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加拿大的森林里,白灵熊一直神秘地存在。比起它们的黑熊近亲,白灵熊占据着获取食物的关键优势。不过,灰熊的到来,给它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秋天来了,葱郁繁茂的大熊雨林变得更加潮湿而阴暗。这是一片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部海岸,范围近640万公顷的温带雨林。幽暗的密林里,只见一只白得醒目的动物突然闪现出来,仿佛幽灵般,朝着河岸缓缓而去。
这种被称作“森林中的精灵”的动物便是科莫德熊,又称白灵熊。白灵熊属于北美黑熊的亚种,由于拥有一种稀有的隐性基因而使得其毛色呈白色或奶油色。大熊雨林便是白灵熊的栖息地,第一只白灵熊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现在,全世界也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白灵熊的踪影。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温带雨林,大熊雨林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曲折的峡湾,古老的海岛,还有遍布鲑鱼的清澈河流。河流蜿蜒,一路奔向紧邻的太平洋中。
然而,这里到底有多少只白灵熊,谁也不清楚。不过据调查估算,最多也不会超过400只。在这里,白灵熊与黑熊的数量是1∶10,也就是说,10只黑熊中只会有一只皮毛是白色的,并且这还得要求其父母均带有使皮毛白化的基因。在当地生活了几千年的原住民把白灵熊称为“白色的熊”,并将其视为十分神圣的动物。
白灵熊的秘密
白灵熊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珍稀的熊了。虽然其白色的毛容易让人把它们和北极熊混淆起来,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是黑熊的一个亚种:科莫德熊。1905年,弗朗西斯·科莫德发现了这种熊,并为其命名。后来,这名发现者还成为了加拿大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的馆长。随着对白灵熊研究的不断深入,遗传学家们在白灵熊体内发现了一种隐性的突变基因,该基因能控制黑色素的产生,使得其皮毛呈白色或者浅奶油色。由此,白灵熊颜色之谜被解开。不过,由于该基因为隐性基因,所以,必须在其父亲和母亲均持有该突变基因的情况下,白色的后代才会出现。而对于该突变基因是如何产生的,学界有多种议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遗传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设:冰河时代末期,西北部太平洋地区大多被冰川覆盖。这一时期,有一群黑熊被阻隔在了这片海岸上。由于环境的限制,近亲交配愈发频繁,并由此导致了突变的产生。后来,当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种群里的一部分回到了大陆,另一部分则留了下来,继续在这片海岸边的雨林里生活。不过,为什么隐形突变基因到现在都还持续存在着,这样持续下去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仍然是未解之谜。
捕鱼能手
科学家们一直都想弄清楚,白灵熊身上这件白色的外套能否给它们带来什么特别的好处。几年前,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白天采食的过程中,白色的熊确实比黑色的熊更具优势。这就和为什么世界上许多海鸟都是白色的其实是一个道理。因为从水中朝外看去,以天空作为背景的话,白色较之黑色,对比明显要弱得多,白灵熊便能更好地伪装自己,鲑鱼也不会那么警惕地注意到它们。不过,到了晚上,情况就反转了,那时就是黑熊的主场了!
