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批产品发售至今,由于每月定期申报扣税的手续较为烦琐、
个税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税延型养老险销售仍以
企业客户为主,推广效果不如预期。
酝酿11年之久,节税利民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年金保险(以下简称税延养老险)终于开卖。
但是,据《理财》杂志记者了解,从销售几个月的情况来看,业绩有点不如人意,税延养老险销售主要以企业客户为主,很多保险公司出现内部自购的情况。整体来看,税延养老险的销售不及预期,主要与销售人员积极性不高、申报扣税的手续烦琐有关。
19家险企推出相关产品
税延养老险作为隐形“政策红包”,是指由保险公司等机构承保运营的一种个人型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个人在缴纳保费的一定金额之内可在税前工资中扣除,将来退休后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税,是一种通过降低投保人当期税负来鼓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优惠政策。
按照财政部试点通知,税延养老险税前扣除,中间不扣税。领取时25%部分免税,75%部分按10%的税率纳税,计算可得总税率7.5%。以月工资7132元为例(2017年上海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扣除平均“五险一金”1248.1元后,个人所得税计算为133.39元。如果购买税延养老险,应税工资可税前扣除427.92元,个人所得税98.09元,每月相对少缴税35.3元,减税26%。
从5月1日起,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正式开始,试点地区包括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尽管试点地区并不多,但险企的积极性很高,目前就已有19家险企获得了经营资格,并已有54款税延养老险推向市场。
根据银保监会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税延养老险产品积累期养老资金的收益类型,分为收益确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动型,分别对应A、B、C三类产品。
根据记者统计,在已经获批的税延养老险产品中,险企更加青睐于开发A类和B类产品。具体来看,16家获得资格的险企都推出了A类和B类产品,推出C类产品的险企仅有8家,包括平安养老险、中信保诚人寿、泰康养老、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英大泰和人寿以及工银安盛人寿。从推出的产品数量来看,8家险企推出了3款产品,7家险企推出了4款产品,1家险企推出了2款产品。
上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除银保监会已规定的产品审批材料外,保险公司经营C类产品的,应当建立投资经理管理制度,明确产品投资经理,加强对投资经理的资质审核和考核管理。同时,对参保人年龄大于55周岁的,保险公司不得向其销售C类产品。
整体上看,险企推出的产品差异并不是很大,从保险产品利率来看,A类产品除中信保诚给出了3.8%的保证年利率外,其余险企保证年利率均为3.5%;B类产品除太平人寿的保证利率为年利率2%以外,其余险企的保证利率为年利率2.5%。
手续烦琐是遇冷主因
据有关媒体报道,销售不及预期或许与多方因素有关。一是在销售环节,一些销售人员尚不了解产品的特性,积极性不够高,银行的增长渠道也有待拓宽;二是每个月定期申报扣税的手续较为烦琐。
此前有机构研报预计,保守估计有30%的纳税人会购买税延养老险。但实际上,与保险公司积极响应的局面相比,消费者对这一险种的关注度并不高,其销售情况也不如预期。某大型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销售主要以企业客户为主。
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向记者表示,个人购买产品需要先去激活中保信平台,每个月打印扣税凭证,交给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后抵税。由于每个月都需要下载扣税凭证,不少客户反映投保后手续过于烦琐。
京东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龚谨认为,除产品购买流程复杂使消费者望而却步外,税延养老险的税收优惠政策更为重要。随着个税改革的推进,税延养老险给个人带来的优惠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同时,税延养老险的消费者教育问题也值得关注。
京东金融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从税延养老险试点的发展规模看,保险公司在线下递推产品及获客方面遭遇了始料未及的困难。要想解决税延养老险产品大规模推广的难题,必须将产品的营销和服务贯穿投保的整个周期中。而直接面向C端客户的产品营销和服务方案往往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急需一种突破原有保险产品服务逻辑的模式来为税延养老险的发展蹚路。
目前,保险公司已加大推广力度,一些第三方平台也加快了产品上线速度,旨在多管齐下提升税延养老险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目前,陆金所在其“年金”频道上线平安养老险三款税延养老险产品,成为全国首家上线税延险的第三方平台,京东金融税延养老险组合产品也已于近日上线。
市场有望达到千亿元
目前,税延养老险尚处在试点初期,不过业内人士对这一市场的发展非常看好,对其长期市场规模以及给权益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有着较高的预期。方正证券的研报就指出,税延养老险将成为未来稳定增长的保费和价值来源,长期来看,或将为保险行业带来千亿级市场。
