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造价涉及到在建工程的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要求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同时不会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当前公民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关于成本控制点要素十分复杂,包括投资估算、控制设计变更等各个阶段的内容,对于指导建筑企业实现稳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导向作用。本文将以工民建预算中的造价管理作为研究课题对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讨论。
关键词:工民建;预算;造价管理;阶段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所谓施工预算就是对从施工前期到工程投入期间所需要的成本费用进行预算。在工民建的施工管理中,对预算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工民建施工预算不仅影响着工程的顺利施工,对于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也有着重要作用。对工民建预算中的造价管理进行科学控制可以有效节约工民建施工成本,保障施工的顺利展开和施工质量。随着工程施工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做好预算造价管理的控制分析更显得尤为重要。
1、准备阶段预算造价的管理。
对工民建预算中的造价管理,首先要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工程预算中造价管理内容。对于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对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工程建设施工成本的控制起重要作用,便于后续工作的积极跟进。一般来说,工程施工建设准备阶段的预算造价主要有施工建设的设计预算造价和工程施工建设招投标预算造价两个方面。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衡量标准就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工民建项目设计阶段的预算造价控制,可以从工民建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选择上进行控制。这就需要坚持技术先进、实事求是和经济适用的原则,对于重要施工技术、工艺及专业施工方案等进行优化,从而挑选出配置最优、成本最低的施工方案。同时对于影响工程造价的材料供应、作业设备、人力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都应该考虑全面,提前预测,保证初步设计阶段的投资预测没有漏洞。
招投标预算造价控制方面。招标策略主要包含标段划分、承包方式、评标方式、风险预测和控制等几个方面。由于招标公告一旦发布不可更改,因此在招标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招标策略准备,通过标段的合理划分、承包方式的有力选择增加吸引力;通过调查潜在供应商找寻有竞争意愿和竞争力强的投标人,掌握市场行情;确立合理的商务分值分配、评分标准等;广泛收集行业的收费标准和市场价格,防止供应商漫天要价。在合同谈判中应查实中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施工合同条款等进行多次检查、核对,确保选择信誉良好、质量过硬的施工单位,对相关合同文件应进行妥善保管,防止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2、在建阶段的预算造价控制。
工民建在建阶段是指工程施工阶段和竣工交付未投产之前阶段,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重点是合理应对突发性因素,控制不利因素。其中工程变更、供应材料价格上涨、人工工资上涨、施工人员工作失误、天气变化、设备租赁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凡是施工阶段能够影响造价成本的被动因素、负面因素都是工程造价管理应该控制的重点问题。所以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状况,及时协调施工单位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承包人相互间的关系,包括施工行为对于当地政府、群众造成的影响,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纠纷要及时解决,避免或者减少索赔事件的出现。在合同中对于承包商、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和责任范围,应该明确索赔责任界限,确定各自应该承担的费用。此外 ,针对部分承包商在一些工程上故意采用“低价中标”的违规操作,应该在施工约定合同中明确标识,对“中标价变更”后采取的策略明确指示出来。同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图纸会审
在获得工程设计图纸后,各参与施工建设的单位都应该认真审查图纸的各项内容,保证对图纸的设计要求、设计标准等都完全了解,避免因某一方不了解而造成的施工失误。对于图纸中出现的错漏、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及时讨论后给予修正,防止在后期工程中出现设计变更导致作业变更等重复性劳动出现,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2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牵涉主体众多,多方面情况的变更极易造成工程量变化、施工进度滞后等,施工单位和承包方在施工质量、人员技术、薪资酬劳等方面也容易发生争执,所以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加强现场签证管理,保证施工顺利展开。
2.3健全管理机制
建设业主单位应该根据签证、工程变更等行业处理规则或者国家关于这些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统筹考虑各方的利益后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工程量清单、工程变更、单价等的送审核算制定一个明确的现场处理标准。对于施工图、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规范及检查标准也应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在施工中形成制度约束,避免重复签证造成的成本增加,对工程量实现客观、真实的控制。
2.4严格审查承包商材料,严控建筑材料加工订货
