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教学理念强调要将学生放到主体位置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什么都可以不做,事实上,更需要教师来发挥其引导作用才能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教师引导作用的效果主要是通过教学信息的获得、反馈和调节来体现的。
第一步,教师将信息反馈给学生。
首先,教师要确立好,对于一篇课文,教师要将什么信息反馈给学生。以《哈姆雷特》这篇课文教学为例。莎士比亚的生平、生长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哈姆雷特》的创作缘由等,这些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做好这一工作。教师也可以作为导入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体会曲折的故事情节及主人公内心的冲突才是教学过程的重难点。其次,做好准备工作。如有条件的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准备《哈姆雷特》的电影片段或者录音,专业且形象地表演能让学生更深刻体会主人公的矛盾心理。信息反馈完全可以借用外力来获得,教师在教学之前最好多准备些能帮助他信息有效输出的方法或途径。最后,实施反馈。事实上,这个过程是教师实施反馈与接收学生反馈相互交叉的过程。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讲述与《哈姆雷特》相关的一切知识,包括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文章的初步感受等等,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补充,这既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从而做好教学进度的安排,如若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文中主人公的理解也大都是“为了正义而复仇的王子”、“英雄”、“忧郁王子”、“思考者”等等,教师对学生能有这样的反馈不应该是高兴,而是警觉,很可能一部分学生并未认真预习,借他人的感受作为自己的答案。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反应做出进一步质疑,如可以让学生指出支撑他们这些感受的依据等。不能的话,教师应该在课后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没有好好预习。接下来教师可花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品读下该作品,读完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求是由文中某一句话引起的发自内心的感受。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学生完全不用担心无话可说,也不用担心说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做的是鼓励他们有依据地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对每一位学生的反应都应该表示理解,用鼓励的眼神、赞扬的话语向学生反馈出自己的支持与肯定,这样学生才能多元解读。在听取了学生的解读后,教师可以播放自己准备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仔细观察人物表情,体会人物语言。
第二步,教师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并进行优化调节。
这一步也称负反馈,就《哈姆雷特》这篇课文而言,上一步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对问题思考的结果都是在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而教师若发现学生没有认真预习去寻找原因这便是一个调节过程。另外,教师在补充讲解过程中不能按常规埋头苦讲,而要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及其面部变化,若发现学生一脸茫然则应注意自己是否进度太快或者表达有误;若发现学生无精打采、敷衍提问,教师则应注意学生是不是太累,或者自己的讲课方式无吸引力等等。最后,教师在整篇文章教学结束时,第一,让学生写出能真正从《哈姆雷特》中学到、对自己以后的学习有启发的东西,教师应该强调学到就是学到,没学到什么也可以不写;第二,关于该课教学向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一点的目的是为了解学生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如有学生会写“平时我也会在做作业与玩游戏之间产生心理冲突,学了《哈姆雷特》,我以后会果断地将作业做好了再去玩游戏了”。有些教师会觉得学生这点小心思挺可笑,但教师应该站在学生角度,要知道学生的生活空间就是那么狭窄,大人眼中的小事在学生那里都是大事,小小的收获或改变对他们而言都极其不易,因此教师应该庆幸学生已经领悟到了哈姆雷特犹豫不决的后果,也应该鼓励学生像这样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那样才能让学生有信心去解读课文。第二点让学生写意见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表达方式及其它问题,教师也通过这些了解自己是否在课堂上做了无用功,并根据意见分析双方的原因,在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的同时,也调整、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写出建议这也是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对教师该如何教学最有发言权。当然这要排除一部分只想贪玩的学生提出就玩游戏、自由活动的建议,教师当然也只采纳有助于改善教学结果的建议。该篇文章还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来获取,如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写出自己对哈姆雷特的认识,此时可以将教学开始时进行比较,看学生的认识有无变化,然后根据变化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
总而言之,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双向的信息反馈是十分有效的。
第一步,教师将信息反馈给学生。
首先,教师要确立好,对于一篇课文,教师要将什么信息反馈给学生。以《哈姆雷特》这篇课文教学为例。莎士比亚的生平、生长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哈姆雷特》的创作缘由等,这些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做好这一工作。教师也可以作为导入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体会曲折的故事情节及主人公内心的冲突才是教学过程的重难点。其次,做好准备工作。如有条件的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准备《哈姆雷特》的电影片段或者录音,专业且形象地表演能让学生更深刻体会主人公的矛盾心理。信息反馈完全可以借用外力来获得,教师在教学之前最好多准备些能帮助他信息有效输出的方法或途径。最后,实施反馈。事实上,这个过程是教师实施反馈与接收学生反馈相互交叉的过程。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讲述与《哈姆雷特》相关的一切知识,包括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文章的初步感受等等,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补充,这既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从而做好教学进度的安排,如若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文中主人公的理解也大都是“为了正义而复仇的王子”、“英雄”、“忧郁王子”、“思考者”等等,教师对学生能有这样的反馈不应该是高兴,而是警觉,很可能一部分学生并未认真预习,借他人的感受作为自己的答案。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反应做出进一步质疑,如可以让学生指出支撑他们这些感受的依据等。不能的话,教师应该在课后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没有好好预习。接下来教师可花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品读下该作品,读完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求是由文中某一句话引起的发自内心的感受。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学生完全不用担心无话可说,也不用担心说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做的是鼓励他们有依据地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对每一位学生的反应都应该表示理解,用鼓励的眼神、赞扬的话语向学生反馈出自己的支持与肯定,这样学生才能多元解读。在听取了学生的解读后,教师可以播放自己准备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仔细观察人物表情,体会人物语言。
第二步,教师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并进行优化调节。
这一步也称负反馈,就《哈姆雷特》这篇课文而言,上一步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对问题思考的结果都是在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而教师若发现学生没有认真预习去寻找原因这便是一个调节过程。另外,教师在补充讲解过程中不能按常规埋头苦讲,而要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及其面部变化,若发现学生一脸茫然则应注意自己是否进度太快或者表达有误;若发现学生无精打采、敷衍提问,教师则应注意学生是不是太累,或者自己的讲课方式无吸引力等等。最后,教师在整篇文章教学结束时,第一,让学生写出能真正从《哈姆雷特》中学到、对自己以后的学习有启发的东西,教师应该强调学到就是学到,没学到什么也可以不写;第二,关于该课教学向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一点的目的是为了解学生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如有学生会写“平时我也会在做作业与玩游戏之间产生心理冲突,学了《哈姆雷特》,我以后会果断地将作业做好了再去玩游戏了”。有些教师会觉得学生这点小心思挺可笑,但教师应该站在学生角度,要知道学生的生活空间就是那么狭窄,大人眼中的小事在学生那里都是大事,小小的收获或改变对他们而言都极其不易,因此教师应该庆幸学生已经领悟到了哈姆雷特犹豫不决的后果,也应该鼓励学生像这样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那样才能让学生有信心去解读课文。第二点让学生写意见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表达方式及其它问题,教师也通过这些了解自己是否在课堂上做了无用功,并根据意见分析双方的原因,在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的同时,也调整、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写出建议这也是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对教师该如何教学最有发言权。当然这要排除一部分只想贪玩的学生提出就玩游戏、自由活动的建议,教师当然也只采纳有助于改善教学结果的建议。该篇文章还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来获取,如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写出自己对哈姆雷特的认识,此时可以将教学开始时进行比较,看学生的认识有无变化,然后根据变化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
总而言之,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双向的信息反馈是十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