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余随想之一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e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长虹,笔名宽山,1968年出生于河南省通许县,1985年到北京学画,1991年研修于北京画院中国画研修班,师从马泉先生,2007年研修于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创作高研班,2013年研修于陈钰铭水墨创作班。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画院院外画家、甘肃省中国画学会理事、金昌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金昌市文化馆副馆长、金昌画院副院长。
  作品近30次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中入选与获奖。
  2006年秋, 我年近40岁,又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坐在中国美协培训中心的教室里,思绪万千,感慨良多。十多年前在北京画院研修的情景,又重现脑海。不知此次研修会有多少收获,亦不知自己的画风会有怎样的转变。但珍惜机会,刻苦学习,是我当时唯一的心愿。
  当代的中国画创作,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其中更有许多的误区,盲从者甚众。研究传统,深入生活,借鉴西方,既是三条途径,也是当代山水画家必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出新,如何有我,如何体现中国文化的特质,如何展示当代中国画家的审美追求,是当代中国画家必须要思考的课题,也是中国美协创作高研班在教学过程中力图为学员们解决的难题。所以开课之初就提出:以创作带动教与学,在创作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认识自己,实现突破。
  中国画是我学习和探索了20余年的行当,漫漫的学画历程,渐渐改变着我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一张张墨稿,记录着我在孤灯清影下对中国山水画苦苦求索的苦涩。第一年的学习历程,至今思来仍令我感到不寒而栗。每周三次的名家讲座,示范和点评,既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提高了我对中国画认识的深度。和当代一流大家零距离接触、听课,看他们的原作,听他们的点评,会立刻明白自己的问题。但眼高了手又不能及,想出精品,可一张张总画得不够理想。如同旧的衣服裁碎了,又缝不出新的衣服,情绪焦躁,心急上火。名家各有理论各有道理,我却不知何法可医己症。如同八面来风,使自己难以站立。创作理念不停地被打破,又不断地更新补充着。熬过了多少个孤灯长夜,历经了多少次精疲力竭,哎,总算走过了那段幽暗的日子。
  一年后,我渐渐地明白了自己该走怎样的道路,怎样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道路。马泉老师告诫我要守住自己熟悉的西部题材;陈钰铭老师极其严谨的创作态度端正了我的创作观;陈平老师让我明白一定要有文心;袁武老师教我坚信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出新境……
  第二年,我全力于实践、深思、苦画、反复完善。当精疲力竭时,我将画挂在墙上,与之对望,如同与自己的灵魂对望。长夜里,万籁俱寂,往往是我遐思万缕、作画最富才情之时。偶尔会想起当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当年客居京华11年,顽强变法,自谓“心狱十年”。我以先生此语自勉。
  两年内,七次入选竞争激烈的国展,证书来时,我心中并没有太多的高兴,只是略感欣慰。因为不断参与国展就不会让自己的创作意识和能力在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激流中落伍。
  好画好在哪里?技法可学,气息难追。所以古人品画着重气韵。如看人,要首观其精神气质。这种气息、气韵、气质非读原作不可得。去美术馆看展览也是重要的学习手段。只是看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精了。山水画大师的大展却是要反复看的,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的展览使我获益终生。还有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等,看了原作,有些问题也就随之而解。看一个好的展览就使自己的认识前进一步。
  其实,一个画家最终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貌似有选择,其实没有选择——你的个性、才情和能力决定了一切。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只是我更喜爱这种执着苦学的生活状态,更敬仰一种永不罢休的精神。何家安老师曾给我讲:“你别想超过谁,只要能不掉队,最终会脱颖而出的。”我谨遵何老师之言,继续努力,争取不掉队。
其他文献
【摘要】素描课程在高校美术专业中被赋予了重要的位置,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高校没有把素描中“基础”的部分完全理解并实施、也就是说基本以写实性的素描语言作为了一种“基础”,主动放弃了多种绘画语言的“基础”,而导致基础素描中“基础”的教学缺失,这在国内较多高校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中是切实存在的如何进行素描的“基础”教学,成为高校对自身教学的思考,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深入对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现状进行剖析,
