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教学形式下,各中职学校均结合自身情况,对教学标准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析,促进教学标准的有效落地。在这个改进过程中,教学标准在全面提升教学规范化和效果的同时,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环节,本文对中职数控专业实施专业教学标准的困难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标准;困难及对策
引言
在2006年以前,中职学校专业教学由于未存在系统全面的教学标准,导致了课程教学基于经验开展,重理论、轻实践,影响了学生的课程获知能力。国家2014年制定了首批中职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1、中职数控专业实施专业教学标准的困难
1.1未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标准是通过课程目标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三部分来体现的,其目的是考察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后认知、行为与素质方面的变化。然而,三维目标仅能关注目标的达成度,容易造成总体的培养方案模糊化,窄化学生的多样化素养的形成。这就使得现有课标的研发理念虽以培养合格的职业人为要求,但是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有所欠缺。全面发展育人理念不仅仅只是在技术技能上发展学生,而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不仅仅注重学生发展的现状,更应注重的是未来可持续性发展情况。我们培育的是未来的大国“工匠”,是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思维的21世纪的人才,而不是制造一批“工具”。
1.2未满足职业能力的要求
其一,各学校专业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工作任务表述不完整。比如“掌握宏程序的应用”这条任务要求,没有对其中的宏计算、编写格式、不同系统的宏程序等等诸多问题进行展开。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在专业课程标准的研发过程中,教师没有对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导致课程内容表述不清,学生获得能力不详。
其二,各学校专业课程标准中技能要求过多,与高职该专业的技能要求基本无异。例如,两个阶段学校的课程标准基本上都涵盖了《数控车加工与编程》的所有内容,不仅包括单一项目的加工还包括复杂零价的加工。中职学校力求将所有与数控车加工相关的技能教给学生,只重视了课程内容的组成,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悖于“够用”这一准则。
其三,各校专业课程标准中知识内容分析表述含糊不清。知识内容分析是对职业技能的进一步表述,要求学习者“知道、了解”哪些内容,通常由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组成。然而,常出现诸如“了解数控编程的概念、内容和步骤、种类、代码”的表述情况,代码是数控加工的基础,用“了解”表述显然不准确。
1.3未改变对现有课程的依赖
目前,课程标准的研发大多是基于现有课程进行的,即教师根据学校现有的内部条件(场所、资源)和自身的教学经验研发。这种方式便于教师编制课程标准,属于教师主导的课程标准研发方式,虽然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但是,具有一定的闭塞性,局限于学校的内部环境,不仅容易造成与前沿技术的脱节,而且易于过度依赖现有的课程。
一方面,采用这种方式研发课程标准往往遵循的是学科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完整性。多数时候将相近的内容简单的整合,片面的追求“全”,不考虑实践与理论的比例,不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不考虑现代技术的发展情况,导致课程体系臃肿,过多过难。
另一方面,這种课程标准的研发方式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使用幻动片、视频等现代化的手段,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经验和信息技术能力有限,所教授的内容仍然是课程的压缩或精选,也就是教师在课程标准中预设的内容。所以,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组织教学,如果不打破基于课程研发课程标准的方式,那么就易于将数控专业课程推向纯粹的理论课。
2、中职数控专业实施专业教学标准的对策
2.1构建标准化教学过程
2.1.1质量控制标准的构建
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各种实践教学形式和各教学环节,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培养人才的课程标准、质量标准、实习实训质量标准、实训考核标准、实训教材、试题库、顶岗实习质量标准、教师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硬件条件要求标准等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并引入职业资格认定标准及行业企业技术应用标准。
2.1.2管理制度标准的构建
各学校应根据本校特点,结合实践教学实际及时修订完善有关实践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对学院各教学部门赋予各自的具体职责,使教学管理效率更高,避免实践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及随意性,使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更加规范。使实践教学能够真正科学、高效运行。
2.1.3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评价更要体现职业素质的培养,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采用以实践学习的学生为中心、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过程式教学评价。科学、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安全意识、专业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计划和决策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完成工作质量、自学能力等诸多职业能力。结合过程性考核成绩,多方面考核数控专业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给其更加客观、全面、公平的评价。
2.2增强课程标准深度
