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信息时代成人教育日益技术化的倾向,提出成人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问题,梳理出了教育技术如何服务于成人教育的思路,提出了成人教育适应技术革新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众教育;教育技术哲学;技术革新
【作者简介】孙龙国(1963—),男,河南罗山人,副教授,从事德育和远程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00-02
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与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对教育技术哲学问题的思考源于技术哲学的兴起和繁荣。技术哲学就是关于技术的哲学,是对技术与人类关系的一种哲学反思,“它试图从全面、系统和整体的观点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和探究,并作出合理的回答”。如丁卫泽、熊秋娥认为,教育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存在两种理论观念和实践倾向,一种是盲目的乐观情绪甚至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技术的滥用;另一种是盲目的悲观情绪甚至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技术的拒绝。对此,刘美凤指出,教育技术是“教育”和“技术”的结合体,教育技术不仅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也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一、成人教育进程中技术革新的困惑
我们是要利用高科技作为面对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但我们更要充分地估计技术本身的先天不足、形式局限以及使用者的思维定势等来自技术革新自身的挑战。由于教育技术的价值具有两面性,它在应用过程中既有正面效应,能带来正价值,也有负面效应,能带来负价值,因此我们在应用教育技术时应首先对其进行价值的判断。成人教育进程中技术革新的困惑正是源于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
1、如果技术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成人教育的技术化发展倾向,有可能使教育活动出现方向性偏失,背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使具有丰富意义和无穷生机的教育的根本意蕴被去除。在此状态下,真正的“人”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如网络时代的成人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或被错误的信息引入歧途,那么老师在知识的海洋里和信息的狂潮中又该如何指导学习,在个别化的教学上如何进行德育,尤其是集体主义的群育。
2、教育技术革新的实际效果会否加深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知识沟?由于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条件获取上存在的差异,学习个体在学习投资的承受力上存在的差异,以及教育者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上的定势和局限,使教育技术革新的实际效果在不同地区中、不同个体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任其发展下去,昂贵的教育技术支出,可能會把基层、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弱势群体,排除在接受优质教育的大门之外,这显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教育技术革新的投资与回报如何实现受益最优化?有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由于种种原因,用于新技术的投资尚未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造成资源浪费。那么,在教育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作为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主体,人的作用应该如何发挥呢?
4、教育技术革新如何避开技术至上的误区?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观往往从工具手段的角度来看待教育和社会发展问题,认为工具手段是推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实践中崇尚技术至上,因而往往容易犯下片面追求“高、精、尖”的误区。毕竟教育媒体的“改头换面”不等于教育技能的“脱胎换骨”,教育技术的“焕然一新”未必改变教育理念“我心依旧”的现实,学习者是否对教育技术存在强烈的需求以及是否具备先进的理论支撑,都将是教育技术革新成功与否的关进因素。
5、教育技术革新与现实需求如何有效对接?如何实现从传统的连续系列性学习模式向多学科同时互动性的平行学习模式转变,如何通过教育技术的综合作用在新的高度上实现功能上的转变和提升,真正达到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的目的,关系到人类教育的未来发展。只在计算机上进行教学,在虚拟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没有教师经常性的辅导,没有现实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是无法满足教育个体多元而复杂的现实需求的。
6、教育技术革新强化技术理性的同时如何保障人文精神的延续?人本主义的教育技术观将教育技术看成“冰冷的”机械工具,并对这些工具抱有某种“蔑视”和“恐惧”,将技术手段看成影响学生发展的障碍。认为“计算机发展的结果,由于不用脑可能导致我们的智力退化。”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直观的视觉符号覆盖丰富的意念心像、通过“合法偏见”的形式钝化人的创造力,这种“化繁为简”的功能特征决定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适时适度。毕竟蕴涵理性与情感的人的作用在许多方面都是教育技术无法取代的。
二、教育技术革新服务成人教育的思路
所谓教育技术就是人们为了满足教与学的需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各种物质条件所创造的教育经验、方法技能和工具手段的有机综合体。它是以教育智慧经验为核心层,以教育方法技能为中间层,以信息工具手段为外显层而构成的有机综合体。教育技术哲学的发展观涉及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同社会大教育环境的关系问题,涉及人们应当树立怎样的教育技术实践观的问题,涉及教育技术在成人教育进程中应有的位置和作用。
1、技术革新是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育技术革新能够有效促进新兴技术手段同教育的融合,不仅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而且还提供方法上的指导,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拓展教与学的空间,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多方面的强大支持。金振坤指出,多元、汇聚、复杂的媒体互补是媒体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张教育技术研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技术过程研究,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是教育技术研究的永恒主题。
