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与通信行业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瞄准这一势头,投身于电子通信行业。可当他们真正融入这一行业,却发现要在这一行业崭露头角并非是件易事。更有甚者,在进入大学后就完全迷失了自己,弄不清自己奋斗的方向。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组织当代大学生参加科研与竞赛的一些建议。对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同时促进他们各项素质的锻炼与培养。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的协调发展,这对一名学习工程技术类各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科研与竞赛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各项竞赛与科研项目层出不穷,它们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就拿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这一学科竞赛为例。它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其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样的比赛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一项锻炼自己难得的机会,也是培养优秀大学生的一项有效途径,针对科研与竞赛这一现状,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们也都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在此,我就拿我的参赛经历和感悟与大家进行交流。
二、团队建设与发展过程
1.人才选拔。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无疑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作为科研与竞赛的生力军,在人员选拔上尤为慎重。我们的宗旨是“广纳贤才,英雄不论出处”。在招贤纳士前,我们就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和人才选拔,不放弃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
2.团队建设。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工科院校都应有自己的技术团队。人数不比很多,但必须都是精英。这样的团队可以以协会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是课外实践小组。但有一点就是都必须有带头人,在队员产生分歧的时候能拍案的那种。合理的管理机制是一个团队成长的前提。要想科研与竞赛的团队能真正成为能承接各种项目与竞赛的队伍,还要有相应的指导老师,在学生们遇到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助一臂之力。
3.技能训练。技能训练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理论知识培训,这包含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温度、光敏、压力、红外、霍尔等)、单片机技术和C语言程序设计与开发。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后才能设计出高效可靠的系统。
二是实际操作培训,这其中包含了基本仪器仪表和开发软件的使用。涉及到的主要仪器仪表有:万用表(机械式和数字式)、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等。这些实验工具的使用都比较简单,在培训的过程中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在实验过程中,焊接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在学习完上述仪器仪表使用后,可以展开焊接技巧训练。这在以后的硬件设计过程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电路焊接的质量,决定了实验的成败。在焊接技巧的训练中,可以以单元电路为训练对象,像稳压电源电路,经典运放电路,放大滤波电路,各种驱动,AD/DA采样电路都可以用普通电路板焊接而成。在电路焊接完成后可以通过相应的仪器仪表测量调试,这就实现了在练习焊接的同时熟悉了仪器仪表的运用。在开发软件上至少应掌握以下几种:Protel画图制板、Keil开发与编译、Proteus画图与仿真、Mutisim画图与仿真、Iar编译与开发、Quartus Ⅱ、Modelsim仿真测试。软件的学习是在实操中实现的。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开发软件的同学来说,上机实践是关键,操作多了才能真正灵活运用。单元电路训练完后就要开展系统电路的训练,这在某种程度上能锻炼学生们的系统调试能力,这也是许多竞赛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很多时候单元电路工作的非常稳定,但把它和其它电路组合在一起时可能就会出现不兼容的情况。所以说在平时多开展系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常用的系统电路有:单片机最小电路(包括51单片机,msp430单片机,avr单片机)、FPGA最小系统、无线收发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信号发生系统等。
4.团队协作。在技能训练的培训过程中,可将队伍分成4-5人一组的小组,各小组应仔细分工,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组长。互相配合完成相应电路和系统,并在实践中发掘各自强项。在训练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分工方式,使整组的工作效率达到最高。
5.模拟练兵。模拟比赛场景训练,如同做考试真题,是最能让学生适应比赛的。模拟练兵期间,应严格按照比赛时间和规制,各组之间互相展开技术比武,互相发现问题,并在比赛前夕,解决相应暴露的问题。对这模拟训练的话,建议在比赛前最少举行两次。这样,队员之间才有较好的磨合。才能在比赛期间轻松应对,节约大量宝贵时间。
三、结束语
奋斗的人生是值得怀念的。大学期间,参加科研与竞赛是一段难得的经历。万事开头难,在团队的建设初期,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当一个队伍真正有过历练,将会有着无穷的力量,他们成长的速度是惊人的。他们的成功将会带动全体学生的激情,技术将会是一届一届的传承下去,创新也会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到实现。所以说,大学生科研与竞赛团队的建立在教学创新和学生培养上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宁武编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基本技能指导[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方涛(1989.5-),男,湖北黄冈人,本科,武汉东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电子学会电子设计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与通信方面的应用研究;王力隆(1962.8-),男,高级实验师,武汉东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主要从事计算机实验教学方面的管理工作和研究。)
