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是祖先留给后代的遗传密码,通过它可以追溯最初的人类文化,可以发现自身和传承文明。清朝著名学者张澍说过:“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中华民族一直信奉“血脉相连”的理念,而文化寻根又是一种心理情结和激情的存在和跃动。文化同源形成了人们共同的民族自尊心和归属感,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根”情结,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也必将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关键词:传承文明;母语;阅读;校园文化
曾几何时,中国文化走进了一个创新即抛弃传统的误区,而且大有抛弃的越彻底、创新的越纯粹的势头,中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其实,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团结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但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而本民族的语言则是这个民族文化里最具代表性、最富生命力的精华所在。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和国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纽带,是我们进行人际交往、思想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如今,国人语文水平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许多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写不好文章的情况比较常见,一些人甚至连简单的“语句通顺”都难以做到。为此,我校将母语教学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
一、书写——为学生植入一种文化基因
规范汉字的书写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儿童母语学习由习得到学得的重要的一个手段,是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与应用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方法。加强小学书法教育,意义不仅仅在于书法技能的传授,而在于通过书法教育和汉字教育,给我们后代子孙的脑子里,植入一种汉字文化和传统书法艺术的意识。当学生从点、横、撇、捺开始写起时,他们就已经在追随着先哲的足迹,去找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之一,为此我们要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引导学生“端正写字,豁达做人”,培育“墨香飘逸,立字立人”的书法文化,争创书法教育特色。为了能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训练,我们请教了多位市级书法教学名师,并最终与我市知名硬笔书法家周京泰老师共同研发了校本教材,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人手,从培养孩子们自信心抓起,逐步让他们从“读帖”“描红”“临帖”发展到创作,在此基础上扩展书体、书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我校学生的书法作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我们始终坚持,小学阶段不需要培养艺术家,首先要培养的是对汉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基因载体认同感,即先立足于文化,而不是立足于技能。2011年10月中旬,辽宁省教育厅“根文化”小学写字教育研究与实践实验课题中期成果现场交流会在东胜小学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及其他各市小学的相关领导齐聚我校,共同完成了一次中华文明的寻根之旅。学生现场挥毫泼墨,拓、裱、篆刻,盛况空前,无不彰显着我校浓郁的书写氛围和扎实的教学态度。我们只想让学生知道,汉字不单单是由音组成的,它还是由形组成的,它的书写过程是非常有趣的。有人认为,小学书法教育是一种“复古”的行为,其实这完全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课题,给我们语文和书法教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通过研讨新的母语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课内外小学生高效规范书写的新途径、新办法和新经验,来进一步明确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的办学方向。只有在继承母语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小学生汉字书写的规律,探索省时高效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才能推动小学母语教学改革健康的向前发展。
二、阅读——让学生聆听先贤的真经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精神生命的成长史。一个人阅读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就决定了他人生的广度、深度和高度。现在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大多空虚而浮躁。全神贯注、宁静致远的读书心境似乎已越来越遥不可及。能使学生们从网络中回归书籍,用文本的魅力去拯救学生们的精神世界,这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为此,经过不断地探索与找寻,最终我们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主题阅读实验研究’子课题”的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申报并立项。成立了“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组,确定了实验学校的实验班级,并使全体教师初步明确了大单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以及“一主两翼”的教材体系。“主题阅读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意识,注重学生语言积淀、情感体验及良好语感的形成,并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对阅读主题的把握能力,帮助学生有思考地读书,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小学阅读犹如慢火煨汤,咸鲜淡雅、汁浓味厚、怡心养性。而阅读习惯的养成,则是一种无形胜于有形的手法,一种先精神而后章法的格调,一种水到渠成的必然,一种妙趣天成、超凡脱俗的境界。因此,我们说,“主题阅读实验研究”是以读为主的研究,是一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转变。相信在这样一个前提的指引下,东胜小学的阅读教学必定会大放异彩!
