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集中探讨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其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安如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用PICC置管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导管尖端位置的不同,其中将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的50例患者归为A组,将尖端位于T5-7适宜位置的80例患者归为B组,另70例尖端位置位于T8一下进入右心房的患者归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B和C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6.0%、12.5%和15.7%,A组患者的并发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患者,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過程中导管尖端的位置与并发症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而选择最佳位置插管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PICC;导管尖端位置;并发症;相关性
作为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中心静脉置管技术,PICC导管是指经由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或新生儿的下肢大隐静脉等外周静脉对患者进行穿刺置管,相关护理人员一般将导管的尖端置于患者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接的位置。考虑到PICC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周期较长,同时输注刺激性药物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一定程度山减轻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管的损伤,同时具有易于操作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因PICC置管属于有创性操作,临床常见一系列并发症,同时因导管的位置不同而引发的并发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次实验中,笔者针对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详情见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用PICC置管的200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男性127例,另73例为女性。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0.5±6.3)岁。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肺癌和乳腺癌的患者分别为45例和30例,胃癌和肝癌的患者分别为27例和13例,食管癌和结肠癌的患者均为12例。矽肺患者15例,消化道出血患者10例,血液病患者共13例,剩余33例患者均为脑出血。
1.2材料
本次实验的所有材料均选用美国BD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安全型PICC导管(5Fr或4Fr)。实验过程中所需的固定材料均選自3M公司生产的10cm×12cm的无菌性贴膜进行覆盖处理。
1.3方法
相关护理人员嘱患者呈平卧位,手臂外展呈90°。自穿刺点起始至右锁骨关节向下折返至第2肋,在测量2次后取其平均值。临床建立无菌区,对穿刺部位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将肝素盐水注入导管中进行预冲洗同时对其进行修剪后对患者进行穿刺。在导管送至长度15-20cm后,嘱患者头部转至穿刺侧,并将下颌贴近肩部,待导管到达预定长度后,护理人员将过程中用到的外鞘、导丝撤出体外,同时对导管进行冲洗后正压封管,将无菌纱布置于穿刺点上方,位于体外的导管与穿刺点呈45°,并用贴膜进行固定处理。完成上述操作后采用胸部x线对导管的位置进行评估。
1.4导管尖端位置的确定
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的末端应该在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接处上方3-4cm处,严禁将导管置入右心房或右心室中。本次实验的200例患者中,根据临床PICC置管过程中尖端的位置不同具体分为三组,其中将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的50例患者归为A组,将尖端位于T5-7适宜位置的80例患者归为B组,另70例尖端位置位于T8一下进入右心房的患者归为C组。
1.5评价标准
临床中将X线片作为PICC专管后尖端定位的金标准。其中T5-7为置管的适宜位置,T4和T5分别相当于人体的胸锁关节和上腔静脉的上部,而T6-7和T8则相当于上腔静脉的中下段和右心房。本次实验中将T7作为基线进行观察。
1.6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LM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其中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作为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置管技术,PICC是经由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的末端置于中心静脉的一种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若置管的长度不足,则常诱发化学性静脉炎;而置管的长度过度则存在进入右心房的风险进而导致心律失常。而导管末端位于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等部位,患者常发生静脉血栓。本次实验中,笔者将导管尖端的位置与患者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A、B和C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6.0%、12.5%和15.7%,A组患者的并发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患者。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笔者认为,PICC过程中所采用的导管对机体而言属于一种异物,因此会在其尖端聚集部分化学物质,而血栓发生率也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患者由于机体的功能状态与健康人群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易发生水肿和低蛋白的情况,造成患者临床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主要是由于患者治疗过程中情绪不稳定和未对导管及时冲洗有关。
综上所述,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的位置与并发症的发生存在相关生,而提高置管技术,同时提高对患者的护理对于降低置管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PICC;导管尖端位置;并发症;相关性
作为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中心静脉置管技术,PICC导管是指经由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或新生儿的下肢大隐静脉等外周静脉对患者进行穿刺置管,相关护理人员一般将导管的尖端置于患者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接的位置。考虑到PICC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周期较长,同时输注刺激性药物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一定程度山减轻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管的损伤,同时具有易于操作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因PICC置管属于有创性操作,临床常见一系列并发症,同时因导管的位置不同而引发的并发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次实验中,笔者针对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详情见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用PICC置管的200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男性127例,另73例为女性。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0.5±6.3)岁。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肺癌和乳腺癌的患者分别为45例和30例,胃癌和肝癌的患者分别为27例和13例,食管癌和结肠癌的患者均为12例。矽肺患者15例,消化道出血患者10例,血液病患者共13例,剩余33例患者均为脑出血。
1.2材料
本次实验的所有材料均选用美国BD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安全型PICC导管(5Fr或4Fr)。实验过程中所需的固定材料均選自3M公司生产的10cm×12cm的无菌性贴膜进行覆盖处理。
1.3方法
相关护理人员嘱患者呈平卧位,手臂外展呈90°。自穿刺点起始至右锁骨关节向下折返至第2肋,在测量2次后取其平均值。临床建立无菌区,对穿刺部位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将肝素盐水注入导管中进行预冲洗同时对其进行修剪后对患者进行穿刺。在导管送至长度15-20cm后,嘱患者头部转至穿刺侧,并将下颌贴近肩部,待导管到达预定长度后,护理人员将过程中用到的外鞘、导丝撤出体外,同时对导管进行冲洗后正压封管,将无菌纱布置于穿刺点上方,位于体外的导管与穿刺点呈45°,并用贴膜进行固定处理。完成上述操作后采用胸部x线对导管的位置进行评估。
1.4导管尖端位置的确定
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的末端应该在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接处上方3-4cm处,严禁将导管置入右心房或右心室中。本次实验的200例患者中,根据临床PICC置管过程中尖端的位置不同具体分为三组,其中将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的50例患者归为A组,将尖端位于T5-7适宜位置的80例患者归为B组,另70例尖端位置位于T8一下进入右心房的患者归为C组。
1.5评价标准
临床中将X线片作为PICC专管后尖端定位的金标准。其中T5-7为置管的适宜位置,T4和T5分别相当于人体的胸锁关节和上腔静脉的上部,而T6-7和T8则相当于上腔静脉的中下段和右心房。本次实验中将T7作为基线进行观察。
1.6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LM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其中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作为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置管技术,PICC是经由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的末端置于中心静脉的一种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若置管的长度不足,则常诱发化学性静脉炎;而置管的长度过度则存在进入右心房的风险进而导致心律失常。而导管末端位于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等部位,患者常发生静脉血栓。本次实验中,笔者将导管尖端的位置与患者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A、B和C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6.0%、12.5%和15.7%,A组患者的并发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患者。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笔者认为,PICC过程中所采用的导管对机体而言属于一种异物,因此会在其尖端聚集部分化学物质,而血栓发生率也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患者由于机体的功能状态与健康人群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易发生水肿和低蛋白的情况,造成患者临床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主要是由于患者治疗过程中情绪不稳定和未对导管及时冲洗有关。
综上所述,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的位置与并发症的发生存在相关生,而提高置管技术,同时提高对患者的护理对于降低置管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