太平洋鲑鱼可谓是整个大熊雨林的命脉。在雨林中的河流源头地带,满是砾石的河床上,成千上万的小鲑鱼被孵化出来。它们游向海洋,在几年后的一个秋天,它们又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在那里产卵并死去。而此时就是白灵熊和黑熊共同等待的时刻,它们纷纷走出丛林,一起享用鲑鱼大餐。粉鲑、狗鲑,还有银鲑,一连好几个星期,白灵熊不停地进食,为即将到来的冬眠贮存尽可能多的脂肪,以便在寒冷的冬天里,自己能够在那些古老的参天巨树的树洞中美美地睡上一大觉。
白灵熊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正是它们给森林带来了生长所需的来自海洋的养料。白灵熊会把捕食到的鲑鱼尸体带到森林深处储存起来,这样,鸥鸟、乌鸦、秃鹰,还有其他各种食腐动物都有得吃了。鲑鱼尸体腐烂降解后被土地吸收,来自海洋的养分就被运送到了树木之中,供其生长壮大。当地人说:“当你去到一条河边,看到熊在那儿捕鱼吃,你会发现,那儿的树都会长得大些。熊就像园丁,一直在给这片森林灌溉施肥。”在短短几代人的时间里,鲑鱼洄游产卵的数量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族里的老人们都记得,在他们小的时候,河里的鲑鱼多得都可以踩着过河。而现在,由于滥捕、栖息地被破坏、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海洋生产力的变化和气候变暖等影响,洄游产卵的鲑鱼数量已经骤减。以前洄游的鲑鱼约有8万条,而现在已经仅剩可怜的四五千条了。
灰熊入侵
有科学家认为,鲑鱼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使白灵熊的种群保持健康的关键。鲑鱼数量的减少,的确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活力,但是,由于白灵熊和它们的近亲黑熊一直统治着这片区域,少有竞争,它们的日子倒也还过得去。但是,在最近十年里,海岛上有新的面孔出现——灰熊来了。由于鲑鱼的减少,灰熊为了寻找食物而走得更远,进而慢慢地渗透进了曾经是白灵熊的领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熊和鲑鱼的关系,在沿海雨林保育基金会以及白灵熊研究基金会的支持下,从2012年起,科学家就开始在大熊雨林里通过毛发收集的方式采集熊的皮毛样本。他们最终获得了4600个熊毛发样本。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不伤害熊的情况下进行样品采集,科学家还用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们将一块2.5米见方的平地用铁丝围了起来,中间堆上苔藓,并在上面放满鱼。在鱼的上面,科学家又用棍子支起一个铝制烤盘,烤盘中放有被香草、罗甘莓、茴香提取物以及海狸肛门黏液一起浸泡过的布。有了这些东西散发的味道,几千米外的熊都会被吸引过来。当熊跨越铁丝围栏时,它们手臂、腹部或是腿上的毛发就很有可能被铁丝勾下来一些。同时,附近架设的红外线相机也会第一时间捕捉并记录下这些图像。这样做是为了帮助科研人员在采集后进行匹配和比对。科研人员会带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熊毛发收集起来,放进密封袋里,还会用小型喷灯将勾住毛发的铁丝烧一烧,以确保下一个样品不会被遗留的毛发所污染。
科学家收集的这些样本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能一窥这些动物的生活。例如,通过这些样本,可以知道哪些熊正在经受压力的考验,或者这些熊已经吃了多少鲑鱼了,是什么时候吃的。研究人员还在森林里设置了42台野生动物相机,并且由此发现,越来越多的灰熊来到这里,特别是带着小崽的母熊。科学家认为:这意味着灰熊族群就要在此定居了。
对于白灵熊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灰熊不仅比自己更大更强壮,还喜欢霸占最好的捕食地点,把其他种类的熊都赶走。研究人员发现,原来百分百是白灵熊和黑熊的捕鱼地点,有一天,来了一头灰熊,然后一切都变了。
然而,这还不是白灵熊面临的唯一威胁。英国BBC播出的“幻影熊的一家”节目,向听众讲述了一只白灵熊母亲和它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一家子和一头大公黑熊间戏剧性的遭遇。节目制作人谈到,现在的大熊雨林和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相比,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虽然这种变化表面上并不明显,但曾经那么大一片与世隔绝的生态系统,已经被我们人类一点点地、持续不断地破坏了。
动物的守护神
早在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国家环境保护组织就已经为保护该区域免遭破坏性的滥砍滥伐而摇旗呐喊。2006年,大熊雨林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被划成保护区,但各路环境保护专家仍在呼吁采取更进一步的保护措施。瓦尔哈拉野生动物协会是大熊雨林保护中不可忽视的一只重要力量。整个协会从1997年开始就参与到对大熊雨林的保护中来了。
说起保护,人们注意到,这里的《树木砍伐指南》里缺乏对于大型古老雪松的保护,而这样的雪松正是白灵熊赖以冬眠和抚养下一代的安乐窝。最近,大家还风闻有一个油气管道运输项目即将被引进过来,这里就将要看到油罐车进进出出的景象了!科学家对此很不满,认为这会给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及沿海生活的熊群体带来灾难性后果。