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浩如星海的经史子集中凝聚了无数古代先贤们智慧结晶。让学生走近经典、感悟经典去聆听先哲们悲怆空灵的声音,是体现根文化的最好方法。为了使学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国学素养,我校购置了由北京育灵童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联合编订的《儿童经典诵读一中西文化经典套装》和《育灵童国学课堂》的完整教材。这套教材涉猎了国学课堂、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优秀文章,为儿童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国学的环境;让孩子们能够轻轻松松地学习经典,快快乐乐地夯实根基;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国学的价值、提升对国学的兴趣、增进国学的素养,从而奠定深厚的国学修养和人文底蕴,也是我校在母语教学中的一次大胆尝试。 三、氛围——让学生找到生根的土壤
一个人生长的环境决定了他未来的价值取向,而校园环境的建设则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品味。校园环境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是学校的校风、文化积淀、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它以“外显内隐”的行为模式感染着学生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潜移默化的激发着学生们价值观的养成。自觉不自觉的影响着学生们走上社会后的发展,因此,绝对不能忽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
无论是教学楼外墙的“中国之情、民族之魂、世界之眼光”楷体、篆体的红色醒目标语,及“国家、责任、强者”的大字篆体校训,还是操场、走廊内悬挂着国学、历代书法家的解读,还有师生软硬笔书法作品,以及每个班级的规范汉字和每位班主任的板书设计、板画等作品,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走进校园,就仿佛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从而唤起学生书法练习的心理共鸣,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受到祖国传统艺术的熏陶,使师生的练习和创作激情不断,使艺术氛围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翰墨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上去找寻中华文明之根。
四、艺术——传统文化中绽放的美丽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样式,是文明的一种存在方式。一般来说,艺术是不同于非艺术的东西。虽然,在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艺术与非艺术、反艺术之间的界限渐趋消失,艺术甚至成为非艺术、反艺术。同时,艺术有各种不同的门类,翅,绘画、音乐等,但它们之间有无共同的本质,也是很成问题的。即使如此,对艺术的存在与规定的揭示,仍然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作为一种身心合一的训练,艺术不仅训练人的身体,还训练人的心灵,并且关注身心的合一。艺术教育是一种感性的教育、情感的教育、非功利的教育,也是一种快乐教育与游戏教育。当然,人们发现审美教育最根本的特性在于,它既不是片面的身体教育,如体育,也不是片面的智力和德行教育,而是身心合一的教育。
多年来,东胜小学在省、市、区各级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校、全国红旗少先大队、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先进单位、国家级英语实验校、全国科普活动示范校、省新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省双语实验校、省现代信息技术示范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德育先进集体、省先进家长学校、省“一校三队”一等奖、省“十佳音乐教研组”市“歌满校园”优秀表演奖等荣誉称号。歌舞剧《密林深处》荣获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这些都成就了东胜小学优质的教育品牌。学校的教育影响力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及教育专家、领导的好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智者治教行为和“举重若轻”的教育智慧。学校现有艺术特长队9个(合唱队、舞蹈队、扬琴队、二胡队、古筝队、笛子队、琵琶队、国画队、书法特色班),长年坚持训练并做到有目标、有组织、有措施、有计划,有总结、有成果的开展教学、训练工作。特长队的队员们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耐心传授和引领下,他们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我校的体育活动可谓丰富多彩,紧紧围绕“2+1”工程,切实把每天锻炼一小时作为体育工作的重头戏,精心设计大课间活动内容,开足开全体育课程,并在下午增设了体育活动的时间,为增强“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实效性,我校充分利用早操和大课间活动时间,使全校学生身心得到锻炼。活动内容是:一年组丢手绢;二年组老鹰捉小鸡;三至四年组踏板操;五年组皮筋舞;六年组花式跳绳。我们秉承的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文化理念。在全面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中,东胜小学率先将“太极功夫扇”作为特色体育活动纳入大课间活动主题,并将此项活动纳为普及根文化的举措中,全校两千六百余名师生一起舞太极的事例,在省、市、区已传为佳话,如今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已形成规模,成效凸显。
教育来不得半点功利之心,教育有时要有点诗意,要来点浪漫情怀。梦想是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梦想是二月的翠柳,是三月的纸鸢,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东胜人共同的梦想和追求……在东胜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诗意地行走,拥有浪漫情怀,放飞艺术梦想。我们始终认为:特色创建只是一个手段,其价值也不在于其本身,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能让师生在传承母语文明中真正受益。学校将继续秉承对时代精神、时代教育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传承经典,追求卓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汉字书写规范化特色学校,把这项艰巨而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做好,为构建稳定和谐的特色品牌教育继续努力,用民族文化来提升教育品位,以古典雅正的中国书法去书写现代教育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张新斌.河南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与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8).