根据“进度工程量”和“单位工程量材料消耗量”预算本期材料需求量,综合考虑库存量后再确认当月材料供应量。材料供应严格按照月核销、年核销、总量核销的三级核销管理。如果实际领用量比材料供销总量多时,超出部分应由施工单位承担,反之则应查明材料少的原因,若是由于降低工程质量的原因,则应适量减少工程量并对责任人追究。另外施工中可能出现一些突发性因素导致预计建筑材料不足,如果是非人力元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追加,但是加工订货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流程走,严密计算加工订货量,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3、竣工阶段的预算造价控制。
工民建施工结束后的预算造价管理,主要指施工验收以及施工竣工事宜的处理费用进行控制,保障施工质量和验收情况,减少成本。由于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确定的重要依据,所以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对工程价款的审计工作都非常的重视。但是目前施工单位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竣工结算中普遍存在冒算多算、高套定额单价还有提高取费标准等现象,有的甚至私自变更材料,以次充好,使建设单位花费高额投资,也给工程留下隐患。所以结算应该审查投标综合单价与清单内的项目结算单价是否吻合,并再次审查现场签证、工程变更确保结算的真实性、有效性。如果出现有出入或者工程隐患的地方,应按照合同规定追究施工单位责任,必要时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工程结束阶段,业主应对施工中各个阶段的有效控制、全面管理做全面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制定合理的改进建议,给以后的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借鉴经验。
4、结束语
工民建预算中的造价管理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还涉及到经济、技术和管理等多种学科,建设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控制造价的重要性,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反馈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成本,减少浪费。尤其是建设单位,对造价管理的控制应该遵循全面、动态、整体性的管理原则,对施工单位的各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监督并及时指导,确保在最少的成本开支下保障工程质量的合格,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育年.工民建预算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2(12).
[2]胡小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现代商業.2008(23).
[3]刘惠明,宋香荣.浅谈如何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J] .西部煤化工.2008(2).
[4]自爱瞵.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7).
[5]方亚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分析应用[J].四川建材.2009(2).
[6]彭少林,王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思路和做法工程造价管理.2013(2).
关键词:工民建;预算;造价管理;阶段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所谓施工预算就是对从施工前期到工程投入期间所需要的成本费用进行预算。在工民建的施工管理中,对预算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工民建施工预算不仅影响着工程的顺利施工,对于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也有着重要作用。对工民建预算中的造价管理进行科学控制可以有效节约工民建施工成本,保障施工的顺利展开和施工质量。随着工程施工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做好预算造价管理的控制分析更显得尤为重要。
1、准备阶段预算造价的管理。
对工民建预算中的造价管理,首先要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工程预算中造价管理内容。对于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对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工程建设施工成本的控制起重要作用,便于后续工作的积极跟进。一般来说,工程施工建设准备阶段的预算造价主要有施工建设的设计预算造价和工程施工建设招投标预算造价两个方面。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衡量标准就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工民建项目设计阶段的预算造价控制,可以从工民建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选择上进行控制。这就需要坚持技术先进、实事求是和经济适用的原则,对于重要施工技术、工艺及专业施工方案等进行优化,从而挑选出配置最优、成本最低的施工方案。同时对于影响工程造价的材料供应、作业设备、人力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都应该考虑全面,提前预测,保证初步设计阶段的投资预测没有漏洞。
招投标预算造价控制方面。招标策略主要包含标段划分、承包方式、评标方式、风险预测和控制等几个方面。由于招标公告一旦发布不可更改,因此在招标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招标策略准备,通过标段的合理划分、承包方式的有力选择增加吸引力;通过调查潜在供应商找寻有竞争意愿和竞争力强的投标人,掌握市场行情;确立合理的商务分值分配、评分标准等;广泛收集行业的收费标准和市场价格,防止供应商漫天要价。在合同谈判中应查实中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施工合同条款等进行多次检查、核对,确保选择信誉良好、质量过硬的施工单位,对相关合同文件应进行妥善保管,防止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2、在建阶段的预算造价控制。