2、技术革新应把握技术与成人教育环境相适应的原则。当前教育技术革新的发展动因源于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因此,教育技术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扎根实践,并与社会诸因素相适应、相协调。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应同地区的教育环境相适应,而不能超越当地的技术环境;教育技术的发展应同新技术的发展相适应,随时为教育技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教育技术的发展应同国家的文化、传统相适应、相协调。
3、技术革新要始终以人为中心而不能以技术为中心。成人教育自然离不开教育技术的有力支撑,必然有赖于信息技术环境建设的发达和完善,有赖于教学软件的深层开发、教学资源的更加丰富,有赖于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但信息技术本身也是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新技术能否为教育和教学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发展水平和对这种技术的有效利用。因此,技术革新必须从教育目标出发,根据教育对象和内容等实际合理地选择应用。
4、技术革新要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最高原则。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息动力,当代社会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方式,人类文明由此也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形态。能否培养出适应这种新的文明形态并能够站在社会前沿的新一代也就成了各国政府和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成人教育的实现绝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泛化、单纯化的结果,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服务于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5、技术革新应在发挥网络技术的潜在优势下功夫。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应在提升教育技术层次和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双向电子通信技术与教育传播理论、现代学习理论的紧密结合,强化教育服务的交互性、网络化、实时性、综合性和适应性,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服务。
6、技术革新要在优化教与学环境及学习资源配置上下功夫。现有教育环境和资源格局还不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社区居民学习的新需求。各种学习网络和学习资源自成体系、各自为战,重复性开发现象比较严重;学习资源库建设标准不统一,研发力量过于分散,影响资源库建设水平和信息内容的交换与共享。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评价体系等特点,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7、技术革新要结合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思路。用终身教育原则对现行教育制度、体系进行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潮。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人是处于一定技术环境中的人,教育是处于一定教育技术环境中的教育;人只有已经进入特定的技术环境之中才能将特定技术环境中的技术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的生活。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技术革新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机会,化解终身学习与日常工作、生活的兼容性,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促进各种教育与学习成果的社会化和相互之间的衔接和沟通,实现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互沟通、持续与间断学习相互结合、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成果相互折算的操作,以激励人们主动、自主地参与学习。
8、技术革新必须有未来意识。未来意识是指在网络时代,人们将从未来社会发展来思考今天的教育和生活,以未来社会发展来要求今天的教师和学生。从我国教育的发展来看,基础教育、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因此,培养教育技术人才是教育领域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给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学习模式等诸方面对教育技术提出了新挑战。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哲学有利于指导教育技术革新在成人教育进程中兴利除弊、扬长避短。对我国这样一个地大人多、地区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新问题、提出的新挑战,不仅要从技术层面上寻找解决的路径,还需在理论上进行深层的反思与提升。从整体上看,教育技术是一种负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和宗教等价值因素的东西,在应用教育技术时应从社会角度予以宏观的考虑,教育技术对人类学习的促进与改善不能违反基本的伦理原则。因此,今后成人教育技术革新要始终抱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最高原则,既不能片面追求“高、精、尖”,也不能简单地排斥、抵制技术,我们需要一种积极、理智、乐观的态度来改造和利用技术,重点应放在如何发挥网络技术的潜在优势和优化教与学环境及学习资源配置上。
【参考文献】
[1]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8页.
[2]丁卫泽、熊秋娥.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应用的两种倾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8(4):226-231.
[3]刘美凤,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術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1(11):6-10
[4]卢锋、唐湘宁.从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9-12.
[5]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287页。
[6]李丽.反思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观[J].理论界.2006, (1 )P.142-143
[7]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 3):3
[8]金振坤.教育技术研究坚持科学发展观——兼论多种媒体组合研究是永恒的主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5(2):5-8.
[9]冯增俊主编.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284-285页。
[10]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J].电化教育研究,2004(4):6-7.
[11]见王一兵教授所作“序”,陈东编著.开放教育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2002.7重印.
