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能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借助语文这个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情意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熏陶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谈几点看法。
1 高一阶段要突出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
高一阶段,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让学生在课内学得整体感知的方法、习得整体感知的能力,并通过阅读教学反复印证和提高,不断扩大和充实,能自己感受文章的妙处。在起始阶段就要强调胸中有全文,根据这一整体的直觉感受,再对文章精要部分作深入探讨。只有在高一突出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从课文中体现的自然美与社会美入手来培养学
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首先,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美的篇章,有淡雅朦胧、清新幽静的荷塘之美,也有摧山坼地、不可遏制的长江之美;既有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极光之美,也有瑰伟奇特、壮丽无比的楼阁之美;既有一望无边的草原之美,也有清雅秀丽的兰亭之美……一套语文课本就如一幅自然画卷,把大自然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姚鼐的《登泰山记》中对日出的描绘:“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作者抓住色彩变幻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日出的雄伟、壮丽。日出前后的种种变幻,无不在作者的笔下跳跃,神采飞动,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美感。教师通过这一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领略祖国山川之美,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陶冶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操。
社会美指社会生活中的美。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社会美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较之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对人们的熏陶感染也往往更强烈,因而更具有审美价值。诸多描写社会生活、沧桑人事的课文里表现出来的情感,如父母至爱、儿女亲情、忠贞的爱情、坚固的友谊、高尚的情操、傲岸的人格、大公无私的凛然正气、细致入微的生活琐事,无一不体现着社会生活中的美。
以《项脊轩志》为例,所选取的材料虽都是极平常的生活琐事,但在一景、一事、一物的描述中,却熔铸着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对骨肉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在追念亲人时,作者又极善于选取富有特征的言行和典型的细节,徐徐写来,使人物形神毕现。如写祖母看望和勉励孙儿的一个场面,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诙谐,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祖母对孙儿的疼爱与关怀。临去时,又写道:“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随即,“持一象笏至”,再三叮咛。祖母的这些动作和语言,生活气息浓厚,感人肺腑,以至作者回想至此,“长号不自禁”。学生在唏嘘感叹之余,受到强烈的震撼,领悟父母的苦心,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
3 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回忆和聯系。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
1 高一阶段要突出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
高一阶段,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让学生在课内学得整体感知的方法、习得整体感知的能力,并通过阅读教学反复印证和提高,不断扩大和充实,能自己感受文章的妙处。在起始阶段就要强调胸中有全文,根据这一整体的直觉感受,再对文章精要部分作深入探讨。只有在高一突出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从课文中体现的自然美与社会美入手来培养学
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首先,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美的篇章,有淡雅朦胧、清新幽静的荷塘之美,也有摧山坼地、不可遏制的长江之美;既有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极光之美,也有瑰伟奇特、壮丽无比的楼阁之美;既有一望无边的草原之美,也有清雅秀丽的兰亭之美……一套语文课本就如一幅自然画卷,把大自然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姚鼐的《登泰山记》中对日出的描绘:“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作者抓住色彩变幻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日出的雄伟、壮丽。日出前后的种种变幻,无不在作者的笔下跳跃,神采飞动,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美感。教师通过这一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领略祖国山川之美,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陶冶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操。
社会美指社会生活中的美。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社会美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较之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对人们的熏陶感染也往往更强烈,因而更具有审美价值。诸多描写社会生活、沧桑人事的课文里表现出来的情感,如父母至爱、儿女亲情、忠贞的爱情、坚固的友谊、高尚的情操、傲岸的人格、大公无私的凛然正气、细致入微的生活琐事,无一不体现着社会生活中的美。
以《项脊轩志》为例,所选取的材料虽都是极平常的生活琐事,但在一景、一事、一物的描述中,却熔铸着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对骨肉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在追念亲人时,作者又极善于选取富有特征的言行和典型的细节,徐徐写来,使人物形神毕现。如写祖母看望和勉励孙儿的一个场面,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诙谐,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祖母对孙儿的疼爱与关怀。临去时,又写道:“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随即,“持一象笏至”,再三叮咛。祖母的这些动作和语言,生活气息浓厚,感人肺腑,以至作者回想至此,“长号不自禁”。学生在唏嘘感叹之余,受到强烈的震撼,领悟父母的苦心,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
3 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回忆和聯系。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