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隐性课程的内涵、基本特征,谈了隐性课程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对道德认识的导向价值;对道德情感的陶冶价值;对道德意志的激励和磨炼价值;对行为的约束规范价值,以及对人心理品质的完善价值。
  关键词:隐性课程;中职;德育;价值
  
  中职学校的毕业生绝大部分不再升学,而是直接就业,到生产一线工作,进行产品生产、技术操作、现场管理等。为使中职生毕业后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团结合作、吃苦耐劳、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良好道德风范,中职学校在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德育。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已经普遍开设了德育方面的显性课程。但由于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教学越来越难进行,尽管中职学校不断探索新的德育方式、方法,实效仍不尽如人意,难以使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因此,为了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必须重视隐性课程的价值。
  
  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这一术语是由菲利普·杰克逊(Phillip Jackson)在其专著《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一般指教育者有意或无意地将渗透于正规课程中的或以其他形式存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等非学术性因素传递给学生,并使学生在无意识学习情况下受到潜移默化影响的一种课程形态。
  
  隐性课程的基本特征
  
  隐蔽性隐性课程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有计划地、公开地、理性地施教,而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如需要、兴趣、期望、态度、情感等来影响学生。它绕过意识的障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以隐藏的方式把有关思想、政治、道德、认知、情感和审美等方面的教育目标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和活动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无声无息中接受教育。
  广泛性学校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校风班风、规章制度等所承载的精神文化,以及由学校的建筑布局、花草树木所构成的物质文化无不包含着隐性课程的教育因素。无论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思想观念的形成都渗透着隐性课程的影响。
  愉悦性隐性课程偏重于情感和意志的学习,具有寓教于情、寓教于景、寓教于乐的特点,它能把教育要求和经验隐含在教育者有意无意创设的各种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让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接受隐性课程所传递的教育要求和人生观、价值观。
  持久性隐性课程的持久性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作为隐性课程载体的校园物质环境、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非制度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持久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潜意识的长期熏陶下,往往会形成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如价值观、人生观等,影响其一生。
  
