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背小萤叶甲[Galerucella grisescens(Joannis)]新寄主的发现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eform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褐背小萤叶甲为寡食性昆虫,嗜食蓼科植物,为蓼科田间杂草的重要天敌。本文首次报道了发生在千屈菜上的褐背小萤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情况,表明褐背小萤叶甲能在千屈菜上取食为害,完成其生活史,是一种千屈菜害虫。
  关键词 褐背小萤叶甲;千屈菜;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Q 969.512.4
  
  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inn.)为多年生挺水宿根草本植物,属于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原产欧洲和亚洲的暖湿地带。在浅水中栽培长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生命力极强,中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长在沼泽地、水旁湿地和河边、沟边。其株丛整齐清秀,花色淡雅,花期长,现各地已开始开发种植用于园林绿化。在园林配置中可丛植于河岸边、水池中或园林道边作花境,可露地栽植,也可盆栽或做切花。近年来,水生植物应用越来越丰富。千屈菜作为一种有着优良性状的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已开始展现其生态景观功能。本文作者于2007年在千屈菜上发现叶甲危害,鉴定其为褐背小萤叶甲[Galerucella grisescens(Joannis)]。褐背小萤叶甲分布广泛,已知的寄主有蓼属、酸模属、草莓属、珍珠梅属,但至今尚未见报道取食为害千屈菜属植物。本文以千屈菜为寄主植物饲养褐背小萤叶甲,对其形态鉴定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危害情况进行室内外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室内观察饲养
  室内观察饲养是在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昆虫饲养室进行,饲养条件:温度25℃,相对湿度70%,光周期L//D=14h//10h。
  将带有新鲜虫卵的小枝采回,放于直径12cm的大号培养皿中,叶片用滤纸保湿,置于昆虫饲养室中。每日定时置于解剖镜下检查,记录卵壳变化和孵化行为。卵孵化后,如叶片变干变枯,用毛笔将幼虫轻轻挑到另一放有新鲜健康千屈菜叶片的培养皿中,用滤纸保湿。每2h置于解剖镜下观察,记录幼虫取食为害、蜕皮、化蛹、羽化等行为习性及各虫期体长、体色等形态特征。
  羽化后的成虫按雌雄性比1:1移入到内有盆栽千屈菜植株的50cm×50cm×80cm养虫笼内,让其自由交尾、产卵,并每天定点、定时观察成虫取食为害、交配、产卵等行为。
  
  1.2室外观察
  地点设在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千屈菜苗圃内,每天定点、定时和随机观察、记载各虫态的变化和行为习性。
  
  2 结果与分析
  
  2.1形态特征
  经过室内解剖镜下观察,按照其形态特征鉴定,该叶甲卵(封面图a)、幼虫(封面图b)、蛹(封面图c)、雌雄成虫(封面图d)均符合褐背小萤叶甲分类鉴别特征,确认为本种。
  
  2.2生活史
  褐背小萤叶甲在武汉市1年发生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成虫于10月下旬在枯枝落叶或表土层越冬。第1代出现在3月中旬,第2代出现在4月下旬,第3代出现在6月中旬,第4代出现在7月下旬。8月份室内饲养观察得出,卵期为4~5d,幼虫期为12~15d,蛹期为3~5d。
  
  2.3生物学特性
  成虫于夜间及早晨潜伏于叶背或草丛,飞行能力弱,上午09:00开始活动。成虫交配后第2天即可产卵,产卵集中在09:00~12:00。卵多产在千屈菜叶背主脉附近,产卵高峰时也产于叶片正面。卵块产,卵粒较规则排列并向上耸立,每块17~25粒卵。
  幼虫孵化前卵壳顶部水渍状,以后水渍状范围逐渐扩大,孵化时幼虫从卵壳一侧爬出,在卵块附近啃食叶肉,进入2龄后分散取食危害,2龄和3龄在千屈菜叶背取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叶片透明斑。
  化蛹前,老龄幼虫停止爬行、取食,虫体颜色由黄色逐渐加深,变为黑褐色。尾部分泌黏液粘在寄主植物千屈菜叶背,头朝下呈下垂状。20h后开始蜕皮,沿背中线从头部开始形成裂缝。
  成虫羽化时,蛹头部表皮先裂开,之后靠着身体的蠕动全部羽化出来,刚羽化的成虫为嫩黄色,之后颜色逐渐加深。成虫直接取食叶片,使叶片呈现缺刻和孔洞。成虫的交配时间多集中在09:30~12:00和15:00~18:00。
  
  2.4危害情况
  褐背小萤叶甲主要取食千屈菜的叶片。幼虫取食叶肉,造成透明斑,同时在危害处留下黑色粪便。成虫取食叶片,造成大量的缺刻和孔洞(封面图e)。危害严重时千屈菜叶尖枯萎、卷曲,严重影响园林水生植物千屈菜的观赏效果。
  
