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教媒体增加了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合理运用;电教媒体;优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每当教学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会导致整个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电教媒体,无疑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飞跃,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从现在看来,很多学校都配置如摄录编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和其他视听设备。如果教学中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媒体,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为了更好地配合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需要讨论如何来合理利用这些教学媒体。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同样的一篇文章,有人能读出感情,引起别人共鸣,而有人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感情,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通过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七年级语文《春》一课时,课件中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灵动,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尽量展示更多的教学内容。如在教《故乡》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利用投影,将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的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其不同之处,等学生回答完毕后,就可以及时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比传统的板书效率高、效果好,而且教师还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写出其变化。写完后,指名学生读一读、评一评,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课上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得到了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语文课涉及的知识多而杂,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无疑可以为课堂增色,同时也使得课堂含金量提高,不但开阔学生视野,而且增长教师自己的知识水平。例如在《出师表》一课的教学中,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将课文涉及到的文学常识、写作背景等内容展示出来,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放映《三国演义》电视剧中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的影像资料,使历史画卷重现眼前,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效果会明显优于原来的传统教法。
可以说,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增加语文课堂的吸引力,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语文教师可以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语文课文中,不乏小说和剧本,而单纯依靠文字来理解教学内容,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尤其一些国外的作品,往往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比如在教读《孔乙己》、《范进中举》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学生看了影片后,教师再引导他们张开想像的翅膀,理解人物和故事情节,让学生自己创作出更加精彩的“课本剧”。
学生由于受年龄、地域和阅历的限制,对很多不了解的事务需要形象而直观的认识,电化教学恰恰能够做到这一点,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给教师创造最便利的教学条件,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作文教学,训练学生能力
学生要自然地说话,是由于内心的诱因和需要而引起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最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作文,同样需要内心的诱因和需要,只有当学生内部的动机需要表达的时候,才能写好文章。因此,在语文说话和作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静止画面,让学生“看景讲述”或“看景写话”。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生动、真实,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如在“寻觅春天的踪迹”话题作文课上,先播放桃红柳绿、春暖花开、小鸟争鸣的片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然后谈谈个人体会,再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来。学生写完后,教师投影预先写好的几个例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几段文字描述的异曲同工之妙处,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存在问题并作修改,再投影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大家评评、议议。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描写、抒情、记叙等表达方式的区别,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恰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晴.发掘多媒体技术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和策略[J].科教导刊,2010(21)
关键词:合理运用;电教媒体;优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每当教学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会导致整个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电教媒体,无疑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飞跃,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从现在看来,很多学校都配置如摄录编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和其他视听设备。如果教学中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媒体,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为了更好地配合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需要讨论如何来合理利用这些教学媒体。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同样的一篇文章,有人能读出感情,引起别人共鸣,而有人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感情,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通过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七年级语文《春》一课时,课件中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灵动,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尽量展示更多的教学内容。如在教《故乡》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利用投影,将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的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其不同之处,等学生回答完毕后,就可以及时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比传统的板书效率高、效果好,而且教师还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写出其变化。写完后,指名学生读一读、评一评,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课上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得到了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语文课涉及的知识多而杂,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无疑可以为课堂增色,同时也使得课堂含金量提高,不但开阔学生视野,而且增长教师自己的知识水平。例如在《出师表》一课的教学中,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将课文涉及到的文学常识、写作背景等内容展示出来,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放映《三国演义》电视剧中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的影像资料,使历史画卷重现眼前,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效果会明显优于原来的传统教法。
可以说,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增加语文课堂的吸引力,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语文教师可以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语文课文中,不乏小说和剧本,而单纯依靠文字来理解教学内容,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尤其一些国外的作品,往往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比如在教读《孔乙己》、《范进中举》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学生看了影片后,教师再引导他们张开想像的翅膀,理解人物和故事情节,让学生自己创作出更加精彩的“课本剧”。
学生由于受年龄、地域和阅历的限制,对很多不了解的事务需要形象而直观的认识,电化教学恰恰能够做到这一点,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给教师创造最便利的教学条件,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作文教学,训练学生能力
学生要自然地说话,是由于内心的诱因和需要而引起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最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作文,同样需要内心的诱因和需要,只有当学生内部的动机需要表达的时候,才能写好文章。因此,在语文说话和作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静止画面,让学生“看景讲述”或“看景写话”。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生动、真实,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如在“寻觅春天的踪迹”话题作文课上,先播放桃红柳绿、春暖花开、小鸟争鸣的片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然后谈谈个人体会,再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来。学生写完后,教师投影预先写好的几个例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几段文字描述的异曲同工之妙处,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存在问题并作修改,再投影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大家评评、议议。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描写、抒情、记叙等表达方式的区别,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恰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晴.发掘多媒体技术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和策略[J].科教导刊,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