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基金法》修改通过,确定把阳光私募纳入监管范围之后,一直是私募证券人员心病的对阳光私募的法律定位问题终于解决。
随着新《基金法》修改通过,确定把阳光私募纳入监管范围之后,一直是私募证券人员心病的对阳光私募的法律定位问题终于解决。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进程当中,阳光私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出色的业绩和庞大的资金托管规模都让阳光私募披上了光辉而神秘的面纱,但是其发展过程,或许只有亲历者才能知晓其中酸甜苦辣。著名阳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上海鼎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霖君首次以撰文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阳光私募的发展历程。
春节难得清闲,窝在家里随笔写写,有回忆有思考。像鼎锋这种小微的公司的5年,是多么微不足道,可鸿爪雪泥,一花一世界,应该留下个记号,祭奠往昔峥嵘岁月,激励前行的年轻同事们,以期能共沐明朝证券投资市场的旖旎风光。
2006年夏天,股市正在大牛的时候,我们的实业项目投资失败,女友离开,身无分文,一切归零。记得那日从阳光明媚的浦东机场出来,车里放着汉武大帝的主题曲《最后的倾诉》,泪如泉涌。直到今天老张还在说,当时我对他说了一句“老张,我什么都没有了。”
2007年,或许是因为无知,老张和我虽然出身贫寒,没有丰厚的资本积累,也没有明星基金经理光环,但还是带点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想法走到一起,正好有战略投资者投资我们,就一起设立了鼎锋,转瞬之间已经5年了。
从来就没有书中写的10万一瓶的拉菲,没有江湖上流传的呼风唤雨的大佬们,也没有情色满园和花天酒地,没有碰到过传说中名片上只留别名和手机的、嘴角露着神秘微笑的传奇人物,更没有遇到经常“拉几个涨停”的耸人听闻的高手,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开始了,开始了一场关于天真、狂妄、亢奋、颓废还有悔恨的经历,也开始了由喜悦、野心、友谊、勇气与爱编织的故事。
记得去武汉见第一个客户,老张和我犹豫了很久,决定还是本着节约又体面的原则,挤在一个准四星的酒店标间里。会谈的结果非常顺利,大家在价值观理念上不谋而合,加上我们对投研的理解,客户很快就和我们达成合作。当我们拿着委托合同的时候,就开始后悔没有住个5星的酒店,颇像买豆浆吃一碗倒一碗的故事。
2008年初,有客户要来公司交流,恐慌大于兴奋,因为办公场地实在拿不出手。开始的时候,我们挤在老张家的书房办公。07年底搬到张江,租用了三个月的临时办公室,还拉来了几个研究生同学作为研究员,滥竽充数以备“客户检查“(最终客户也没有来),工作情景仿佛几个孩子过家家的游戏。
再后来搬到向城路。在30平方的没有星级的写字楼里, 08年还在这个楼里,换了个50平方的房间,4个人边看研究报告边狠拍数也数不清的小强, 08年底,变成150平方,09年国庆,搬到300平方的五星甲级写字楼, 2012年,把隔壁也租下来,20个人600平方宽松的办公环境,我们不禁豪情万丈。
说到办公,就想起装修和桌椅。鼎锋刚成立的时候,一人身兼数职,是基金经理也是研究员,是财务也是出纳,是行政也是总经理,为了省下1000块钱,浦东东明路卖二手办公桌椅的地方,逛得门清。而现在已经像个大公司一样,按照几十万去做装修和家具的预算管理了。
这些硬件都见证了鼎锋的成长。2009年初换办公室的时候,老张和我坐在会议室的窗台上抽烟,望着灯火辉煌的陆家嘴,无限感叹的说:“我们终于从黄浦江底爬上岸来了。”