[12]李建耀、陈莉.教育技术哲学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2(4)9-13.
【关键词】大众教育;教育技术哲学;技术革新
【作者简介】孙龙国(1963—),男,河南罗山人,副教授,从事德育和远程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00-02
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与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对教育技术哲学问题的思考源于技术哲学的兴起和繁荣。技术哲学就是关于技术的哲学,是对技术与人类关系的一种哲学反思,“它试图从全面、系统和整体的观点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和探究,并作出合理的回答”。如丁卫泽、熊秋娥认为,教育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存在两种理论观念和实践倾向,一种是盲目的乐观情绪甚至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技术的滥用;另一种是盲目的悲观情绪甚至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技术的拒绝。对此,刘美凤指出,教育技术是“教育”和“技术”的结合体,教育技术不仅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也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一、成人教育进程中技术革新的困惑
我们是要利用高科技作为面对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但我们更要充分地估计技术本身的先天不足、形式局限以及使用者的思维定势等来自技术革新自身的挑战。由于教育技术的价值具有两面性,它在应用过程中既有正面效应,能带来正价值,也有负面效应,能带来负价值,因此我们在应用教育技术时应首先对其进行价值的判断。成人教育进程中技术革新的困惑正是源于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
1、如果技术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成人教育的技术化发展倾向,有可能使教育活动出现方向性偏失,背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使具有丰富意义和无穷生机的教育的根本意蕴被去除。在此状态下,真正的“人”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如网络时代的成人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或被错误的信息引入歧途,那么老师在知识的海洋里和信息的狂潮中又该如何指导学习,在个别化的教学上如何进行德育,尤其是集体主义的群育。
2、教育技术革新的实际效果会否加深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知识沟?由于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条件获取上存在的差异,学习个体在学习投资的承受力上存在的差异,以及教育者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上的定势和局限,使教育技术革新的实际效果在不同地区中、不同个体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任其发展下去,昂贵的教育技术支出,可能會把基层、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弱势群体,排除在接受优质教育的大门之外,这显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教育技术革新的投资与回报如何实现受益最优化?有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由于种种原因,用于新技术的投资尚未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造成资源浪费。那么,在教育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作为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主体,人的作用应该如何发挥呢?
4、教育技术革新如何避开技术至上的误区?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观往往从工具手段的角度来看待教育和社会发展问题,认为工具手段是推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实践中崇尚技术至上,因而往往容易犯下片面追求“高、精、尖”的误区。毕竟教育媒体的“改头换面”不等于教育技能的“脱胎换骨”,教育技术的“焕然一新”未必改变教育理念“我心依旧”的现实,学习者是否对教育技术存在强烈的需求以及是否具备先进的理论支撑,都将是教育技术革新成功与否的关进因素。
5、教育技术革新与现实需求如何有效对接?如何实现从传统的连续系列性学习模式向多学科同时互动性的平行学习模式转变,如何通过教育技术的综合作用在新的高度上实现功能上的转变和提升,真正达到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的目的,关系到人类教育的未来发展。只在计算机上进行教学,在虚拟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没有教师经常性的辅导,没有现实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是无法满足教育个体多元而复杂的现实需求的。
6、教育技术革新强化技术理性的同时如何保障人文精神的延续?人本主义的教育技术观将教育技术看成“冰冷的”机械工具,并对这些工具抱有某种“蔑视”和“恐惧”,将技术手段看成影响学生发展的障碍。认为“计算机发展的结果,由于不用脑可能导致我们的智力退化。”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直观的视觉符号覆盖丰富的意念心像、通过“合法偏见”的形式钝化人的创造力,这种“化繁为简”的功能特征决定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适时适度。毕竟蕴涵理性与情感的人的作用在许多方面都是教育技术无法取代的。
二、教育技术革新服务成人教育的思路
所谓教育技术就是人们为了满足教与学的需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各种物质条件所创造的教育经验、方法技能和工具手段的有机综合体。它是以教育智慧经验为核心层,以教育方法技能为中间层,以信息工具手段为外显层而构成的有机综合体。教育技术哲学的发展观涉及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同社会大教育环境的关系问题,涉及人们应当树立怎样的教育技术实践观的问题,涉及教育技术在成人教育进程中应有的位置和作用。
1、技术革新是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育技术革新能够有效促进新兴技术手段同教育的融合,不仅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而且还提供方法上的指导,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拓展教与学的空间,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多方面的强大支持。金振坤指出,多元、汇聚、复杂的媒体互补是媒体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张教育技术研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技术过程研究,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是教育技术研究的永恒主题。
2、技术革新应把握技术与成人教育环境相适应的原则。当前教育技术革新的发展动因源于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因此,教育技术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扎根实践,并与社会诸因素相适应、相协调。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应同地区的教育环境相适应,而不能超越当地的技术环境;教育技术的发展应同新技术的发展相适应,随时为教育技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教育技术的发展应同国家的文化、传统相适应、相协调。