[2]林艳丽.河南寻根旅游发展问题的思考[J].科技文汇,2008(5).
[3]张澍.姓氏寻源[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2-02.
(作者单位 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东胜小学)
关键词:传承文明;母语;阅读;校园文化
曾几何时,中国文化走进了一个创新即抛弃传统的误区,而且大有抛弃的越彻底、创新的越纯粹的势头,中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其实,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团结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但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而本民族的语言则是这个民族文化里最具代表性、最富生命力的精华所在。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和国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纽带,是我们进行人际交往、思想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如今,国人语文水平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许多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写不好文章的情况比较常见,一些人甚至连简单的“语句通顺”都难以做到。为此,我校将母语教学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
一、书写——为学生植入一种文化基因
规范汉字的书写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儿童母语学习由习得到学得的重要的一个手段,是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与应用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方法。加强小学书法教育,意义不仅仅在于书法技能的传授,而在于通过书法教育和汉字教育,给我们后代子孙的脑子里,植入一种汉字文化和传统书法艺术的意识。当学生从点、横、撇、捺开始写起时,他们就已经在追随着先哲的足迹,去找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之一,为此我们要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引导学生“端正写字,豁达做人”,培育“墨香飘逸,立字立人”的书法文化,争创书法教育特色。为了能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训练,我们请教了多位市级书法教学名师,并最终与我市知名硬笔书法家周京泰老师共同研发了校本教材,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人手,从培养孩子们自信心抓起,逐步让他们从“读帖”“描红”“临帖”发展到创作,在此基础上扩展书体、书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我校学生的书法作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我们始终坚持,小学阶段不需要培养艺术家,首先要培养的是对汉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基因载体认同感,即先立足于文化,而不是立足于技能。2011年10月中旬,辽宁省教育厅“根文化”小学写字教育研究与实践实验课题中期成果现场交流会在东胜小学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及其他各市小学的相关领导齐聚我校,共同完成了一次中华文明的寻根之旅。学生现场挥毫泼墨,拓、裱、篆刻,盛况空前,无不彰显着我校浓郁的书写氛围和扎实的教学态度。我们只想让学生知道,汉字不单单是由音组成的,它还是由形组成的,它的书写过程是非常有趣的。有人认为,小学书法教育是一种“复古”的行为,其实这完全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课题,给我们语文和书法教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通过研讨新的母语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课内外小学生高效规范书写的新途径、新办法和新经验,来进一步明确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的办学方向。只有在继承母语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小学生汉字书写的规律,探索省时高效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才能推动小学母语教学改革健康的向前发展。
二、阅读——让学生聆听先贤的真经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精神生命的成长史。一个人阅读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就决定了他人生的广度、深度和高度。现在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大多空虚而浮躁。全神贯注、宁静致远的读书心境似乎已越来越遥不可及。能使学生们从网络中回归书籍,用文本的魅力去拯救学生们的精神世界,这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为此,经过不断地探索与找寻,最终我们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主题阅读实验研究’子课题”的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申报并立项。成立了“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组,确定了实验学校的实验班级,并使全体教师初步明确了大单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以及“一主两翼”的教材体系。“主题阅读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意识,注重学生语言积淀、情感体验及良好语感的形成,并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对阅读主题的把握能力,帮助学生有思考地读书,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小学阅读犹如慢火煨汤,咸鲜淡雅、汁浓味厚、怡心养性。而阅读习惯的养成,则是一种无形胜于有形的手法,一种先精神而后章法的格调,一种水到渠成的必然,一种妙趣天成、超凡脱俗的境界。因此,我们说,“主题阅读实验研究”是以读为主的研究,是一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转变。相信在这样一个前提的指引下,东胜小学的阅读教学必定会大放异彩!
