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g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迁移理论揭示了人类学习的规律。作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学习迁移理论促进学生正迁移,消除负迁移,还要善于设计学习迁移的问题和情境。
  关键词: 学习迁移理论 高中数学教学 教学应用
  学习迁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必由之路。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迁移教学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正迁移,消除负迁移
  知识的正迁移和负迁移是根据迁移的性质进行划分的,正迁移是指新的数学知识在原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和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如当学生已经对指数函数知识有了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之后,在学习对数函数知识时就会比较轻松;当学生对椭圆知识有了认识之后,学习抛物线和双曲线就不会那么困难;当学生对等差数列知识掌握之后,学习等比数列的知识就不会感觉太难,等等。在高中数学迁移教学中,目的是让学生对迁移的学习方法不断地进行归纳、对比、验证和总结等,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够将这种学习方法应用于以后的数字知识学习过程中。可见,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及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负迁移的问题,这是由于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区分和辨别这些问题时出现了一定的差异。负迁移是指一种知识在另一种知识的影响下反而容易出现错误。如学生常常把结合律推广使用,认为(a·b)·c=a·(b·c)。这主要是学生对新学概念没有深刻理解和形成良好认知结构所造成负迁移的结果。又如,在空间几何中,同一平面内平行的传递性同样是成立的,然而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的定理中大部分在高中所学空间几何中都是成立的,这就致使不少学生认为平面几何中的定理同样适用于空间几何。再如在平面几何中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而在空间几何中却不成立,从而使学生产生了知识的负迁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消除学生的负迁移,尽量不直接教给学生正确的做法,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优化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善于设计学习迁移的问题和情境
  1.强化对迁移理论的认识。
  迁移一般是建立在过去学习知识的基础之上,这是由于迁移与学习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迁移产生的基本条件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奥苏泊尔认为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及知识的迁移有赖于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与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可辨别性。当认知结构结构中缺乏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概念,那么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就比较低,反之,认知结构中出现了能够与所学新知识相联系的概念,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说明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是比较高的。比如学生掌握了对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概念后,在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及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知识时就会容易些,就像数学中存在的“一般”通常适用于“特殊”,反之则存在不确定性。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概念时,没有相应的知识结构作为辅助,教师应想方设法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加快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
  2.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促进学生学习迁移。
  高中数学教师应对课本教材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对实现学习迁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教师对教材的主要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之后,便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网络结构,更好地实现知识的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教师还应重视各个章节的数学知识,如必修1、4、5及选修2-2四本书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有指数函数、数列、导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和幂函数。这些内容的共同点是与函数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讨论的问题大都是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等。教师还需要合理地安排数学教材教授的顺序,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的内容难度由简单到困难,从未知的知识到已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如高中数学(理科)的内容安排顺序可以按必修1→必修4→必修5→必修2→必修3→选修2-1→选修2-2→选修2-3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把相同的知识块放在一起学习,还有可以按照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顺序学习解析几何的相关的内容,有意识地运用迁移理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精心设计教学步骤,指导学生知识迁移。
  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教材知识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是在其基础上转化而来的,又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不是与教材的知识结构完全对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思维向学生讲授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重组,并精心设计整体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时,可以提出分期付款的问题:某人买房须贷款20万元,银行按月利率(复利)0.5%计算,要求10年还清,则每月要还多少钱?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便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材在编排时一般是依据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的顺序,然而这样安排的教材内容并不符合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按照学生由熟悉到陌生、由特殊知识到一般知识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迁移知识的能力,实现提高数学学习水平的目的。
  总之,学习迁移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学习迁离”。学习迁移的应用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帮助;它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和未来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环苓,贾国营.高中数学教学中迁移思想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
  [2]吴碧容.数学教学中能力的迁移[J].考试周刊,2013(8).
  [3]陈玉平.谈数学教学中学习的迁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6).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疏血通脉胶囊预处理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MAPK)表达的变化,探讨p38MAPK与疏血通脉胶囊预处理
目的:分析研究针灸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09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5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写作也一样,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会有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笔者试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谈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具体做法。  一、学生如何学——注重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生活的积累。写作兴趣的源头来源于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作文写得好,就
摘 要: 本文从“审题”、“提问”、“点拨”三个方面提出了巧用课堂常规细节,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常规细节 数学思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智慧的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门学科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数学课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无效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毫无生机活力;概念的理解掌握依赖于死记硬背,复习巩固离不开题海,知识的习得要靠教师的讲授。教师剥夺了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感悟的机会,抢占了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掩盖了学生学习困惑和存在的困难,学生的表达缺乏深度,没有个性,更没有创见。部分教师虽能放手让学生探究,但由于注重形式而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讨论没有突出重点,与教学设计的初衷相违背,学
行走在通渭县的大道上,总能闻到阵阵笔墨书香.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灿烂文明,彰显着中华儿女的心性品格,抒发着历代文人墨客的真
期刊
作文应该是一门较为简单的课程,因为作文离不开生活,从我们呱呱坠地听到别人说话开始到自己说话、与人交流,这些语言应用都是作文的基础和组成。  一、在讲读课文中积累写作材料  学生在写作文,特别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觉得没有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经验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积累的写作资料太少。这时,教师在讲读课文时,要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譬如,把吴
课内阅读是以教材为阅读材料的在课堂内进行的师生共享的阅读。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共时性,二是共享性。如何在课内阅读中唤起学生的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需要师生协作,尤其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内阅读的教学设计中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既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又要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情趣和思考习惯。  一、创设生动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或是描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或是表现
摘 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重解题、轻概念,造成数学概念与解题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对概念含糊不清,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解题质量。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呢?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建立与形成、概念的巩固与运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数学概念课 有效教学  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