3、技术革新要始终以人为中心而不能以技术为中心。成人教育自然离不开教育技术的有力支撑,必然有赖于信息技术环境建设的发达和完善,有赖于教学软件的深层开发、教学资源的更加丰富,有赖于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但信息技术本身也是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新技术能否为教育和教学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发展水平和对这种技术的有效利用。因此,技术革新必须从教育目标出发,根据教育对象和内容等实际合理地选择应用。
4、技术革新要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最高原则。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息动力,当代社会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方式,人类文明由此也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形态。能否培养出适应这种新的文明形态并能够站在社会前沿的新一代也就成了各国政府和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成人教育的实现绝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泛化、单纯化的结果,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服务于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5、技术革新应在发挥网络技术的潜在优势下功夫。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应在提升教育技术层次和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双向电子通信技术与教育传播理论、现代学习理论的紧密结合,强化教育服务的交互性、网络化、实时性、综合性和适应性,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服务。
6、技术革新要在优化教与学环境及学习资源配置上下功夫。现有教育环境和资源格局还不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社区居民学习的新需求。各种学习网络和学习资源自成体系、各自为战,重复性开发现象比较严重;学习资源库建设标准不统一,研发力量过于分散,影响资源库建设水平和信息内容的交换与共享。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评价体系等特点,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7、技术革新要结合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思路。用终身教育原则对现行教育制度、体系进行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潮。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人是处于一定技术环境中的人,教育是处于一定教育技术环境中的教育;人只有已经进入特定的技术环境之中才能将特定技术环境中的技术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的生活。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技术革新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机会,化解终身学习与日常工作、生活的兼容性,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促进各种教育与学习成果的社会化和相互之间的衔接和沟通,实现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互沟通、持续与间断学习相互结合、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成果相互折算的操作,以激励人们主动、自主地参与学习。
8、技术革新必须有未来意识。未来意识是指在网络时代,人们将从未来社会发展来思考今天的教育和生活,以未来社会发展来要求今天的教师和学生。从我国教育的发展来看,基础教育、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因此,培养教育技术人才是教育领域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给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学习模式等诸方面对教育技术提出了新挑战。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哲学有利于指导教育技术革新在成人教育进程中兴利除弊、扬长避短。对我国这样一个地大人多、地区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新问题、提出的新挑战,不仅要从技术层面上寻找解决的路径,还需在理论上进行深层的反思与提升。从整体上看,教育技术是一种负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和宗教等价值因素的东西,在应用教育技术时应从社会角度予以宏观的考虑,教育技术对人类学习的促进与改善不能违反基本的伦理原则。因此,今后成人教育技术革新要始终抱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最高原则,既不能片面追求“高、精、尖”,也不能简单地排斥、抵制技术,我们需要一种积极、理智、乐观的态度来改造和利用技术,重点应放在如何发挥网络技术的潜在优势和优化教与学环境及学习资源配置上。
【参考文献】
[1]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8页.
[2]丁卫泽、熊秋娥.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应用的两种倾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8(4):226-231.
[3]刘美凤,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術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1(11):6-10
[4]卢锋、唐湘宁.从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9-12.
[5]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287页。
[6]李丽.反思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观[J].理论界.2006, (1 )P.142-143
[7]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 3):3
[8]金振坤.教育技术研究坚持科学发展观——兼论多种媒体组合研究是永恒的主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5(2):5-8.
[9]冯增俊主编.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284-285页。
[10]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J].电化教育研究,2004(4):6-7.
[11]见王一兵教授所作“序”,陈东编著.开放教育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2002.7重印.
[12]李建耀、陈莉.教育技术哲学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2(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