先说营销吧。资金的募集始终是个问题,尤其是没有光鲜的背景的情况下。从初次会谈到后继反复交流,到拿到真金白银发起基金漫长的让人经常想放弃。尤其是阳光化以后一个基金需要协调的方方面面更多,快则3-6个月,慢则6-12个月。我们曾为新增一个100万的客户欣喜万分,现在却对多了2个亿而无动于衷,但这并不是麻木忽略小客户,不理解客户。我经常问自己,会不会把我自己的钱拿给陌生人去管理,答案从否定到肯定,并一直在付诸行动。所以,我能深刻的体会到客户的感觉,即使我也100个不情愿和一个一个的委托人交流。客户真心所托,我们一定心存感恩,振作奋起并全力以赴。
投研是私募的核心。好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是私募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之一。好的投研应当经历过反复牛熊的洗礼,才可以形成。这几年,经历过每天踏着舞步上班的日子,也品尝过亏得毛骨悚然的恶果。办公室里一直挂着四个大字“心存畏惧”。老婆到办公室看到说,真好,是怕老婆的意思吗?其实她哪里知道这是这么多年对市场的敬畏,跟她八竿子打不着。
07、08年的时候,常穿着西装,夹着笔记本流窜在各大券商的会议上。因为不是机构客户,没有邀请,蹭会是主题。一般会上的宏观和策略要么文青味十足,要么晦涩难懂;行业和公司要么千人一面,笼统无味,要么素昧平生,朦胧懵懂。又没有熟人不太好意思主动交流,会间常躲到洗手间抽根烟,虽然无所事事却显得自己很忙的样子。
上海是上市公司发行路演的必留之地,刚开始因为没有竞价资格,参加个路演不容易,为了混进会场听一次路演,要搞不少小动作。开始的惯用伎俩是发鼎锋的名片不管用,就用收集到的基金券商的名片再发出去。记得一次被拒是因为我就带了这样一张名片,而他们需要两张来防范我们这种人入场。还记得一次被赶出来是因为客户只面向一对一或一对多。再后来干脆明目张胆的印了几个基金公司的假名片,混了进去。香格里拉、索菲特、淳大万丽、星河湾是经常路演的地方,每次路过那里的时候,想着里面觥筹交错,就感慨万千,不知道我们管理资产达到多少才能够在那里成为主角。
08年第一次接到券商通知,参加一对一活动的时候,还小激动了一下。因为以前一直不够资格和分量,这次得到一次邀请,自然欣喜万分。虽然不是我感兴趣的公司,但还是充分准备了一下,狠狠的聊了1个小时。现在才明白,原来这种质地一般的大块头的一对一,参加的人很少,我被拉去滥竽充数了。 资产规模上来的好处是银行、券商、第三方开始认真对待我们,认识我们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再像以前那么轻视我们。现在我们可以给任何一家研究机构分析师打电话,就我们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他们也心甘情愿的花很长时间,来讨论他们对具体某个产业和公司的分析和理解。新财富的分析师们也常来公司路演,行业和公司的电话会议更是应接不暇,券商机构销售部的sales们也常常关怀我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成为“主流”机构之一,站在了分析、信息的前沿。
在鼎锋这几年比总理忙多了。从宏观到策略,从行业到个股,从组合到风控,从财务到运营,身份和工作全转换过,全覆盖过。邮箱里删掉了4万封未读邮件后,还有2万封未读。巨大的信息量面前,只有时间看深度报告和公司自己的报告了。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研读讨论,不停变换主题,每年3、5个笔记本总要用光。这样日复一日,听上去令人伤感却让我们乐此不疲。真的应验了那句话,投资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投资。
对基金经理来说,钱只是追求的一部分,我也从来不认为物质的东西有多么重要,就像我能穿500块一条的短裤,也能穿只有200块一件的外套,能在5星酒店里出入自如,也能在乡镇招待所里一住两周。或许真的是金钱本身没有意义,如何花钱才是最重要的。还有就是在赚钱之后,你赚钱的逻辑和所采用的价值理念得到别人认同,那种认同感和成就感所带来的,远大于金钱。或许应验了那首老歌,“生命中如果还有永远,就是你绽放的那一瞬间”。
