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验证瘢痕疙瘩Fb中是否存在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SK)和分化抑制因子1(ID1)的异常表达,观察青蒿琥酯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笔者单位患者手术后废弃的瘢痕疙瘩样本15个和正常皮肤组织样本12个,采用组织微粒贴壁法行Fb原代培养,取第3~8代细胞用于实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2种Fb中CASK和ID1的表达,瘢痕疙瘩Fb用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不同时间,通过噻唑蓝比色法确定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作为后续实验药物干预浓度。选取正常皮肤Fb设为正常对照组(添加培养液处理),收集瘢痕疙瘩Fb分为瘢痕对照组(添加培养液处理)及瘢痕给药组(添加含IC50青蒿琥酯的培养液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Fb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RT-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Fb中CASK和ID1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结果 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Fb中均存在CASK和ID1表达,选择75 mg/L青蒿琥酯为后续实验干预浓度。(1)G0/G1期和G2/M期的细胞百分比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8.064、163.840,P值均小于0.01)。其中瘢痕给药组G0/G1期为(91.4±1.4)%,明显高于瘢痕对照组的(80.7±0.3)%和正常对照组的(82.4±0.6)%(t值分别为12.740、9.872,P值均小于0.05);G2/M期为(6.9±0.3)%,明显低于瘢痕对照组的(13.7±0.3)%和正常对照组的(12.7±0.8)%(t值分别为43.702、12.276,P值均小于0.05)。(2)早晚期细胞凋亡率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1.879、4710.862,P值均小于0.01)。其中瘢痕给药组早期凋亡率为(7.1±1.0)%,明显高于瘢痕对照组的(2.6±0.4)%和正常对照组的(2.7±0.3)%(t值分别为7.974、7.767,P值均小于0.05);晚期凋亡率为(14.9±0.3)%,明显高于瘢痕对照组的(2.3±0.3)%和正常对照组的(2.5±0.4)%(t值分别为72.882、69.792,P值均小于0.05)。(3)瘢痕对照组CASK基因表达量为0.658±0.024,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76±0.008(t=28.997,P〈0.01);瘢痕给药组的基因表达量为0.855±0.008,较瘢痕对照组上升(t=13.549,P〈0.01)。瘢痕对照组CASK蛋白表达量为0.067±0.007,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179±0.015(t=12.042,P〈0.01);瘢痕给药组为0.132±0.010,较瘢痕对照组上升(t=9.498,P〈0.01)。(4)瘢痕对照组ID1基因表达量为0.416±0.006,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17±0.020(t=8.299,P〈0.01);瘢痕给药组为0.217±0.009,较瘢痕对照组下降(t=32.417,P〈0.01)。瘢痕对照组ID1蛋白的表达量为0.789±0.034,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0.366±0.029(t=16.341,P〈0.01);瘢痕给药组为0.114±0.006,较瘢痕对照组下降(t=33.978,P〈0.01)。结论 推测CASK和ID1参与了瘢痕疙瘩Fb的增殖过程,青蒿琥酯抑制瘢痕疙瘩Fb增殖的机制可能与上调CASK和下调ID1表达有关。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及青蒿琥酯的作用
【摘 要】
:
目的 验证瘢痕疙瘩Fb中是否存在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SK)和分化抑制因子1(ID1)的异常表达,观察青蒿琥酯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笔者单位患者手术后废弃的瘢痕疙瘩样本15个和正常皮肤组织样本12个,采用组织微粒贴壁法行Fb原代培养,取第3~8代细胞用于实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2种Fb中CASK和ID1的表达,瘢痕疙瘩Fb用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不同时间,通过噻唑蓝比色法确定药物的半
【机 构】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
【发表日期】
:
2013年29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烧伤患者血行感染的相关特征,进而明确血行感染的致病菌以及影响决定血行感染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作者收集1998年1月-2008年12月的烧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2364例患者中有99例(4%)发生了212次血行感染,从烧伤到发生血行感染的平均时间为7d(四分位间距3—16d)。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治疗严重脓毒症的常用药物,尽管该类药物具有充足的药物效应动力学理论依据,支持连续性给药方式,但目前常规仍然采用间歇性给药。本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将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地区5家ICU共6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连续性给药组和间歇性给药组,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烧(创)伤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烧(创)伤患者,按随机配对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6.0~8.0 mmol/L;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0、14 d检测患者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评估法计算胰岛素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教育程度、烧伤面积及应对行为对其并发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及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重度烧伤患者,统计其人口学、烧伤情况等资料,并采用医学应对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调查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和并发焦虑、
目的 评价富林蜜凝胶在烧伤患者残余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5月,选择6家笔者单位的6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自身对照临床试验。将每例患者的2个残余创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富林蜜凝胶处理,对照组采用碘伏纱布处理。用药后7、14 d比较2组创面的愈合率,并统计完全愈合创面数量;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每次换药的疼痛主诉,统计
目的 探讨膝部严重烧(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系统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0例严重烧(创)伤后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膝部皮肤缺损面积为5 cm×4 cm~30 cm×20 cm。创面行早期积极清创、VSD治疗、滴注冲洗控制感染,采用游离皮片+皮瓣或单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移植包括8例局部皮瓣移植,12例游离皮瓣移植。局部皮瓣包括局部旋转或易位皮瓣6例
已有多项研究提示高皮质醇血症是严重烧伤后全身分解代谢的主要激素介质。基于抗真菌药酮康唑可抑制皮质醇合成的性质,作者开展了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其对烧伤后激素水平及分解代谢的影响。收集49例严重烧伤(烧伤面积大于30%TBSA)患儿,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涉及组织损伤、凝血系统功能及宿主反应异常等多个方面。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侵袭性病原菌的致病性和负荷量,更取决于宿主促炎反应与抗炎反应失衡的严重程度。
大手术和具有类似创伤性效应的烧伤、多发伤以及内源性创伤(如中风)均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进而诱发脓毒症甚至死亡。本研究通过对小鼠剖腹施行不同程度的小肠外科操作,探讨动物手术诱导性免疫抑制的特征;通过收集不同程度手术患者术后血液样本进行检测,以观察人类术后的免疫功能特征。结果显示,
目的 了解应用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患者小腿远端及足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12例小腿远端及足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7例为胫骨远端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1例为跟腱后侧慢性溃疡伴骨髓炎,4例为跟骨外侧软组织缺损伴骨髓炎及内固定物外露。彻底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4 cm×2 cm~13 cm×9 cm,骨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