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消费文化及资本主义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平的近作令人为之一震,媒材新异,制作精当,观念锐利。毫无疑问,这一系列作品是继其影像作品《我的父母亲》之后的又一力作。
  《潜暴力》是一系列金属版画,使用铝合金板材,将一美元纸钞原样放大、机制刻印,其形态本身冷漠、沉重,晦暗而压抑,庄严而诙谐,它释放出宋永平式的反讽:既是一种审美智慧,也是随苦难而来的伦理关怀。
  宋永平的近作力图以反讽的图像与文字语言揭示出当代艺术的危机感,说它是观念性艺术,是因为当代的观念艺术已经用不着去探究艺术本体,谜底都是反照,如果艺术真的终结了,观念的作用就是诱惑,发酵,再生。
  消费主义文化确立起市场与资本不可撼动的霸权机制与自身的拜物教,一种新的商品性艺术风行雨施,模糊了艺术与商品的界限,使得艺术成为资本附庸。藝术作品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成为商品而非艺术品。美国思想家马泰·卡琳内斯库也曾一针见血地指责此类堕落与媚俗:“今天至为多样的艺术品,从高深莫测一直到纯粹的媚俗作品,在文化超市里比邻而居,等待各自的消费者”。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艺术创作由个体性活动转化为市场机制主导下的艺术生产与文化工业。这也勾起当代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所推崇的“文化生产”“艺术产业”,而绝非前现代意义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挟裹这种精明的“文化产业”话语,当代艺术创作倾向由艺术创作转变为批量生产,大量的商品性艺术充斥世界。消费主义理论本身也成了一种科幻聊斋的消费。
  其次,消费文化导致风格的滥用与虚假的前卫,即收编、消解、抵制精英艺术与前卫精神,使得实验性艺术被边缘化。消费主义文化使得以市场与拜金为终极目的的艺术创作变为一切艺术皆被同化、收编、收买为本质上的大众艺术与庸俗艺术。这意味着艺术创作可以将以往一切文化传统与艺术风格视为一种打开市场的资源库与工具,借用策略、噱头、规则和各种主题,采取后现代拼贴与蒙太奇的手法,批量生产伪装的前卫艺术。这使得当代艺术的前卫与实验、革命精神被抽离其本质精神,而徒有其表,成为一种玩笑、噱头与点子主义。中国当代艺术状况,巨大的利润对前卫艺术本身也构成诱惑,当代艺术家无法抵御金钱诱惑,在市场资本与权力话语的压制下调整其作品,以媚俗的样式博取大众认同,尤其以玩世现实主义为典型。另外消费主义文化的拜物倾向,导致新生代艺术家的迷失与堕落,模仿既有的商业成功的艺术风格,或者受到当代大量传媒图像与大众文化的冲击,去创作入市与入世的艺术作品。
  再次,如思想家卢卡奇指出的那样:“消费文化是一种肯定文化,它为社会提供一种补偿性的功能,并且受到权力话语的控制操纵,提供给异化个体一种虚假的慰藉以掩盖现实中的真正缺憾与罪恶”。消费主义文化代表的肯定性话语占领主流话语,从而使得否定性话语与批判性艺术失语,使得艺术创作成为政治与意识形态豢养的附属品。消费文化所秉持的大众普及性与享乐主义,使得艺术创作流于肤浅与媚俗,仅仅供大众娱乐与消遣,即阿多诺所谓“轻松的艺术”大行其道。阿多诺认为当人类深陷黑暗与罪恶的深渊,尤其在奥斯维辛之后,仍然期许愉悦性的轻松艺术,本身就是罪恶与野蛮。诚如媚俗艺术的轻松、娱乐性旨趣失去批判性的力量,而一味以肯定性、犬儒主义的态度面对权力罪恶与人性弱点。“肯定性话语”“轻松的艺术”导致当代艺术创作缺乏深度与反思,缺乏批判精神,从而远离艺术的本源。而缺乏否定性话语与批判力的艺术创作,往往会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手段与策略工具。
  宋永平所指涉的“潜暴力”,也是消费主义文化将物质消费转化为一种意识形态意义的美学消费。在后工业消费社会,人们消费的不是商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符号价值。当符号形象充斥大众传媒并被发挥到极致时,个体实际上进入了鲍德里亚所说的“拟像社会”。鲍德里亚认为拜物教的“物”逐步消解主体,用致命的策略来复仇,让“真实”和“虚拟”内爆为“超真实”。故而,消费主义社会中的一切存在都成为被内爆为超真实的拟像,所有的界限都消失了,真实和虚拟的界限被打破,真实被消解。消费性文化通过象征性符号交换,折射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虚假的关系。当代人处于被异化的存在状态,在“超真实”世界中个体处于一种被奴役的地位,这影响了艺术创造深陷超真实、“拟像”的漩涡中,根本无法创造出真实的精神性价值的艺术,艺术创造成为某种意义上“拟真的”生产,“超真实”的符号生产,而不再具有独特的真实的价值。艺术家往往失去对艺术真实性的把握,被“拟真”图像包围,难以从中抽离而宁静的创作真实感,而更多是一种拟像,譬如新生代画家处理图像时很难将艺术主题与电脑游戏形象分割开来,从而使得艺术风格走入“拟像与拟真”。此外还导致艺术作品的真实性无足轻重,“原版”还是“复制品”已不是问题的核心。消费时代对真实的包裹代替了真实,而且对现实的文化建构不再是多元的文化,而只是被资本操纵、权力话语主导的消费主义文化,即文化的多元性被消费主义文化的多样性的取代。
其他文献