分析是我们工作的本质。从09年开始就设想,把办公室的氛围弄成像是在图书馆或研究所,苦于没有精力,于是就四处堆了些书架。鼎锋对同事们的买书是非常纵容的,我看到报销记录里经常就有几百几百的图书的报销。对公司的前景和行为进行分析,试图穿透他们的思想,看穿他们的意图是分析调研的重要目的。这往往需要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长期经验。08年我到山东沂蒙山区调研,发现董事长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我期盼所听到的内容,空间、增长、增长的驱动因素、增长的质量和持续性、竞争优势、明年后年的业绩规划,有定性有定量,如丝竹之沁人心脾,特别喜欢这么解答问题的人,简直恨不得把妹妹嫁给他,回来以后重仓,被腰斩了。
投资和研究的经验积累很重要,国外很多基金经理和分析师都是一把年纪,不无道理。我记得第一次调研是到湖北,见到董秘就蒙了,感觉说话都有点哆嗦,毫无思路。后来调研多了,一年跑几十家上市公司,就变成万金油了,谈笑间就把调研做完了,还交了很多朋友。
研究创造价值。我对这句话的体会越来越深,尤其是成长股的研究要求更高、价值更大。行业研究和公司研究是重点,是配置的基石。我从来没有发现有基金经理道听途说了个消息,就赚了大钱的。相反消息类的东西应该主动规避,没有必要去触碰红线。
创业之艰难,幸福之不易。这5年是鼎锋从个体户到草台班子的过程,是种子期到成长期的关键阶段,我幸运的能够和最真诚、最聪明的伙伴及投资人共同创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虽然出身贫寒,没有任何靠山,从无到有建立起投资规模达20亿的企业,在一个激烈竞争的产业中,我们是成功的,这种快乐是无法言传的。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我们会更加独立自信、不畏不媚、执着坚持,像对爱情那样越挫越勇,屡败屡战。借助技术、勤奋和运气,我们还会有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鼎锋,在路上!
随着新《基金法》修改通过,确定把阳光私募纳入监管范围之后,一直是私募证券人员心病的对阳光私募的法律定位问题终于解决。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进程当中,阳光私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出色的业绩和庞大的资金托管规模都让阳光私募披上了光辉而神秘的面纱,但是其发展过程,或许只有亲历者才能知晓其中酸甜苦辣。著名阳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上海鼎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霖君首次以撰文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阳光私募的发展历程。
春节难得清闲,窝在家里随笔写写,有回忆有思考。像鼎锋这种小微的公司的5年,是多么微不足道,可鸿爪雪泥,一花一世界,应该留下个记号,祭奠往昔峥嵘岁月,激励前行的年轻同事们,以期能共沐明朝证券投资市场的旖旎风光。
2006年夏天,股市正在大牛的时候,我们的实业项目投资失败,女友离开,身无分文,一切归零。记得那日从阳光明媚的浦东机场出来,车里放着汉武大帝的主题曲《最后的倾诉》,泪如泉涌。直到今天老张还在说,当时我对他说了一句“老张,我什么都没有了。”
2007年,或许是因为无知,老张和我虽然出身贫寒,没有丰厚的资本积累,也没有明星基金经理光环,但还是带点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想法走到一起,正好有战略投资者投资我们,就一起设立了鼎锋,转瞬之间已经5年了。
