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之所以视其为民族艺术瑰宝,奉其为泱泱华夏之国粹,是因为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书法在循着自身发展轨迹前进的同时,充分吸收了儒、道、释思想的精华,并与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成为集中华文化精髓大成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文化基因,它永久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滋养着我们的灵魂。我们之所以要传承书法艺术,因为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运用中华民族智慧创造出的象形表意汉字的艺术化再造,它记载历史、沟通思想、传播知识,同时启迪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是载道的艺术形式。我们之所以要发扬光大书法艺术,是因为它历久弥新,永远行走在创新的路上,在不断进行着自我完善,历经多种外来文化的侵扰渗透而特立独行,独树一帜,并且越来越为世界认识和重视。
近百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科技发展之迅猛,让人来不及定神回望,书法的实用性被电脑、被互联网挤压得几无立足之地,表现得形单影只。何况在不大的圈子里,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唯市场、唯金钱,杂耍式的、古怪的、毫无文化品位的低俗作品充斥,只追求“纯艺术”而没有文化支撑的东西猖獗,书法已有偏离人民大众这一正道之趋势,迷失了方向,渐行渐远。
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如一夜春风,吹开了迷雾。清新的阳光下,书法的一条康庄大道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最近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具体勾画了我国文艺未来繁荣发展的蓝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应该清醒认识并切实担负起光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诚心汲取营养、真心奉献精品、精心弘扬正气、用心培养人才、潜心提高修养,听从时代召唤,做心系人民的书写者!
诚心汲取营养
书法根植于生活,根植于人民。传世的经典作品无一不是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的文化表达。它的实用性决定了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这是众人皆知、毋庸置疑的;它的艺术性又促进了书法的发展壮大,历代书法理论家关于书法艺术性的论述,无一不是从人类和自然万物灵性的具象中抽象出来的。书法的双重属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真实而艺术地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书法不仅是文化人的精神寄托方式之一,也为广大的老百姓敬仰、欣赏品评,即使老百姓书法创作水平一般,但欣赏水平万万不可低估,民间高手更是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书法家要以高度的自觉、虔诚的心态走进自然、走进人民的生产劳动中去,不但要以画家的视角捕捉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叶藤枝干、飞禽走兽的姿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细心体味人民群众生动的劳动场景,用心提炼,用笔表现书法的形态美、韵律美。更要像古代的采诗官一样,体验和探寻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挖掘老百姓内心的歌唱,听取来自最基层群众对书法审美的需求,不断丰富思想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创造。现实生活和人民的伟大实践是艺术家赖以生存的土壤,只要扎下根去,汲取到的永远都是最鲜活的、受用无穷的营养。
真心奉献精品
人民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书法备受人民群众欢迎。书法艺术以构图的阴阳虚实、用墨的浓淡干湿、用笔的轻重缓急等手段,使原本单调的笔画线条千变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精美的书法作品愉悦、浸润心灵,启迪、开拓心智,一直为大众推崇。书法家决不能当孤芳自赏的修行者,更不能成为市场和金钱的奴隶,而应当成为精神文化的传道者、推广者,做心灵鸡汤的烹饪师,用真心真意的爱、全心全意的情投入创作,无私地将精美的人民群众喜欢的书法艺术作品送到基层,把展览办到基层,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工厂、农村、学校、部队、机关、医院,公园、广场、社区、风景名胜区,会议室、迎宾室、宾馆、餐厅,飞机上、火车上、客船上,天地之间,举凡置业人居之处,皆应翰墨飘香。让老百姓的客厅挂起高雅的书法作品,让人们日常生活中阅读的报刊书籍、把玩的工艺品、通信的手机、工作的电脑屏幕上都有书法作品,利用一切媒介,让书法作品不再是奢侈的消费品,而成为精神餐桌上的一道硬菜、开胃菜、必备菜,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吃得饱、吃得香。
精心弘扬正气
