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宇:大山里的斫琴师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东南旧州镇有一个叫红梅乡的偏僻小乡村,那里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然自得,少与外界往来。而近些年来,却常有衣着光鲜,或挟着古琴的人出没。这些外乡人为何来访呢?原来皆奔斫琴师李光宇而来。
  李光宇,原籍沪宁,现已60开外,霜华满顶。早年在扬州民乐厂从事乐器相关工作,后与黔籍女子赵素芝喜结良缘,1987年因子女就学问题随妻子回贵州寄身旧州古镇间的小乡村,以斫琴为生。早年弹琴人罕见,他每制琴30余把,便由爱妻变卖田间农作物筹集路费,自己背琴辗转到上海售卖,个中辛苦不言,收入却很低微,难维生计。然他不为环境所迫,始终坚持自己忠爱的斫琴事业,精研斫技,至今不懈,一路走来已有20余年。如今儿女已学业有成,李光宇斫琴美誉也为各界朋友所知,慕名前往求琴、修琴人无数,所斫之琴数百张遍布海内外。
  因居所地处偏僻,几个朋友曾力劝李光宇迁居繁华贵阳,都被他婉言谢绝。仍是粗布陋服,生活简朴,与乡人无异。似他所斫的古琴,外形简洁俊朗;音色浑厚古朴;色泽斑驳自然,高古天成、儒雅有度。
  李光宇说:当今琴坛,一些斫琴师崇尚奢侈、华丽的风气,在琴面上雕龙画凤,售价动辄上万元。而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高古之气是为精髓,取华丽之风一来使成本提升加大购琴人负担,二来也与古琴原性相悖。我在乡野,制琴之物当地即可取用,所耗费用不多,故而琴价定得不高,只希望天下爱琴之人皆有琴可用。
其他文献
十月因长长的假期,被赋予了慵懒的色彩。在长长的假期中,有人选择出行,有人选择止步,不管什么样的度假方式,都让我们在贴心的设计中Peace一下吧!  1?亮丽橙旅行首饰包?Jewel Bags  来自意大利的Campo Marzio Design 旅行首饰包散发着秋日的沁香,可以放置不同类别的饰品,是收纳整理首饰的好帮手,方便携带,是出差旅游必备的佳品!  2?趣味纸品茶具?Tea Set  这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