另外,虽然杀害一只白灵熊是犯法的,但由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允许人们在大熊雨林里对灰熊和黑熊进行狩猎,因此,猎人们也很有可能已经猎取了许多带有白化隐性基因的黑熊,从而致使白灵熊出生率受到影响。原住民对白灵熊的处境甚为担忧:“它们不仅要面对食物——鲑鱼数量的减少,还对各种捕猎活动也要提心吊胆,还得应对灰熊的入侵。”
不过,禁止捕熊的禁令倒也带来了些经济效益。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仅2012年,整个大熊雨林地区以观熊为主题的旅游业所创造的收益为1500万美元,是猎取熊的收益(120万美元)的12倍以上。
尽管白灵熊身处的环境日益变化,但它们一直保有的那种超越时光的魔力是不会改变的。白灵熊是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神奇动物,它们性格比较温和,还善于适应环境。
科塔索人
大熊雨林,这片世界上最大的温带雨林,不仅养育了无数珍奇的动植物,也是加拿大原住民——科塔索人的故乡。科塔索人在大熊雨林地区已经生活了上千年,在他们的心中,白灵熊是精灵般的动物。虽然他们信奉万物有灵,但白灵熊依然是超越其他动物的神圣存在。
早在19世纪中叶,科塔索人便和邻近的赛赛人产生了部落融合,在斯温德尔岛上建立起克莱穆图大区,占据了从温哥华通往阿拉斯加的内陆要道。曾经,这里的主要产业是捕捞香烛鱼。香烛鱼不仅可以提供鱼肉,其鱼油还可用于医药和灯烛的制造。不过,到了20世纪,香烛鱼产量逐年下降。现在,有很多科塔索赛赛人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传统谋生方式,靠着新兴的生态观光旅游业养活自己与家人。
秋天来了,葱郁繁茂的大熊雨林变得更加潮湿而阴暗。这是一片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部海岸,范围近640万公顷的温带雨林。幽暗的密林里,只见一只白得醒目的动物突然闪现出来,仿佛幽灵般,朝着河岸缓缓而去。
这种被称作“森林中的精灵”的动物便是科莫德熊,又称白灵熊。白灵熊属于北美黑熊的亚种,由于拥有一种稀有的隐性基因而使得其毛色呈白色或奶油色。大熊雨林便是白灵熊的栖息地,第一只白灵熊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现在,全世界也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白灵熊的踪影。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温带雨林,大熊雨林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曲折的峡湾,古老的海岛,还有遍布鲑鱼的清澈河流。河流蜿蜒,一路奔向紧邻的太平洋中。
然而,这里到底有多少只白灵熊,谁也不清楚。不过据调查估算,最多也不会超过400只。在这里,白灵熊与黑熊的数量是1∶10,也就是说,10只黑熊中只会有一只皮毛是白色的,并且这还得要求其父母均带有使皮毛白化的基因。在当地生活了几千年的原住民把白灵熊称为“白色的熊”,并将其视为十分神圣的动物。
白灵熊的秘密
白灵熊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珍稀的熊了。虽然其白色的毛容易让人把它们和北极熊混淆起来,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是黑熊的一个亚种:科莫德熊。1905年,弗朗西斯·科莫德发现了这种熊,并为其命名。后来,这名发现者还成为了加拿大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的馆长。随着对白灵熊研究的不断深入,遗传学家们在白灵熊体内发现了一种隐性的突变基因,该基因能控制黑色素的产生,使得其皮毛呈白色或者浅奶油色。由此,白灵熊颜色之谜被解开。不过,由于该基因为隐性基因,所以,必须在其父亲和母亲均持有该突变基因的情况下,白色的后代才会出现。而对于该突变基因是如何产生的,学界有多种议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遗传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设:冰河时代末期,西北部太平洋地区大多被冰川覆盖。这一时期,有一群黑熊被阻隔在了这片海岸上。由于环境的限制,近亲交配愈发频繁,并由此导致了突变的产生。后来,当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种群里的一部分回到了大陆,另一部分则留了下来,继续在这片海岸边的雨林里生活。不过,为什么隐形突变基因到现在都还持续存在着,这样持续下去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仍然是未解之谜。
捕鱼能手
科学家们一直都想弄清楚,白灵熊身上这件白色的外套能否给它们带来什么特别的好处。几年前,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白天采食的过程中,白色的熊确实比黑色的熊更具优势。这就和为什么世界上许多海鸟都是白色的其实是一个道理。因为从水中朝外看去,以天空作为背景的话,白色较之黑色,对比明显要弱得多,白灵熊便能更好地伪装自己,鲑鱼也不会那么警惕地注意到它们。不过,到了晚上,情况就反转了,那时就是黑熊的主场了!