弘扬正气、正能量,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书法之所以为中华儿女所钟爱,除了其艺术特质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文字内容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更有人文精神的真实抒发。书法家应始终牢记并坚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精挑细选出最优秀、最经典的内容进行创作,充分运用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华古代诗词这一资源宝库,选择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豪情和对家乡故土的热爱;选择赞美梅兰竹菊的高洁品质佳句,溢美人类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也可以在经史子集中挖掘、筛选充满正能量的经典章句,陶冶性情、激励志气、体现文化感召力、传承文化基因。同时,要准确把握中国梦这一当今时代主题,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前列,咏唱时代楷模、先进人物,歌颂崇德敬业、向善向上、劳动奉献,赞颂创业创新精神,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倡者、先行者,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用心培养人才
大力营造弘扬中国书法文化的社会氛围,培养人民群众高雅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最根本最迫切的是普及书法知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书法创作和欣赏水平。这里边除了靠政府在政策、师资、场地、经费等方面的支持,还有书法家的社会义务。书法家和专业书法协会要针对不同地方、不同群体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有计划有组织的自觉开展各种形式的书法公益活动,倡导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以结对子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启迪激励。通过亲手帮扶,带出一批能人成才,达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目的。专业书法协会要组织书法家重心下移,深入帮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程,以文扶贫,以书扶贫,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研修班、书法大讲堂,推行菜单式服务,让基础较好的书法爱好者有地方学、有选择地学,使其艺术水平尽快得到较快提升。同时还要不断拓展活动载体,利用网络微博、微信、公众信息平台等现代通信手段,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得到书法基本知识的培训,让他们乐于接受书法、喜欢书法、研习书法,成为书法艺术薪火相传的接续人。
潜心提高修养
提升学养、修养、涵养是所有人一生的必修课,也应当成为书法家的终生追求。要善于从书本上学习,学习历代大家的书法理论,学习先哲高深的思想智慧、学习经久不衰的经典诗文,善于借鉴吸收其他艺术门类、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批判性继承并弘扬光大,自觉抵制“三俗”。学习传承一切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自强自信、精益求精、宽容乐观,拓展心胸和境界。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关照古今,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乐于接受纯学术的批评,弃文人相轻之陋,避免沾染山头主义、搞小圈子的恶习。锻造职业道德,秉持职业操守,不断地警醒自己、剖析自己,用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对照检查,力戒妄自尊大、蓄意炒作,唯钱是从。客观公正,不做有意贬低歪曲、轻狂谩骂、排除异己之事。做文质彬彬的艺术家,不做蓬头垢面、张牙舞爪的江湖另类,提升自己的品位和格调,打造完美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形象。
社会主义文艺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让我们肩扛重任,以饱满的热情、负责的精神,投身于实践,为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尽一份自己应有的力量,让书法艺术的生命力迸发出更加蓬勃旺盛的生机,共同创造书法艺术辉煌灿烂的明天。
近百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科技发展之迅猛,让人来不及定神回望,书法的实用性被电脑、被互联网挤压得几无立足之地,表现得形单影只。何况在不大的圈子里,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唯市场、唯金钱,杂耍式的、古怪的、毫无文化品位的低俗作品充斥,只追求“纯艺术”而没有文化支撑的东西猖獗,书法已有偏离人民大众这一正道之趋势,迷失了方向,渐行渐远。
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如一夜春风,吹开了迷雾。清新的阳光下,书法的一条康庄大道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最近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具体勾画了我国文艺未来繁荣发展的蓝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应该清醒认识并切实担负起光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诚心汲取营养、真心奉献精品、精心弘扬正气、用心培养人才、潜心提高修养,听从时代召唤,做心系人民的书写者!
