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课程,不仅是高中教学中一门具有愉悦性和教育性的教学课程,还是一门具有帮助学生缓解学生压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课程。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乐感和鉴赏能力也逐渐地被重视起来,但是,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教学工作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鉴于此,笔者则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對高中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中音乐;乐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众所周知,音乐是充满情感的,或欢快、或悲伤,在教学中呢,我们将这种情感体验也当作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一部分。音乐教学中所提及的乐感和鉴赏能力是对学生进行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我们理解音乐的灵魂,又是我们情感抒发的灵魂。下面,文章就来谈一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鉴赏能力。
一、 对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
(一) 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内容
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都是有一定的灵感来源的,或者来源于当时创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或者来源于创作者当时的情感状态,这些外在和内在的因素就共同构成了音乐作品中的某一情感的表达。但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却很少有人能注意到作品背后的内容,往往是拿到音乐作品之后就开始直接练习,这就使学生学得云里雾里,不明白作品的来龙去脉,当然也不能很好的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和节奏感。所以,教师应该强调音乐作品背后的内容,应该要求学生关注作品的创作者是谁,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这部作品?只有通过了解作品背后的信息,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思想。例如:在学习《国际歌》的时候,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这部作品气势滂礴、慷慨激昂,可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和体验呢?对此则很少有人能够说出原因。但是,如果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掌握了《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并对学生进行作品介绍,告诉他们这首歌是巴黎公社战士、诗人鲍狄埃于公社失败后,为号召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站起来,为真理而斗争所创作的壮丽篇章,那么,我们就能够理解整部作品中为什么都充满着正义的光辉了。所以,在作品背景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国际歌》,能够奠定学生的乐感基调,对学生学习和鉴赏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 区别对待学生欣赏风格之间的差异性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每位学生欣赏的音乐风格也不尽相同。高中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选择能力,这也就要求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乐感的时候不能忽视学生的审美能力,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审美而推荐不同的音乐作品。比如,对喜欢轻音乐的学生可以推荐刘若英的作品;对喜欢流行音乐的学生可以推荐周杰伦的作品;对喜欢民族风的学生可以推荐降央卓玛的作品等。这样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乐感。
二、 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创设切题的音乐情境
音乐,我们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用听觉感受它,但是,如果我们想对音乐作品有更好的欣赏和体验,那就需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对音乐进行多角度的感知。可是,应该如何调动呢?这是高中音乐教师们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课题。对此,笔者认为,音乐情境的有效创设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方法。例如:对于一些表现力较强的音乐作品,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兼具声色效果的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与音乐作品情境相符合的画面或者视频,以达到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如《胡桃夹子·花的圆舞曲》,大家都觉得这首曲子抒情而优美,但是可能不知道其是舞剧《胡桃夹子》中的高潮部分。对此,教师就可以选取这部舞剧中的高潮片段,让学生感受最身临其境的《胡桃夹子·花的圆舞曲》,了解这首曲子是在歌颂善良勇敢的女孩子玛丽的热烈气氛时奏出的,如此生动的音乐和画面的合理切换,不仅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眼球,还能加深学生们对歌曲的感悟。又比如欣赏云南彝族民歌《跳月歌》,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云南彝族的服饰、火把节以及民间集体舞“跳月”,眼前尽是人们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边奏边舞的画面,耳边传来的是美妙、欢快的歌声。这种将多媒体设备与音乐教学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沉浸在音乐的画面中,还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教师应该在根据教学实情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情境,这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意识和能力大有裨益。
(二)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流行音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身边的流行音乐越来越多,它以快节奏和歌词直白、容易学等特点吸引着青少年,逐渐地也成为高中生放松心情的主要途径。而对于流行音乐本身来说,它就是一种更新换代非常快的音乐,虽然大多数的流行音乐都是乐观的、积极的,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低俗的、不雅的元素。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教师应该采用“沟通”的方式,而不能采用“禁止”的方式,否则会适得其反。通过有效的师生“沟通”,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和鉴赏观,并学会自己甄别流行音乐中的精华与糟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具有个性化和带有自身特点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阐述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以及“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笔者认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如果高中音乐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文中所提及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并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音乐教学,那么,学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十分有效的培养,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沈昊旻.“流行风”为高中音乐课堂带来一股清流——论高中音乐鉴赏中的流行音乐[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05):72.
[2]徐浩.引导鉴赏,激发兴趣——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6(09):287.
[3]贲道宏.开启音乐课堂的“智慧之窗”——高中音乐鉴赏“智慧”课堂构建之我见[J].儿童音乐,2017(01):42-43.
[4]刘鸿.“质”而生力“疑”而生效——谈音乐鉴赏教学中质疑意识的缺失及培养途径[J].中国音乐教育,2014(08):32-36.
