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赤铁矿促进红壤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机制研究

来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天然赤铁矿对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机制,以长沙和海口红壤为例,构建了双室反应体系对红壤微生物与天然赤铁矿间氧化还原作用及胞外电子传递过程进行表征。研究显示,增加赤铁矿作为电子受体后,长沙与海口红壤体系开路电压由425.28、414.64mV 提升至511.46、532.52mV,最大输出功率由221.5、171.0mW/m3提升至431.4、260.2mW/m3。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显示在0.43、0.55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vs.SCE)处出现 Fe(Ⅲ)还原峰及 Fe(Ⅱ)氧化峰,指证新氧化还原反应的引入。电化学阻抗谱(EIS)拟合结果显示赤铁矿电极极化内阻 Rp 自44840Ω降至665Ω,从动力学层面表明电极反应导致的电势降低有利于电子转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红壤环境中以赤铁矿为代表的铁氧化物能够有效参与并促进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
其他文献
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3#塔带机皮带机发生突然坠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通过现场调查取证确定了详细的分析程序,进行了材料和断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