聚焦核心知识与技能。核心知识与技能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是一个项目或者是一个任务中最核心的部分,它应该是课程内容中体现的重点。项目与任务的编排与设定应该以核心知识与技能扩散和辐射,但是不应该是把每一个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或者是能力、技能全部的设计出来,其原因在于,应该保持学生个性的独特性、独立性思考能力。毕竟,中职培养的不是在生产岗位从事单一活动的“工具”,而是能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完整人”。
指向批判性思维。根据美国哲学协会的调研显示,简单的说,批判性思维就有基于事实与证据的思维,能够独立思考以及不懈的质疑。然而,这些正是我们在课程标准中有所忽略的内容,从课程目标到最后的课程评价都是设定好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技能,能够体现哪些变化,限制了学生自由的思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出以及深度学习己经从概念落实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这需要课程标准的修订或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这样的变化,不应只停留在观察、模仿的面层,而是在课程标准设定过程中,突出问题意识,以综合性、较为复杂化的情境,推动学生不断的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养成核心职业素养。
2.3强调自主化的学习
激起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兴趣,适当地调整课程内容和编排顺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这不禁提出一个疑问,当前的任务、项目主导的课程内容落实到学生心中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教师演示、学生跟着做的模式依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所以,对于核心职业素养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使其不仅仅完成课堂上的练习,更能够面对生产过程,解决其中的实际问题。这要求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现出诱导、探索和自主发现的因素,明晰课程目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现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监控是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展开的,从其定义中可以发现,在学生学习的全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自觉的调控、监视并持续改进。所以,在课程评价时应重视元认知监控的作用并使其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课前,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设计、学习方法的选择等;课中,能够帮助学生监控自我,并能实时调节自己的不足;课后,对练习结果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以及自我补救。
结语
综上,本文从中职数控课程教学标准入手,分析了现有专业课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核心职业素养的课程标准,以应然的角度研发了中职数控专业的课程标准,虽然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国庆,李政等.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66-73.
关键词: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标准;困难及对策
引言
在2006年以前,中职学校专业教学由于未存在系统全面的教学标准,导致了课程教学基于经验开展,重理论、轻实践,影响了学生的课程获知能力。国家2014年制定了首批中职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1、中职数控专业实施专业教学标准的困难
1.1未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标准是通过课程目标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三部分来体现的,其目的是考察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后认知、行为与素质方面的变化。然而,三维目标仅能关注目标的达成度,容易造成总体的培养方案模糊化,窄化学生的多样化素养的形成。这就使得现有课标的研发理念虽以培养合格的职业人为要求,但是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有所欠缺。全面发展育人理念不仅仅只是在技术技能上发展学生,而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不仅仅注重学生发展的现状,更应注重的是未来可持续性发展情况。我们培育的是未来的大国“工匠”,是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思维的21世纪的人才,而不是制造一批“工具”。
1.2未满足职业能力的要求
其一,各学校专业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工作任务表述不完整。比如“掌握宏程序的应用”这条任务要求,没有对其中的宏计算、编写格式、不同系统的宏程序等等诸多问题进行展开。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在专业课程标准的研发过程中,教师没有对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导致课程内容表述不清,学生获得能力不详。
其二,各学校专业课程标准中技能要求过多,与高职该专业的技能要求基本无异。例如,两个阶段学校的课程标准基本上都涵盖了《数控车加工与编程》的所有内容,不仅包括单一项目的加工还包括复杂零价的加工。中职学校力求将所有与数控车加工相关的技能教给学生,只重视了课程内容的组成,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悖于“够用”这一准则。
其三,各校专业课程标准中知识内容分析表述含糊不清。知识内容分析是对职业技能的进一步表述,要求学习者“知道、了解”哪些内容,通常由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组成。然而,常出现诸如“了解数控编程的概念、内容和步骤、种类、代码”的表述情况,代码是数控加工的基础,用“了解”表述显然不准确。
1.3未改变对现有课程的依赖
目前,课程标准的研发大多是基于现有课程进行的,即教师根据学校现有的内部条件(场所、资源)和自身的教学经验研发。这种方式便于教师编制课程标准,属于教师主导的课程标准研发方式,虽然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但是,具有一定的闭塞性,局限于学校的内部环境,不仅容易造成与前沿技术的脱节,而且易于过度依赖现有的课程。
