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教学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因为他们的成长经历、经验基础和认知能力的不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是要因人而异。从这个理念来看,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的内在差异,展开差异性教学,这是提升和铸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坚实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实施分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切合教学实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正视差异,制订教学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有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更强,领悟更加深刻,有的学生在习得知识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去强化。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设定分层的教学目标,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取得不同的发展,这样才能发挥班级授课制的最大功效。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我利用搭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的问题,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来计算,随着三角形个数的增多,需要的小棒数量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很快发现小棒的数量是三角形数量的三倍,所以在教师提出“能用简单的方法表示出需要小棒的数量吗”的问题时,不少学生想到了用文字或者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个数,从而用公式揭示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之后的学习中,教师利用“数青蛙”儿歌中的青蛙数量变化引导学生尝试用含有字母的公式来表示青蛙的数量与嘴、眼睛、腿之间的关系,有些学生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量,有些学生抓住几者之间的联系,用含有a的字母表示另外几个量。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理解。在最后的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了之前学习中已经运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让学生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概括性,推动了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认识。
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必学的科目之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抽象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在这个教学案例中,不同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多层含义,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只知道可以用字母表示数,有的学生已经感知到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还有的学生从中发现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要从数量关系入手,在后续的练习中,学生就从这些不同的层次再出发展开学习,显然他们对知识的认识程度是有差异的。
二、利用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目标制定、内容研制、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应该围绕着学生这一维度展开。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领悟知识的速度也有快慢,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些差异组织分层次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获,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提升,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自然而有效。
例如,在教学《认识公顷》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已经认识的几个面积单位出发,通过几个面积单位的定义,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对比,引导学生去创造更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成功地找到了边长为10米、100米和10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作为新的面积单位,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后,教师揭示了课题,引导学生重点研究公顷这个单位,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在汇报过程中,学生间的差异就显现了出来,有的学生只能结合概念说说1公顷的大小,有的学生能结合实际说说1公顷大概有多大,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怎样的范围适用公顷这个单位,还有的学生从代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中发现了为什么相邻的面积单位进率是100,而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当然对于学生而言,经历了这样的交流和学习过程,起码学生对公顷的概念已经建立了起来,也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来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充分考量学生的内在差异,展开差异性教学,这是提升和铸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坚实基础。
根据认知能力的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快慢是有差异的,对同样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不同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先让他们自己展开探索和学习,然后在有所得和有所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让学生最终在学习上达成殊途同归。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师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巧借差异,促进合作交流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天然存在的,但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年龄相近,兴趣相投,所以同伴间的交流和学习往往比教师的讲授还有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因材施教。
例如,在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时,教师在揭示了相关概念之后就将探索棱长的不同的正方体中各个不同涂色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问题交给了学生,学生在小组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学习。有的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摆出大正方体,然后找到不同情况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记录下几组不同的数据,然后研究其规律,有的学生着重研究一个小正方体,通过观察发现这些不同的小正方体处于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然后研究其规律。在随后的小组交流中,学生将自己的发现提交到小组中讨论,大家发现在研究这个规律的时候,找到其位置是一种好的思路,因为从位置入手,学生就对每个数据中的规律有了更深的体会,特别是一个面都不涂色的正方体的个数,只要发现它是一个小一号的正方体,其数量规律自然就揭示了出来。通过这样的小组交流,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体会,他们不需要刻意花时间去记忆就掌握了相应的规律,体现出互助的效果。在随后的集体交流中,学生相互补充,相互肯定,很快揭示出规律,并在后续的练习中展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在交流过程中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倾听别人的意见,当出现不同的想法时,学生自然会关注哪一种想法是正确,哪一种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或者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学生也会自觉比较不同的方法,在比较中实现方法的优化,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这样建立在学生差异基础上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短时间内的学习效果。
总之,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教师教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是教师因人施教的重要落脚点。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教师应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考量差异现象,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将学生的差异看成自然的想象,由此展开有效的教学,对症下药,让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让课堂教学效率因为尊重差异而提升。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铸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郑和外国语学校小學部)
