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再相信孩子一次

来源 :考试·双语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y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刚刚接手高三班主任没几天,班里的情况还没有完全摸透,没想到就发生了一件事情.
  晚上查自习时,发现李扬同学不见了!
  我马上调查班干部。通过调查了解到,李扬是我们班里典型的“网虫子”,经常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出去上网。
  我想也没想,马上拨通了家长的电话,在电话里,我能听出李扬父亲的怒气,一口一个“揍得轻了”,听那架势恨不得马上逮出来狠狠揍上一顿。握着话筒,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件事是不是处理得有些草率了,揍上一顿?这能解决问题吗?只会更加激化他与家长老师的矛盾。他上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想,这件事急不得。
  于是,我再三劝说家长,让他先冷静一下,我先出去找孩子,找到后给他打电话,家长终于同意先暂时在家等待消息。
  我和班长挨个网吧寻找,最终在一个网吧里找到了李扬。他一惊,非常沮丧,然后乖乖地跟着我往回走。
  他一直低着头,仿佛在等待一场暴风雨的到来。沉默了几分钟后,我说:“李扬啊,这就是你送给我的见面礼吧,你在网吧里受欢迎,老师可不受欢迎啊,你没看见那些网吧的老板,一个个恨不能用眼睛杀了我。”一番开场白后,气氛缓和了,李扬不好意思地咧了咧嘴。
  我转移了话题,我们谈班级里的事情,谈他的篮球特长。李扬逐渐打开了话匣子,他开始跟我谈他的父亲,谈自己的变化。他说:“我的父亲是做生意的,我家的条件还算挺好的。可是父亲文化水平不高,常常感叹自己没上过学,他希望我能够弥补他的不足,希望我给他长长面子。他非常重视我的学习,只要我提出买什么学习资料,不管多么贵,他都毫不犹豫地答应。我以前学习的确也很卖力,成绩也比较好,可是自从上了高二后,我就变了,对我的父亲,有时很反感,每次回家,他除了问我的成绩没有别的话题。要是成绩稍有落后,他得教育上我一个晚上。有时候,又恨自己,感觉自己挺对不起他的,他对我期望那么大……”
  他有些哽咽了,看得出,他其实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问:“那你是怎么迷上上网的?”“高二下学期,我说要用电脑下载资料,父亲给我装上了电脑,上了网,刚开始玩游戏只是好奇而已,没想到一玩上就上了瘾,玩游戏可以忘掉所有的烦恼,我感到很轻松。后来父亲发现我玩游戏把我骂了一顿,撤掉了网线,我就偷偷到外面去玩。后来就经常逃课,父亲知道一回揍我一回……”
  我仔细地听着,我想这不止是简单的上网的问题,必须和家长做好沟通。正想着,又听李扬说:“老师,我求你一件事。”“什么事?”“今天我出去上网的事你不要告诉我父亲好吗?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上网了。”
  我心里一惊,怎么办?看样子他的确已经下定决心了,应该给他一次机会,可是我已经给他父亲打过电话了,都怪我太心急了。但我还是把刚才给他父亲打电话的事告诉了他,他马上默不作声了,事情刚有转机又陷入了僵局。沉默了一会,我做出一个决定,我拍拍他的肩膀说:“这样吧,今天老师就犯个错误,帮你撒个谎,告诉你父亲你陪同学到医务室去了。如果你能真正戒掉网瘾,老师今天说的就算一个善意的谎言,如果你做不到,老师就成了大恶人了,你可不能让老师失望啊!”
  李扬痛快地说:“放心吧,老师,我一定做到。”
  虽然我对他抱有很大的信心,但我知道,真正戒掉网瘾是很难的事,我说:“咱们来个约定,如果你以后特别想上网的话,不能自己偷偷跑出去,你过来找老师,我给你开个假条,但是不能多于三次。”
  他显得很惊讶,有些羞涩地说:“不用了吧。”
  连续三个星期,李扬表现得出奇得好,没有一次逃课,上课也特别积极,班干部反映说,又看到高一时的李扬了。
  没想到第四个星期开始,他找到我说:“老师,我这两天有些烦,怎么也学不进去,你能不能……?就当是做个了结吧。”我明白了,他想去上网。因为以前对他有过承诺,并且我觉得也许给他两个小时,就能换得两个星期,甚至两个月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从他这三个星期的表现,我能够坚信,他一定能战胜自己。
  我给他开了两小时的假条,说:“三张王牌,你用了一张了。”
  两个小时后,他按时回来了。
  在他父亲打电话询问最近是否上网时,我没有对他说起这件事。反而好好地把他表扬了一番。
  以后的日子里,李扬一如既往地学习,成绩也上升很快,在这期间,我和他的父亲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的父亲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表示一定不再给他施加太大的压力。
  来年高考,李扬以绝对的优势考上了山东科技大学,而他剩下的两张王牌,最终也没有用到。
  【反思】
  有人说我们的教育是不放心的教育,是一种保姆教育,是一种狼看护羊的教育。我们在处理一些学生问题上,不应该太教条,太急躁,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把握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多一点通情达理,让教育充满更多的人情味。多给他们一些自我反思的时间,让他们从内心真正产生一种积极的改正错误的意识。
其他文献
议论文是高考作文的主打体裁,因为它的训练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方法性强且效果明显,是高三作文训练的重头戏,而议论文训练有一个重中之重是就是它的亮化工程。  一、化虚入实,以实表虚  将“虚”抽象的论点转化为一个个的“实”,变成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片段、生活画面、或生活场景;是一个个人,是一件件物,是一桩桩事,是一帧帧景,是借万物生动的具体形象,来诠释抽象概念含义的手法。这种手法,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寓抽象