所谓“艺术家”,首先是喜爱表达的人,对表达的喜爱驱动着他们不断表达,渐入佳境。对表达的喜爱,又首先是对语言的喜爱,在拨弄语言时,语言牵引出他们的体验、思考、美学趣味等,但语言的属性又限定着这些表达。保罗·克利(Paul Klee)说“用一根线条去散步”,是对这种状态的生动描述。  2010年,冉启泉把一卷卷卫生纸的纸芯抽出一截来,按照等距离的方式排列成一幅“绘画”。抽取纸芯造成的心理悸动、纸卷井然
期刊
一  乔治的餐馆坐落在刘翔小店的后面,刘翔的小店在一个三角地,前端是梅根夫人的热狗店。梅根夫人不工作,她雇佣马克。马克有一张红红的、长满络腮胡子的圆脸,每天无所事事地闲坐在窗前,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热狗店兩面都是玻璃窗,前面对着纽曼街,街上车流不断,后面的窗子正对着乔治的餐馆,中间隔一条窄窄的小路。与乔治餐馆的生意相比,热狗店显得寂寞冷清。尤其是最近,乔治餐馆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出出入入的人表现出
期刊
主持人语:  虽然我们一直提倡“纯文学”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志业,但真正纯粹的文学其实是不存在的。比如说道德与文学,从来就是异常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很难把它们截然两分。我们之所以念兹在兹于“纯文学”的愿景,是因为我们的文学一直以来都在负重前行,受到太多的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影响,我们的文学始终面目不清。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与道德就是两个彼此毫不相干的领域,在福柯看来,它们常常只是“话语的统一体”和“暂时的
期刊
《洛丽塔》:  这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约翰·厄普代克说纳博科夫“以其丰富炫目的才智和令人欣喜的沉思冥想而独树一帜,这在美国文学中差不多是空前的”,我相信纳博科夫的文学在20世纪阔大的世界文学版图中也是独自成峰,卓然而空前的。他是一位令人目眩的现代主义大师,一位高傲的移民,一个“没落的贵族”,同时也是一位国际顶尖的鳞翅目昆虫(蝴蝶与飞蛾)学家。纳博科夫的自画像是:从没醉过酒,从不说脏话,不加入任何团
期刊
一  应该是五六年前,偶然得获李村的《世风士像——民国学人从政记》,读后觉得于深细处见功夫,却不张扬自负,是有根基有见识的好文字,便到处向人推荐。其中《宋子文的傲慢》一篇,我觉得说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提醒当权者不要轻易得罪知识分子,因为“不论你愿意不愿意,知识分子都是历史的发言人,他们对当权者的好恶会成为未来知识体系的一部分,长期影响对历史的评价”。或者换个稍微通俗点的说法,像《孽海花》里庄
期刊
内心观察、距离控制与伦理呈现  孙海燕  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写到:“任何阅读体验中都具有作者、叙述者、其他人物、读者四者之间含蓄的对话。上述四者中,每一类人就其与其他三者中每一者的关系而言,都在价值的、道德的、认知的、审美的甚至是身体的轴心上,从同一到完全对立而变化不一。”那么,隐含作者如何有效地进行距离控制?他与叙述者、人物、读者三者之间在道德判断上的游移或者对立会给小说伦理呈现带来如
期刊
一  好多事情在我的记忆里都面目全非了。有的从一棵小苗,长成了浓荫;有的却从一个水湾,缩减成了小水洼。谁也不知道,它们是怎样生长,又是怎样消退的。但它们就在我心里秘密改变着。  有不变的吗?我一直困扰在这样一个疑问里。但没人回答我。夜晚就在这样的疑问中,像聚在一起摩擦的沙粒慢慢热起来。  以前我有写信的习惯,后来也还有写信的冲动或者愿望。写信会给我一种感觉:人是一种精神高尚的动物。现在,一个人的时
期刊
一  写跟经典有关的文章时,经常会产生小小的沮丧感,因为你在阅读中自以为获得的独门心得,等到再多读一些材料的时候,发现早就有人这么想过说过了,并没有什么新鲜可言。比如关于曾子易箦问题,兜来兜去说了这么多,忽然就想起周作人《读檀弓》似乎谈论过,赶紧找出来看:“根据从《论语》得来的知识,曾子这临终的情形给予我很谐和的恰好的印象。我觉得曾子该是这样情形,即使《檀弓》所记的原只是小说而不是史实。据说,天上
期刊
1  昭和十八年冬,日军26师团长后宫鹑指挥察哈尔派遣兵团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和11旅团开始攻打杀县。年初的时候,汪精卫的南京政府就已经向英国和美国宣战了,所以,加上东亚同盟军和蒙疆骑兵,打下杀县很顺利。只有远山真二在这场战役中负点轻伤,打完杀县,他就留下来驻防,并升成了司令。  支那的政府军实在不堪一击,这倒大出远山真二的意料,他是自华北事变后一直沿着长城线打过来的,像杀县这种弹丸之地,虽傅作义布
期刊
一、代际陷阱、身份幻觉与阶级构成  唐伟:作为有影响力的青年批评家、实力派诗人,甚或知识分子,你可能无法回避最初的一个身份标签,即“80后”。从“80后”作为批评术语浮出历史地表,到如今这一代人直奔中年而去,不知你如何看待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80后”?  杨庆祥:上来就是一个大问题啊。首先我觉得批评家前面的“青年”二字应该去掉。为什么从来没有老年批评家、老年作家之类的称呼?这种“青年+”的表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