太平洋鲑鱼可谓是整个大熊雨林的命脉。在雨林中的河流源头地带,满是砾石的河床上,成千上万的小鲑鱼被孵化出来。它们游向海洋,在几年后的一个秋天,它们又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在那里产卵并死去。而此时就是白灵熊和黑熊共同等待的时刻,它们纷纷走出丛林,一起享用鲑鱼大餐。粉鲑、狗鲑,还有银鲑,一连好几个星期,白灵熊不停地进食,为即将到来的冬眠贮存尽可能多的脂肪,以便在寒冷的冬天里,自己能够在那些古老的参天巨树的树洞中美美地睡上一大觉。
白灵熊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正是它们给森林带来了生长所需的来自海洋的养料。白灵熊会把捕食到的鲑鱼尸体带到森林深处储存起来,这样,鸥鸟、乌鸦、秃鹰,还有其他各种食腐动物都有得吃了。鲑鱼尸体腐烂降解后被土地吸收,来自海洋的养分就被运送到了树木之中,供其生长壮大。当地人说:“当你去到一条河边,看到熊在那儿捕鱼吃,你会发现,那儿的树都会长得大些。熊就像园丁,一直在给这片森林灌溉施肥。”在短短几代人的时间里,鲑鱼洄游产卵的数量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族里的老人们都记得,在他们小的时候,河里的鲑鱼多得都可以踩着过河。而现在,由于滥捕、栖息地被破坏、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海洋生产力的变化和气候变暖等影响,洄游产卵的鲑鱼数量已经骤减。以前洄游的鲑鱼约有8万条,而现在已经仅剩可怜的四五千条了。
灰熊入侵
有科学家认为,鲑鱼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使白灵熊的种群保持健康的关键。鲑鱼数量的减少,的确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活力,但是,由于白灵熊和它们的近亲黑熊一直统治着这片区域,少有竞争,它们的日子倒也还过得去。但是,在最近十年里,海岛上有新的面孔出现——灰熊来了。由于鲑鱼的减少,灰熊为了寻找食物而走得更远,进而慢慢地渗透进了曾经是白灵熊的领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熊和鲑鱼的关系,在沿海雨林保育基金会以及白灵熊研究基金会的支持下,从2012年起,科学家就开始在大熊雨林里通过毛发收集的方式采集熊的皮毛样本。他们最终获得了4600个熊毛发样本。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不伤害熊的情况下进行样品采集,科学家还用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们将一块2.5米见方的平地用铁丝围了起来,中间堆上苔藓,并在上面放满鱼。在鱼的上面,科学家又用棍子支起一个铝制烤盘,烤盘中放有被香草、罗甘莓、茴香提取物以及海狸肛门黏液一起浸泡过的布。有了这些东西散发的味道,几千米外的熊都会被吸引过来。当熊跨越铁丝围栏时,它们手臂、腹部或是腿上的毛发就很有可能被铁丝勾下来一些。同时,附近架设的红外线相机也会第一时间捕捉并记录下这些图像。这样做是为了帮助科研人员在采集后进行匹配和比对。科研人员会带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熊毛发收集起来,放进密封袋里,还会用小型喷灯将勾住毛发的铁丝烧一烧,以确保下一个样品不会被遗留的毛发所污染。
科学家收集的这些样本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能一窥这些动物的生活。例如,通过这些样本,可以知道哪些熊正在经受压力的考验,或者这些熊已经吃了多少鲑鱼了,是什么时候吃的。研究人员还在森林里设置了42台野生动物相机,并且由此发现,越来越多的灰熊来到这里,特别是带着小崽的母熊。科学家认为:这意味着灰熊族群就要在此定居了。