(责任编辑 吴磊)
一、正视差异,制订教学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有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更强,领悟更加深刻,有的学生在习得知识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去强化。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设定分层的教学目标,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取得不同的发展,这样才能发挥班级授课制的最大功效。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我利用搭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的问题,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来计算,随着三角形个数的增多,需要的小棒数量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很快发现小棒的数量是三角形数量的三倍,所以在教师提出“能用简单的方法表示出需要小棒的数量吗”的问题时,不少学生想到了用文字或者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个数,从而用公式揭示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之后的学习中,教师利用“数青蛙”儿歌中的青蛙数量变化引导学生尝试用含有字母的公式来表示青蛙的数量与嘴、眼睛、腿之间的关系,有些学生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量,有些学生抓住几者之间的联系,用含有a的字母表示另外几个量。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理解。在最后的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了之前学习中已经运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让学生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概括性,推动了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认识。
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必学的科目之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抽象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在这个教学案例中,不同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多层含义,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只知道可以用字母表示数,有的学生已经感知到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还有的学生从中发现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要从数量关系入手,在后续的练习中,学生就从这些不同的层次再出发展开学习,显然他们对知识的认识程度是有差异的。
二、利用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目标制定、内容研制、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应该围绕着学生这一维度展开。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领悟知识的速度也有快慢,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些差异组织分层次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获,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提升,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自然而有效。
例如,在教学《认识公顷》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已经认识的几个面积单位出发,通过几个面积单位的定义,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对比,引导学生去创造更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成功地找到了边长为10米、100米和10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作为新的面积单位,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后,教师揭示了课题,引导学生重点研究公顷这个单位,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在汇报过程中,学生间的差异就显现了出来,有的学生只能结合概念说说1公顷的大小,有的学生能结合实际说说1公顷大概有多大,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怎样的范围适用公顷这个单位,还有的学生从代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中发现了为什么相邻的面积单位进率是100,而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当然对于学生而言,经历了这样的交流和学习过程,起码学生对公顷的概念已经建立了起来,也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来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充分考量学生的内在差异,展开差异性教学,这是提升和铸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坚实基础。
根据认知能力的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快慢是有差异的,对同样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不同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先让他们自己展开探索和学习,然后在有所得和有所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让学生最终在学习上达成殊途同归。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师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巧借差异,促进合作交流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天然存在的,但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年龄相近,兴趣相投,所以同伴间的交流和学习往往比教师的讲授还有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因材施教。
例如,在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时,教师在揭示了相关概念之后就将探索棱长的不同的正方体中各个不同涂色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问题交给了学生,学生在小组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学习。有的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摆出大正方体,然后找到不同情况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记录下几组不同的数据,然后研究其规律,有的学生着重研究一个小正方体,通过观察发现这些不同的小正方体处于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然后研究其规律。在随后的小组交流中,学生将自己的发现提交到小组中讨论,大家发现在研究这个规律的时候,找到其位置是一种好的思路,因为从位置入手,学生就对每个数据中的规律有了更深的体会,特别是一个面都不涂色的正方体的个数,只要发现它是一个小一号的正方体,其数量规律自然就揭示了出来。通过这样的小组交流,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体会,他们不需要刻意花时间去记忆就掌握了相应的规律,体现出互助的效果。在随后的集体交流中,学生相互补充,相互肯定,很快揭示出规律,并在后续的练习中展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在交流过程中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倾听别人的意见,当出现不同的想法时,学生自然会关注哪一种想法是正确,哪一种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或者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学生也会自觉比较不同的方法,在比较中实现方法的优化,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这样建立在学生差异基础上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短时间内的学习效果。
总之,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教师教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是教师因人施教的重要落脚点。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教师应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考量差异现象,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将学生的差异看成自然的想象,由此展开有效的教学,对症下药,让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让课堂教学效率因为尊重差异而提升。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铸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郑和外国语学校小學部)
(责任编辑 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