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暖行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太阳的光芒刚刚撒满大地,汽车已经驶过茨河镇,进入一段山路.老伴问,还有多远,女儿把手一指:“快了,就在有湖水的地方.”rn这是一次两家人的户外出行.此前女儿告知,她与同事小雪商量,冬季已至,久闷家里对健康不利,想趁天气晴暖之时,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带老人小孩出去透透气.老伴害怕晕车,有些犹豫,女儿说:“小雪父母一听就答应了,还要请你们一起去,总不能叫人家失望吧.”于是,户外游如期成行.
其他文献
小时候,过年好像是与小孩子没关联,你看,买年货、杀年猪、赶集、过油、扫屋、包饺子,都是大人在干,小孩子都在外面无忧无虑地疯玩,累了、饿了、渴了、困了,才回家吃饭、睡觉,第二天睡醒接着玩.其实话又说回来,过年就是小孩子在过年,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好穿的,过年发压岁钱,跟着大人走亲戚,男孩子舞枪弄棒,燃放烟花爆竹,女孩子头戴红花,涂脂抹粉.
期刊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每到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做一板豆腐,此时,我又想起了母亲做豆腐情景……rn腊月二十五那天凌晨,母亲就会把粒粒饱满已泡好的黄豆用井水浸泡好,吃了中饭后,母亲就会挑着浸泡好的黄豆,去我们曾家祠堂里,用那年代久远的石磨开始磨已经泡软的豆子.在磨豆子的时候,母亲拿着勺子,把豆子舀进磨孔里,然后,推着石磨打着圈转着.
期刊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对“年味”颇有微词,总觉得现在的年“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年”.而我们家近几年的春节却过得颇有“年味”,越来越像“年”.rn老少衔笔写总结.“过年写总结”,这是我家已经形成的一种“家规”——每年春节这天,每名家庭成员都要向家里的爷爷、奶奶上交一份“个人全年总结”:总结自己一年中的收获、经验、教训,并对新一年的春夏秋冬做好全面规划.
期刊
我的老家在广东,广东人过年讲究“好意头”,即好的寓意.rn都说“食在广东”,广东的美食精美、美味,品种繁多.过年更少不了吃各种传统美食.在腊月,很多地方都有吃薄撑的习俗.有个说法叫“官三,民四,疍家五”,意思是做官的人家会在腊月二十三日吃薄撑,平民百姓在腊月二十四日吃薄撑,而居住在水上的疍家人则在腊月二十五日吃薄撑.
期刊
期刊
期刊
常言道,人各有志,所规不同.退休后的生活多种多样,闲不下来的李荣,却独独爱上了志愿服务,并且一发而不可收.rn当义工,热忱奉献爱心rn2017年5月,刚退休的老党员李荣得知襄阳市樊城区有个由志愿者组成的学雷锋服务队,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经常到公共场所为群众做好事、演节目.李荣觉得这些活动对丰富退休生活十分有益,便主动要求加入这支队伍.
期刊
吉林人万兴富经营过砖厂,做过厨师,开过留学中介,58岁那年突然对摄影着了迷,一下买来20多万元的摄影器材,招来几个年轻人开起了公司.如今, 65岁的他痴迷追拍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保护,他说:“梦想与年龄无关,我还要再拍15年!”
期刊
曹雪芹为创作鸿篇巨制《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甘肃兰州老汉陶世清为把《红楼梦》搬上石头,历时10年,呕心沥血,落下一身伤病.然而,陶世清却一点不后悔——rn迷影雕,人过五十再学艺rn陶世清是甘肃兰州皋兰县什川镇长坡村普通农民,年轻时喜欢书画和摄影.2002年, 52岁的陶世清去福建旅游,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影雕,觉得不可思议,感慨石头上竟然可以做出这么精美的画面.
期刊
数年前,邻居张叔退休时宣布:要做一名“新派老人”.当时我觉得很奇怪:什么样的老人才能算是“新派老人”呢?rn张叔笑而不语,悄悄地拉开了他退休生活的帷幕.rn张叔在电脑上和手机上建了一个写作微信群,将全市和天南海北喜欢写作的老中青三个群体的人会集到这个微信群中,他自认群主,每天领着大家共同探讨报刊写作和新媒体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