工民建在建阶段是指工程施工阶段和竣工交付未投产之前阶段,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重点是合理应对突发性因素,控制不利因素。其中工程变更、供应材料价格上涨、人工工资上涨、施工人员工作失误、天气变化、设备租赁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凡是施工阶段能够影响造价成本的被动因素、负面因素都是工程造价管理应该控制的重点问题。所以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状况,及时协调施工单位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承包人相互间的关系,包括施工行为对于当地政府、群众造成的影响,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纠纷要及时解决,避免或者减少索赔事件的出现。在合同中对于承包商、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和责任范围,应该明确索赔责任界限,确定各自应该承担的费用。此外 ,针对部分承包商在一些工程上故意采用“低价中标”的违规操作,应该在施工约定合同中明确标识,对“中标价变更”后采取的策略明确指示出来。同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图纸会审
在获得工程设计图纸后,各参与施工建设的单位都应该认真审查图纸的各项内容,保证对图纸的设计要求、设计标准等都完全了解,避免因某一方不了解而造成的施工失误。对于图纸中出现的错漏、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及时讨论后给予修正,防止在后期工程中出现设计变更导致作业变更等重复性劳动出现,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2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牵涉主体众多,多方面情况的变更极易造成工程量变化、施工进度滞后等,施工单位和承包方在施工质量、人员技术、薪资酬劳等方面也容易发生争执,所以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加强现场签证管理,保证施工顺利展开。
2.3健全管理机制
建设业主单位应该根据签证、工程变更等行业处理规则或者国家关于这些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统筹考虑各方的利益后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工程量清单、工程变更、单价等的送审核算制定一个明确的现场处理标准。对于施工图、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规范及检查标准也应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在施工中形成制度约束,避免重复签证造成的成本增加,对工程量实现客观、真实的控制。
2.4严格审查承包商材料,严控建筑材料加工订货
根据“进度工程量”和“单位工程量材料消耗量”预算本期材料需求量,综合考虑库存量后再确认当月材料供应量。材料供应严格按照月核销、年核销、总量核销的三级核销管理。如果实际领用量比材料供销总量多时,超出部分应由施工单位承担,反之则应查明材料少的原因,若是由于降低工程质量的原因,则应适量减少工程量并对责任人追究。另外施工中可能出现一些突发性因素导致预计建筑材料不足,如果是非人力元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追加,但是加工订货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流程走,严密计算加工订货量,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3、竣工阶段的预算造价控制。
工民建施工结束后的预算造价管理,主要指施工验收以及施工竣工事宜的处理费用进行控制,保障施工质量和验收情况,减少成本。由于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确定的重要依据,所以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对工程价款的审计工作都非常的重视。但是目前施工单位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竣工结算中普遍存在冒算多算、高套定额单价还有提高取费标准等现象,有的甚至私自变更材料,以次充好,使建设单位花费高额投资,也给工程留下隐患。所以结算应该审查投标综合单价与清单内的项目结算单价是否吻合,并再次审查现场签证、工程变更确保结算的真实性、有效性。如果出现有出入或者工程隐患的地方,应按照合同规定追究施工单位责任,必要时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工程结束阶段,业主应对施工中各个阶段的有效控制、全面管理做全面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制定合理的改进建议,给以后的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借鉴经验。
4、结束语
工民建预算中的造价管理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还涉及到经济、技术和管理等多种学科,建设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控制造价的重要性,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反馈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成本,减少浪费。尤其是建设单位,对造价管理的控制应该遵循全面、动态、整体性的管理原则,对施工单位的各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监督并及时指导,确保在最少的成本开支下保障工程质量的合格,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育年.工民建预算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2(12).
[2]胡小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现代商業.2008(23).
[3]刘惠明,宋香荣.浅谈如何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J] .西部煤化工.2008(2).
[4]自爱瞵.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7).
[5]方亚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分析应用[J].四川建材.2009(2).
[6]彭少林,王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思路和做法工程造价管理.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