一方面,采用这种方式研发课程标准往往遵循的是学科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完整性。多数时候将相近的内容简单的整合,片面的追求“全”,不考虑实践与理论的比例,不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不考虑现代技术的发展情况,导致课程体系臃肿,过多过难。
另一方面,這种课程标准的研发方式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使用幻动片、视频等现代化的手段,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经验和信息技术能力有限,所教授的内容仍然是课程的压缩或精选,也就是教师在课程标准中预设的内容。所以,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组织教学,如果不打破基于课程研发课程标准的方式,那么就易于将数控专业课程推向纯粹的理论课。
2、中职数控专业实施专业教学标准的对策
2.1构建标准化教学过程
2.1.1质量控制标准的构建
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各种实践教学形式和各教学环节,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培养人才的课程标准、质量标准、实习实训质量标准、实训考核标准、实训教材、试题库、顶岗实习质量标准、教师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硬件条件要求标准等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并引入职业资格认定标准及行业企业技术应用标准。
2.1.2管理制度标准的构建
各学校应根据本校特点,结合实践教学实际及时修订完善有关实践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对学院各教学部门赋予各自的具体职责,使教学管理效率更高,避免实践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及随意性,使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更加规范。使实践教学能够真正科学、高效运行。
2.1.3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评价更要体现职业素质的培养,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采用以实践学习的学生为中心、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过程式教学评价。科学、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安全意识、专业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计划和决策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完成工作质量、自学能力等诸多职业能力。结合过程性考核成绩,多方面考核数控专业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给其更加客观、全面、公平的评价。
2.2增强课程标准深度
聚焦核心知识与技能。核心知识与技能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是一个项目或者是一个任务中最核心的部分,它应该是课程内容中体现的重点。项目与任务的编排与设定应该以核心知识与技能扩散和辐射,但是不应该是把每一个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或者是能力、技能全部的设计出来,其原因在于,应该保持学生个性的独特性、独立性思考能力。毕竟,中职培养的不是在生产岗位从事单一活动的“工具”,而是能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完整人”。
指向批判性思维。根据美国哲学协会的调研显示,简单的说,批判性思维就有基于事实与证据的思维,能够独立思考以及不懈的质疑。然而,这些正是我们在课程标准中有所忽略的内容,从课程目标到最后的课程评价都是设定好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技能,能够体现哪些变化,限制了学生自由的思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出以及深度学习己经从概念落实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这需要课程标准的修订或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这样的变化,不应只停留在观察、模仿的面层,而是在课程标准设定过程中,突出问题意识,以综合性、较为复杂化的情境,推动学生不断的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养成核心职业素养。
2.3强调自主化的学习
激起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兴趣,适当地调整课程内容和编排顺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这不禁提出一个疑问,当前的任务、项目主导的课程内容落实到学生心中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教师演示、学生跟着做的模式依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所以,对于核心职业素养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使其不仅仅完成课堂上的练习,更能够面对生产过程,解决其中的实际问题。这要求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现出诱导、探索和自主发现的因素,明晰课程目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现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监控是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展开的,从其定义中可以发现,在学生学习的全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自觉的调控、监视并持续改进。所以,在课程评价时应重视元认知监控的作用并使其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课前,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设计、学习方法的选择等;课中,能够帮助学生监控自我,并能实时调节自己的不足;课后,对练习结果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以及自我补救。
结语
综上,本文从中职数控课程教学标准入手,分析了现有专业课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核心职业素养的课程标准,以应然的角度研发了中职数控专业的课程标准,虽然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国庆,李政等.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