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小的时候,春节前,爷爷总要帮乡亲们写春联,爷爷是农村小学的老师,正逢寒假,他就把我带到学校的办公室,他一边写一边给我讲解春联的内容。等我上了小学,爷爷就开始教我写毛笔字,每天写一个成语,同时解释它的含义,如写到“滴水穿石”,爷爷就告诉我,水珠滴在石头上,经年累月,就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力量虽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事情办成。这些我默默地记在心里。 每天坚持写字,渐渐让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小的时候,春节前,爷爷总要帮乡亲们写春联,爷爷是农村小学的老师,正逢寒假,他就把我带到学校的办公室,他一边写一边给我讲解春联的内容。等我上了小学,爷爷就开始教我写毛笔字,每天写一个成语,同时解释它的含义,如写到“滴水穿石”,爷爷就告诉我,水珠滴在石头上,经年累月,就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力量虽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事情办成。这些我默默地记在心里。
每天坚持写字,渐渐让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欧阳询楷书入手,几年下来,打下了基础,常常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夸奖,使我对学习书法更有信心了。上大学后,我随陈殿林老师学习书法,看到老师写的字,十分仰慕,受老师的影响,我重点学习了米芾行书。
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警察,在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工作任务也不断加重,经常要值班或加班,但是,我对书法的爱好从未减弱。南京是一个墨香浓厚的城市,身边总会碰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习书法的氛围很好。多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深切体会到书法给我带来的改变。首先,书法让我这颗浮躁的心变得沉静,因为练习书法要静下心来写,细细地品味字的结构之美。其次,书法教会了我要有恒心,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
从书法中,我学习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书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生活,已成为我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书,让我做一名更优秀的警察。
(黄宇平,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警察)
其他文献
“木”部的队伍很庞大,含有“木”部的汉字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得很紧密。人们常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第一个字就含有“木”。 “木”部在组合成汉字时,会处在不同的位置。我们把它分别出现在上、下、左、中等不同的位置进行归纳练习。 木部居上,竖画变短,撇捺舒展,呈上盖下之势。 木部居下,一般情况横变长、竖缩短,呈下托上之势;“木”占位较小时,横短竖有钩,撇捺变为点,如“条”。 木部居左的字较多。木部横
一、看图猜字 同学们,你们能看懂这幅图吗?有的小朋友可能会说,这不简单:一个弯腰驼背的老奶奶,笑眯眯地看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用手扶着老奶奶走路。 没错。如果将这幅图看成一个字,你能猜出来吗?这相当有难度,告诉你吧:这是一个“孝”字。你们看,上为“老”,下为“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孩子小的时候,老人把孩子庇护在自己身下,撑起一片蓝天,为他们遮风挡雨,全力使孩子们幸福、快乐成长。孩子渐渐长大了
说起南京的名胜,同学们一定背过这样一首唐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刘禹锡在这首《乌衣巷》里提到的景点都与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王朝相继以南京为都城,时间长达 320 多年。东晋时,南京中华门内秦淮河段曾设朱雀航,又名朱雀桥。谢安做宰相时,在朱雀桥上建造重楼,并于楼上安置了两只作装饰用的铜雀,名
2009年深秋的一天,我冒着绵绵细雨,来到向往已久的苏州甪直古镇。这里河道纵横,桥梁众多,据说,“甪直”清初称“六直”,“甪”“六”谐音,“甪”的笔画字形有如纵横交织的六条湖,就渐渐用“甪”代“六”了,以象征小镇水道的四通八达。 穿过埠头小桥,我和一座千年古刹、两位文化名人在迷蒙烟雨之中不期而遇。甪直的千年古刹保圣寺原名圣教寺,创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
“徽派”在中国篆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徽派”中,程邃虽不是开宗立派的鼻祖,但也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以匠心独具的篆刻作品与同时代印人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在徽派中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 程邃,字穆倩,安徽歙县人,客居南京多年。程邃与朱简、万寿祺师出同门,同为陈继儒的学生。他是一位博学之才,除擅长篆刻外,还精通书法、绘画、收藏、金石考证、诗文、医学等。 在明代当时的印坛上,程邃最独到的地方是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二小学力求诵读经典,书写翰墨,在多民族的师生中传承中华文化。“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校园中已蔚然成风。“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份让孩子一辈子受益、家长终身感激的永恒而高尚的事业,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祖国,塑造一种积极的人格,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就能提升一代人的气质。”这是学校书法教育之路的愿景。
林语堂(1895—1976),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国学大师,又被称为“幽默大师”。 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 “被演讲”趣闻 幽默大师林语堂对演讲特别重视。他喜欢演讲,但反对令人措手不及的临时演讲。 有一次,他真的遇到了这种事。与大学生们共进午餐后,校长临时请他对学生讲几句话。林语堂十分为难,即景生情,
欧阳询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自成一家,人称“欧体”,他和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被并称为初唐四大家。 链接 除了《九成宫醴泉铭》《行书千字文》等名作传世,欧阳询的字还出现在哪里呢? 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是唐代流行时间最长,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它取代了隋代的五铢钱。最初的“开元通宝”就是由欧阳询题写的。欧阳询的楷书独树一帜,但钱币上四个字的字体在篆隶之间,写得方圆兼备,端庄浑厚,更能显示出大
上世纪80年代,安徽泾县的一个造纸厂迎来了几位国外到访者。参观造纸车间时,一位客人的领带被纸浆沾湿了。在场的接待人员都没想到,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其实是精心设计的——造访者想偷偷获取这种纸的制作原料,回国后自己仿制。然而,他们的计划最终也没得逞,因为他们根本造不出同样品质的纸张。 这是什么纸?何以如此优秀,以致无法被仿制?哦,你都猜出来了!对,它就是享有“纸中之王”“纸寿千年”之美誉的书画一宝
我们太仓有位著名的硬笔书法老师——马永先,十几年前偶然看到他学生的书法作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学生能写出那么漂亮的字,做老师的都望尘莫及。1999年,校长竟然把马老师请到了我们学校,辅导学生写字,老师也可以旁听。天赐良机,岂能错过。马老师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令人耳目一新。我学得很卖力,每一堂课都认真做笔记,唯恐漏掉任何一个要点,回家后马上整理消化。也许是我的认真、投入,接受得比较快,字写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