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角度穿刺对动静脉内瘘影响及疼痛的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aris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角度穿刺对动静脉内瘘影响及疼痛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选取60例动静脉内瘘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针尖与皮肤呈20度角,另一组观察组针尖与皮肤40度进针,观察结果。结果:采用穿刺时针头与皮肤之间进针角度20度时无痛或微痛占明显高于观察组,巨痛只占5%,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结论: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40度,可减轻动静脉穿刺对患者的疼痛或无痛。
  关键词:动静脉穿刺;角度;疼痛;穿刺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uncture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different Angle influence and observation of pain. Selection methods: select 60 patients with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patient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set of controls needlepoint and skin is 20 degrees, another group of observation group needlepoint with 40 degrees into the needle, skin observations. Results: the puncture needle when 20 degrees between the skin and into the needle Angle when the painless or micro pain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giant pain accounted for only 5%,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as 46.67%. Conclusion: the needle Angle of 40 degrees, the needles are inserted between the skin and can ease the pain of patients with arteriovenous puncture for or painless.
  key words: arteriovenous puncture; Angle; The pain; The piercing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HD)最常用的永久性的血管通路,亦被视为患者的“生命线”[1]。如何保持内瘘及最大限度地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获得足够的血流量,保证有效的透析,一直是血液透析治疗医务人员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内瘘穿刺是直接影响内瘘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HD患者护理中的主要问题.鉴于此,在我科行维持性HD的1260例患者,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针尖与皮肤呈20°角[2]和自行探讨的40°角穿刺,作为保护HD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研究,并对两种不同角度穿刺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及引起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患者平均每周透析2-3次,穿刺部位成熟的动静脉内瘘,?男20例,女10例;年龄20岁~56岁,平均34岁,平均病程3-6年,高血压6例,多囊肾5例,痛风9例,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针尖与皮肤呈20度角,另一组观察组针尖与皮肤40度进针,两组各穿刺500次,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操作方法
  1.2.1动静脉内瘘形成将患者的头静脉和桡动脉进行端一侧吻合,使表浅静脉充盈扩张,指导患者锻炼内瘘,术后2-3月内瘘成熟,每次动静脉各穿刺一针,穿刺部位距吻合口近端3cm以上,动脉穿刺反向心方向,静脉穿刺点向心方向穿刺,距动脉8cm以上。
  1.2.2具体操作两组均由专人负责穿刺,避免因人而异穿刺技术所致患者感觉不同,采用一次性带孔回转穿刺针16mm*25mm, 不定点穿刺以免形成动脉瘤,常规皮肤消毒,两组均不用止血带,观察组针尖与皮肤呈40角进入皮下后迅速压低针柄,沿血管方向刺入血管固定针头。
  1.2.3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操作完后询问患者的感觉及疼痛反应,疼痛标准以患者的感觉接受静脉穿刺时的面部表情和穿刺后询问对疼痛的反应为基准。
  1.2.4无痛患者接受静脉穿刺时,面部表情无改变、无任何反应,询问局部无痛感。微痛患者接受静脉穿刺时面部表情无改变,询问局部有短暂刺痛感,微痛时间不超过10秒。
  1.2.5剧痛患者接受静脉穿刺时,面部表情紧张,皱眉,张口,甚至呻吟,有缩上肢的抵抗动作,询问穿刺点很痛,疼痛时间超过15秒。
  2 观察结果
  2.1对动静脉内瘘40度角观察组无血栓形成,无狭窄堵塞,无假性动脉瘤,及内瘘感染等并发症。
  2.2 两组病人疼痛情况观察本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穿刺时针头与皮肤之间进针角度20度时无痛或微痛占明显高于观察组,巨痛只占5%,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可见,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40度,可减轻动静脉穿刺对患者的疼痛或无痛。
  3讨论
  3.1穿刺时40度角能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受命,降低动静脉反复穿刺带来的损伤,使透析更加充分,提高透析患者的质量,减少痛苦,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3.2痛觉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卫反应。皮肤的痛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干表皮,痛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在手背有痛点100~200个,所以表皮疼痛特别敏感。当静脉穿刺时增大皮肤与针头之间的进针角度,针头与皮肤表面的触点面积变小,进针压力增大,进针速度快、痛觉小。同时针头与皮肤的接触虽面积小,表皮受损范围小,痛觉也小。因此穿刺时采用40°角时针,可减轻穿刺给其带来的疼痛,透析流量充足。
  3.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血液透析患者越来越多,要求高的服务态度和质量[3]。减轻因治疗对病人产生的痛苦,对医务工作者和病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每个护士在确保顺利为病人治疗的同时,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实现良好的人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董慰慈.护理学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81.
  [2] 孙克红,杜秀. 动脉向心性穿刺对动静脉内,使用效果的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2014,23(7):623-624.
  [3]包丽媛,王荣,仲娜.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28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1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索舒筋活络洗剂熏洗辅助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方法:将2010年7月-2014年7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应用Swan-Ganz导管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结果:患者置管时间1-4d,置管过程中发生穿刺口出血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移位3例,心律失常2例,后经过有效的护理后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漂浮导管的应用对于分析患者的病情,指导术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严谨的护理工作可以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1年7月至2013年7月本院诊治的腹股沟疝气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采用改良Gibson入路行髋关节置换病例,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58例62髋均采用改良Gibson入路行髋关节置换。其中;53个关节行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3个关节行骨水泥型全髋置换,5个关节行非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1个关节行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结果:改良Gibson入路行髋关节置换解剖相对简单,创口相对较小,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髋关节置换术的理想入路。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s)移植治疗恶性实体瘤,探索肿瘤治疗学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体系体外培养MSCs,预处理方案为全身照射加大剂量化疗或大剂量化疗,将自体骨髓MSCs与APBSCs共移植治疗13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联合移植组),并与同期进行的13例未联合MSCs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对照组)对比,动态观察
期刊
摘要:胸外科是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医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手术操作技术。而由于日常工作的繁重,常面临复杂而紧急的医疗处置,大量基础工作需要住院医师完成。如何培训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成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住院医师参与有效的适应性培训,使其适应胸外科的基本工作;通过加强基本理论学习和参与基本技能训练,使其具备扎实的胸外科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培养住院医
期刊
摘要:目的:对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2011年7月--2014年3 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120例进行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60例。治疗组使用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多西他赛组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组合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一个疗程(3周),记录临床疗效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有效治疗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对胃肠道息肉患者采取内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 对55例胃肠道息肉患者实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休息、及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8例患者发生出血,发生率为14.55%,无一例发生穿孔。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行细致化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胃肠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55例结肠造口术造口的护理过程和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对55例进行结肠造口术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生命体征检测和心理情绪变化观察。在围手术期期间做好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引流管护理,营养饮食健康知识教育,造口自我护理出院指导和出院后饮食习惯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55例结肠造口患者恢复状况良好,造口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基本保持健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降低,使医患纠纷减少。方法:对呼吸科的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科中氧中毒、压疮、跌倒或坠床等都属于常见的护理风险。结论:对呼吸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只要有效地管理风险,就可以使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得到保证,使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风险;处理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