期刊
作为肖像画的一个重要门类,自画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甚至更早。这是一个最特殊的类别,尤其对于西方画家而言。如果说,整个西方从古代到近现代,对于自然的观照,对科学的迷恋所引起的绘画风格变化是一种外在表现的话,那么自画像的历史则是一种彻底指向内心的,相对更为稳定的内在发展。它是接近艺术家真实内心和了解其伟大艺术理想的最佳媒介。  古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曾有记载“有位叫亚亚(laia)的女画家在镜子
期刊
【摘要】自古我国绘画界奇人妙人不断,其中八大山人和溥儒的绘画艺术值得一再探究二人均为皇室后裔,命运随着时代的洪流而发生剧变,但两人的绘画中均存在着喷薄而出的才气——八大山人的傲气和溥儒的清气,他们以心性之真善,阐发艺术之本质,揭示自然之大美,以刚强高昂之气节创作出远非承平之世可比拟之作本文的立意,在于重点探究八大山人和溥儒两人在不同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以画栽道的高华之气和传奇人生,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自
期刊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自“85新潮”后至今已有30年历程,湖北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独立的艺术创作思想、延续不断的发展脉络,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湖北当代艺术创作多彩多样,风格多变,至今艺术创作支脉繁多,人才辈出,在当代艺术创作领域,活跃着各种探索者的活动轨迹。湖北当代艺术创作群体是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域特有的文化现象,无论是作为艺术本体创作上的坚守,还是其探索及实验精
期刊
【摘要】魏晋发端的自然主义审美的山水画,事实上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找到与这种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式,山水景观与楼阁界画相结合的宫观山水,带动了青绿山水样式的独立与成熟,而界画也最终成为中国画中一个独立的门类天水石棺床屏风画,是早期山水界画的雏形,通过对这些建筑图景形式及绘画风格的分析,不仅使我们看到北朝晚期至隋唐建筑山水画的造型特点,同时也为考察山水画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轨迹提供了例证  【关
期刊
李永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博士、研讨会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朋友们,现在我们开始“山花烂漫——商进、黎冰颖、苏凌云中国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此次展览与参展画家,三位画家皆是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的女教师,三人都是“70后”,都有硕士学位,都是副教授,都是孩子的妈妈,这些共同点使此次展览显得与众不同。身为女性,她们对绘画有着不同的感觉与取向,有着自己的
期刊
【摘要】翟承海是当代著名的中青年实力派画家之一,其艺术风格新颖、独特,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本文对他的工笔人物画和水墨人物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他全景式大场面的现代“清明上河图”构图方式和逸笔水墨画的写意性、速写性特点。  【关键词】翟承海;工笔人物; 逸笔水墨  翟承海是当代著名的中青年实力派画家,其艺术风格新颖、独特,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翟
期刊
【摘要】河南民间美术内容丰富,区域特色鲜明,朱仙镇木板年画与淮阳泥泥狗艺术是其中的优秀代表。通过直面市场的方式,促成民间美术在自身发展、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上的价值提升,实现产业开发与传承保护的互利互动,是新时期河南民间美术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河南民间美术;产业开发;朱仙镇年画;淮阳泥泥狗;创新  河南民间美术是中原文化的灿烂积淀,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具区域特色。作为深具底蕴的文化
期刊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常以山水画观道,成为中国传统文人画追求心灵精神家园的重要审美内涵,而在现代水墨人物画中追慕传统绘画美学的自然、恬淡、朴素等美学特质的并不多见,而孙夕恺的画作却是当今画坛以现代水墨形式语言澄怀观道的探索者之一。  夕恺十几年来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相长,学养深厚。品藻其貌相,时尚飘逸,谦逊敦厚,骨子里却直透出传统文人的儒雅。画如其人,其作品的追求也是游走在现代水墨精神与中
期刊
梁勤的山水画以主观能动的色彩悦人眼目,动人心扉,宛如一枚璀璨瑰丽的珠宝,洋溢着时光和人文智慧的光彩。  用精细匀称的铁线勾画出山石树木之形态,线条硬朗且疏密有别,用笔精细而不琐碎。画面设色浓厚,瑰丽而不火燥,展示了心目中臆想的丘壑林泉。工整而无匠气,细密而不纤弱,雄伟而又典雅。峰峦挺秀,烟雾弥漫,云光翠影,意境清新。岩头水边,古树丛生。构图深远壮阔,笔法苍劲古拙,格调苍劲秀雅,布局含蓄谨严。从而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