该研报同时指出,在税延养老险3 年内推向全国、投保人在纳税人中占比为30%的中性假设下,该业务在2019年将为权益市场带来十亿级的增量资金。随着投保人数量的增加、人均收入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税延养老险可贡献的投资资产增量将进一步扩大。长期来看,或将为权益市场带来百亿增量资金。
平安养老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甘为民表示,税延养老险政策的推出,标志着养老保障第三支柱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的破题,为养老保险带来了模式性的变革,这是0到1的突破,具有历史性的里程碑意义,破题以后未来还将有1到N的发展。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专员王言发文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推动商业养老保险行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在老龄化的进程中,养老金体系延迟退休年龄、提高缴费率、降低替代率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最终选择。而从国际经验来看,几乎所有政府都很难仅通过公共筹资计划提供充足的退休收入。保险业应在参与公共养老金及私人养老金领域业务、优化养老金资金运用以及支持养老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积极作用,税延养老险市场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开通个人办理渠道
陆金所率先在其“年金”频道上线的稅延养老险产品也是由平安养老险推出,有收益确定型、收益保底型和收益浮动型三款产品,匹配了低、中、高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需求。
银保监会公布了第三批获得经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公司名单,获得资格的保险公司分别为建信人寿、恒安标准人寿、交银康联人寿。目前已有19家保险公司获准经营税延养老保险产品。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对保险公司税延养老险业务经营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推动业务规范健康开展;同时,按照《管理办法》要求继续对保险公司报送的开展税延养老险业务报告进行核对,及时更新公司名单。
目前在销售端,由于获批发行首批税延养老险的保险公司多采取企业方人力资源渠道进行团体销售,而个人端销售,则由于普及不足、办理渠道有限、申报手续烦琐等原因开展并不如预期。随着陆金所和京东金融上线税延养老险,目前的销售渠道正在逐渐从B端扩至C端。未来,更多的税延养老险产品将向个人开通办理渠道,方便普通用户直接投保。
个税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税延型养老险销售仍以
企业客户为主,推广效果不如预期。
酝酿11年之久,节税利民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年金保险(以下简称税延养老险)终于开卖。
但是,据《理财》杂志记者了解,从销售几个月的情况来看,业绩有点不如人意,税延养老险销售主要以企业客户为主,很多保险公司出现内部自购的情况。整体来看,税延养老险的销售不及预期,主要与销售人员积极性不高、申报扣税的手续烦琐有关。
19家险企推出相关产品
税延养老险作为隐形“政策红包”,是指由保险公司等机构承保运营的一种个人型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个人在缴纳保费的一定金额之内可在税前工资中扣除,将来退休后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税,是一种通过降低投保人当期税负来鼓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优惠政策。
按照财政部试点通知,税延养老险税前扣除,中间不扣税。领取时25%部分免税,75%部分按10%的税率纳税,计算可得总税率7.5%。以月工资7132元为例(2017年上海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扣除平均“五险一金”1248.1元后,个人所得税计算为133.39元。如果购买税延养老险,应税工资可税前扣除427.92元,个人所得税98.09元,每月相对少缴税35.3元,减税26%。
从5月1日起,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正式开始,试点地区包括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尽管试点地区并不多,但险企的积极性很高,目前就已有19家险企获得了经营资格,并已有54款税延养老险推向市场。
根据银保监会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税延养老险产品积累期养老资金的收益类型,分为收益确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动型,分别对应A、B、C三类产品。
根据记者统计,在已经获批的税延养老险产品中,险企更加青睐于开发A类和B类产品。具体来看,16家获得资格的险企都推出了A类和B类产品,推出C类产品的险企仅有8家,包括平安养老险、中信保诚人寿、泰康养老、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英大泰和人寿以及工银安盛人寿。从推出的产品数量来看,8家险企推出了3款产品,7家险企推出了4款产品,1家险企推出了2款产品。
上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除银保监会已规定的产品审批材料外,保险公司经营C类产品的,应当建立投资经理管理制度,明确产品投资经理,加强对投资经理的资质审核和考核管理。同时,对参保人年龄大于55周岁的,保险公司不得向其销售C类产品。
