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国上学的时候,听英国的BBC四台,有一档现场直播节目,叫做“AnyQuestions”。主持人Jonathan Dimbleby从1987年起就一直在主持这一档节目,每周四晚八点,主持人和他的嘉宾们就会准时出现在电波中,二十多年来从不曾改变。
英国人习惯于这样一成不变的节目,习惯于学校的餐厅每周五必定供应炸鱼和薯条,习惯于围观每周三中午首相与反对党领袖在议会的那一顿炮轰。习惯把这样的安稳视作传统,就好像他们居住的房子一样,动不动就有上百年的历史。
很多人第一次到欧洲,看到大多数城市都是这种历史般的城墙、房屋时,很有些失望。这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地方,他们原以为这里遍地都是那种华丽丽的时尚。就在这些古老的城墙间,越来越多和我一样的黄皮肤的年轻面孔,穿梭在其中。
而在我们的生活里,小时候撒欢的那条羊肠小道,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变成了柏油马路,之后的某一个月里,这条道路又扩容成了南来北往的立交桥;现在,立交桥的底下,还多了地铁站。城市如一个在不停充气的大气球,每天都在不断地变大。这样的过程里,我们曾经藏在很多地方的记忆,也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某个时候,突然想去一条小径上走走,就不得不坐上几个小时的车,才能找到一条荒草丛生的小道。旁边的村庄也显得很空落,那些年轻面孔,都去了都市,去寻找自己的梦,其中有很多新生代的“90后”。
其实,这些原本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的生活一直都处在高速变化的节奏中。三十多年前,很多人期望能有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夜不能寐,现在,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有了很多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去不去上大学,可以选择在国外还是国内上大学。继香港和澳门之后,2011年,台湾高校的大门,也向内地学生敞开了。
快速变化的世界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很多种可能性。面对一扇扇打开的门扉,有一位作者在“90后的纸围脖”里这样写道:“成长、变化、反复……这是属于我们青春的真实。”
是的,变化本来就是青春的代名词。只是很多时候,站在没有了年轻面孔的村落旁和气球一样华丽丽地变大的城市里时,我常常会无意识地想起欧洲的那些老城墙,它们就像深扎的树根一样,自有一种默默无声的坚持,一种默默无声的力量。
当我们带着青春开始去寻梦的时候,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唯一不要忘了的就是,记得不时回望一下你出发的地方,那里有你很多年后会去寻找的东西,有你很多年后解释青春成败的理由。它们会像根一样,一直深植于你的内心之中,只是常常被我们的浮躁忽略了而已。
英国人习惯于这样一成不变的节目,习惯于学校的餐厅每周五必定供应炸鱼和薯条,习惯于围观每周三中午首相与反对党领袖在议会的那一顿炮轰。习惯把这样的安稳视作传统,就好像他们居住的房子一样,动不动就有上百年的历史。
很多人第一次到欧洲,看到大多数城市都是这种历史般的城墙、房屋时,很有些失望。这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地方,他们原以为这里遍地都是那种华丽丽的时尚。就在这些古老的城墙间,越来越多和我一样的黄皮肤的年轻面孔,穿梭在其中。
而在我们的生活里,小时候撒欢的那条羊肠小道,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变成了柏油马路,之后的某一个月里,这条道路又扩容成了南来北往的立交桥;现在,立交桥的底下,还多了地铁站。城市如一个在不停充气的大气球,每天都在不断地变大。这样的过程里,我们曾经藏在很多地方的记忆,也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某个时候,突然想去一条小径上走走,就不得不坐上几个小时的车,才能找到一条荒草丛生的小道。旁边的村庄也显得很空落,那些年轻面孔,都去了都市,去寻找自己的梦,其中有很多新生代的“90后”。
其实,这些原本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的生活一直都处在高速变化的节奏中。三十多年前,很多人期望能有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夜不能寐,现在,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有了很多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去不去上大学,可以选择在国外还是国内上大学。继香港和澳门之后,2011年,台湾高校的大门,也向内地学生敞开了。
快速变化的世界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很多种可能性。面对一扇扇打开的门扉,有一位作者在“90后的纸围脖”里这样写道:“成长、变化、反复……这是属于我们青春的真实。”
是的,变化本来就是青春的代名词。只是很多时候,站在没有了年轻面孔的村落旁和气球一样华丽丽地变大的城市里时,我常常会无意识地想起欧洲的那些老城墙,它们就像深扎的树根一样,自有一种默默无声的坚持,一种默默无声的力量。
当我们带着青春开始去寻梦的时候,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唯一不要忘了的就是,记得不时回望一下你出发的地方,那里有你很多年后会去寻找的东西,有你很多年后解释青春成败的理由。它们会像根一样,一直深植于你的内心之中,只是常常被我们的浮躁忽略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