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04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货币政策是需要建立在系统性的定量分析框架基础之上的,而货币政策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整个定量分析框架的核心,文章首先指明了货币政策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紧接着对其构成因素及权重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我国货币政策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货币政策指数进行了估计和分析,最后根据估计结果提出结论。
  关键词:货币政策指数;指标体系;因子分析
  一、引言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目标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以往对货币政策监管具体问题的研究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始终未能突破一个难点,即建立一个具备坚实理论基础的系统性货币政策定量分析框架,以这一定量分析框架为核心构建货币政策指标体系已成为当前货币政策研究的主要趋势。
  系统性的定量分析框架要求综合考虑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效果,通过一定的方法尽可能地准确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这里的货币政策效果评价既应包括对单个货币政策目标效果的评价,也应包括所有目标综合在一起的总体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因此,本文提出了货币政策指标体系的概念。货币政策指标体系是指由若干个主要特征定义的货币政策指标所构成的用以反映货币政策效果的系统。这一指标体系应至少包括反映单个货币政策目标的指标和反映货币政策总体效果的指数,它是一个将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效果有机结合的一个实时的、动态的指数,它的建立应该使货币政策的研究能够朝着系统性的定量分析框架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二、中国货币政策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数据的选取及标准化处理过程
  为了得到货币政策指数,我们选取2002至2012年相关指标的季度数据进行处理,并定义为各指标数值越大表示货币政策越趋于紧缩。基于该定义,本文对SHIBOR、准备金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这三个指标用Z值法(标准化数值Z=(原始数值-原始数值的平均值)/原始数值的标准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由于M2同比增长率、再贴现和再贷款增长率越大表示货币政策越趋于宽松,所以对采用Z值法进行标准化之后的数据全部用负号相乘进行处理。
  (二)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货币政策指数
  将上面进行过标准化处理的数据代入SPSS19.0软件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则,表1中前两个主成份的特征值大于1,而他们的累积贡献率为77.689%,用这两个影子来反映货币政策情况所损失的信息不多,结果如表2所示。
  因子旋转建立因子分析的模型的目的不仅是找出主因子,更重要的是知道每个主因子的意义。根据0.5原则结合上表,因子1在SHIBOR、M2同比增长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量上有较大的符合,所以称因子1为价格因子。因子2在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再贷款增长率变量上有较大的负荷,所以可认为因子2贴现因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从这5个变量中找出2个潜在因子,他们是价格因子和贴现因子。对原始的5个指标提取公因子后,就可以通过分析少数公因子来对货币政策情况进行分析了,进行因子得分分析就可以得到以下输出,结果如表3所示。
  首先各主成份得分由标准化的原始数据矩阵乘以成分得分系数得到,然后由各主成份得分按照方差贡献率加权平均得到综合得分即为货币政策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因子1得分=0.410*X1(SHIBOR)+0.455*X2(M2同比增长率)-0.031*X3(准备金率)+0.439*X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0.170*X5(再贴现和再贷款增长率);因子2得分=-0.039*X1(SHIBOR)-0.238*X2(M2同比增长率)+0.5*X3(准备金率)-0.028*X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0.570*X5(再贴现和再贷款增长率);综合得分=(0.54584*因子1得分+0.23106*因子2得分)/0.77689。
  根据以上计算的综合得分绘制如下2002-2012年我国货币政策指数线如图1所示。
  三、实证结果分析
  从以上模型得出的结论看,在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里,可以将货币政策指数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2年至2004年,货币政策指数有一个明显下降表明货币政策从宽,原因在于该阶段中国面临通缩压力,货币政策趋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第二阶段是2005年到2008年,货币政策指数在平稳中上升,表明货币政策趋于紧缩,原因在于该阶段为控制经济过快增长快,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开始发生变化,人民银行通过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适当紧缩银根;第三阶段是2009年到2010年货币政策指数明显下降,表明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原因在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国内通胀压力的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适时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包括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第四阶段是2011年到2012年,货币政策指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表明货币政策趋于紧缩,原因在于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2011年底,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历史最高位的21%左右,预计2012年的将继续实施文件的货币政策。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实证研究的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实证结论基本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情况。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问题已经变得十分复杂,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我国货币政策体系能否应对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是否能够保证我国的金融系统在一个较为安全的轨道上运行,这是一个理论界和实务界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的模型还可以在金融全球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指数影响的问题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叶永刚,张培.中国金融监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金融研究,2009(4).
  2.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李建军.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稻米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QTLs定位和稻米品质相关基因的克隆、分子特性及其表达调控,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转基因技术改良稻米品质的研究成就,针对稻米品质分子生物学
【正】一、引言"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的关键在文化"。市场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管理已进入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更多是搞好企
用Zisman 方法测定水稻和甘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分别为36.70 mN/m 和36.40 mN/m.用GB 5549-90方法测定杀虫单微乳剂推荐剂量药液的表面张力为30.02 mN/m左右,小于水稻和甘蓝
得到由两个S类且可交换的超越整函数f和g生成的有限生成半群G=〈f,g〉没有游荡域。
设H为有限群G的一个子群。称H在G中是s-半正规的,若对任意的素数p||G|,只要(p,|H|)=1,就有PH=HP,其中P∈Sylp(G);称H在G中是c-可补的,若存在G的子群N,使得G=HN且H∩N≤HG=CoreG(H)。证明了下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