整体上看,险企推出的产品差异并不是很大,从保险产品利率来看,A类产品除中信保诚给出了3.8%的保证年利率外,其余险企保证年利率均为3.5%;B类产品除太平人寿的保证利率为年利率2%以外,其余险企的保证利率为年利率2.5%。
手续烦琐是遇冷主因
据有关媒体报道,销售不及预期或许与多方因素有关。一是在销售环节,一些销售人员尚不了解产品的特性,积极性不够高,银行的增长渠道也有待拓宽;二是每个月定期申报扣税的手续较为烦琐。
此前有机构研报预计,保守估计有30%的纳税人会购买税延养老险。但实际上,与保险公司积极响应的局面相比,消费者对这一险种的关注度并不高,其销售情况也不如预期。某大型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销售主要以企业客户为主。
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向记者表示,个人购买产品需要先去激活中保信平台,每个月打印扣税凭证,交给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后抵税。由于每个月都需要下载扣税凭证,不少客户反映投保后手续过于烦琐。
京东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龚谨认为,除产品购买流程复杂使消费者望而却步外,税延养老险的税收优惠政策更为重要。随着个税改革的推进,税延养老险给个人带来的优惠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同时,税延养老险的消费者教育问题也值得关注。
京东金融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从税延养老险试点的发展规模看,保险公司在线下递推产品及获客方面遭遇了始料未及的困难。要想解决税延养老险产品大规模推广的难题,必须将产品的营销和服务贯穿投保的整个周期中。而直接面向C端客户的产品营销和服务方案往往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急需一种突破原有保险产品服务逻辑的模式来为税延养老险的发展蹚路。
目前,保险公司已加大推广力度,一些第三方平台也加快了产品上线速度,旨在多管齐下提升税延养老险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目前,陆金所在其“年金”频道上线平安养老险三款税延养老险产品,成为全国首家上线税延险的第三方平台,京东金融税延养老险组合产品也已于近日上线。
市场有望达到千亿元
目前,税延养老险尚处在试点初期,不过业内人士对这一市场的发展非常看好,对其长期市场规模以及给权益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有着较高的预期。方正证券的研报就指出,税延养老险将成为未来稳定增长的保费和价值来源,长期来看,或将为保险行业带来千亿级市场。
该研报同时指出,在税延养老险3 年内推向全国、投保人在纳税人中占比为30%的中性假设下,该业务在2019年将为权益市场带来十亿级的增量资金。随着投保人数量的增加、人均收入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税延养老险可贡献的投资资产增量将进一步扩大。长期来看,或将为权益市场带来百亿增量资金。
平安养老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甘为民表示,税延养老险政策的推出,标志着养老保障第三支柱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的破题,为养老保险带来了模式性的变革,这是0到1的突破,具有历史性的里程碑意义,破题以后未来还将有1到N的发展。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专员王言发文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推动商业养老保险行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在老龄化的进程中,养老金体系延迟退休年龄、提高缴费率、降低替代率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最终选择。而从国际经验来看,几乎所有政府都很难仅通过公共筹资计划提供充足的退休收入。保险业应在参与公共养老金及私人养老金领域业务、优化养老金资金运用以及支持养老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积极作用,税延养老险市场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开通个人办理渠道
陆金所率先在其“年金”频道上线的稅延养老险产品也是由平安养老险推出,有收益确定型、收益保底型和收益浮动型三款产品,匹配了低、中、高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需求。
银保监会公布了第三批获得经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公司名单,获得资格的保险公司分别为建信人寿、恒安标准人寿、交银康联人寿。目前已有19家保险公司获准经营税延养老保险产品。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对保险公司税延养老险业务经营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推动业务规范健康开展;同时,按照《管理办法》要求继续对保险公司报送的开展税延养老险业务报告进行核对,及时更新公司名单。
目前在销售端,由于获批发行首批税延养老险的保险公司多采取企业方人力资源渠道进行团体销售,而个人端销售,则由于普及不足、办理渠道有限、申报手续烦琐等原因开展并不如预期。随着陆金所和京东金融上线税延养老险,目前的销售渠道正在逐渐从B端扩至C端。未来,更多的税延养老险产品将向个人开通办理渠道,方便普通用户直接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