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浩如星海的经史子集中凝聚了无数古代先贤们智慧结晶。让学生走近经典、感悟经典去聆听先哲们悲怆空灵的声音,是体现根文化的最好方法。为了使学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国学素养,我校购置了由北京育灵童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联合编订的《儿童经典诵读一中西文化经典套装》和《育灵童国学课堂》的完整教材。这套教材涉猎了国学课堂、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优秀文章,为儿童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国学的环境;让孩子们能够轻轻松松地学习经典,快快乐乐地夯实根基;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国学的价值、提升对国学的兴趣、增进国学的素养,从而奠定深厚的国学修养和人文底蕴,也是我校在母语教学中的一次大胆尝试。 三、氛围——让学生找到生根的土壤
一个人生长的环境决定了他未来的价值取向,而校园环境的建设则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品味。校园环境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是学校的校风、文化积淀、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它以“外显内隐”的行为模式感染着学生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潜移默化的激发着学生们价值观的养成。自觉不自觉的影响着学生们走上社会后的发展,因此,绝对不能忽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
无论是教学楼外墙的“中国之情、民族之魂、世界之眼光”楷体、篆体的红色醒目标语,及“国家、责任、强者”的大字篆体校训,还是操场、走廊内悬挂着国学、历代书法家的解读,还有师生软硬笔书法作品,以及每个班级的规范汉字和每位班主任的板书设计、板画等作品,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走进校园,就仿佛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从而唤起学生书法练习的心理共鸣,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受到祖国传统艺术的熏陶,使师生的练习和创作激情不断,使艺术氛围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翰墨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上去找寻中华文明之根。
四、艺术——传统文化中绽放的美丽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样式,是文明的一种存在方式。一般来说,艺术是不同于非艺术的东西。虽然,在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艺术与非艺术、反艺术之间的界限渐趋消失,艺术甚至成为非艺术、反艺术。同时,艺术有各种不同的门类,翅,绘画、音乐等,但它们之间有无共同的本质,也是很成问题的。即使如此,对艺术的存在与规定的揭示,仍然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作为一种身心合一的训练,艺术不仅训练人的身体,还训练人的心灵,并且关注身心的合一。艺术教育是一种感性的教育、情感的教育、非功利的教育,也是一种快乐教育与游戏教育。当然,人们发现审美教育最根本的特性在于,它既不是片面的身体教育,如体育,也不是片面的智力和德行教育,而是身心合一的教育。
多年来,东胜小学在省、市、区各级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校、全国红旗少先大队、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先进单位、国家级英语实验校、全国科普活动示范校、省新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省双语实验校、省现代信息技术示范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德育先进集体、省先进家长学校、省“一校三队”一等奖、省“十佳音乐教研组”市“歌满校园”优秀表演奖等荣誉称号。歌舞剧《密林深处》荣获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这些都成就了东胜小学优质的教育品牌。学校的教育影响力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及教育专家、领导的好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智者治教行为和“举重若轻”的教育智慧。学校现有艺术特长队9个(合唱队、舞蹈队、扬琴队、二胡队、古筝队、笛子队、琵琶队、国画队、书法特色班),长年坚持训练并做到有目标、有组织、有措施、有计划,有总结、有成果的开展教学、训练工作。特长队的队员们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耐心传授和引领下,他们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我校的体育活动可谓丰富多彩,紧紧围绕“2+1”工程,切实把每天锻炼一小时作为体育工作的重头戏,精心设计大课间活动内容,开足开全体育课程,并在下午增设了体育活动的时间,为增强“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实效性,我校充分利用早操和大课间活动时间,使全校学生身心得到锻炼。活动内容是:一年组丢手绢;二年组老鹰捉小鸡;三至四年组踏板操;五年组皮筋舞;六年组花式跳绳。我们秉承的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文化理念。在全面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中,东胜小学率先将“太极功夫扇”作为特色体育活动纳入大课间活动主题,并将此项活动纳为普及根文化的举措中,全校两千六百余名师生一起舞太极的事例,在省、市、区已传为佳话,如今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已形成规模,成效凸显。
教育来不得半点功利之心,教育有时要有点诗意,要来点浪漫情怀。梦想是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梦想是二月的翠柳,是三月的纸鸢,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东胜人共同的梦想和追求……在东胜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诗意地行走,拥有浪漫情怀,放飞艺术梦想。我们始终认为:特色创建只是一个手段,其价值也不在于其本身,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能让师生在传承母语文明中真正受益。学校将继续秉承对时代精神、时代教育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传承经典,追求卓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汉字书写规范化特色学校,把这项艰巨而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做好,为构建稳定和谐的特色品牌教育继续努力,用民族文化来提升教育品位,以古典雅正的中国书法去书写现代教育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张新斌.河南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与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8).
[2]林艳丽.河南寻根旅游发展问题的思考[J].科技文汇,2008(5).
[3]张澍.姓氏寻源[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2-02.
(作者单位 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东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