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心灵感应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e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解释巧合现象
  
  午饭时间,我在办公室不经意地哼唱歌曲,突然有好友大惊小怪地说,唉,怪了,我也正在心里唱这句呢!我自己也纳闷,这首歌明明是一首老歌了,很久没有人唱了,我怎么突然就想起了这首歌?而且同事居然也和我想到一起了。最近连续几次出现这样的巧合,不是我突然唱出了别人的“心声”,就是别人莫名其妙地唱出了我的“心声”。
  
  真的有心电感应
  
  人们常常有这种经验:有时正在谈论或者你刚刚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出现了。于是,我们就感叹: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如何解释这类巧合现象呢?
  人们往往会轻易地忘掉一百次失败的预言,却津津乐道偶然的一次成功。有一句与“说曹操,曹操到”类似的俗话是“受伤的手指经常被人碰”。为什么一个人总有“受伤的手指经常被人碰”的想法呢?道理很简单,实际上只不过是我们对受伤的指头格外注意罢了。也就是说,我们对外界的感知是有!择的。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会“说曹操,曹操到”了。因为事情就是这样:恰好符合这一经验的被我们记住了,而更多的不符合这一经验的却被我们忘记了。并非我们的预言多么准,只是由于我们所做的!择更有力地证实了这句话罢了。
  
  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
  
  另一种解释是弗洛伊德从潜意识观念出发给出的。来看一则弗洛伊德引用的发生在他朋友布列尔身上的事情。布列尔与太太在一家餐厅吃饭。在交谈中,他忽然停下刚才的话头,说了一句无关的话:“不知道饶医师在匹兹堡干得如何?”他太太惊讶地说:“几秒钟前我也正在想同样的事呢!”这似乎可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心灵感应的事例。但是,当他们偶然向门口处看时,看到一个与饶医师长得非常像的人路过。推想一下这个人应该刚从他们的桌前走过,只不过当时两人在专心谈话,意识中都没有注意到他,但他的存在搅起了两人潜意识中对共同朋友的想念。在此情况下,两人出现相同的想法便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然而,如果没有偶然地看到那个人的话,这将是一个根本无法做出常规解释的事。或者说,成为一个证实心灵感应的有力证据。
  再来看前面提到的“我”偶然唱的一首老歌,周围的人恰巧也在心里唱这首歌,如果我们稍稍想一想,是不是刚刚楼下的音像店正在放这首歌?是不是谁的手机铃声刚刚响过这个旋律?
  由此我们亦可推知,许多似乎无法用常规解释的所谓神奇之事,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对事情发生之前、之时或之后的背景知识了解得不够多(可惜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背景知识我们将永远无法了解到)。或许,当我们对相应的背景知识有足够的了解时,我们就不用投向神秘论的怀抱了。
  
  人们天生喜好特异现象
  
  我们注意到:人们似乎具有一种对特异现象的天生喜好,人们似乎都愿意相信这种不合常规、不合乎逻辑与情理的事情存在。弗洛伊德作过如下评论:“人类一般具有轻信倾向以及对于奇迹的崇信。”对此,弗洛伊德解释:“虽然生命把我们置于它的严格规则的控制之下,但一开始人们就产生了一种抵抗,以反对思维规则的严酷性和单调性,反对实在性实验的要求。理性变成了敌人,它剥夺了我们如此之多享受的可能性。我们发现,我们也许会得到很多的乐趣,哪怕暂时摆脱理性的束缚,沉浸于无聊的诱惑之中。”
  换句话说,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生存于一个因果关系的大网中,受到必然性的制约时,理性告诉人们不得不接受这种处处受束缚、无时不处于枷锁中的命运时,情感却宁愿相信:存在着超出于因果关系之外的奇特事物。当理性大声喊出“是”的时候,情感的力量却在内心深处默语:“如果不是这样,多好。”或者我们可以引用王国维先生的话:人生中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
  理性告诉我们的是可信的,但却因其不可爱而受到情感的排斥。而那些不可信的受到理性排斥的事物却受到了情感的热烈欢迎。如果这不是所有人的一种心态,那也可以说,相当比例的人内心中充满了这种理性与情感之争。在此情况下,就无怪乎人们会“听到风就是雨”,相信并传播一些理性所拒斥的奇谈怪论了。
  
  案例链接
  
  这是弗洛伊德本人的一个例子。在得到教授头衔后的一天,弗洛伊德走在一条大街上,忽然,他心里冒出一个念头:几个月前,我曾治疗过一对夫妇的小女儿,但那对夫妇对我的治疗不满意,转而求助于另一个权威了。我想,这个权威是不可能治好他们女儿的病的,最终他们还要回头来找我,并会对我表示出十二分的信任,我会对他们说:“现在我是教授了,你们便信任我。既然我是讲师时你们不信任我,那我当了教授对你们也没有什么用处。”正在这时,弗洛伊德的幻想被一声“晚安,教授”所打断。弗洛伊德抬头看时,正是他刚才想到的那对夫妇。
  这可算是一个极度巧合的例子了。但弗洛伊德给出的解释很简单。他写道:“那条街既笔直又宽阔,行人稀少,随便一瞥便可见到二十步远。其实,我老早就看到他们两人正在迎面走来,但内心却不愿认他们。”
  据《家庭保健报》
  编辑 / 赵明建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2015年夏天,奥斯卡佳片《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在国内上映,“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扮演的艾伦·图灵(Alan Turing)让好多人惊呼“神还原”,咱图灵大神就应该是呆萌呆萌的才对嘛!在萌了一脸血之余,对很多观众来说,这大概是第一次听说破译Enigma密码的故事,以及布莱切利庄园中的男男女女为“二战”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
今年6月,多家媒体报道,海关总署在国内统一组织开展的打击冻品走私行动中,查获了10万余吨包括冻禽肉、冻猪牛肉等走私冻肉。根据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这些走私的冻肉部分“肉龄”竟长达三四十年。这些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高龄”冻肉,被网友们惊呼为“僵尸肉”。当人们正热衷于“如何分辨僵尸肉”的所谓科普话题时,剧情逆转,走私“僵尸肉”新闻被指造假,称最早的报道中并没有“僵尸肉”的说法,也根本不存在什么70后
在我们观察宇宙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天体大小(尺度)、角度、距离等问题,这就需要几何学来帮忙。在古诗词里,古人也想知道日月距离、天地大小,可是有时候文科生不懂几何学啊。  近大远小看风景  刘磐幕  宋·许元信  山悬翠幕几千丈,我疑山顶即天上。  扪萝蹑蹬到山巅,犹如平地上青天。  始知天高应无极,幕阜苍苍一卷石。  洞庭八百古所传,对此遥看一镜圆。  当此再上三千丈,那知天下有山川。  《刘磐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