得系统化,一旦全方面进行使用,便能够快速的实现产品从零件到整体的组成,完全实现自动化。
2.发展现状
快速发展的社会以及智能化的普及无疑为机械制造智能化提供了发展的有效条件,从而进入发展黄金期。现在,该方面的企业以每年30%的增长率逐步增加,并且机械制造智能化被不断细分,应用到机械制造智能化领域的范围也持续性的增大。像之前高危行业等人为操作不便利的领域,机械制造智能化便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然而尽管发展迅速,但管理制度还没有发展成为系统,影响了规模的形成。
3.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3.1技术层次
工作智能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工,但如果想要达到并且超越人工所实现的水平,那在设计前期就必须要有完整并且成体系的设计方案,同时也应当具备操作性强的数据流程。现在,超过半数的企业在进行图表设计时已经舍弃了图纸,而是通过专门的系统操作软件进行设计。这就无疑对我国计算机图纸设计软件硬件的发展提出了高标准,然而在此方面,由于计算机发展相对较慢,因此,在用计算机进行系列操作时可完成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发展,不成比例。
3.2人才层次
从所选专业来看,虽然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但是与之相匹配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却不能与之相适应,所需人才出现缺口。首先,只有对该方面了解的人才能够有效进行管理,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对技术人才的管理培养,从而导致技术与管理人才相互区分的界限模糊。其次,在高校学科选择来看,选择机械制造的大学生相对较少,不能够为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人才支持。
3.3管理层次
尽管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迅速,但归根结底仍然处于趋于成熟的时期,很多管理模式仍然不完善。并且从组织结构来看,相应制度的规定只是随着发展不断增加,并不完整。对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相应技术的学习要求不高,完整的管理思想并不能够贯彻始终。
4.解决对策
4.1注重技术升级和生产信息管理
判断机械制造智能化是否符合标准主要是看生产效率以及精准度是否能够达到要求。首先在生产效率方面,因为智能化操作是完全通过流水式的运作来代替人工,所以一方面减少了人工成本,一方面由于在前期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相对成熟的编程技术,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既流程化,又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生产过程。其次在精准度方面,所有用于制造智能化的板块都有十分精准的数据对接,包括运用到互联网等,都会使生产工艺符合生产标准,如果能够对生产信息进行进一步管理,也能够对整体机械制造的技术产生积极影响。
4.2加强相应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使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界限进行明确区分。使技术人员能够专心于技术研发和升级,同时要对相关操作以及设计的方面加强学习。另外也要对相应的管理人员在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着重培养,这样能够真正的实现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这不仅仅能够减少由于管理失物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其次,要加强高校相应人才的培养, 对学科建设等方面要注重规划。社会在进步,这就需要我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这就需要对机械制造方面的人才加强培养。
4.3完善管理体系
管理不仅仅是指挥,而是需要整体系的制度和结构,这就需要我们在多方面加以改進。首先要完善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对相应的智能化技术进行了解,这样在管理的过程之中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其次,在管理方面要进行人性化管理,机械制造智能化是逐步摸索并且完善的一个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每个人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行探讨和改进。最后,要在整体的组织架构上形成完善的制度。只有完善管理体系,才能更进一步的实现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发展。
总结:
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的意义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在快速快捷的基础上,解放人工并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智能化的发展也能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满足人们生活中的更多需求。现在的时代是智能化的时代,只有协调好人工操作与机械职能的关系,才能够促进智能化的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 潘琦等.现代工业机械制造职能技术探讨[J].工业技术,2019(11):41
[2]龚毅.基于智能化的机械制造技术及发展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1):148-149
[3]王爽等.我国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发展[J].智库时代,2019(18):239-241
关键词:机械制造 智能 改革
1.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的意义
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工作效率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机械制造智能化应运而生。传统的人工方式已经能够被快速并且精准的机械化流程所代替,在高效率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解放了劳动力。快速运作的机械流水式流程将日常操作繁杂的工作变得系统化,一旦全方面进行使用,便能够快速的实现产品从零件到整体的组成,完全实现自动化。
2.发展现状
快速发展的社会以及智能化的普及无疑为机械制造智能化提供了发展的有效条件,从而进入发展黄金期。现在,该方面的企业以每年30%的增长率逐步增加,并且机械制造智能化被不断细分,应用到机械制造智能化领域的范围也持续性的增大。像之前高危行业等人为操作不便利的领域,机械制造智能化便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然而尽管发展迅速,但管理制度还没有发展成为系统,影响了规模的形成。
3.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3.1技术层次
工作智能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工,但如果想要达到并且超越人工所实现的水平,那在设计前期就必须要有完整并且成体系的设计方案,同时也应当具备操作性强的数据流程。现在,超过半数的企业在进行图表设计时已经舍弃了图纸,而是通过专门的系统操作软件进行设计。这就无疑对我国计算机图纸设计软件硬件的发展提出了高标准,然而在此方面,由于计算机发展相对较慢,因此,在用计算机进行系列操作时可完成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发展,不成比例。
3.2人才层次
从所选专业来看,虽然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但是与之相匹配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却不能与之相适应,所需人才出现缺口。首先,只有对该方面了解的人才能够有效进行管理,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对技术人才的管理培养,从而导致技术与管理人才相互区分的界限模糊。其次,在高校学科选择来看,选择机械制造的大学生相对较少,不能够为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人才支持。
3.3管理层次
尽管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迅速,但归根结底仍然处于趋于成熟的时期,很多管理模式仍然不完善。并且从组织结构来看,相应制度的规定只是随着发展不断增加,并不完整。对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相应技术的学习要求不高,完整的管理思想并不能够贯彻始终。
4.解决对策
4.1注重技术升级和生产信息管理
判断机械制造智能化是否符合标准主要是看生产效率以及精准度是否能够达到要求。首先在生产效率方面,因为智能化操作是完全通过流水式的运作来代替人工,所以一方面减少了人工成本,一方面由于在前期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相对成熟的编程技术,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既流程化,又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生产过程。其次在精准度方面,所有用于制造智能化的板块都有十分精准的数据对接,包括运用到互联网等,都会使生产工艺符合生产标准,如果能够对生产信息进行进一步管理,也能够对整体机械制造的技术产生积极影响。
4.2加强相应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使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界限进行明确区分。使技术人员能够专心于技术研发和升级,同时要对相关操作以及设计的方面加强学习。另外也要对相应的管理人员在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着重培养,这样能够真正的实现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这不仅仅能够减少由于管理失物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其次,要加强高校相应人才的培养, 对学科建设等方面要注重规划。社会在进步,这就需要我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这就需要对机械制造方面的人才加强培养。
4.3完善管理体系
管理不仅仅是指挥,而是需要整体系的制度和结构,这就需要我们在多方面加以改進。首先要完善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对相应的智能化技术进行了解,这样在管理的过程之中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其次,在管理方面要进行人性化管理,机械制造智能化是逐步摸索并且完善的一个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每个人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行探讨和改进。最后,要在整体的组织架构上形成完善的制度。只有完善管理体系,才能更进一步的实现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发展。
总结:
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的意义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在快速快捷的基础上,解放人工并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智能化的发展也能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满足人们生活中的更多需求。现在的时代是智能化的时代,只有协调好人工操作与机械职能的关系,才能够促进智能化的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 潘琦等.现代工业机械制造职能技术探讨[J].工业技术,2019(11):41
[2]龚毅.基于智能化的机械制造技术及发展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1):148-149
[3]王爽等.我国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发展[J].智库时代,2019(18):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