作者简介:
宋冬梅,四川省绵阳市,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关键词:高中音乐;乐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众所周知,音乐是充满情感的,或欢快、或悲伤,在教学中呢,我们将这种情感体验也当作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一部分。音乐教学中所提及的乐感和鉴赏能力是对学生进行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我们理解音乐的灵魂,又是我们情感抒发的灵魂。下面,文章就来谈一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鉴赏能力。
一、 对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
(一) 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内容
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都是有一定的灵感来源的,或者来源于当时创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或者来源于创作者当时的情感状态,这些外在和内在的因素就共同构成了音乐作品中的某一情感的表达。但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却很少有人能注意到作品背后的内容,往往是拿到音乐作品之后就开始直接练习,这就使学生学得云里雾里,不明白作品的来龙去脉,当然也不能很好的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和节奏感。所以,教师应该强调音乐作品背后的内容,应该要求学生关注作品的创作者是谁,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这部作品?只有通过了解作品背后的信息,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思想。例如:在学习《国际歌》的时候,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这部作品气势滂礴、慷慨激昂,可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和体验呢?对此则很少有人能够说出原因。但是,如果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掌握了《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并对学生进行作品介绍,告诉他们这首歌是巴黎公社战士、诗人鲍狄埃于公社失败后,为号召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站起来,为真理而斗争所创作的壮丽篇章,那么,我们就能够理解整部作品中为什么都充满着正义的光辉了。所以,在作品背景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国际歌》,能够奠定学生的乐感基调,对学生学习和鉴赏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 区别对待学生欣赏风格之间的差异性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每位学生欣赏的音乐风格也不尽相同。高中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选择能力,这也就要求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乐感的时候不能忽视学生的审美能力,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审美而推荐不同的音乐作品。比如,对喜欢轻音乐的学生可以推荐刘若英的作品;对喜欢流行音乐的学生可以推荐周杰伦的作品;对喜欢民族风的学生可以推荐降央卓玛的作品等。这样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乐感。
二、 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创设切题的音乐情境
音乐,我们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用听觉感受它,但是,如果我们想对音乐作品有更好的欣赏和体验,那就需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对音乐进行多角度的感知。可是,应该如何调动呢?这是高中音乐教师们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课题。对此,笔者认为,音乐情境的有效创设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方法。例如:对于一些表现力较强的音乐作品,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兼具声色效果的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与音乐作品情境相符合的画面或者视频,以达到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如《胡桃夹子·花的圆舞曲》,大家都觉得这首曲子抒情而优美,但是可能不知道其是舞剧《胡桃夹子》中的高潮部分。对此,教师就可以选取这部舞剧中的高潮片段,让学生感受最身临其境的《胡桃夹子·花的圆舞曲》,了解这首曲子是在歌颂善良勇敢的女孩子玛丽的热烈气氛时奏出的,如此生动的音乐和画面的合理切换,不仅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眼球,还能加深学生们对歌曲的感悟。又比如欣赏云南彝族民歌《跳月歌》,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云南彝族的服饰、火把节以及民间集体舞“跳月”,眼前尽是人们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边奏边舞的画面,耳边传来的是美妙、欢快的歌声。这种将多媒体设备与音乐教学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沉浸在音乐的画面中,还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教师应该在根据教学实情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情境,这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意识和能力大有裨益。
(二)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流行音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身边的流行音乐越来越多,它以快节奏和歌词直白、容易学等特点吸引着青少年,逐渐地也成为高中生放松心情的主要途径。而对于流行音乐本身来说,它就是一种更新换代非常快的音乐,虽然大多数的流行音乐都是乐观的、积极的,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低俗的、不雅的元素。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教师应该采用“沟通”的方式,而不能采用“禁止”的方式,否则会适得其反。通过有效的师生“沟通”,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和鉴赏观,并学会自己甄别流行音乐中的精华与糟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具有个性化和带有自身特点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阐述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以及“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笔者认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如果高中音乐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文中所提及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并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音乐教学,那么,学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十分有效的培养,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沈昊旻.“流行风”为高中音乐课堂带来一股清流——论高中音乐鉴赏中的流行音乐[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05):72.
[2]徐浩.引导鉴赏,激发兴趣——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6(09):287.
[3]贲道宏.开启音乐课堂的“智慧之窗”——高中音乐鉴赏“智慧”课堂构建之我见[J].儿童音乐,2017(01):42-43.
[4]刘鸿.“质”而生力“疑”而生效——谈音乐鉴赏教学中质疑意识的缺失及培养途径[J].中国音乐教育,2014(08):32-36.
作者简介:
宋冬梅,四川省绵阳市,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