对于白灵熊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灰熊不仅比自己更大更强壮,还喜欢霸占最好的捕食地点,把其他种类的熊都赶走。研究人员发现,原来百分百是白灵熊和黑熊的捕鱼地点,有一天,来了一头灰熊,然后一切都变了。
然而,这还不是白灵熊面临的唯一威胁。英国BBC播出的“幻影熊的一家”节目,向听众讲述了一只白灵熊母亲和它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一家子和一头大公黑熊间戏剧性的遭遇。节目制作人谈到,现在的大熊雨林和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相比,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虽然这种变化表面上并不明显,但曾经那么大一片与世隔绝的生态系统,已经被我们人类一点点地、持续不断地破坏了。
动物的守护神
早在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国家环境保护组织就已经为保护该区域免遭破坏性的滥砍滥伐而摇旗呐喊。2006年,大熊雨林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被划成保护区,但各路环境保护专家仍在呼吁采取更进一步的保护措施。瓦尔哈拉野生动物协会是大熊雨林保护中不可忽视的一只重要力量。整个协会从1997年开始就参与到对大熊雨林的保护中来了。
说起保护,人们注意到,这里的《树木砍伐指南》里缺乏对于大型古老雪松的保护,而这样的雪松正是白灵熊赖以冬眠和抚养下一代的安乐窝。最近,大家还风闻有一个油气管道运输项目即将被引进过来,这里就将要看到油罐车进进出出的景象了!科学家对此很不满,认为这会给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及沿海生活的熊群体带来灾难性后果。
另外,虽然杀害一只白灵熊是犯法的,但由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允许人们在大熊雨林里对灰熊和黑熊进行狩猎,因此,猎人们也很有可能已经猎取了许多带有白化隐性基因的黑熊,从而致使白灵熊出生率受到影响。原住民对白灵熊的处境甚为担忧:“它们不仅要面对食物——鲑鱼数量的减少,还对各种捕猎活动也要提心吊胆,还得应对灰熊的入侵。”
不过,禁止捕熊的禁令倒也带来了些经济效益。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仅2012年,整个大熊雨林地区以观熊为主题的旅游业所创造的收益为1500万美元,是猎取熊的收益(120万美元)的12倍以上。
尽管白灵熊身处的环境日益变化,但它们一直保有的那种超越时光的魔力是不会改变的。白灵熊是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神奇动物,它们性格比较温和,还善于适应环境。
科塔索人
大熊雨林,这片世界上最大的温带雨林,不仅养育了无数珍奇的动植物,也是加拿大原住民——科塔索人的故乡。科塔索人在大熊雨林地区已经生活了上千年,在他们的心中,白灵熊是精灵般的动物。虽然他们信奉万物有灵,但白灵熊依然是超越其他动物的神圣存在。
早在19世纪中叶,科塔索人便和邻近的赛赛人产生了部落融合,在斯温德尔岛上建立起克莱穆图大区,占据了从温哥华通往阿拉斯加的内陆要道。曾经,这里的主要产业是捕捞香烛鱼。香烛鱼不仅可以提供鱼肉,其鱼油还可用于医药和灯烛的制造。不过,到了20世纪,香烛鱼产量逐年下降。现在,有很多科塔索赛赛人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传统谋生方式,靠着新兴的生态观光旅游业养活自己与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