从来就没有书中写的10万一瓶的拉菲,没有江湖上流传的呼风唤雨的大佬们,也没有情色满园和花天酒地,没有碰到过传说中名片上只留别名和手机的、嘴角露着神秘微笑的传奇人物,更没有遇到经常“拉几个涨停”的耸人听闻的高手,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开始了,开始了一场关于天真、狂妄、亢奋、颓废还有悔恨的经历,也开始了由喜悦、野心、友谊、勇气与爱编织的故事。
记得去武汉见第一个客户,老张和我犹豫了很久,决定还是本着节约又体面的原则,挤在一个准四星的酒店标间里。会谈的结果非常顺利,大家在价值观理念上不谋而合,加上我们对投研的理解,客户很快就和我们达成合作。当我们拿着委托合同的时候,就开始后悔没有住个5星的酒店,颇像买豆浆吃一碗倒一碗的故事。
2008年初,有客户要来公司交流,恐慌大于兴奋,因为办公场地实在拿不出手。开始的时候,我们挤在老张家的书房办公。07年底搬到张江,租用了三个月的临时办公室,还拉来了几个研究生同学作为研究员,滥竽充数以备“客户检查“(最终客户也没有来),工作情景仿佛几个孩子过家家的游戏。
再后来搬到向城路。在30平方的没有星级的写字楼里, 08年还在这个楼里,换了个50平方的房间,4个人边看研究报告边狠拍数也数不清的小强, 08年底,变成150平方,09年国庆,搬到300平方的五星甲级写字楼, 2012年,把隔壁也租下来,20个人600平方宽松的办公环境,我们不禁豪情万丈。
说到办公,就想起装修和桌椅。鼎锋刚成立的时候,一人身兼数职,是基金经理也是研究员,是财务也是出纳,是行政也是总经理,为了省下1000块钱,浦东东明路卖二手办公桌椅的地方,逛得门清。而现在已经像个大公司一样,按照几十万去做装修和家具的预算管理了。
这些硬件都见证了鼎锋的成长。2009年初换办公室的时候,老张和我坐在会议室的窗台上抽烟,望着灯火辉煌的陆家嘴,无限感叹的说:“我们终于从黄浦江底爬上岸来了。”
先说营销吧。资金的募集始终是个问题,尤其是没有光鲜的背景的情况下。从初次会谈到后继反复交流,到拿到真金白银发起基金漫长的让人经常想放弃。尤其是阳光化以后一个基金需要协调的方方面面更多,快则3-6个月,慢则6-12个月。我们曾为新增一个100万的客户欣喜万分,现在却对多了2个亿而无动于衷,但这并不是麻木忽略小客户,不理解客户。我经常问自己,会不会把我自己的钱拿给陌生人去管理,答案从否定到肯定,并一直在付诸行动。所以,我能深刻的体会到客户的感觉,即使我也100个不情愿和一个一个的委托人交流。客户真心所托,我们一定心存感恩,振作奋起并全力以赴。
投研是私募的核心。好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是私募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之一。好的投研应当经历过反复牛熊的洗礼,才可以形成。这几年,经历过每天踏着舞步上班的日子,也品尝过亏得毛骨悚然的恶果。办公室里一直挂着四个大字“心存畏惧”。老婆到办公室看到说,真好,是怕老婆的意思吗?其实她哪里知道这是这么多年对市场的敬畏,跟她八竿子打不着。
07、08年的时候,常穿着西装,夹着笔记本流窜在各大券商的会议上。因为不是机构客户,没有邀请,蹭会是主题。一般会上的宏观和策略要么文青味十足,要么晦涩难懂;行业和公司要么千人一面,笼统无味,要么素昧平生,朦胧懵懂。又没有熟人不太好意思主动交流,会间常躲到洗手间抽根烟,虽然无所事事却显得自己很忙的样子。
上海是上市公司发行路演的必留之地,刚开始因为没有竞价资格,参加个路演不容易,为了混进会场听一次路演,要搞不少小动作。开始的惯用伎俩是发鼎锋的名片不管用,就用收集到的基金券商的名片再发出去。记得一次被拒是因为我就带了这样一张名片,而他们需要两张来防范我们这种人入场。还记得一次被赶出来是因为客户只面向一对一或一对多。再后来干脆明目张胆的印了几个基金公司的假名片,混了进去。香格里拉、索菲特、淳大万丽、星河湾是经常路演的地方,每次路过那里的时候,想着里面觥筹交错,就感慨万千,不知道我们管理资产达到多少才能够在那里成为主角。