期刊
1.糊涂的智慧:表面上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内心里比谁都清楚  糊涂的人一般呐于言,不是不会说,防祸从口出。  闲聊80%的话都是废话。  即便这样,不知不觉中,加进了感情色彩,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祸从此始。  有些人断章取义,把一些危言耸听的话到处传,让你百口莫辩。  不如不去说,那样别人就不知你的深浅,也就不敢对你轻举妄动,糊涂呐于言的智慧由此可见了。  2.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  
期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寻路不易,铺路亦难,拓路尤艰。当初共和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走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步一步,烙下“坚持”的足迹,一程一程,奏出“变通”的旋律;而今终于穿过山重水复,到达柳暗花明,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令寰宇瞩目,同胞自豪。  (一)  历史的年轮运行到清季,封建王朝风雨飘摇,神州大地夜气如磐。统治者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老百姓却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当鸦片战争的
期刊
前不久,我们去美国堪萨斯州奥弗兰帕克的蓝谷学区考察,美国学校的一些做法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思考。  “生长型”的校园文化  走进美国校园,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简单。美国学校没有我们常见的气派校门、巨幅标语口号或是文化墙、名人语录之类的东西,也没有诸如校风、教风、校训的展示;至于建筑等办学条件,也并不比中国城市学校强。  但是,美国校园却在简单中蕴含着极强的生活和活力。学校走廊上、教室墙壁上和空中,琳琅满
期刊
也许因为在烽烟滚滚的阵地上,英勇的战士以鲜血坚持出一道胜利的风景;也许因为在孤寂难耐的斗室里,顽强的智者以汗水坚持出一枚发明的硕果;也许因为在风雨如晦的岁月中,卓越的哲人以铁骨坚持出一柄真理的利剑。于是,“坚持就是胜利!”一个伟人惊天动地地一声高喊,便不可磨灭的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头脑里,永远成了神圣的行动信条。你要胜利吗?那就得坚持,坚持,再坚持!诚然,“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期刊
涉及日本人的态度,最有影响的是他们对其天皇陛下的态度。天皇拥有对他的子民什么样的控制力呢?美国的一些权威人士指出:在日本七个世纪的封建时代里,天皇一直都是没有实际权力的傀儡。每个日本人直接效忠的对象是他们的领主——大名,以及大名之上的军事统帅——将军,没有人关注对天皇是否忠诚。天皇被幽禁在与世隔绝的宫廷中,他的行为和仪式都在将军所定制度的严格限制之中。如果一位大的封建领主表示了对天皇的尊敬,那将被
期刊
我弟弟小时候和爸爸出门,回程天气很热,路上有人卖冰,爸爸问他要不要吃,他摇摇头说:“我不热,我不要吃冰。”回家后我爸爸写了一篇日记,说孩子很懂事,知道家里穷,即使想吃仍回答不要。  我弟弟做的选择,满足爸爸而非自己的欲望。弟弟是我这一辈小孩的缩影。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生存是唯一目的,怎么可能让你做选择?就算让你选择,你也知道哪个选项是大人想要的。  你以为孩子在做选择,但是他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真
期刊
马斯洛早期的需求层次理论  只要对管理学,心理学稍有接触的人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很多人还能很快地说出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安全、社会(爱与归属)、受尊重、自我实现。  这张图的确是广为流行的需求层次理论,1954年,身为人本心理学中流砥柱的马斯洛出版了影响深远的巨著《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书中提出了上述的需求五层次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
期刊
考试“多样化”  改革,在实践中改革,是近年来中高考运行中的关键词。而“多样化”是这个关键词的注脚。  《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并对改革的主要内容作出了部署。高考将“不分文理科”“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探索高校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而高考加分政策大范围缩水,北京、上海等地都提到要控制特长生招生比例,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向普通中学倾斜,促进生源均衡。  近日,北京市率先公布
期刊
前不久,一个年轻教师疑惑不解地问:《爱莲说》中“不蔓不枝”的“蔓”是读màn 还是 wàn?查现代汉语词典,读前者;可是,一些教辅资料却标注读后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蔓”字,何时读màn,何时读wàn呢?在”不蔓不枝”中究竟该读什么呢?  这个问题,是一个争议已久的老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必须弄清的疑难问题。  一、规范:看“蔓”的读音规范化要求  从教学的角度而言,确定一个汉字读音是否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