  隐性课程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
  
  对道德认识的导向价值道德认识是人对是非、美丑、善恶的理解与把握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判断能力,对一个人的道德观起着内部指引和导向作用。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教室的装饰布置,都传递着一定的价值观信息,给学生以暗示和引导。由于身心限制、知识不足和缺乏社会经验,中职生的道德观相对模糊,容易产生片面的道德认识。各种隐性课程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渗透着价值观念,规范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念并存,中职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模糊性和不稳定性的情况下,隐性课程因素的价值导向功能尤为突出。隐性课程的导向价值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校物质环境的导向。教育者的意志可以通过校园设计和景点布置来表现,从而树立一个导向,激励学生为之努力。如可以在校园里塑造几尊名人雕塑,设立艺术画廊等暗含学校的教育思想、规范、价值取向。学校的建筑如校舍、宿舍、食堂、图书馆等的设计都应体现对学生的关怀与尊重。二是学校精神氛围的价值导向。学校的校训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也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学校校园文化的开展、各种活动和竞赛的举行,既反映了学校的追求,也体现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对道德情感的陶冶价值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激发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的内部驱动力量。传统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于关注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情感乃是道德信念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在道德情感被不知不觉地激发和熏陶的过程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才能深深地根植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逐渐树立和发展成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并慢慢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中职学生情绪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丰富,又常常表现为不稳定、欠成熟、易冲动失衡、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特点,隐性课程正是通过创设、选择、利用学校的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在活动和交往中,有效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让主体在由各种关系构成的道德情境中产生情感,积累、孕育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对道德意志的激励和磨炼价值道德意志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生活目的而行动时所做出的自觉的积极进取或坚忍不拔的自控能力,是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隐性课程对道德意志有非常强烈的激励和磨炼功能。具体说来,一方面,是学校物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建筑和校园景观布置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教育者的意图和目的,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树立了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方向和目标,激励和推动学生不断地为之努力奋斗。校内的名人雕像、纪念碑、艺术景观等潜含着学校教育者的思想、规范和价值观,为学生努力塑造一个个学习楷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时时激励他们以此为榜样,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奋斗。如某校树立孔子的雕像,时时提醒学生要向孔子学习;树立革命烈士纪念碑,使人学习先烈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一切的高尚情操。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和期望都会引导和激励学生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在中职生的专业课教学中也可渗透道德意志的激励价值。如在高速钢的热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毛坯反复锻造,才能打碎脆性的莱氏体组织,降低脆性危险,再通过回火、退火来获得高硬度和高的红硬性,才能形成优质的高速切削刀具。讲解此内容时,强调从毛坯到成品的过程中,高速钢必须经过反复锤炼,才能获得高性能的使用价值,成为合格产品。此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指出,人从刚出生时的自然人成长为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人同样需要千锤百炼,克服各种困难。只有通过各种途径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我们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对行为的约束规范价值行为表现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外在标志,隐性课程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发生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由于学校中的物质文化环境、规章制度、师生交往等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与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大德育环境。因此,可以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特殊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他们自觉感受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道德主体,从而主动地接受外部影响,而不带有任何逆反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接轨,加速了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如在学校的人际交往中,学生会被一种真诚、民主、积极向上的气氛所感染,从而养成以诚待人、懂得尊重、体贴他人、遇事为他人着想的行为习惯。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这种约束机制是通过文化控制、价值熏陶来实现的。比如,一个喜欢乱丢垃圾的学生来到一个洁净、有序的教学环境,就会不知不觉地收敛自己的行为,环境“同化”了他,约束了他。又如,教师是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他们的博学与好学精神将为学生树立榜样,他们的文化底蕴,其自律、自主、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学生品德生长提供现实的“范本”。
  对人心理品质的完善价值一个人在注重知识积累和理性发展时,也要注重态度、情感、意志、价值观等非理性因素的形成和发展。隐性课程以各种物质文化要素的互动交流不知不觉地创设了校园的“小社会系统”环境,每一个学生都以主体的角色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感受和体验着他所遇到的一切。在这种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下,学生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心理品质,形成自己的人格。学生的心理品质包括道德意志、处世态度、同情心、责任感、合作精神等。正规显性课程的理性传授很难建构这些品质,而隐性课程则可以在各种层面,以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活动情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自主判断、独立思考,从而推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慢慢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高尚的人格。对后进生,应给与他们充分的尊重、信任和理解,细心呵护他们的自尊,扶植他们的自信。在课堂上尽可能使用鼓励和赞美的语言,婉转地提出批评和建议,设法把批评像三明治一样巧妙地隐藏在两片面包之中。笔者相信,教师的言谈举止、宽容的胸怀、良好的修养,就是一门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学生,达到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孔凡芳.从课程的基本要素看隐性课程的界定[J].当代教育论坛,2005,(24).
  [2]吴丽萍.隐性课程的“场”效应[J].教学与管理,1996,(3).
  [3]王兆珍.开发德育潜在课程:当今高校德育新的突破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戴彩虹.隐性课程因素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价值探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7).
  [7]周波.论人格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3).
  作者简介:
  李娜(1973—),女,教育学硕士,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总结出了一套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思路,从一些细节上对授课方法进行了讨论。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尝试,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院校电子通信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好本门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生活和写作均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词作中有关酒、醉、樽的词句多达二十二处,占她现存词作的百分之四十。不管是琥珀、绿蚁、还是玉樽、酒盏,还是残酒
深圳市总工会农民工学校是广东省首家纳入市政府整体教育规划的农民工学校,学校不仅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技能培训,还免费提供中专学历教育。
水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集中控制",一直是世界各国水电站研究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针对我国水电站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和流域开发完成情况,对水电站实现"无人值班,
摘要:随着《商务英语》学科的不断发展,很多院校在《商务英语》教学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由于各高校开设该课程的时间较短,教学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缺乏对《商务英语》课程更成熟的理解,因此,在一些教学环节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瓶颈”现象,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商务英语;“瓶颈”现象;分析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在很多院校被设置成独立学科并迅速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
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数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课堂学习的即时评价,鼓励学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洽谈暨2009届毕业生就业推介活动一行经兰州站、张掖站洽谈会后.顶着38℃以上的高温.一路西行.到达乌鲁木齐市。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爱明、副院
摘要:就职业学院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表一些看法,提出职业学院计算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观点。  关键字: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能力;素质教育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及其课程的设置,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有一定的竞争力,使职业学院的计算机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总结了如下几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授课方法的改
摘要:建设高质量的信息化、智能化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本文系统阐述了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校内节水灌溉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探索。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信息化系统;智能化;节水灌溉    投资253万元、占地80亩的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节水灌溉实训基地和示范园由水源工程、管理中心、节水研发项目、灌溉渠系和12个节水灌溉区域组成,区间林路按园林标准设计,每个区的面积40×42m2,分
目的:探讨十堰市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状况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降低流产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215例十堰市妇女患者,对其中重复人工流产进行影响因素分