08年第一次接到券商通知,参加一对一活动的时候,还小激动了一下。因为以前一直不够资格和分量,这次得到一次邀请,自然欣喜万分。虽然不是我感兴趣的公司,但还是充分准备了一下,狠狠的聊了1个小时。现在才明白,原来这种质地一般的大块头的一对一,参加的人很少,我被拉去滥竽充数了。 资产规模上来的好处是银行、券商、第三方开始认真对待我们,认识我们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再像以前那么轻视我们。现在我们可以给任何一家研究机构分析师打电话,就我们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他们也心甘情愿的花很长时间,来讨论他们对具体某个产业和公司的分析和理解。新财富的分析师们也常来公司路演,行业和公司的电话会议更是应接不暇,券商机构销售部的sales们也常常关怀我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成为“主流”机构之一,站在了分析、信息的前沿。
在鼎锋这几年比总理忙多了。从宏观到策略,从行业到个股,从组合到风控,从财务到运营,身份和工作全转换过,全覆盖过。邮箱里删掉了4万封未读邮件后,还有2万封未读。巨大的信息量面前,只有时间看深度报告和公司自己的报告了。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研读讨论,不停变换主题,每年3、5个笔记本总要用光。这样日复一日,听上去令人伤感却让我们乐此不疲。真的应验了那句话,投资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投资。
对基金经理来说,钱只是追求的一部分,我也从来不认为物质的东西有多么重要,就像我能穿500块一条的短裤,也能穿只有200块一件的外套,能在5星酒店里出入自如,也能在乡镇招待所里一住两周。或许真的是金钱本身没有意义,如何花钱才是最重要的。还有就是在赚钱之后,你赚钱的逻辑和所采用的价值理念得到别人认同,那种认同感和成就感所带来的,远大于金钱。或许应验了那首老歌,“生命中如果还有永远,就是你绽放的那一瞬间”。
分析是我们工作的本质。从09年开始就设想,把办公室的氛围弄成像是在图书馆或研究所,苦于没有精力,于是就四处堆了些书架。鼎锋对同事们的买书是非常纵容的,我看到报销记录里经常就有几百几百的图书的报销。对公司的前景和行为进行分析,试图穿透他们的思想,看穿他们的意图是分析调研的重要目的。这往往需要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长期经验。08年我到山东沂蒙山区调研,发现董事长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我期盼所听到的内容,空间、增长、增长的驱动因素、增长的质量和持续性、竞争优势、明年后年的业绩规划,有定性有定量,如丝竹之沁人心脾,特别喜欢这么解答问题的人,简直恨不得把妹妹嫁给他,回来以后重仓,被腰斩了。
投资和研究的经验积累很重要,国外很多基金经理和分析师都是一把年纪,不无道理。我记得第一次调研是到湖北,见到董秘就蒙了,感觉说话都有点哆嗦,毫无思路。后来调研多了,一年跑几十家上市公司,就变成万金油了,谈笑间就把调研做完了,还交了很多朋友。
研究创造价值。我对这句话的体会越来越深,尤其是成长股的研究要求更高、价值更大。行业研究和公司研究是重点,是配置的基石。我从来没有发现有基金经理道听途说了个消息,就赚了大钱的。相反消息类的东西应该主动规避,没有必要去触碰红线。
创业之艰难,幸福之不易。这5年是鼎锋从个体户到草台班子的过程,是种子期到成长期的关键阶段,我幸运的能够和最真诚、最聪明的伙伴及投资人共同创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虽然出身贫寒,没有任何靠山,从无到有建立起投资规模达20亿的企业,在一个激烈竞争的产业中,我们是成功的,这种快乐是无法言传的。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我们会更加独立自信、不畏不媚、执着坚持,像对爱情那样越挫越勇,屡败屡战。借助技术、勤奋和运气,我们还会有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鼎锋,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