一、科研与竞赛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各项竞赛与科研项目层出不穷,它们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就拿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这一学科竞赛为例。它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其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样的比赛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一项锻炼自己难得的机会,也是培养优秀大学生的一项有效途径,针对科研与竞赛这一现状,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们也都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在此,我就拿我的参赛经历和感悟与大家进行交流。
二、团队建设与发展过程
1.人才选拔。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无疑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作为科研与竞赛的生力军,在人员选拔上尤为慎重。我们的宗旨是“广纳贤才,英雄不论出处”。在招贤纳士前,我们就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和人才选拔,不放弃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
2.团队建设。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工科院校都应有自己的技术团队。人数不比很多,但必须都是精英。这样的团队可以以协会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是课外实践小组。但有一点就是都必须有带头人,在队员产生分歧的时候能拍案的那种。合理的管理机制是一个团队成长的前提。要想科研与竞赛的团队能真正成为能承接各种项目与竞赛的队伍,还要有相应的指导老师,在学生们遇到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助一臂之力。
3.技能训练。技能训练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理论知识培训,这包含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温度、光敏、压力、红外、霍尔等)、单片机技术和C语言程序设计与开发。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后才能设计出高效可靠的系统。
二是实际操作培训,这其中包含了基本仪器仪表和开发软件的使用。涉及到的主要仪器仪表有:万用表(机械式和数字式)、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等。这些实验工具的使用都比较简单,在培训的过程中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在实验过程中,焊接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在学习完上述仪器仪表使用后,可以展开焊接技巧训练。这在以后的硬件设计过程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电路焊接的质量,决定了实验的成败。在焊接技巧的训练中,可以以单元电路为训练对象,像稳压电源电路,经典运放电路,放大滤波电路,各种驱动,AD/DA采样电路都可以用普通电路板焊接而成。在电路焊接完成后可以通过相应的仪器仪表测量调试,这就实现了在练习焊接的同时熟悉了仪器仪表的运用。在开发软件上至少应掌握以下几种:Protel画图制板、Keil开发与编译、Proteus画图与仿真、Mutisim画图与仿真、Iar编译与开发、Quartus Ⅱ、Modelsim仿真测试。软件的学习是在实操中实现的。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开发软件的同学来说,上机实践是关键,操作多了才能真正灵活运用。单元电路训练完后就要开展系统电路的训练,这在某种程度上能锻炼学生们的系统调试能力,这也是许多竞赛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很多时候单元电路工作的非常稳定,但把它和其它电路组合在一起时可能就会出现不兼容的情况。所以说在平时多开展系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常用的系统电路有:单片机最小电路(包括51单片机,msp430单片机,avr单片机)、FPGA最小系统、无线收发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信号发生系统等。
4.团队协作。在技能训练的培训过程中,可将队伍分成4-5人一组的小组,各小组应仔细分工,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组长。互相配合完成相应电路和系统,并在实践中发掘各自强项。在训练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分工方式,使整组的工作效率达到最高。
5.模拟练兵。模拟比赛场景训练,如同做考试真题,是最能让学生适应比赛的。模拟练兵期间,应严格按照比赛时间和规制,各组之间互相展开技术比武,互相发现问题,并在比赛前夕,解决相应暴露的问题。对这模拟训练的话,建议在比赛前最少举行两次。这样,队员之间才有较好的磨合。才能在比赛期间轻松应对,节约大量宝贵时间。
三、结束语
奋斗的人生是值得怀念的。大学期间,参加科研与竞赛是一段难得的经历。万事开头难,在团队的建设初期,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当一个队伍真正有过历练,将会有着无穷的力量,他们成长的速度是惊人的。他们的成功将会带动全体学生的激情,技术将会是一届一届的传承下去,创新也会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到实现。所以说,大学生科研与竞赛团队的建立在教学创新和学生培养上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宁武编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基本技能指导[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方涛(1989.5-),男,湖北黄冈人,本科,武汉东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电子学会电子设计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与通信方面的应用研究;王力隆(1962.8-),男,高级实验师,武汉东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主要从事计算机实验教学方面的管理工作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