  3 讨论
  
  褐背小萤叶甲[Galerucella grisescens(Joan—nis)]属鞘翅目叶甲科(Chrysomelidae)萤叶甲亚科(Galerucinae)小萤叶甲属(Galerucella),属于寡食性昆虫。潘洪玉等在室内采用单管强迫取食法测定褐背小萤叶甲的寄主范围,将11个科36种供试植物的叶片单管喂食刚孵化的幼虫,结果表明褐背小萤叶甲嗜食蓼科植物,强迫取食试验发现,该虫在草莓上虽能完成世代发育,但草莓对成虫刺激产卵等选择性差,产卵量少,幼虫发育慢;而在蓼科杂草上则相反,世代多,繁殖力强,群集发生与为害。林智慧等也得到相同结果。褐背小萤叶甲在福建省三明地区1年发生4代,具有世代重叠现象,本文研究表明该昆虫在新寄主千屈菜上的生活习性与在蓼科植物上的相似。
  褐背小萤叶甲作为控制蓼科田间杂草的重要天敌,已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千屈菜在国外被当作一种杂草,用两种欧洲叶甲[Galerucella calmariensis(L.)、G.pusilla (Duftschmidt)]进行生物防治。但我国千屈菜已作为一种既有景观效果又有生态功能的植物材料应用于湿地公园和园林水景,是一种重要的园林植物。本研究结果表明褐背小萤叶甲能在千屈菜取食为害,完成其生活史,是一种千屈菜害虫。近两年在武汉,作者发现千屈菜遭受其危害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为有效防治褐背小萤叶甲对千屈菜的危害,褐背小萤叶甲在千屈菜植物上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还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阿呼是一阵风,一阵爱抢别人东西的风。  “呼——”他抢走了一个小男孩的巧克力。  小男孩连蹦带跳地追逐着,试图把自己最爱吃的东西抢回来。  “呼——”他抢走了一个小女孩的芭比娃娃。  小女孩坐在家门口,像失去一位最要好的朋友那样伤心地哭了。  “呼——”他抢走了一位老大爷的烟斗。  老大爷气得直跺脚,这支烟斗是他的宝贝,已经陪伴他好多年了呀!  “呼——”他抢走了一位老奶奶的宠物猫。  老奶奶差点
什么造就了污染?污染的观念已存在数千年,但在某个时期某个地点被认为是污染物的东西,在另一个时间地点却并不以为然。关于污染的观点同关于自然的观念一样,是一種文化发明。正是基于此,《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将污染置于一种历史的框架中去考察。环境历史学家彼得·索尔谢姆在书中为我们描述了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作为工业大国的英国是如何回应和思考煤烟污染问题的。  作者:(美)彼得·索尔谢姆 译者
摘要 本研究通过DNA体外重组技术,将稻瘟病菌MoSlp1基因和擬南芥几丁质寡糖受体基因AtCERK1的跨膜结构域和胞内结构域基因融合,构成嵌合基因MoSlp1-AtCERK1。在烟草瞬时表达试验中,MoSlp1-AtCERK1嵌合蛋白诱导烟草产生以过敏性坏死为表现形式的过敏反应。以带有MoSlp1-AtCERK1蛋白的农杆菌注射烟草,可增强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抗病性。同时提高烟草的PR-1基因转
清晨,木耳惊奇地看到窗外有一只知更鸟,它飞走后,留下一片像叶子一样的东西。他拿着叶子走进阿婆卧室。看到那枚叶子,阿婆竟颤抖起来:“这是萤火虫舞会的请柬!”阿婆的声音也颤抖着,干枯的眼里竟流出泪水。  “请柬?”木耳很惊讶。  “是啊,这是羽毛枫的叶子,只有萤火森林才有的!”阿婆的手颤抖着。  “那萤火虫舞会是什么啊?”  “萤火虫舞会是很盛大的化装舞会,在遥远的萤火森林里。八十年前,我曾经作为木族
摘要 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污染是威胁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过程中,田间施用的农药最终会进入土壤环境并在其中转化积累,导致农田土壤环境污染。农作物能够通过根部吸收将土壤中的农药转运至植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造成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土壤中农药残留进入植物体的途径,指出了可能影响土壤中农药进入植物体的内外因素,着重强调了其对农产品安全存在的潜在
摘要  为实现荧光定量PCR对土壤病原真菌数量更为高效、灵敏的检测,本研究将液体培养的孢子悬浮液和长年耕作的水稻土制作成孢子浓度为4×101~4×106 spore/g的带菌土,采用MoBio PowerSoil@ DNA Isolation Kit提取模拟带菌土壤总DNA,引入常规PCR预扩增包含qPCR目标序列的1 446 bp片段,以预PCR产物为模板进行qPCR,构建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
李振波  “我愧对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孩子……”2019年8月30日,年过半百的李振波坐在被告人席上,他的亲人没有一人到场。  李振波,黑龙江省同江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李振波于2019年4月被立案审查调查。同年7月,他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同年9月,因犯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李振波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70万元。不拒绝,给多给少都收下  李
摘要  对于以种子形态为物种主要识别依据的口岸部门,外来入侵杂草长芒苋、西部苋和糙果苋一直是鉴定的难点。本文对34种苋属植物的ITS序列和26S rDNA进行分析,通过SNP变异位点及特异性引物,借助PCRRFLP方法,对长芒苋、西部苋与糙果苋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鉴定。ITS序列分析表明,长芒苋种内变异小,种间变异显著,可与其他苋属植物明显区分。西部苋与糙果苋之间ITS序列差异小,需依据SNP位点
摘要 金龟子绿僵菌能够寄生昆虫,也能与植物共生。黏附素MAD1是绿僵菌与宿主互作初期的黏附因子。已知它在昆虫的侵染和致病中起重要作用,但与植物的互作机制报道甚少。为了研究MAD1在绿僵菌与植物共生中的作用,我们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金龟子绿僵菌mad1敲除株,并检测了敲除株的生长、产孢、孢子萌发及毒力等生物学特性,进一步利用qRT-PCR分析了MAD1在调节花生免疫响应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与野生型菌株
一  908班的苏橙橙,突然间就变成了一只刺猬!身上的刺密而尖锐,谁都不敢惹她!  苏橙橙的座位在教室门口处。今天的天气不太好,风带着灰尘直往门里蹿。中午不停地有同学进进出出,整个中午,她都在起身关门。  有一道数学题,特别难,每次刚写了一个步骤,门就开了。苏橙橙忍不住发火了,冲着还没有走到后排座位的林子朋大声叫道:“你有没有长手啊?”所有在座的同学,都抬起头望着她,一个一个地,小表情看上去好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