诚心汲取营养
书法根植于生活,根植于人民。传世的经典作品无一不是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的文化表达。它的实用性决定了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这是众人皆知、毋庸置疑的;它的艺术性又促进了书法的发展壮大,历代书法理论家关于书法艺术性的论述,无一不是从人类和自然万物灵性的具象中抽象出来的。书法的双重属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真实而艺术地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书法不仅是文化人的精神寄托方式之一,也为广大的老百姓敬仰、欣赏品评,即使老百姓书法创作水平一般,但欣赏水平万万不可低估,民间高手更是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书法家要以高度的自觉、虔诚的心态走进自然、走进人民的生产劳动中去,不但要以画家的视角捕捉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叶藤枝干、飞禽走兽的姿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细心体味人民群众生动的劳动场景,用心提炼,用笔表现书法的形态美、韵律美。更要像古代的采诗官一样,体验和探寻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挖掘老百姓内心的歌唱,听取来自最基层群众对书法审美的需求,不断丰富思想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创造。现实生活和人民的伟大实践是艺术家赖以生存的土壤,只要扎下根去,汲取到的永远都是最鲜活的、受用无穷的营养。
真心奉献精品
人民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书法备受人民群众欢迎。书法艺术以构图的阴阳虚实、用墨的浓淡干湿、用笔的轻重缓急等手段,使原本单调的笔画线条千变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精美的书法作品愉悦、浸润心灵,启迪、开拓心智,一直为大众推崇。书法家决不能当孤芳自赏的修行者,更不能成为市场和金钱的奴隶,而应当成为精神文化的传道者、推广者,做心灵鸡汤的烹饪师,用真心真意的爱、全心全意的情投入创作,无私地将精美的人民群众喜欢的书法艺术作品送到基层,把展览办到基层,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工厂、农村、学校、部队、机关、医院,公园、广场、社区、风景名胜区,会议室、迎宾室、宾馆、餐厅,飞机上、火车上、客船上,天地之间,举凡置业人居之处,皆应翰墨飘香。让老百姓的客厅挂起高雅的书法作品,让人们日常生活中阅读的报刊书籍、把玩的工艺品、通信的手机、工作的电脑屏幕上都有书法作品,利用一切媒介,让书法作品不再是奢侈的消费品,而成为精神餐桌上的一道硬菜、开胃菜、必备菜,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吃得饱、吃得香。
精心弘扬正气
弘扬正气、正能量,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书法之所以为中华儿女所钟爱,除了其艺术特质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文字内容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更有人文精神的真实抒发。书法家应始终牢记并坚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精挑细选出最优秀、最经典的内容进行创作,充分运用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华古代诗词这一资源宝库,选择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豪情和对家乡故土的热爱;选择赞美梅兰竹菊的高洁品质佳句,溢美人类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也可以在经史子集中挖掘、筛选充满正能量的经典章句,陶冶性情、激励志气、体现文化感召力、传承文化基因。同时,要准确把握中国梦这一当今时代主题,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前列,咏唱时代楷模、先进人物,歌颂崇德敬业、向善向上、劳动奉献,赞颂创业创新精神,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倡者、先行者,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用心培养人才
大力营造弘扬中国书法文化的社会氛围,培养人民群众高雅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最根本最迫切的是普及书法知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书法创作和欣赏水平。这里边除了靠政府在政策、师资、场地、经费等方面的支持,还有书法家的社会义务。书法家和专业书法协会要针对不同地方、不同群体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有计划有组织的自觉开展各种形式的书法公益活动,倡导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以结对子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启迪激励。通过亲手帮扶,带出一批能人成才,达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目的。专业书法协会要组织书法家重心下移,深入帮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程,以文扶贫,以书扶贫,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研修班、书法大讲堂,推行菜单式服务,让基础较好的书法爱好者有地方学、有选择地学,使其艺术水平尽快得到较快提升。同时还要不断拓展活动载体,利用网络微博、微信、公众信息平台等现代通信手段,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得到书法基本知识的培训,让他们乐于接受书法、喜欢书法、研习书法,成为书法艺术薪火相传的接续人。
潜心提高修养
提升学养、修养、涵养是所有人一生的必修课,也应当成为书法家的终生追求。要善于从书本上学习,学习历代大家的书法理论,学习先哲高深的思想智慧、学习经久不衰的经典诗文,善于借鉴吸收其他艺术门类、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批判性继承并弘扬光大,自觉抵制“三俗”。学习传承一切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自强自信、精益求精、宽容乐观,拓展心胸和境界。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关照古今,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乐于接受纯学术的批评,弃文人相轻之陋,避免沾染山头主义、搞小圈子的恶习。锻造职业道德,秉持职业操守,不断地警醒自己、剖析自己,用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对照检查,力戒妄自尊大、蓄意炒作,唯钱是从。客观公正,不做有意贬低歪曲、轻狂谩骂、排除异己之事。做文质彬彬的艺术家,不做蓬头垢面、张牙舞爪的江湖另类,提升自己的品位和格调,打造完美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形象。
社会主义文艺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让我们肩扛重任,以饱满的热情、负责的精神,投身于实践,为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尽一份自己应有的力量,让书法艺术的生命力迸发出更加蓬勃旺盛的生机,共同创造书法艺术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